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打工需要考慮適度

字號:

二三月,每年的留學小高峰來到,除了咨詢、申請的人數(shù)會增多外,一些準留學生也將背上行囊開始自己的異邦求學生活。在短暫的適應期過后,“打工”就成了不少同學考慮的問題。
    打工生活讓人成長
    在石家莊某大企業(yè)工作的方先生去年把獨生兒子送到澳大利亞留學,半年后小方告訴老爸,從自己開始打工后他才理解父母賺錢不容易,現(xiàn)在需要花錢時都會算計好了怎樣最節(jié)省,所以舍不得打車,如果錯過了公交車就干脆走回宿舍。方先生對此很是感慨,要知道兒子出國前花錢一向“爽快”得很。方先生覺得半年之間兒子突然長大了。
    出國留學為培養(yǎng)獨立生活能力提供了好機會,出國后能打工受點苦孩子可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改變很多壞習慣。通過勞動,孩子鍛煉了自己,會懂得珍視父母的勞動,學會感恩。
    過猶不及影響學業(yè)
    業(yè)內人士白雪冰表示,打工是留學生接觸外國社會,融入所在國文化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打工的同時,語言水平也會因在生活中運用的多而得到提高。對部分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一般的留學生來說,打工不僅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能力,而且可以減輕家庭經(jīng)濟負擔。不過,打工有幾點一定要注意:
    適度。過度打工會影響學業(yè)這一點相信大家都不會反對。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以學業(yè)為主,努力學習,空余時間適度打工才是正確選擇。如果因為打工,使學習淪為配角,那就本末倒置了。
    時機。留學生剛出國時,對周邊的生活及環(huán)境的初步適應亦需要至少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因此,對于剛踏上異域的留學生,要盡可能避免在這段時間打工,如果打工則要盡可能地控制自己的打工時間。
    尤其是學生仍是語言生或預科生身份、沒有正式升學之前,無論任何形式的打工都會對自己將來的順利求學帶來不良影響。
    崗位。同樣是打工,做什么工作要有選擇。留學生在打工時,不僅要考慮賺錢,還要考慮通過打工能否有其他收益,比如提高語言水平、比如鍛煉自己的交際能力等。
    留學熱門國家打工規(guī)定
    美國: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且限制為校內打工。無須打工卡。
    英國: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未滿18歲者禁止打工。
    法國: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但第一年語言學習時嚴禁打工。
    比利時: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
    丹麥:每周允許打工15小時。
    荷蘭:每周允許打工10小時。
    加拿大:公立學校就讀生在校外允許打工20小時,語言學校學生和私立大學學生嚴禁打工。
    澳洲: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假期不限)。
    新西蘭: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暑期為40小時。但是高中生打工要事先由學校和家長出具《同意書》。
    日本:就讀生每周允許打工20小時;留學生每周允許打工28小時。事前要向入國管理局申請“資格外活動許可證明”。學生禁止從事風俗營業(yè)相關的工種,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有可能遣送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