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夏天,16歲的深圳女孩Jacinda,滿懷新奇和夢想,經(jīng)在國外留學中介機構工作的舅舅安排,開始了前往新西蘭留學的旅程。2004年夏天,已滿19歲,進入新西蘭首府慧靈頓大學法律專業(yè)學習的Jacinda.據(jù)海南經(jīng)濟報包,暑期回到深圳后又來到海口姥姥家探親的她,與記者不期而遇。8月7日晚,記者專程采訪了Jacinda,了解到她留學期間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她所感知到的中外文化之異差。
在長話中入眠
依照新西蘭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的國外留學生,都必須在當?shù)卣乙粋€家庭,由那個家庭負責留學生的日常生活。Jacinda剛去新西蘭時,進到一個名叫潘哥威的小城市中學讀高二。那個小城僅相當于中國一個小縣城,地域偏遠條件較差。Jacinda所寄宿的房東是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太太。那老太太48歲就喪夫。
剛到房東家里時,Jacinda因自己的房間與房東老太太住房隔得較遠,晚上睡覺時Jacinda很有些害怕,每晚躺在床上,Jacinda都給在國內(nèi)的媽媽打長途電話。直到在電話里講困了,Jacinda才倒在床上酐然睡去。兩個月后,Jacinda才漸漸適應了孤身在外的生活。
記者提示:留學新西蘭的未成年學生,都要委托一名監(jiān)護人,并要找一個由就讀學校認可的家庭一起生活,直到進入成年后,方可自行到外面租房居住。
打狗遭警察教訓
有Jacinda想起房東老太太克扣自己的生活費而不給自己充足的食物吃,就感到非常生氣,看到房東家的狗跑了過來,Jacinda就伸手去打房東家的狗出氣。房東回來看到后,馬上打電話報了警。新西蘭警察很快趕到現(xiàn)場,說你是剛來這里的留學生,不懂得新西蘭的法律,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第二天,學校的老師又找Jacinda談話,說在新西蘭狗跟人一樣,是不能被打的。同時警告Jacinda,如果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將停止對她的留學簽證。不久,就有一名中國留學生因毆打?qū)櫸?,被?qū)逐回國。自此以后,Jacinda再也不敢打別人家的狗了。
記者提示:新西蘭等國家對“狗權”同樣實行法律保護,提倡“人狗平等”、“狗狗平等”,如果毆打?qū)櫸?,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BR> 著裝不當挨批評
在番哥威讀書時,Jacinda嫌校服太長,衣服扣得太緊很不舒服,就私自將校服袖子剪短。第二天上學時,老師對她提出了批評,并讓她重新買一套新校服。一套新校服要300多元錢,Jacinda不想買,校長就說如果不穿上標準的校服入校,她將被驅(qū)逐回國。無奈之下,Jacinda只好又讓媽媽寄錢買了套新校服,這才允許繼續(xù)上學。
在番哥威就讀了半年之后,Jacinda因與房東老太太關系鬧得很僵,再加上Jacinda覺得潘哥威過于偏僻,整天都見不到別的中國人,就在假期轉到新西蘭首府惠靈頓讀書。經(jīng)過考試后,Jacinda因成績優(yōu)異,直接升級讀高三。剛上學去時,安排到中國留學生英語提高班學習。
記者提示:在新西蘭等西方國家,老師不喜歡呆板的讀死書的學生,喜歡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活潑的學習氣氛,但學生調(diào)皮也得適度,在日常學習期間,學生的行為、著裝等方面也不能太張揚、太過份,否則將會受到學校的干涉。
學英語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
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Jacinda就去跟整天說英語的伊拉克留學生相處在一起。因為她覺得跟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時,相互都是用漢語對話,對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利。不想Jacinda的這一舉動卻引起了中國留學生的誤解,他們認為Jacinda清高,看不起一起留學的中國同學。2003年6月學校舉行國際留學生聚會,有中國同學就餐時故意將菜汁潑到她的身上。Jacinda就用英文問了句“為什么?”不想Jacinda這種“崇洋媚外”的行為,更加惹惱了其他中國留學生。幾名中國留學生沖過來就要打她,幾名伊拉克留學生一見,馬上站出來與中國留學生打斗起來。事發(fā)后,學校里的其他中國留學生再也不肯跟Jacinda來往,弄得Jacinda很難過。
離校時抱著老師哭了
Jacinda因著裝等事情跟老師發(fā)生了爭吵,使得老師對她的印象很不好。由于原來擔任Jacinda監(jiān)護人的那名律師每年要收取12000元的費用,Jacinda嫌錢太貴,就將自己的監(jiān)護權轉到學校。學校不收取Jacinda任何監(jiān)護費用,但負責監(jiān)護的老師對Jacinda的管理就顯得相當嚴格。
為了改善先前自己的不當行為留給老師的不良印象,Jacinda就在復活節(jié)前問老師:我可以送禮物給你嗎?得到老師的允許后,Jacinda在節(jié)日期間送了份禮物給老師,再加上Jacinda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老師這才轉變了對Jacinda的印象。
在高三學習的一年時間里,Jacinda一直對老師沒有好感。高中結束后,Jacinda有了空閑時間去回想學習期間的事情時,才發(fā)現(xiàn)老師之所以對自己要求嚴格,主要是因為他肩負著自己監(jiān)護人的職責,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才這樣做的。Jacinda對自己過去對老師的種種不理解感到內(nèi)疚,同時也對老師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感激。假期結束回學校領取入學通知書時,Jacinda情不自禁地抱著那名平時對自己管教很嚴厲的老師,依依不舍地哭了。
Jacinda眼中的中外文化差異
Jacinda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中國人的人情觀念很濃,在國外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注重更多的是金錢關系。Jacinda與負責處理自己在新西蘭法律糾份的律師的關系一直很好,還經(jīng)常送些禮物給律師,但輪到收費時,律師會毫不客氣地張口向jacinda要錢。有次jacinda因電話費用問題,與同室的同學產(chǎn)生了糾紛,向律師繳了500新西蘭元后,律師竟然直接了當?shù)貙λf500元錢不夠。當時Jacinda因媽媽還沒有將錢給她匯去,律師竟然將此事告到了學校。假如Jacinda再遲交律師費的話,將會被告上法庭。
新西蘭人在遇到金錢問題時,不管彼此平時的關系多好,都會當面向?qū)Ψ教岢鲆X的事情。不像中國人,一涉及到金錢問題,總是放不下面子,哪怕是上門收帳,遇到朋友或熟人都會含含蓄蓄地繞半天圈子,后才忸忸捏捏地提到錢的事情。中國人相互之間總是存在著勾心斗角,而在外國人身上卻少見這樣的現(xiàn)象。
新西蘭學生學習很輕松,考題中不會像國內(nèi)有填空之類的題目需要死記硬背。新西蘭的考試全都是靠自由發(fā)揮。
Jacinda認為中國國內(nèi)交通秩序很不好,她假期在??谔接H期間,隨處可見行人橫穿馬路和跨越道路中間隔離欄桿,而在新西蘭道路中間沒見到過設有隔離欄桿,但也沒見到有人橫穿馬路。
在新西蘭家長是不能打孩子的,否則報警后,警察可能拘留家長并向政府交納賠償金。但回國后,Jacinda在海口因小事與母親發(fā)生吵嘴,被母親打傷了手臂,Jacinda要報警,母親卻對她說,警察是不會管這事的,管教子女,是父母的家庭內(nèi)部事務,對子女管教不嚴,是父母的過錯,家長打你是應該的。但在國外,卻絕不允許家長打罵孩子。
在中國,逢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要給小孩紅包,常常都是私下里給孩子,讓孩子被動接受。但在新西蘭,大人不會給朋友孩子錢,只會送孩子禮物,如果不喜歡大人送的禮物,就會直接說我不喜歡而不接受,對方也不會感到尷尬。
當問到Jacinda是喜歡中國還是新西蘭時,Jacinda毫不猶豫地說喜歡國外。但Jacinda仍稱她畢業(yè)后,仍將回國來工作,因為外國就業(yè)的機會太少,而且自己畢竟是中國人,父母親都在中國,根還在中國。
記者提醒: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期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美好的前程,一些父母甚至不惜傾家蕩產(chǎn)支付高昂的學費(據(jù)Jacinda稱,她每年的學費超過8萬元,再加上數(shù)萬元錢的生活費,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負擔得起的)送子女出國留學,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其利就有其弊,比如在新西蘭就讀法律專業(yè)的Jacinda,現(xiàn)在就連許多常用的漢字也寫不出來,假如有一天她真要回國工作,只怕許多東西還得從頭學起。
記者附記:在采訪結束時,Jacinda一再要求記者別要將她的真實姓名寫出來,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知道經(jīng)歷過這些事情的人就是她,如果一定要用名字,就用她的英文名字好了。為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記者謹遵其意。
在長話中入眠
依照新西蘭法律規(guī)定,未成年的國外留學生,都必須在當?shù)卣乙粋€家庭,由那個家庭負責留學生的日常生活。Jacinda剛去新西蘭時,進到一個名叫潘哥威的小城市中學讀高二。那個小城僅相當于中國一個小縣城,地域偏遠條件較差。Jacinda所寄宿的房東是一位60多歲的退休老太太。那老太太48歲就喪夫。
剛到房東家里時,Jacinda因自己的房間與房東老太太住房隔得較遠,晚上睡覺時Jacinda很有些害怕,每晚躺在床上,Jacinda都給在國內(nèi)的媽媽打長途電話。直到在電話里講困了,Jacinda才倒在床上酐然睡去。兩個月后,Jacinda才漸漸適應了孤身在外的生活。
記者提示:留學新西蘭的未成年學生,都要委托一名監(jiān)護人,并要找一個由就讀學校認可的家庭一起生活,直到進入成年后,方可自行到外面租房居住。
打狗遭警察教訓
有Jacinda想起房東老太太克扣自己的生活費而不給自己充足的食物吃,就感到非常生氣,看到房東家的狗跑了過來,Jacinda就伸手去打房東家的狗出氣。房東回來看到后,馬上打電話報了警。新西蘭警察很快趕到現(xiàn)場,說你是剛來這里的留學生,不懂得新西蘭的法律,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第二天,學校的老師又找Jacinda談話,說在新西蘭狗跟人一樣,是不能被打的。同時警告Jacinda,如果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將停止對她的留學簽證。不久,就有一名中國留學生因毆打?qū)櫸?,被?qū)逐回國。自此以后,Jacinda再也不敢打別人家的狗了。
記者提示:新西蘭等國家對“狗權”同樣實行法律保護,提倡“人狗平等”、“狗狗平等”,如果毆打?qū)櫸?,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BR> 著裝不當挨批評
在番哥威讀書時,Jacinda嫌校服太長,衣服扣得太緊很不舒服,就私自將校服袖子剪短。第二天上學時,老師對她提出了批評,并讓她重新買一套新校服。一套新校服要300多元錢,Jacinda不想買,校長就說如果不穿上標準的校服入校,她將被驅(qū)逐回國。無奈之下,Jacinda只好又讓媽媽寄錢買了套新校服,這才允許繼續(xù)上學。
在番哥威就讀了半年之后,Jacinda因與房東老太太關系鬧得很僵,再加上Jacinda覺得潘哥威過于偏僻,整天都見不到別的中國人,就在假期轉到新西蘭首府惠靈頓讀書。經(jīng)過考試后,Jacinda因成績優(yōu)異,直接升級讀高三。剛上學去時,安排到中國留學生英語提高班學習。
記者提示:在新西蘭等西方國家,老師不喜歡呆板的讀死書的學生,喜歡學生在課堂上保持活潑的學習氣氛,但學生調(diào)皮也得適度,在日常學習期間,學生的行為、著裝等方面也不能太張揚、太過份,否則將會受到學校的干涉。
學英語與同學發(fā)生爭執(zhí)
為了盡快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Jacinda就去跟整天說英語的伊拉克留學生相處在一起。因為她覺得跟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時,相互都是用漢語對話,對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不利。不想Jacinda的這一舉動卻引起了中國留學生的誤解,他們認為Jacinda清高,看不起一起留學的中國同學。2003年6月學校舉行國際留學生聚會,有中國同學就餐時故意將菜汁潑到她的身上。Jacinda就用英文問了句“為什么?”不想Jacinda這種“崇洋媚外”的行為,更加惹惱了其他中國留學生。幾名中國留學生沖過來就要打她,幾名伊拉克留學生一見,馬上站出來與中國留學生打斗起來。事發(fā)后,學校里的其他中國留學生再也不肯跟Jacinda來往,弄得Jacinda很難過。
離校時抱著老師哭了
Jacinda因著裝等事情跟老師發(fā)生了爭吵,使得老師對她的印象很不好。由于原來擔任Jacinda監(jiān)護人的那名律師每年要收取12000元的費用,Jacinda嫌錢太貴,就將自己的監(jiān)護權轉到學校。學校不收取Jacinda任何監(jiān)護費用,但負責監(jiān)護的老師對Jacinda的管理就顯得相當嚴格。
為了改善先前自己的不當行為留給老師的不良印象,Jacinda就在復活節(jié)前問老師:我可以送禮物給你嗎?得到老師的允許后,Jacinda在節(jié)日期間送了份禮物給老師,再加上Jacinda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老師這才轉變了對Jacinda的印象。
在高三學習的一年時間里,Jacinda一直對老師沒有好感。高中結束后,Jacinda有了空閑時間去回想學習期間的事情時,才發(fā)現(xiàn)老師之所以對自己要求嚴格,主要是因為他肩負著自己監(jiān)護人的職責,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健康成長才這樣做的。Jacinda對自己過去對老師的種種不理解感到內(nèi)疚,同時也對老師生出一種說不出的感激。假期結束回學校領取入學通知書時,Jacinda情不自禁地抱著那名平時對自己管教很嚴厲的老師,依依不舍地哭了。
Jacinda眼中的中外文化差異
Jacinda在采訪中告訴記者,中國人的人情觀念很濃,在國外資本主義社會里,人與人之間注重更多的是金錢關系。Jacinda與負責處理自己在新西蘭法律糾份的律師的關系一直很好,還經(jīng)常送些禮物給律師,但輪到收費時,律師會毫不客氣地張口向jacinda要錢。有次jacinda因電話費用問題,與同室的同學產(chǎn)生了糾紛,向律師繳了500新西蘭元后,律師竟然直接了當?shù)貙λf500元錢不夠。當時Jacinda因媽媽還沒有將錢給她匯去,律師竟然將此事告到了學校。假如Jacinda再遲交律師費的話,將會被告上法庭。
新西蘭人在遇到金錢問題時,不管彼此平時的關系多好,都會當面向?qū)Ψ教岢鲆X的事情。不像中國人,一涉及到金錢問題,總是放不下面子,哪怕是上門收帳,遇到朋友或熟人都會含含蓄蓄地繞半天圈子,后才忸忸捏捏地提到錢的事情。中國人相互之間總是存在著勾心斗角,而在外國人身上卻少見這樣的現(xiàn)象。
新西蘭學生學習很輕松,考題中不會像國內(nèi)有填空之類的題目需要死記硬背。新西蘭的考試全都是靠自由發(fā)揮。
Jacinda認為中國國內(nèi)交通秩序很不好,她假期在??谔接H期間,隨處可見行人橫穿馬路和跨越道路中間隔離欄桿,而在新西蘭道路中間沒見到過設有隔離欄桿,但也沒見到有人橫穿馬路。
在新西蘭家長是不能打孩子的,否則報警后,警察可能拘留家長并向政府交納賠償金。但回國后,Jacinda在海口因小事與母親發(fā)生吵嘴,被母親打傷了手臂,Jacinda要報警,母親卻對她說,警察是不會管這事的,管教子女,是父母的家庭內(nèi)部事務,對子女管教不嚴,是父母的過錯,家長打你是應該的。但在國外,卻絕不允許家長打罵孩子。
在中國,逢年過節(jié)親戚朋友要給小孩紅包,常常都是私下里給孩子,讓孩子被動接受。但在新西蘭,大人不會給朋友孩子錢,只會送孩子禮物,如果不喜歡大人送的禮物,就會直接說我不喜歡而不接受,對方也不會感到尷尬。
當問到Jacinda是喜歡中國還是新西蘭時,Jacinda毫不猶豫地說喜歡國外。但Jacinda仍稱她畢業(yè)后,仍將回國來工作,因為外國就業(yè)的機會太少,而且自己畢竟是中國人,父母親都在中國,根還在中國。
記者提醒: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期望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著美好的前程,一些父母甚至不惜傾家蕩產(chǎn)支付高昂的學費(據(jù)Jacinda稱,她每年的學費超過8萬元,再加上數(shù)萬元錢的生活費,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負擔得起的)送子女出國留學,但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其利就有其弊,比如在新西蘭就讀法律專業(yè)的Jacinda,現(xiàn)在就連許多常用的漢字也寫不出來,假如有一天她真要回國工作,只怕許多東西還得從頭學起。
記者附記:在采訪結束時,Jacinda一再要求記者別要將她的真實姓名寫出來,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知道經(jīng)歷過這些事情的人就是她,如果一定要用名字,就用她的英文名字好了。為尊重當事人的隱私權,記者謹遵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