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

字號:

一、確定主題有哪些原則?
    要符合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體現(xiàn)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是指一定歷史時期中,推動時代前進、體現(xiàn)時代特征與發(fā)展方向的精神。主題應把握時代脈搏,回答時代提出的迫切的問題,反映先進的思想。
    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真相和本質。主題要如實地再現(xiàn)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不停留于表象,應深刻地提示事物內部的規(guī)律性。
    要考慮作者的主觀條件。這主要是指作者必須熟悉與了解寫作對象,作者要有起初的感受和強烈的寫作熱情。
    二、如何正確地提煉主題?
    提煉主題,就是運用各種思維方式,深入發(fā)掘文章材料的固有意義,以形成某種獨特的思想或事理。 提煉主題要做到:1、立足全部材料,從占有的全部材料中提煉出正確的思想觀點。2、開掘事物本質,摒棄表象,開掘事物的內在含義,反映事物的本質及其規(guī)律性。作者應站在時代的高度,洞察事物本質,加深開掘深度;作者還要考慮記敘、議論、說明、抒情等各種不同文章的表達功能,從不同側面去開掘事物本質。3、選取新穎獨特的角度,探求事物的新意。新的角度是指新的觀察角度(從不同的側面開掘主題)和新的認識角度(表達出作者獨到的見解)。
    三、簡述材料與主題的關系。
    材料是提煉和形成主題的基礎。主題在分析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進行提煉并得到確定,材料是第一性的,主題是第二性的。2、材料是表現(xiàn)深主題的手段,主題由一定的材料來表現(xiàn)或證明。3、材料的取舍和組織受主題的制約。在主題未形成時,材料對主題提煉起決定性作用;主題一經確定,又成為取舍或安排材料的最主要的依據,材料的取舍、詳略、變換都應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防止材料與主題相脫節(jié)。
    四、選材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要符合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選材為表現(xiàn)主題服務,不可與主題相游離、相悖謬。2、要真實、確鑿。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真實性,一是指本質上反映事物的真實。材料的確鑿指材料既準確無誤,又用得恰當貼切。3、要典型。典型材料是個性與共性統(tǒng)一、具體性與普遍性統(tǒng)一的材料。它是具體的、個別的、又能體現(xiàn)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與普遍意義。4、要新穎、生動。材料力求具體形象,富有親切感與懸念性,是鮮為人知的新發(fā)現(xiàn),并適應文體的特點(記敘文材料具體形象、感染力較強;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具有邏輯說服力;說明文材料要揭示對象的特征。)
    五、結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完整性。文章各局部應組成完美統(tǒng)一的整體;各局部要相對齊備,不可無故殘缺;各個部分在文章中所占的地位要適當。2、連貫性。指文章各部分在內容脈絡上互相貫通,在語言形式上有緊密銜接與合理過渡,文脈不可紊亂與斷隔。3、嚴密性。文章各部分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聯(lián)系,不可互相矛盾或互不相關。全文具有內在凝聚力。4、靈活性。文章結構富于變化,生動活潑,不死板、呆滯。
    六、試述結構的基本原則。
    反映事物的內在聯(lián)系與規(guī)律。記敘性文章結構與事物發(fā)展的階段性、秩序性密切相關,形成符合客觀過程原來秩序的時空概念;議論性文章體現(xiàn)了認識事物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部分到全體、由分析到綜合的過程,其結構常是提出問題、得出結論。2、符合作者的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維運行的路線。作者的思維過程要遵守人們思維的共同規(guī)律,又凝結著作者對事物的獨特理解與感受。3、服從表達主題的需要。4、適應文體特點。結構受文體制約,記敘性文章以時空為序寫人記事,議論性文章偏重于橫向分類或縱向深入。
    七、綜述結構的基本內容。
    結構的內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渡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三大方面。層次是從總體上安排文章思想內容的次序,展開文章結構和步驟,是表示意義的結構單位;段落是作者在文章中設置的、以段首空格形式自成起迄、相對獨立的結構單位。段落要保持段意單一性、內容要完整、長短要適度。
    過渡是指段落之間、層次之間的銜接形式或手段。常用的過渡方式有:用關聯(lián)詞語,用過渡名,用過渡段。需要過渡的情況常見的有兩種:一是在內容轉換時,一是在表達方式改變時。
    照應是前有所呼、后有所應的結構手段。常見的照應情況有三種:開頭與結尾照應(又可分為點題照應與解題照應兩種),引文中互相照應(又可分為遠照應和近照應兩種)。照應是使結構嚴謹而又活潑的重要手段,可使章法靈活致密,文脈貫通,強化關鍵內容。
    文章好的開頭的作用:有利于表現(xiàn)主題、拓展思路;有利于吸引和引導讀者。
    議論文常見的開頭方式有開門見山,交代寫作背景或動機,曲折入題等幾種。
    文章好的結尾的作用:綰結全文;令人回味。
    議論文結尾方式主要有:歸結或重申論點;提出希望或發(fā)出號召;形象化結尾。
    八、結構有哪些類型?
    記敘型,以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時空序列安排結構,可分為時空正常式與時空異常式兩種。
    論證型,以概念的內在因果聯(lián)系作為結構的主要依據。可分為總分式、平列式、遞進式等幾種。
    說明型,以事物本身固有的條理進行布局。
    綜合型,常以一種結構型為主,兼具其他類型。
    九、第一人稱敘述與第三人稱敘述之比較。
    第一人稱以當事的口吻來敘述,它便于作者充分表達思想感情,讀來使人感到親切、真實。它的局限是只能敘述“我”的所見所聞,不是“我”所親歷的事難以敘述,反映生活的廣度受到限制。第三人稱以局外人身份用第三者口吻來敘述,它不受敘述范圍的限制,能較廣闊地反映生活,它的局限是缺乏第一人稱的親切感。
    十、常見的敘述方式有哪幾種?
    順敘:按人物的經歷或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進行的敘述。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事件中的突出片斷提在前面,然后再按時間順度敘述事件的發(fā)展過程的敘述。3、插敘:在敘事過程中插進另一有關事件的敘述,然后再接上原來的主線寫下去的敘述。4、補敘:對前面事件作某些補充而不發(fā)展原來情節(jié)的敘述。5、平敘:對同時發(fā)生的兩件以上的事進行分列、平列的敘述。
    十一、簡述敘述的基本要求。
    交代明白:把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六個要素交代清楚。2、線索清楚:線索是作者組織材料思路的反映,是敘述人物、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貫穿思想和脈絡。敘述線索可按時間發(fā)展、空間轉換、問題劃分、思想感情變化或按某一具體物件等多種樣式進行安排。3、詳略得當:敘述材料的主次詳略,以表達主題的需要作合理剪裁。4、波瀾起伏:指敘述曲折富有變化,引人入勝。
    十二、描寫的對象有哪些?
    描寫的對象有人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場面描寫、心理描寫等。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等方面。環(huán)境描寫包括自然景物描寫和社會環(huán)境描寫。
    十三、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從風格來分,有白描和細描;從描寫角度來分,有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從描寫者與描寫對象的關系來分,有主觀描寫和客觀描寫。
    十四、描寫有哪些要求?
    目的明確:從表達主題、刻劃人物、渲染氣氛出發(fā)而描寫。2、特點突出:以“畫眼睛”的藝術,抓住描寫對象的本質特征加以刻劃。3、形神兼?zhèn)洌盒嗡婆c神似的和諧統(tǒng)一,既逼真地表現(xiàn)對象的外部狀貌情態(tài),又揭示描寫對象內在的底蘊和神采。
    十五、什么是間接抒情?
    間接抒情就是通過敘述、議論、描寫的方式進行的抒情,即從依附于事、依附于理依附于景三方面來抒發(fā)感情。
    十六、略述立論的要求與駁論的方法。
    立論的要求是:選擇有意義的論題;確立正確、深刻的論點;論據要確鑿、充分、具有說服力;進行富有邏輯性的論證,即運用準確的概念,進行恰當的判斷,合乎邏輯的推理,揭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
    駁論的方法有反駁論點、反駁論據、反駁論證。駁論據與駁論證都是為了達到反駁論點的目的。
    十七、略述說明的基本要求?
    內容要科學:準確揭示客觀事物的特征、本質和規(guī)律性;2、表述要明晰、準確:表達順度明晰,條理清楚,語言簡明準確;3、態(tài)度要客觀:解說事物實事求是,不能以作者主觀好惡作為解說的標準。
    十八、綜述語言運用的基本要求。
    語言要準確、簡煉、生動、樸實。
    語言準確是指用詞要準確,造名要合乎語法規(guī)則、合乎邏輯;語言簡煉可以用詞精當、造名精短、語言含蓄、適當運用文言詞語等方面努力;語言生動體現(xiàn)在詞語富有形象感和描繪性、表現(xiàn)出敘述人的語氣神情、名式變化多姿、恰當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等方面;語言樸實是指規(guī)范不生造、質樸不矯飾、自然不做作、新鮮不空套。
    十九、說明運思的方法與步驟。
    運思的方法主要有:廣采埔納,儲備豐富的住處材料;尋找機遇,創(chuàng)造良好的運思境域;挖掘潛力,運用多種思維方式。
    運思的步驟,在主題提煉確定之后,主要是:精心設置貫通全文的線索,圍繞線索進行選材和布局。
    二十、修改文章包括哪些方面?
    錘練主題:檢查主題是否正確深刻,考慮如何加深內容;2、增刪材料:使材料與觀點統(tǒng)一;3、高速結構:看總體布局是否合理,各局部關聯(lián)是否緊密得當,力求主線清晰、層次分明、結構勻稱、首尾呼應。4、推敲語言檢查用詞是否準確妥貼,刪去多余字,高速或增補文字。
    二十一、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主要區(qū)別有哪些?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分別以敘述、議論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2、記敘文以形象感染讀者,陶冶情操;議論文以理服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抽象思維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質與規(guī)律;說明文以介紹知識為主要任務。3、記敘文有很濃的主觀感情色彩;議論文表達作者的思想見解;說明文必須客觀地反映事物。4、記敘文材料具體化、個性化;議論文材料概括性強;說明文材料要突出事物特征。
    二十二、消息標題的特點:
    消息標題具有多行性與層次性的特點。正題揭示主要事實或意義,引題提示新聞來源,消息產生的條件、背景,輔題是正題的補充,披露某些重要細節(jié)。消息標題的寫法要虛實結合,“虛”指對于內容意義的渲染,“實”指對于新聞事實的準確表達。一般地說,引題以虛為主,輔題以實為主,正題可虛可實。
    二十三、消息#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的含義與類別:
    #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是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話,其任務是揭示核心內容,吸引讀者。
    #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有直接#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和延緩性#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兩大類。#自考# #自考寫作復習要點題解#的具體方式有敘述式、摘要式、提問式、評論式、描寫式、比興式等。
    二十四、消息與通訊有什么主要區(qū)別?
    1、形式上,消息程式性較強,通訊結構較靈活,不拘于固定格式;2、內容上,消息敘事較概括,通訊敘事較詳盡、形象;3、表現(xiàn)手法上,消息多用概括敘述,通訊可兼用多種手法;4、對時效上,通訊不像消息那樣嚴格。
    二十五、綜述報告文學的寫作要點。
    發(fā)現(xiàn)典型,捕捉形象:抓住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的題材,提煉富有時代精神的主題,構成富有概括力的形象。2、真實再現(xiàn),合理想象:報告文學是新聞真實與藝術再現(xiàn)的統(tǒng)一,反對虛構,但允許想象。化抽象為具體形象,并能生動再現(xiàn)時過境遷后無法實際接觸的生活材料。3、不拘一格,手法多樣:可以兼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善于吸取其他文學樣式的藝術特長。4、即事生議,情理相彰:善于把生動形象的描述與富有抒情或哲理色彩的議論結合起來。在形象描述的基礎上議論有深化主題與生發(fā)形象的作用。
    二十六、綜述散文的寫作要點。
    1、重視立意:要有真切獨特的感受與對事物的審美理解,在平常事物中開掘出新穎而深刻的主題,并能把事物的含義與形象描述有機結合起來,生發(fā)自然。2、講究章法:章法嚴謹而活潑,達到“散”與“不散”的統(tǒng)一。筆墨疏放松動,但全文又貫穿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軌跡。3、拓展意境:通過聯(lián)想與想象,使生活圖景與思想感情和諧統(tǒng)一,摹形與傳神融合,形神兼?zhèn)?,形成令人思索回味的藝術境界。4、錘練語言:語言自然,貼近生活又顯示個性;語言要重情思而忌滯實,具有傳情寓意的蘊涵力;語言要具有內在的節(jié)奏感與音調美。
    二十七、簡述短論的寫作要求。
    1、選好論題:注意選取現(xiàn)實中人們關注的問題作為評論對象。2、小中見大:選材要抓住事物某一側面作為突破口,通過分析開掘,揭示事物普遍而深刻的含意,反映本質。3、分析與概括:通過分析,揭示事物的內部與外部聯(lián)系,通過綜合概括,透過現(xiàn)象見本質,透過個別見一般。4、語言活潑精悍:在準確洗煉的同時,重視語言的通俗性和生動性,可把邏輯論證與形象表現(xiàn)交織一體。
    二十八、簡述雜文的特點與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雜文是文藝性的政論。它具有迅速反映現(xiàn)實生活、短小犀利、幽默靈巧、議論形象化的特點。
    雜文說理常從實入手,就實論虛,使理趣與形象相兼。它通過講故事、打比方、“立此存照”等方法來生動地說明道理,具有敘議結合、寓理于事的寫作特點。它的筆調多用曲筆,寓莊于諧,嘻笑怒罵皆成文章,具有辛辣幽默的風格。
    二十九、如何理解文藝評論實事求是的要求?
    文藝評論的實事求是,主要體現(xiàn)于:好處說好,壞處說壞,不以個人好惡而任意褒貶;從作品實際出發(fā),把握作品的總體傾向,不斷章取義,不脫離作品產生的具體條件;要考慮不同文體的功能與特點。寫作中,既要切合文學藝術的共同規(guī)律,又要突出評論對象的獨特個性。
    三十、說明學術論文的選題原則。
    要有明確目的,選擇與現(xiàn)實密切關聯(lián)、有實際效用的題目;2、選擇有學術價值的題目,具有開創(chuàng)性、延伸性、或綜合歸納性;3、選題要難易適中。
    三十一、簡述說明文體的特點和種類。
    特點: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以介紹知識為主要任務;以客觀的態(tài)度說明事物。
    據說明的對象或說明的內容特點,分為實體事物的說明和抽象事理的說明兩類。據說明文的寫作特點,分為純科學性的說明和科學性與文藝性兼有的說明兩類。
    三十二、簡述解說詞的特點。
    指要性:體現(xiàn)事物的本質特征;解說讀者需要了解的內容;根據一定的寫作宗旨目的來確定解說內容的重點和要點。2、擴引性:說明客觀物時,在內容上作必要的增補與擴充,包括知識擴引和情理擴引兩類。3、清晰性:措詞明晰準確,條理清晰。
    三十三、如何體現(xiàn)科學小品的趣味性?
    1、標題生動活潑,富有新意;2、借助文學表現(xiàn)手法(如形象化比喻,擬人化手法)增強趣味性;3、把科學知識編織成有情節(jié)的小故事,啟發(fā)讀者想象,接受科學知識。
    三十四、簡述公文的寫作要求。
    1、符合公文的固定格式;2、內容要周密確切,體現(xiàn)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實事求是;3、語言要準確、恰當、簡明,如常用公文專用語,運用特定的尾語、運用規(guī)范書面語等。
    三十五、略述簡報的分類、格式和寫作要求。
    按內容分類,有工作簡報、專題簡報、會議簡報。
    簡報格區(qū)由報頭、按語、標題、正文、掃尾幾部分組成。
    簡報寫作要做到:真,內容真實確切;新,材料新穎典型;快,反映迅速及時;簡,文字簡煉樸實。
    三十六、簡述演講稿的特點和寫作要求。
    演講稿的特點是直接應用于口頭表述,既要口語化,又符合書面語法規(guī)范。此外,演講稿語言要使人聽得懂、記得住,既有邏輯性,又有鼓動性。邏輯性要求語言簡明樸實,具有說服力;鼓動性要求語言鮮明生動,具有感情沖激力。 寫作要求:心中要有聽眾;要注意理、事、情的交融;語言要通俗生動;要講究結構技巧。
    三十七、簡述調查報告的寫作要求。
    深入調查,充分占有材料;2、認真研究,科學地分析材料;3、確定主題,精心地選擇材料:實現(xiàn)觀點與材料統(tǒng)一,通過典型事例、確切數據、對比方法來表現(xiàn)主題;4、全面布局,恰當安排材料。正文結構包括開頭、主體、結尾三個部分。5、準確使用語言,語文要簡潔、準確,可適當引用生動活潑的群眾語言,也可運用形象性語言,但語言的形象化以不損傷內容的真實性或切實感為原則。
    三十八、簡述總結的內容組成部分與具體的結構方式。
    總結的結構,據內容需要一般包括三大部分:1、基本情況回顧;2、成績、經驗、體會、做法;3、存在問題和今后打算、努力方向。
    總結的結構具體方式,常用的有三種:條文式,小標題式,全文貫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