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起,我省將開考技術科目考試,它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兩門科目,內(nèi)容、要求和題型如何?昨天,記者獲悉,《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技術考試說明》已經(jīng)正式出臺。
今年4月公布的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中透露,2009年高考分類設置考試科目,其中第三類基本對應現(xiàn)有的第四批高職、高專院校要求。報考第三類院校的考生,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shù)、外”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
其中,技術科目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先由學生自主選考一門,條件成熟時二者皆考,按一定比例合成總分。實行全省統(tǒng)考,一年提供2次考試機會,由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shù)(限定在2次以內(nèi)),并從中選擇考試成績計入總分,成績兩年有效。
為了讓考生了解技術考試考核要求,依據(jù)《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信息技術 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編寫了《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技術考試說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信息技術考試說明》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通用技術考試說明》),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考試的內(nèi)容、要求和題型樣例等作出說明。
時報特地邀請相關人士對考試說明進行詳細解讀。
信息技術
要在電腦上能熟練操作
要真正理解并注重細節(jié)
鄭子罕(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信息技術教研員)
信息技術第成為高考科目,所以沒有參照對象,但不論是中學生還是老師,對它都不陌生,因為高中的會考科目里就有“信息技術”。兩種考試在內(nèi)容上考查基本相同,高考略難,但難度高出不多,大的區(qū)別在于形式。
作為高考科目的信息技術采用閉卷書面考試,而會考則采用上機操作。在考試說明征求意見時,對考試形式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因為實際操作難度太大,所以3年內(nèi),高考基本還是會采用閉卷書面考試形式。
這樣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些操作,在上機時是允許同學做錯的,比如說畫圖,畫得不滿意,可以放棄重做,但書面答題就不可能了。
一、考試內(nèi)容分為“信息技術基礎,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三塊,記憶的內(nèi)容多集中于“信息技術基礎”,學生要加強背誦,而“算法與程序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則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不光要背誦知識點,還應能用操作來解決實際問題。
考生應該首先在電腦上熟練操作,然后在大腦中建立操作與書面表達的關連,離開電腦,也能想起該怎么使用。只要真正理解的同學,使用書面表達也不會有太大難度,就怕有些學生只掌握了皮毛。
二、考題很注重細節(jié),學生要提高觀察能力。
以考試說明中的一道“截圖題”為例,這種“截圖題”直接從電腦上截圖下來,其實是上機操作的一個變相形式,在這道題里面,有一張圖片右下角一個很不顯眼的位置,顯示了能夠發(fā)送郵件附件的大容量,題目問:“能不能發(fā)送一個攜帶200MB附件的郵件給好友?”如果答題時沒有注意到開始那個細節(jié),這個問題就沒法答了。
這樣的細節(jié)在截圖類的題目里會有很多,不但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考察學生是否有細致的觀察力,學生審題時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今年4月公布的浙江省新課改高考方案中透露,2009年高考分類設置考試科目,其中第三類基本對應現(xiàn)有的第四批高職、高專院校要求。報考第三類院校的考生,在保持共同科目“語、數(shù)、外”基礎上,增加技術考試,側重測試技能型能力。
其中,技術科目包括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先由學生自主選考一門,條件成熟時二者皆考,按一定比例合成總分。實行全省統(tǒng)考,一年提供2次考試機會,由學生自主決定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shù)(限定在2次以內(nèi)),并從中選擇考試成績計入總分,成績兩年有效。
為了讓考生了解技術考試考核要求,依據(jù)《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信息技術 通用技術學科教學指導意見》,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編寫了《浙江省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技術考試說明》(《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信息技術考試說明》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通用技術考試說明》),對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考試的內(nèi)容、要求和題型樣例等作出說明。
時報特地邀請相關人士對考試說明進行詳細解讀。
信息技術
要在電腦上能熟練操作
要真正理解并注重細節(jié)
鄭子罕(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信息技術教研員)
信息技術第成為高考科目,所以沒有參照對象,但不論是中學生還是老師,對它都不陌生,因為高中的會考科目里就有“信息技術”。兩種考試在內(nèi)容上考查基本相同,高考略難,但難度高出不多,大的區(qū)別在于形式。
作為高考科目的信息技術采用閉卷書面考試,而會考則采用上機操作。在考試說明征求意見時,對考試形式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因為實際操作難度太大,所以3年內(nèi),高考基本還是會采用閉卷書面考試形式。
這樣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一些操作,在上機時是允許同學做錯的,比如說畫圖,畫得不滿意,可以放棄重做,但書面答題就不可能了。
一、考試內(nèi)容分為“信息技術基礎,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三塊,記憶的內(nèi)容多集中于“信息技術基礎”,學生要加強背誦,而“算法與程序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則要求學生能夠靈活運用,不光要背誦知識點,還應能用操作來解決實際問題。
考生應該首先在電腦上熟練操作,然后在大腦中建立操作與書面表達的關連,離開電腦,也能想起該怎么使用。只要真正理解的同學,使用書面表達也不會有太大難度,就怕有些學生只掌握了皮毛。
二、考題很注重細節(jié),學生要提高觀察能力。
以考試說明中的一道“截圖題”為例,這種“截圖題”直接從電腦上截圖下來,其實是上機操作的一個變相形式,在這道題里面,有一張圖片右下角一個很不顯眼的位置,顯示了能夠發(fā)送郵件附件的大容量,題目問:“能不能發(fā)送一個攜帶200MB附件的郵件給好友?”如果答題時沒有注意到開始那個細節(jié),這個問題就沒法答了。
這樣的細節(jié)在截圖類的題目里會有很多,不但考察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考察學生是否有細致的觀察力,學生審題時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