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一位哲人說過:不去巴黎,不知道什么是藝術(shù)之都;不去埃及,不知道什么是藝術(shù)之源。這么說是否恰當,我沒有考據(jù)過。但幾十年來,古埃及燦爛文化遺留給后人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以及尼羅河沿岸的田王峽谷、盧克索神廟、太陽神廟等無數(shù)瑰寶,卻時時刻刻魂牽夢繞著我。
我曾多次流連忘返于巴黎的盧浮宮,但在這座藝術(shù)圣殿中最讓我凝神注目并浮想聯(lián)翩的,卻是陳列于其中的古埃及珍品。盧浮宮再大,也盛不下金字塔與司芬克斯,我也便一次又一次在心中許下宏愿:一定要去埃及!
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簽證的麻煩后,我終于登上了去往埃及的飛機。20個小時后,當波音747終于越過地中海,機身下又出現(xiàn)一片燈的海洋時,的國際大都會城市——開羅,以她迷人的身姿擁抱我這個來自東方的崇拜者。
終于近距離地看到了金字塔,這里是開羅西側(cè)的吉薩。放眼一望,金字塔個個如刀削般整齊,宛如放置在無垠荒漠中的巨大棱錐體。走近她時,便強烈地感覺到4000年大自然的洗禮,塊塊巨石被雷雨風霜浸蝕的坑坑洼洼。金字塔的有些地方呈臺階狀,只不過每階高約3尺多正好是一塊石料的高度,金字塔塔腳下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塊,我撿了一塊雞蛋大小的放在了包里,準備帶回家留做紀念。
在的胡夫金字塔腳下轉(zhuǎn)了一圈后,我看背面游人很少,便產(chǎn)生了攀登的沖動。緊了緊鞋帶,將相機包背上,我沿著一條塔棱往上爬去。在非洲奔波了幾個月,練就的行走功夫使我覺得攀登這種堅硬的“石山”比在沙漠中走平路還省勁,不大一會兒,金字塔的一半已在我的腳下,往下瞅,地上的游人變成移動的黑點;向上看,金字塔頂直刺藍天,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簡直像在登天一樣,在如此廣闊的空間又攀爬在如此大的龐然大物之上,我覺得自己渺小得如同塔身上的一粒石碴兒,便又不由得贊嘆起造物主的偉大來,心中也暗暗為自己的“勇敢”滋生出一絲自豪:到過金字塔的中國人不少,但用雙腿登它的肯定不多,在我不多的中國人中,陜西人恐怕就……我陶醉在這自我欣賞之中,又往上移動了一大截,該喘口氣了,再說腿也抬不動了。我取出相機,放眼四處尋找著可拍攝的目標,從遠處的駝隊到近處的司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取景框中的畫面有著別具一格的韻味。此刻,我真像一個外星人觀看地球上的萬物生靈一樣,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令我激動。
一陣風吹來,清涼愜意,突然,飄來陣陣喊叫聲,嘰里咕嚕聽不懂,但聲調(diào)似乎不大友好。我端起“炮筒”——長鏡頭尋聲覓去,媽呀!原來是兩個騎駱駝的警察在呲牙咧嘴地喝斥我呢,其中一個還舉著一個電喇叭,周圍聚集著一伙看熱鬧的游客在指手劃腳。我想,這下可糟了,免不了挨“克”受罰,弄不好還得將膠片曝了光,這就更慘了。我迅速將拍過的膠卷從相機中掏出來換上一個新的,再把大額鈔票藏起來,只留幾鎊零錢在外面口袋里,以防被憤怒的警察席卷而去。金字塔頂仍在藍天下閃著金光,神秘圣潔而莊嚴,可我卻無緣與她再靠近了,真不甘心呀!得留點什么紀念。不過在上邊書寫“××到此一游”之類是我最憎恨的丑惡行為,也是對金字塔的褻瀆。幾乎沒有思考,我便迅速從腕上摘下手表,將表把往外一抽,指針與日歷便永遠停止在當時那一刻。我找了一處深深的石縫,便放了進去。或許,再過1000年,這只表便算是文物了,若被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一定會引出不少話題。
下了塔,情形便可想而知,騎在駝背的埃及警察黑著臉,使本來就不白的皮膚更顯陰沉。拿著電喇叭對我厲聲喝道:“I suppose you're from Japan﹖”(“我猜你是從日本來的吧?!”)我說,“我是從中國來的?!薄爸袊??”兩個警察用懷疑的口吻問道?!拔沂侵袊恕?。說著我指攝影包上的那面小國旗,并等候如何“發(fā)落”我。心里想,挨頓訓斥就挨頓訓斥,別罰錢就行。警察看我連連認錯,態(tài)度很好又帶了這么多攝影器材,估摸我也不是一般的觀光客,臉上由陰轉(zhuǎn)晴,咕嚕了許多聽不懂的話,朝我揮了揮手,便吆喝駱駝一晃一晃地巡邏去了,竟沒有找我的茬兒。這時游人中跑出一男一女兩個學生,像是見了金庸小說中的孤膽游俠一般,拉著我的手用中文連連說道:“你好勇敢好勇敢!你是從北京來的吧?我們是從臺北來的,可惜我們那里沒你這樣有膽的人!”我笑著說:“我是從西安來的…”兩個臺灣小青年一邊聽我說,一邊直咂嘴:“太酷了!太酷了!”
勝地游·目的地
金字塔:
位于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其工程之浩大,結(jié)構(gòu)之精細,至今還是未被揭開的人類之迷。
埃及金字塔位于尼羅河西岸、開羅西南約13公里的吉薩地區(qū)。大約建于公元前27世紀。金字塔底座呈方形,愈上愈窄,聚于塔頂形成方錐形的建筑,其四面都形似漢文的“金”字,因此中文稱為金字塔。古埃及文稱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的其它六奇都已毀損,唯有代表著古代文明燦爛成就的金字塔,依然聳峙在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俗語說:“人們怕時間,時間卻怕金字塔?!?BR>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法老”的陵寢。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xù)。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后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并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后獲得永生。
埃及境內(nèi)金字塔遺址,大約80處,有些已成為廢墟。最為的為吉薩大金字塔,這組金字塔一共有三座,分別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勝地游·向?qū)?BR> 埃及特產(chǎn):
水煙袋:“水煙袋”埃及話叫做“nargileh”,是埃及人抽煙用的器具。埃及人很喜歡坐在某處用nargileh慢悠悠地吸煙,他們將一塊濕煙草放進nargileh下面的盛器里,用燃燒的木炭點著后從彎曲的管中吸煙,被吸出的煙會通過一個裝水的容器,這樣可以降低煙中的焦油含量。制作得較精致的nargileh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紀念品,以玻璃的為貴,黃銅的次之,哈利利市場中就有出售。
服裝:有許多人的行李箱里塞滿了一些服飾戰(zhàn)利品,因為歐洲設計埃及制造的衣服,價格比歐洲本地及臺灣等便宜許多。
棉制品:棉花是埃及產(chǎn)量的作物,因此埃及的棉制品也很有名。較特別的制品有襯衫、褲子及埃及袍子,裝飾著回教及埃及古老圖飾的家飾品也很受歡迎。
地毯:在埃及到處都可以找到地毯,位于沙卡拉路的地毯學校值得參觀。西奈的達哈布有許多商店出售貝都因人制作的便宜又色彩繽紛的棉制地毯。
籃子:是西瓦的名產(chǎn),也是一種便宜的禮物,堅固而美觀,但是攜帶起來不是那么方便。
鑲嵌木器:鑲嵌的珠寶盒和棋盤都是有名的商品,一個小的珠寶盒大約要5埃鎊。
香料:埃及各處的市場都可以找到香料,有許多是聽都沒聽過的。
我曾多次流連忘返于巴黎的盧浮宮,但在這座藝術(shù)圣殿中最讓我凝神注目并浮想聯(lián)翩的,卻是陳列于其中的古埃及珍品。盧浮宮再大,也盛不下金字塔與司芬克斯,我也便一次又一次在心中許下宏愿:一定要去埃及!
在經(jīng)歷了一系列簽證的麻煩后,我終于登上了去往埃及的飛機。20個小時后,當波音747終于越過地中海,機身下又出現(xiàn)一片燈的海洋時,的國際大都會城市——開羅,以她迷人的身姿擁抱我這個來自東方的崇拜者。
終于近距離地看到了金字塔,這里是開羅西側(cè)的吉薩。放眼一望,金字塔個個如刀削般整齊,宛如放置在無垠荒漠中的巨大棱錐體。走近她時,便強烈地感覺到4000年大自然的洗禮,塊塊巨石被雷雨風霜浸蝕的坑坑洼洼。金字塔的有些地方呈臺階狀,只不過每階高約3尺多正好是一塊石料的高度,金字塔塔腳下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石塊,我撿了一塊雞蛋大小的放在了包里,準備帶回家留做紀念。
在的胡夫金字塔腳下轉(zhuǎn)了一圈后,我看背面游人很少,便產(chǎn)生了攀登的沖動。緊了緊鞋帶,將相機包背上,我沿著一條塔棱往上爬去。在非洲奔波了幾個月,練就的行走功夫使我覺得攀登這種堅硬的“石山”比在沙漠中走平路還省勁,不大一會兒,金字塔的一半已在我的腳下,往下瞅,地上的游人變成移動的黑點;向上看,金字塔頂直刺藍天,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簡直像在登天一樣,在如此廣闊的空間又攀爬在如此大的龐然大物之上,我覺得自己渺小得如同塔身上的一粒石碴兒,便又不由得贊嘆起造物主的偉大來,心中也暗暗為自己的“勇敢”滋生出一絲自豪:到過金字塔的中國人不少,但用雙腿登它的肯定不多,在我不多的中國人中,陜西人恐怕就……我陶醉在這自我欣賞之中,又往上移動了一大截,該喘口氣了,再說腿也抬不動了。我取出相機,放眼四處尋找著可拍攝的目標,從遠處的駝隊到近處的司芬克斯獅身人面像,取景框中的畫面有著別具一格的韻味。此刻,我真像一個外星人觀看地球上的萬物生靈一樣,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令我激動。
一陣風吹來,清涼愜意,突然,飄來陣陣喊叫聲,嘰里咕嚕聽不懂,但聲調(diào)似乎不大友好。我端起“炮筒”——長鏡頭尋聲覓去,媽呀!原來是兩個騎駱駝的警察在呲牙咧嘴地喝斥我呢,其中一個還舉著一個電喇叭,周圍聚集著一伙看熱鬧的游客在指手劃腳。我想,這下可糟了,免不了挨“克”受罰,弄不好還得將膠片曝了光,這就更慘了。我迅速將拍過的膠卷從相機中掏出來換上一個新的,再把大額鈔票藏起來,只留幾鎊零錢在外面口袋里,以防被憤怒的警察席卷而去。金字塔頂仍在藍天下閃著金光,神秘圣潔而莊嚴,可我卻無緣與她再靠近了,真不甘心呀!得留點什么紀念。不過在上邊書寫“××到此一游”之類是我最憎恨的丑惡行為,也是對金字塔的褻瀆。幾乎沒有思考,我便迅速從腕上摘下手表,將表把往外一抽,指針與日歷便永遠停止在當時那一刻。我找了一處深深的石縫,便放了進去。或許,再過1000年,這只表便算是文物了,若被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一定會引出不少話題。
下了塔,情形便可想而知,騎在駝背的埃及警察黑著臉,使本來就不白的皮膚更顯陰沉。拿著電喇叭對我厲聲喝道:“I suppose you're from Japan﹖”(“我猜你是從日本來的吧?!”)我說,“我是從中國來的?!薄爸袊??”兩個警察用懷疑的口吻問道?!拔沂侵袊恕?。說著我指攝影包上的那面小國旗,并等候如何“發(fā)落”我。心里想,挨頓訓斥就挨頓訓斥,別罰錢就行。警察看我連連認錯,態(tài)度很好又帶了這么多攝影器材,估摸我也不是一般的觀光客,臉上由陰轉(zhuǎn)晴,咕嚕了許多聽不懂的話,朝我揮了揮手,便吆喝駱駝一晃一晃地巡邏去了,竟沒有找我的茬兒。這時游人中跑出一男一女兩個學生,像是見了金庸小說中的孤膽游俠一般,拉著我的手用中文連連說道:“你好勇敢好勇敢!你是從北京來的吧?我們是從臺北來的,可惜我們那里沒你這樣有膽的人!”我笑著說:“我是從西安來的…”兩個臺灣小青年一邊聽我說,一邊直咂嘴:“太酷了!太酷了!”
勝地游·目的地
金字塔:
位于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其工程之浩大,結(jié)構(gòu)之精細,至今還是未被揭開的人類之迷。
埃及金字塔位于尼羅河西岸、開羅西南約13公里的吉薩地區(qū)。大約建于公元前27世紀。金字塔底座呈方形,愈上愈窄,聚于塔頂形成方錐形的建筑,其四面都形似漢文的“金”字,因此中文稱為金字塔。古埃及文稱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中的其它六奇都已毀損,唯有代表著古代文明燦爛成就的金字塔,依然聳峙在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俗語說:“人們怕時間,時間卻怕金字塔?!?BR>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法老”的陵寢。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xù)。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后做準備。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并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后獲得永生。
埃及境內(nèi)金字塔遺址,大約80處,有些已成為廢墟。最為的為吉薩大金字塔,這組金字塔一共有三座,分別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胡夫(第二代法老)、卡夫勒(第四代法老)和孟考勒(第六代法老)所建。
勝地游·向?qū)?BR> 埃及特產(chǎn):
水煙袋:“水煙袋”埃及話叫做“nargileh”,是埃及人抽煙用的器具。埃及人很喜歡坐在某處用nargileh慢悠悠地吸煙,他們將一塊濕煙草放進nargileh下面的盛器里,用燃燒的木炭點著后從彎曲的管中吸煙,被吸出的煙會通過一個裝水的容器,這樣可以降低煙中的焦油含量。制作得較精致的nargileh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紀念品,以玻璃的為貴,黃銅的次之,哈利利市場中就有出售。
服裝:有許多人的行李箱里塞滿了一些服飾戰(zhàn)利品,因為歐洲設計埃及制造的衣服,價格比歐洲本地及臺灣等便宜許多。
棉制品:棉花是埃及產(chǎn)量的作物,因此埃及的棉制品也很有名。較特別的制品有襯衫、褲子及埃及袍子,裝飾著回教及埃及古老圖飾的家飾品也很受歡迎。
地毯:在埃及到處都可以找到地毯,位于沙卡拉路的地毯學校值得參觀。西奈的達哈布有許多商店出售貝都因人制作的便宜又色彩繽紛的棉制地毯。
籃子:是西瓦的名產(chǎn),也是一種便宜的禮物,堅固而美觀,但是攜帶起來不是那么方便。
鑲嵌木器:鑲嵌的珠寶盒和棋盤都是有名的商品,一個小的珠寶盒大約要5埃鎊。
香料:埃及各處的市場都可以找到香料,有許多是聽都沒聽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