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給我留下了無數遺憾(2)

字號:

散步者的天堂
    就要進入這座太聞名的盧浮宮(LE LOUVRE)博物館了,心里真有點激動,從多少文章,從多少故事中我們聽說了多少次這座建筑,關于它的館藏,和圍繞著它的館藏演繹出的多少故事、多少歷史藝術名家;關于它精良的保安系統(tǒng);關于美籍華裔設計家貝聿銘的杰作,這座倍受爭議而最終不僅被巴黎人乃至世人接受而且成為經典的中心玻璃金字塔,太多了,這座固若金湯的宮殿守衛(wèi)著多少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而我們,今天就要一睹曾經仿佛在另一個世界一樣遙遠的眾多珍品了。
    在陽光照耀下,光芒四射的玻璃金字塔,安然的靜靜地坐落在古庭院正中,并不以為有什么不妥,而玻璃和金屬支架結構,讓我們這個時代的人看來,仍然散發(fā)著濃郁的現代氣息!回想埃菲爾鐵塔(TOUR EIFFEL),眾多的時裝店,防衛(wèi)區(qū)大門塔(GRAND ARCHE),蓬皮度中心(CENTRE POMPIDOU),到眼前的金字塔,無一不讓人感受到巴黎的前衛(wèi)。
    初置身于偌大的宮殿之中,我們竟然一時不知所措,博物館的館藏太豐富了!地下夾層樓,和一層以古文物和雕塑為主,二層三層以繪畫為主,分東方古文物、埃及古文物、希臘、伊特魯立亞及羅馬古文物、中世紀盧浮宮、雕塑、工藝品、繪畫、書畫刻印藝術等專題,收集了古代文物到十九世紀的文化珍品。維納斯、勝利女神、蒙那麗莎成為眾游客的焦點。人群和時間,使我們真的無暇感受,只是在竭力從親臨其境的興奮中逃循出來,去欣賞她們。
    徜徉在這座藝術宮殿之中,兩旁深紅色的墻布上,懸掛著一幅幅歷經多少年風雨變遷的藝術珍品,甬道兩旁聚集著一個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游客和學者藝術家,我們眼中的風景上下至幾千年,縱橫達幾萬里,而雕塑廳那自然的采光,和錯落的亦古亦今的布局,更令我們恍然不知置身何處。
    游覽盧浮宮(LE LOUVRE),沒有幾天時間是不夠的,幾個小時連走馬觀花都算不上,至多是能證明我們來過了。還沒有離開,我們已經在暗暗期盼將來,能有機會安排專門的時間重游。徜徉于知名與眾多由于寡聞而不知名的藝術寶藏之間,我們不由得深深羨慕巴黎人,擁有這座免費開放的國立博物館,擁有這座散步者的天堂。各種收藏,在這里不僅得到了的專業(yè)維護,又得力于其藝術珍品的集中,限度地實現其價值,成為眾多杰出研究人員的搖籃,從而造就出更杰出的對人類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特別的,憑借于巴黎大都市的國際化優(yōu)勢,使世界上更多的人有幸得以欣賞到這些文化瑰寶。如果擯棄國家之間民族之間的狹隘觀念,不得不承認這座偉大宮殿的存在是對世界文化的一個重大貢獻。
    王者氣概
    凡爾賽宮(VERSAILLES)皇家內廳,肩披長發(fā)的路易十四策馬昂首而立,就是這位十七世紀的“太陽王”,在他執(zhí)政時期,大舉興建樓房、廣場、劇院和貴族邸宅,營造了整整一個時代的法國盛世,和巴黎的發(fā)展。但是,過分的奢華和鄰國的戰(zhàn)爭也終于導致君權的勢微沒落。一百多年以后的法國*中,在蕭條窮困中掙扎的人們沖進這座宮殿,囚禁了路易十六夫婦。每每有君王超級揮霍的“盛世”,往往引發(fā)衰微、沒落和罹亂的時代,給百姓帶來幾代人的災難或艱難。而對于更久遠的后世,享受到的輝煌財富和文化遺產,卻又往往是盛世君王揮霍的產物,幾代黎民代價的結果。也許,這就是歷史。我們現在欣賞到的,便是“太陽王”奢華的成果。在他授意下的改造和擴建,使凡爾賽宮在1690年就呈現出今天我們看到的面貌,并成為歐洲的宮殿。
    精湛是這座聞名的宮殿給我的感覺。如果拿它和中國傳統(tǒng)的皇家宮殿作比的話,作為皇家居住和行使王權的地方,自然都包括了辦公場所、祭祀場所、居所和娛樂場所等。但是,凡爾賽宮(VERSAILLES)沒有特別突出的中央建筑,和團結在中央周圍的寓意,它是連成一體的三座樓房,各種功能的廳堂有機地分布,結合在一起,這自然就是東方人和西方人不同的體現了。中樓為馬蹄形,座西朝東,分成了很多單元。第一層給不同的皇家人物居住,每個單元互相連通又都自成一體,分別有臥室、工作室、浴室和書房等;第二層為國王和王妃的活動場所,馬蹄形的中部是的鏡廊,連接南翼和北翼。北翼外側是正殿,內側為國王內殿;南翼外側為王妃居殿,內側是王妃內殿和國王居殿。正殿由東向西,分別是舉行正餐晚會的豐饒廳、用作點心間的金星廳、供娛樂的狄安娜(傳說中的女神)廳、和娛樂用的火星廳、水星廳、阿波羅廳,每間廳堂都以一位天神命名,四壁和天頂裝潢了天神傳說的宗教畫、浮雕和鏤金雕刻,以及皇家人物肖像,絢麗奢華;轉角處頌揚路易十四的戰(zhàn)績廳經鏡廊,與南翼的和平廳結成一體,顯得富麗輝煌。南樓原為貴族寓所,后改為博物館;北樓為禮拜堂和歌劇廳。整個凡爾賽宮內部,處處布滿了多姿多彩、呼之欲出的文化瑰寶。站在凡爾賽宮面前,感到它的霸器,感到被震懾,嘆服于它那華麗宏偉的氣概;不象故宮,給人一種天的壓迫感,讓人在它面前不得不跪服于那天殿的威嚴;
    宮廷花園是典型的歐洲花園,像埃菲爾鐵塔(EIFFEL)一樣滲透著歐洲人的思維邏輯,直白地改天造地,規(guī)矩方圓;而不象中國的園林,雖然天下山水盡收,講究的卻是含蓄,無規(guī)則的規(guī)則和看似無意的精雕細琢。
    回味
    在裝飾豪華的亞歷山大三世大橋(ALEXANDRE III)附近,我們登上了游船。任晚風迎面吹來,任游船緩緩前行,任兩岸已經如數家珍的名勝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塞納河(SEINE),給了這個城市點睛的靈秀,就像一桌盛餐中的開胃湯和佐餐酒一樣,讓眾多華麗、優(yōu)秀、奇異而杰出的建筑不再是重重疊疊地向人們撲面而來,而是沿著涓涓的水流,徐徐地流進人們的眼底,盡收入人們的心田。河像母親,又象女兒,孕育著城市,包容著城市,又靜靜地婀娜地依偎著城市。
    我真的喜歡上了有河的城市。
    布拉格有小巴黎之稱,上海有東方巴黎之稱,但都畢竟不是巴黎。這里的古城風貌,名勝景觀,發(fā)達的商業(yè),像盧浮宮和玻璃金字塔一樣,緊密和諧的結合一體,在各方面都得天獨厚。
    巴黎,沒有給我留下遺憾;巴黎,給我留下了無數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