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英語一定要上癮并且能夠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初二之前就已經(jīng)學(xué)習(xí)新概念英語第三本[當時一共有四本]二遍了,但由于是父母逼我去讀的,所以沒有多大長進,對于學(xué)校應(yīng)考倒是蹉搓有余。
我讀的是大專,所以也不需要通過英語四級,其實當時只顧玩了,周圍很多同學(xué)都喜歡紅警甚于學(xué)習(xí)。后來聽說大專文憑==英語三級。
踏入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就遇到瓶頸,個人遠景和抱負都沒有著落,所以選擇英語充電。
1, 和很多人一樣,在網(wǎng)上找special english開始練習(xí)聽力,當時看到一個帖子,大意是“我終于能聽懂special english,真激動呀……云云”,當時真的很羨慕,憧憬自己也能夠有這樣的能力。
2, 讀夜校雅思班,準備去英國讀書,平時堅持練習(xí)聽BBC臺,每天10-20個小時,因為我平時戴著無線耳機睡覺(很真實的,剛開始聽BBC時,我以為是俄語,因為它的發(fā)音和VOA有很大的不同,當時懷疑難道那才是標準倫敦英語?),結(jié)果雅思考了5.5分,那是不夠分的,當時感覺難的聽力考題 —— 聽一段錄音文章,回答問題。容易的交流,和老外交流,拿個6分沒有問題?!?一些年以后才明白,原來聽是簡單的,寫作是難的,看原聲電影遠難過于聽懂英語電臺。
3, 到了英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暑期英語課,和兩個英國人住在一起2個月,重新考了雅思,得了6分,可以讀研課程。當?shù)氐难潘茧y過國內(nèi)考試,在國內(nèi),英國人是老外,而且平時都是各個學(xué)校的老師,平時接觸了很多的中國學(xué)生,習(xí)慣去猜/理解中國人的口音,而在英國當?shù)?,我是老外,而考師沒有游歷東亞國家的經(jīng)驗,所以他/她也不會嘗試去猜/理解非英國人的口音。
4, 平時在夜總會的廚房打工,因為做招待員需要凌晨5點下班,影響功課,而且做招待員都是來自歐洲的一些外國人,而廚房和餐廳連著,7個英國人+我一個中國人(當然干重的活,每天凌晨4點回家),平時休息的時候,很多人都在休息廳抽煙聊天,我漸漸感到,如果周圍有三,四堆歐洲外國人在聊天,我的耳朵大致來得及反應(yīng),如果我加入兩,三個英國人一起聊天,聽懂大意沒有問題,但來不及說話,因為跟不上語速。
5,大概8,9個月后,有一天凌晨回家,看BBC新聞電視,忽然發(fā)覺它的語速很慢,我想聽不懂都不行。它的每個字每個發(fā)音,對我的耳朵,都很清楚。(后來才知道,這個階段還是很低級。)
6,這里要提一點,我們在聽原聲速度的時候,要注意他們的習(xí)慣用語。一般外國人/中國人怎么翻譯“習(xí)慣用語" ,我認識的一個德國人翻譯為usual words, everyday words,其實英國人說lazy tongue(懶惰的舌頭)。
7,然后對自己的聽力提高了要求,一個詞聽不懂,就算聽不懂。這個時候才發(fā)覺原來電影電視難過電臺。因為視覺雖然幫助了理解意思,但影響了聽覺的集中,就容易漏詞。
8,之后經(jīng)過幾年,我漸漸聽懂了comedy, talk show,也因為工作的原因,習(xí)慣了美語。(新加坡人說話,還是不懂,大致能夠了解。澳洲人說話,勉強能明白,一個原因是我住在英國南部,靠近倫敦,而澳洲更接近蘇格蘭或英國北部的口音,我當時在廚房打工,其中有個蘇格蘭婦人,我和她一起工作近一年,還是不怎么懂??上也荒茕浿埔纛l上傳到論壇里,我很想模仿蘇格蘭人的口音,舉個例子,福爾摩斯到利物浦——英國北部——一個酒吧里,里面的人沖他吼,AT —— 其實他說 OUT)。
9, 寫作是學(xué)英語難的,這里是聽力論壇,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要學(xué)好英語聽力,一定要上癮,喜歡,我已經(jīng)有六,七年時間沒有看過詞匯表了,因為我男生,很懶。所以但凡聽不懂的詞/話,就去問別人,而不查。我覺得別人解釋,我更容易記住。
我讀的是大專,所以也不需要通過英語四級,其實當時只顧玩了,周圍很多同學(xué)都喜歡紅警甚于學(xué)習(xí)。后來聽說大專文憑==英語三級。
踏入社會,工作一段時間就遇到瓶頸,個人遠景和抱負都沒有著落,所以選擇英語充電。
1, 和很多人一樣,在網(wǎng)上找special english開始練習(xí)聽力,當時看到一個帖子,大意是“我終于能聽懂special english,真激動呀……云云”,當時真的很羨慕,憧憬自己也能夠有這樣的能力。
2, 讀夜校雅思班,準備去英國讀書,平時堅持練習(xí)聽BBC臺,每天10-20個小時,因為我平時戴著無線耳機睡覺(很真實的,剛開始聽BBC時,我以為是俄語,因為它的發(fā)音和VOA有很大的不同,當時懷疑難道那才是標準倫敦英語?),結(jié)果雅思考了5.5分,那是不夠分的,當時感覺難的聽力考題 —— 聽一段錄音文章,回答問題。容易的交流,和老外交流,拿個6分沒有問題?!?一些年以后才明白,原來聽是簡單的,寫作是難的,看原聲電影遠難過于聽懂英語電臺。
3, 到了英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暑期英語課,和兩個英國人住在一起2個月,重新考了雅思,得了6分,可以讀研課程。當?shù)氐难潘茧y過國內(nèi)考試,在國內(nèi),英國人是老外,而且平時都是各個學(xué)校的老師,平時接觸了很多的中國學(xué)生,習(xí)慣去猜/理解中國人的口音,而在英國當?shù)?,我是老外,而考師沒有游歷東亞國家的經(jīng)驗,所以他/她也不會嘗試去猜/理解非英國人的口音。
4, 平時在夜總會的廚房打工,因為做招待員需要凌晨5點下班,影響功課,而且做招待員都是來自歐洲的一些外國人,而廚房和餐廳連著,7個英國人+我一個中國人(當然干重的活,每天凌晨4點回家),平時休息的時候,很多人都在休息廳抽煙聊天,我漸漸感到,如果周圍有三,四堆歐洲外國人在聊天,我的耳朵大致來得及反應(yīng),如果我加入兩,三個英國人一起聊天,聽懂大意沒有問題,但來不及說話,因為跟不上語速。
5,大概8,9個月后,有一天凌晨回家,看BBC新聞電視,忽然發(fā)覺它的語速很慢,我想聽不懂都不行。它的每個字每個發(fā)音,對我的耳朵,都很清楚。(后來才知道,這個階段還是很低級。)
6,這里要提一點,我們在聽原聲速度的時候,要注意他們的習(xí)慣用語。一般外國人/中國人怎么翻譯“習(xí)慣用語" ,我認識的一個德國人翻譯為usual words, everyday words,其實英國人說lazy tongue(懶惰的舌頭)。
7,然后對自己的聽力提高了要求,一個詞聽不懂,就算聽不懂。這個時候才發(fā)覺原來電影電視難過電臺。因為視覺雖然幫助了理解意思,但影響了聽覺的集中,就容易漏詞。
8,之后經(jīng)過幾年,我漸漸聽懂了comedy, talk show,也因為工作的原因,習(xí)慣了美語。(新加坡人說話,還是不懂,大致能夠了解。澳洲人說話,勉強能明白,一個原因是我住在英國南部,靠近倫敦,而澳洲更接近蘇格蘭或英國北部的口音,我當時在廚房打工,其中有個蘇格蘭婦人,我和她一起工作近一年,還是不怎么懂??上也荒茕浿埔纛l上傳到論壇里,我很想模仿蘇格蘭人的口音,舉個例子,福爾摩斯到利物浦——英國北部——一個酒吧里,里面的人沖他吼,AT —— 其實他說 OUT)。
9, 寫作是學(xué)英語難的,這里是聽力論壇,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要學(xué)好英語聽力,一定要上癮,喜歡,我已經(jīng)有六,七年時間沒有看過詞匯表了,因為我男生,很懶。所以但凡聽不懂的詞/話,就去問別人,而不查。我覺得別人解釋,我更容易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