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烏拉圭 盛行搭便車

字號:

在烏拉圭你總會有法子搭便車的,具體做法:你大大方方站在路邊,右臂平舉,向前伸直,拳頭緊握,手心向上,再伸出大拇指,指向你要去的地方,站好。你就等著吧,只要你堅持站在那里打手勢,最后總會有人讓你搭車,把你捎走的。
    烏拉圭是南美的一個小國,人口300多萬,風景優(yōu)美,有“南美瑞士”之稱。這個國家的旅游業(yè)搞得不錯,是國民經(jīng)濟收入的一個大項。一年四季不僅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還有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國際性會議在那里舉行,相當熱鬧??上У氖菫趵珉x中國太遠了,由于沒有直達航線,以前從北京去蒙得維的亞,光坐飛機就要40個小時左右時間,繞道四五個國家,不少女士到達當?shù)睾蟀l(fā)現(xiàn)腿都坐腫了。因此,到過烏拉圭的人(中國人)不多,據(jù)90年代初統(tǒng)計,在烏拉圭定居的中國人總共也不到300個。有一位外交部的朋友告訴我,中國駐烏拉圭大使館是中國駐外使領館中離北京航程最遠的一個。除了關貿(mào)協(xié)定的“烏拉圭回合”和烏拉圭足球,國內(nèi)報刊上提到烏拉圭的文章也極為少見。
    在烏拉圭,如果你身上真的沒有錢了,或者你有錢可是周圍卻沒有公共汽車,沒有出租車,也找不到公共電話,碰巧你又有急事要辦,得趕快走,那你一定要稍安勿躁,耐心一點,在烏拉圭你總會有法子坐上汽車的。具體的做法是:你得大大方方地,站在路邊比較突出一點的位置上,右臂平舉,向前伸直,拳頭緊握,手心向上,再伸出大拇指,指向你要去的地方,站好,就可以了。你就等瞧好吧。通常路過的開車的人,只要車上有空,會停下車來問你要去哪里,有的人甚至什么也不問,停下車來對你說,“上來吧。” 也有人是做一個讓你上車的手勢完事。據(jù)說只要你堅持站在那里打手勢,最后總會有人把你捎走的。
    1988年7月,我第一次到達烏拉圭首都蒙得維的亞。沒住兩天,朋友們就帶我去游覽屬于烏拉圭的南美有名的風景區(qū)斯特角。車子開出首都城區(qū)不久,就開始看見公路兩旁不時出現(xiàn)的三三兩兩旅游者打扮的人,他們伸著緊握拳頭的右臂站在那里,不急不躁,不喊不叫,樣子也很文明。
    我感到很奇怪。他們是干什么的呢?經(jīng)朋友們解釋,我才明白他們是搭便車的人,他們伸出拳頭和大拇指,是表示詢問:我要去那個方向,您能帶我(我們)一段路嗎?令人驚訝的是,在我們游覽完風景區(qū)返回首都時一路上見到的伸手請求搭車的人就更多了,而且大多是年輕人。雖說眼看著夕陽正西下,但這些人仍然看上去一副十拿九穩(wěn)的樣子,更沒有人爭先恐后地攔車。我曾不止一次地想過,趕明兒我也去試試搭一次便車。
    幾年時間,一晃而過。直到1994年1月22日,我才得到一次“路邊伸手” 的機會。
    那一次是幾位阿根廷的朋友邀請我們夫婦去布宜諾斯艾利斯度假。布市我以前去過幾次,都是坐飛機去的。這一次我們改變方式,走海路,坐飛翼船去。蒙得維的亞的飛翼船碼頭要去只能打的或開自己的車。當然,這個問題也不大,平日間,我們?nèi)温毜闹袊鴤鹘y(tǒng)醫(yī)學中心的門口,由于病人來病人去,總是能見到出租汽車的??墒悄翘斓那闆r非常奇怪,下午2點35分,我和愛人提著簡單的行李來到門口,等了十分鐘,居然沒有見到一輛出租車。一打聽,讓我大吃一驚,原來今天是全市出租車大罷工,*昨天半夜一名出租車司機被殺。情急之中,我忽然想到,現(xiàn)在的辦法恐怕就是站在街上伸手求人搭便車了,因為一折騰20分鐘過去了,再拖下去即使有朋友能開車來“救”我們,飛翼船也早開走了。
    于是,在蒙得維的亞靠海的一個十字街頭出現(xiàn)了有趣的一幕:忽然間,路邊站立著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國人,伸出握拳的右手,向西去的車輛詢問:可否搭便車。他身后站著一位衣著體面的中國女士。起先來往的開車人都投以疑惑不解的目光,但是有人伸頭伸腦,就是沒人停車問話。
    幾分鐘后,一輛黑亮黑亮的相當新的奔馳車開過來了,停在我的身邊,車主看上去是一位保養(yǎng)得很好的中年男子,他搖下車窗,側著身子問道:你們要去哪里?我快速地把情況說了一遍,但是這位先生看了一下手表,不緊不慢地抬頭對我說:“離開船還有30分鐘,來得及,我送你們?nèi)?,順路?!?上車之后,經(jīng)過交談,才知道這位身穿鱷魚牌T恤的先生是去海濱高爾夫球場打高爾夫球的,而這個球場離碼頭不遠,開車大約5分鐘就到了。出人意料的是當這位德國公司烏拉圭分公司的總經(jīng)理知道我們的身份后,非常高興,到達碼頭后,拿出名片雙手遞給我說:“今天實在太巧了,要知道我曾帶妻子和孩子去你們中醫(yī)中心看過病,療效很好,我們早就商量過,要找一天去向你們中國醫(yī)生致謝呢!”這一來,我們反倒成了接受感謝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