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驗室檢查之血尿糞常規(guī)

字號:

一、血、尿、糞常規(guī)
    (一)血常規(guī)
    1.紅細胞(RBC)
    參考值
    成年男性:(4.0~5.5)×1012/L
    成年女性:(3.5~5.0)×1012/L
    新生兒:(6.0~7.0)×1012/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變化增加:新生兒、高原居民。減少:生理性貧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
    (2)病理性變化增加:相對增加:各種原因的脫水造成血液濃縮;絕對增加:先天性發(fā)紺性心臟病和肺心病代償性紅細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減少:病理性貧血,如造血不良(再障),過度破壞(溶貧)和各種原因的失血。
    2.血紅蛋白(Hb)
    參考值
    成年男性:120~160g/L
    成年女性:1l0~150g/L
    新生兒:170~200g/L
    臨床意義
    見紅細胞計數(shù)。
    3.血細胞比容(HCT)
    參考值
    男性:40%~50%
    女性:37%~48%
    臨床意義
    增加:見于大面積燒傷和脫水患者。減少:見于貧血患者。
    4.白細胞(WBC)
    參考值
    (1)白細胞計數(shù)成人:(4.0~10.0)×109/L;新生兒:(15.0~20.0)×109/L
    (2)白細胞分類(DC)
    中性桿狀核粒細胞:1%~5%
    中性分葉核粒細胞:50%~70%
    嗜酸性粒細胞:0.5%~5%
    嗜堿粒性細胞:O%~1%
    淋巴細胞:20%~40%
    單核細胞:3%~8%
    臨床意義
    (1)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shù)的50%~70%,臨床上大多數(shù)白細胞的總數(shù)變化實際反應(yīng)中性粒細胞的增高或降低。生理性變化:一般為增多,見于新生兒和妊娠晚期。病理性變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創(chuàng)傷、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減少:某些感染(如傷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礙性貧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損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進。
    (2)淋巴細胞增多:某些急性傳染?。ㄈ顼L(fēng)疹、腮腺炎、百日咳等)、某些慢性感染如結(jié)核、腎移植術(shù)后、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減少:主要見于放射病、應(yīng)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等。
    (3)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疾病、寄生蟲病、急性傳染病(除猩紅熱外)、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減少:傷寒和副傷寒、術(shù)后、應(yīng)用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
    (4)嗜堿性粒細胞增多:較少,可見于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
    (5)單核細胞增多:某些感染(結(jié)核、傷寒、瘧疾、心內(nèi)膜炎)、某些血液?。▎魏思毎籽?、霍奇金淋巴瘤)、急性傳染病的恢復(fù)期。
    5.血小板(PLT)
    參考值
    (100~300)×109/L
    臨床意義
    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大出血和術(shù)后、脾切除術(shù)后(一時性)。減少:血小板生成障礙,如白血病和再障、血小板破壞過度,如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進、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血小板消耗過多,如DIC.
    (二)尿常規(guī)
    1.酸堿度(pH)
    參考值
    5~8
    臨床意義
    pH增高:呼吸性堿中毒、胃酸丟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謝性酸中毒。
    2.比重(SG)
    參考值
    1.015~1.025
    臨床意義
    增高:見于高熱和脫水等血漿濃縮情況、尿中含造影劑或葡萄糖。降低:臨床意義更明顯,見于由于慢性腎炎或腎盂腎炎造成的腎小管濃縮功能障礙、尿崩癥。
    糖尿病和尿崩癥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區(qū)別。
    3.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試驗
    參考值
    Pro定性陰性(neg),Pro定量≤O.15g/24h
    臨床意義
    (1)功能性蛋白尿如劇烈運動、精神緊張等。
    (2)體位性(直立性的)蛋白尿以青少年多見。
    (3)病理性蛋白尿溢出性:如本周蛋白尿、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腎性:如腎小球和腎小管疾病(炎癥、血管病變、中毒等)。腎后性:如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炎癥,腫瘤、結(jié)石等。
    4.葡萄糖(Glu)
    參考值
    定性:陰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時(0.5g/24小時)
    臨床意義
    (1)血糖增高性尿糖飲食性尿糖(一次大量攝取糖類)、持續(xù)性尿糖(如糖尿?。?、其他原因,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癥、嗜鉻細胞瘤。
    (2)血糖正常性尿糖,如家族性尿糖。
    5.酮體(Ket)
    參考值
    陰性(neg)
    臨床意義
    下列情況下酮體陽性:
    (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2)非糖尿病酮癥,如感染、饑餓、禁食過久;
    (3)中毒;
    (4)服用某些降糖藥物,如降糖靈。
    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學(xué)方法不能檢測β-羥丁酸,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早期由于酮體主要以β-羥丁酸為主,可能造成酮體估計不足。
    6.膽紅素(Bil)和尿膽原(Ubg)
    參考值
    均為陰性(neg)
    臨床意義
    下列情況下陽性:
    (1)溶血性黃疽:Bil陰性,Ubg陽性;
    (2)肝細胞性黃疸:Bil和Ubg均為陽性;
    (3)阻塞性黃疸:Bil為陽性,Ubg陰性。
    7.亞硝酸鹽(Nit)
    參考值
    陰性(neg)
    臨床意義
    陽性為大腸埃希菌尿路感染。陰性不能排除,因為Nit陽性需要三個條件,即食物中有硝酸鹽,尿液標本在膀胱停留時間超過4小時和感染的細菌有硝酸鹽還原酶。
    8.白細胞(Leu)
    參考值
    <25/μl
    臨床意義
    高于參考值應(yīng)考慮尿路感染。需要注意的是:①尿干化學(xué)分析儀白細胞檢測與尿沉渣鏡檢沒有對應(yīng)關(guān)系,尿白細胞增加應(yīng)做尿沉渣鏡檢;②尿干化學(xué)檢測的原理是檢測粒細胞胞漿內(nèi)的酯酶,不能與淋巴細胞反應(yīng)。因此,在腎移植排異反應(yīng)時或其他原因的淋巴細胞尿可能為陰性。
    9.紅細胞或血紅蛋白(潛血試驗)(Ery或OB)
    參考值
    ≤l0/μl
    臨床意義
    >l0/μl應(yīng)考慮血尿,也應(yīng)做尿沉渣鏡檢。與尿沉渣鏡檢相比,尿干化學(xué)檢測Ery的優(yōu)勢在于它可檢測紅細胞形態(tài)遭到破壞后的血尿。
    10.尿沉渣鏡檢
    參考值
    白細胞<5/HP(高倍鏡視野)
    紅細胞<3/HP
    臨床意義
    同8和9.
    (三)糞常規(guī)
    1.顏色黃褐色成型便
    2.鏡檢
    (1)白細胞:正常糞便不見或偶見;
    (2)紅細胞:正常糞便無紅細胞;
    (3)細菌:主要為大腸桿菌和腸球菌;
    (4)蟲卵。
    (四)糞便潛血試驗(occultbloodtest,OBT)
    參考值
    潛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少,肉眼無法觀察到紅色,且被消化液分解又在顯微鏡下不能發(fā)現(xiàn)紅細胞。目前OBT廣泛使用單克隆抗體技術(shù),不受動物血紅蛋白的影響。正常糞便OBT陰性。
    臨床意義
    潛血陽性見:
    (1)消化道潰瘍,呈間歇性;
    (2)消化道腫瘤,呈持續(xù)性間歇性;
    (3)其他,任何導(dǎo)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藥物、腸結(jié)核、Crohn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