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毛遂自薦的策略

字號:

毛遂自薦的故事家喻戶曉,為人蹺指稱道。在我們?nèi)缃竦墓ぷ鲗W(xué)習(xí)生活中,也會碰到不少毛遂自薦者。然而有的“毛遂”能如愿以償,得到重用,施展抱負,發(fā)揮自己的才華;而有的“毛遂”卻被人婉拒,失意而歸,甚至被人斥退,碰了一鼻子灰,狼狽收場。為什么同樣是毛遂自薦結(jié)局卻截然不同呢?這除去客觀因素外,毛遂自薦者在自薦時的策略、方法是相當(dāng)講究的。
     其實毛遂在自薦時,雖然面對的是禮賢下士的平原君,可他也不是冒失、唐突生硬、恣意的,而是非常注重策略。
     當(dāng)時秦國攻打趙國,為了保衛(wèi)國都邯鄲,趙王令平原君前往楚國求救。平原軍要挑選20個文武雙全的將士隨行,以不辱使命。此時毛遂站出來了,自薦做這最后一個人選。毛遂是怎么自薦的呢?許多人可能沒有深究。毛遂沒擺出理直氣壯、舍我其誰的模樣,而是這樣對平原君說道:“我毛遂聽說您要去楚國商議解圍之事,隨行要帶20名文武雙全的將士,現(xiàn)在缺1人,請允許我充個數(shù)吧!”毛遂表現(xiàn)得很謙虛,表明自己只是“充個數(shù)”。這種低姿態(tài),給人一個接受的前提和可能。畢竟平原君是選了又選才選出19個人的,他一時不可能相信自己走眼了,竟然把一個真正的奇才漏掉了。如果毛遂以一種居傲的態(tài)度、盛氣凌人的派頭出現(xiàn),那么很可能的情況是平原君不予理睬,中等情況是平原君對其露出輕蔑神情,最糟糕的是以狂妄之徒、急中添亂之罪被平原君斥退、懲罰。
     果不其然,毛遂以謙虛的口吻自薦后,出現(xiàn)了平原君與毛遂的一段對話——
     平原君:“先生劇勝之門下幾時了?”
     毛遂:“已有三年之久。”
     平原君:“能人賢士生于世間,如錐子放在口袋里,錐子的尖自然會露出來的。你在我門下已有三年之久,卻沒有誰向我提起過你如何如何,以致我從未聽說過你,依我看你別充個數(shù)?!?BR>     面對這對話機會,毛遂則不再那么謙恭,而是拿出了應(yīng)有的力度,表現(xiàn)得鋒芒畢露、咄咄逼人。
     毛遂順著平原君的口吻回道:“即使是再好的錐子,如果你不把他放在口袋里,而是放在別處,錐子又怎能露出尖兒呢?若是你早把錐子放入口袋里,露出的豈止是尖子?”
     毛遂說得尖銳、誠懇,而又道出了關(guān)鍵,平原君心服口服,當(dāng)即錄用了毛遂。
     毛遂自薦的過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卑微的姿態(tài)、謙虛的口吻出現(xiàn),意在讓對方愿意認識自己、審視自己。第二階段是以率直的口吻極力表現(xiàn)自己,進行自薦,同時做到態(tài)度誠懇,語言簡潔有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震撼力和說服力。可以說,毛遂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策略才得以成功。
    作者: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