改錯題型透析及應(yīng)試技巧(二)

字號:


    5、平行結(jié)構(gòu)
    平行結(jié)構(gòu)錯誤主要指在連接詞and前后語法結(jié)構(gòu)不對等、不平行。
    例:Computer analyzed marketing reports can help deciding which products to emphasize now, which to develop for the future, and which to be dropped.
    本句中三個平行成份which products to emphasize now, which to develop和which to be dropped結(jié)構(gòu)模式應(yīng)該一致,均采用不定式主動語態(tài),因而to be dropped應(yīng)改為to drop。
    6、非謂語動詞
    非謂語動詞是令人頭疼的改錯類型,它包括不定式、分詞、動名詞。六級改錯中主要出現(xiàn)的是非謂語動詞與主要謂語動詞之間的混淆。
    例:The idea that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is hard work is realized by every student.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可知:the idea是主語;is realized是謂語部分;that引導(dǎo)同位語從句。從句中l(wèi)earn a foreign language是主語,而learn是動詞形式,應(yīng)改為動名詞"learning"。
    7、固定搭配
    固定搭配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名詞同介詞的搭配以及其它許多慣用法等。解答這類題的關(guān)鍵在于考生掌握大量的短語及固定搭配。
    例:It also takes rise to a blurring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句中"takes rise to"是錯誤搭配,應(yīng)把"takes"改為gives。"give rise to"是固定表達,有"引起、導(dǎo)致"的意思。考生需要平時積累動介詞、動副詞等詞組以及諸多習(xí)慣用語。
    8、詞性錯誤
    詞性誤用句中,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形容詞、名詞、副詞上。做這類改錯題,首先要判斷詞性及詞在句中的位置,然后根據(jù)它們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來確定詞性是否正確。一般說來,形容詞修飾名詞,副詞修飾動詞,副詞修飾形容詞。
    例:We are not necessary capable of doing such an exacting job.
    句中形容詞necessary用于修飾形容詞capable,屬于詞性誤用,應(yīng)改為副詞形式necessarily。9、易混淆的詞
    英語詞匯中有很多詞在拼寫上、語義上很相似,如assure/ensure, rise/arise/raise, effect/affect,但是它們的用法卻迥然不同。這些易混淆的詞構(gòu)成六級改錯的一個重要錯誤類型。
    例:His persistence was awarded when the car finally started. 句中"award"是"頒發(fā),授予(獎賞)"之義,而文中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汽車終于啟動了,那就是對他堅持不懈精神的回報。"應(yīng)把award改成reward。
    二、解題思路與技巧
    從上面的錯誤類型分析可知,做改錯題一定要具有一雙"慧眼"。重要的不是自己會運用一個語法點或知識點,而是能夠識別出錯誤的用法,以審查的眼光去面對每一個改錯題。這就需要掌握必要的答題步驟和技巧。
    答題步驟:
    1)一般來說,做題時千萬不要拿起來就改。先花一、兩分鐘從頭到尾通讀全文,對文章大致內(nèi)容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數(shù)。
    2)然后把重點放在有錯誤項的標(biāo)有題號行,尋找較容易辨認的語法錯誤,如主謂不一致、時態(tài)、語態(tài)使用錯誤、非謂語動詞錯誤等等。
    3)如果錯行中不存在上述明顯錯誤,則應(yīng)查看是否有詞語搭配錯誤,易混詞錯誤、詞性錯誤等等細節(jié)錯誤。
    4)如果錯行中既不存在語法錯誤,也不存在詞匯錯誤,則從整體上查看上下文意思是否連貫,連接詞是否使用正確,是否有邏輯混亂的現(xiàn)象,如否定句誤用成肯定句造成句意不通等。注意:有時沒有錯項的行對改錯很有幫助。
    5)找到錯誤項之后,按要求形式進行改正、刪去或增添,并設(shè)法找到一個正確項使句子在語法、語義和邏輯上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