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企業(yè)經濟責任審計的改進措施

字號:

當前,企業(y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在具體貫徹落實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如沒有做到任期屆滿必審、離任必審;實施審計中,審計力量組成多數是由審計部門單槍匹馬,力量和知識面受限,影響審計廣度與深度。
    在審計實踐中,出現(xiàn)了重查賬輕分析、重問題輕責任,將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同于財務收支審計的現(xiàn)象,沒有認識到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與財務收支審計的區(qū)別。
    同時,由于審計方法缺乏靈活性、多樣性,致使任期經濟責任審計質量難以提高。任期經濟責任審計不僅要審計經濟業(yè)務,而且必須審計經濟行為,因此審計方法除了常規(guī)審計方法外,還必須吸納和使用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審前聽取被審計者的述職報告、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了解情況、交換意見、查閱會議記錄、對重大經濟決策執(zhí)行結果的取證等。
    筆者認為促進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發(fā)展,必須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
    1、提高對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采取得力措施,確保經濟責任審計成為制度落到實處,對領導干部做到任期和屆滿必須審計,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誰任命誰審計。
    2、應當突出經濟責任審計重點,挖掘審計深度,發(fā)揮其應有作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應當簡化審計內容,除查證評價任期內所承擔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外,重點對領導干部在任期內發(fā)生的重大經濟行為,作出的經濟決策和效果進行查證,根據審計結果客觀地評價領導干部的經濟責任。至于財務收支方面的有關細節(jié)問題,凡與經濟決策、經濟行為無關的內容可以忽略。這樣有利于充分運用審計力量,更利于恰當地劃分領導干部應當負擔的經濟責任,同時也便于組織部門合理、科學安排和使用干部作參考。否則,經濟行為查得不深不透,劃分經濟責任就無法進行,審計的作用就發(fā)揮不了。
    3、應當推行審計結果落實機制,確保審計結果運用順利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涉及面很寬,審計報告對被審計者的諸多方面都要作出評價,如完成任務的程度、組織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決策和全局觀念、遵守財經紀律的狀況、應承擔的經濟責任和廉政情況等,人事部門在評價使用干部時應作為重要資料之一加以利用,否則,經濟責任審計就不可能被領導機關和被審計者重視。
    4、應當建立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庫,做到屆中審計與離任審計有機結合,加大審計覆蓋面。對納入審計范圍的領導干部,要堅持在任領導逐步實行屆中審計,離任領導必須實行離任審計,做到屆中審計與離任審計有機結合。將審計成果按領導干部姓名登記注冊,實行電算化管理,建立經濟責任審計信息庫。這樣有利于保證審計結果的公開、公平、公正。
    5、應當與其他部門密切配合,有序地、公正地做好評價工作。經濟責任審計力量的組成,除審計干部外,還應有人事、組織、紀檢等部門的同志參加,審前審計部門應向機關有關部門收集與被審計對象經濟責任有關的資料,作好審計方案和人員分工,以便有序地開展工作,公正地評價被審計者的經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