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高考考前疲勞專家提點科學休息法

字號:

為高考做最后沖刺的考生,時常會陷入一種“考前疲勞”———心里急得要命,希望最后階段再沖一沖,但是怎么都找不到臨考前的狀態(tài)。走“精品高復”路線的建人高復,每年特別注重考生心理的調(diào)節(jié)。最近學校請來了杭州教科所的專家姚立新,教考生克服考前疲勞的好方法。
    人一天的生理效率有四個時期
    克服學習疲勞首先要根據(jù)人體生理效率來抓住學習高效期。姚立新說,人一天中的生理效率是不一樣的,有4個時期:逐步適應期、適應期、意志補償期、不適應期。學習效率的是在適應期和意志補償期兩個階段。當下,考生要把這兩個時期調(diào)整到高考考試的時間,比如開慣夜車的同學,就要調(diào)整睡眠了,使自己在上午、下午都保持充沛體力。
    一天有效的學習時間只有4-6個小時,其他時段只能做簡單的背誦記憶勞動。姚立新由此提出科學休息法,考生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休息時間,一個小時緊張學習后需要休息10分鐘,接下來第2個小時學習需要的并不是20分鐘休息時間,而是10的平方的休息時間。做題覺得疲勞,不要再撐,及時休息。有時做做慢跑、散步等輕松的活動??朔谶€有一種交換休息法,比如文科的書看得時間長了,就看些理科的書,復習也要注意節(jié)奏。
    有的考前疲勞是因憂慮心態(tài)引起?!皩⒆约簯n慮的事情一一寫出來,自己再仔細看看,這時候會發(fā)現(xiàn),好多是不必要的。這樣可變消極情緒為主動情緒?!?BR>    不少學生越到晚上越新鮮,覺得自己的腦子特別好使,所以高考前一路開夜車。姚立新說,這是一種非常錯誤的學習方法,研究顯示,人體到夜間、特別是零點到4點,各器官都進入睡眠狀態(tài),如果強行硬撐對身體傷害是非常大的。從現(xiàn)在起,每一位考生都要慢慢增加睡眠,每天起碼要保證8小時,到臨考前一二周可提高到9小時左右。
    不要求全學會放棄
    高考最后階段最需要一種對學習的掌控力。建人高復校長桑堅信說,有的考生復習起來很盲目,放棄薄弱環(huán)節(jié),光在優(yōu)勢項目上重復復習。他讓考生制訂《奪分攻略計劃表》,依照去年的高考成績、歷次模擬考的成績、各學科薄弱內(nèi)容、期望目標和最后階段計劃,制定方案。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有的放矢,考生能把所有的力氣使在刀刃上。
    姚立新提醒考生克服“求全”心態(tài)———“考場上,一張試卷,每個題都想答對,那怎么可能?考生在盡其所能的同時,也要學會放棄。復習中也有講究,最后階段面面俱到不大現(xiàn)實?,F(xiàn)在可以把每本書的目錄好好看一邊,在目錄下寫出主要內(nèi)容,這樣對知識的系統(tǒng)化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