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2005—2006學年度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1

字號:

注意事項:
    1.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第Ⅰ卷(選擇題,共30分)
    一、(1 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五臟六腑 獨當一面 望文生義 八桿子打不著
    B.以儆效尤 劈荊斬棘 徇私枉法 口惠而實不至
    C.自暴自棄 披星戴月 提綱挈領 不問青紅皂白
    D.喬裝改扮 毛骨聳然 捫心自問 化干戈為玉帛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由于美國在朝核問題當前的僵局化解之前拒絕與朝鮮建立外交關系,作為懲罰,朝鮮依然在很大程度上與世隔絕。
    B.得不到隊友的有力支持,姚明一個巴掌拍不響,火箭隊擺脫不了連戰(zhàn)連敗的厄運。
    C.李詠要離開“幸運52”欄目組的消息總不會是從天上掉下來的,“無風不起浪,無根不長草”嘛。
    D.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沒有吃不了的苦和忍不下的氣,眼前的這個男人面對嚴峻的生活早已安之若素。
    3.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我只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和批評家來幫助我分析:哪幾步邁得不對,怎樣才能進步更快而不至于走更多的彎路?
    B.本屆美國大選投票,是從美國東部時間11月2日上午8時開始(北京時間11月2日晚上9時),美國東部時間2日晚上8時截止(北京時間3日上午9時)。
    C.2005年7月6日決定的2012年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投票,中國人在國際奧委會里共有兩票,是國際奧委會委員何振梁先生和于再清先生。何振梁說:“倫敦勝出既在情理之中,又令人感到意外。多數人預計巴黎會強一點,倫敦是后來居上的。”
    D.200年間,西方不同類型的文本中——其中包括游記、史志、書簡、通商指南、小說詩歌都出現有關契丹、蠻子的記述。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此外,在另外兩份建議中,她積極呼吁加快股權分置改革措施,運用法律手段打擊上市公司大股東占用資金行為。
    B.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電信立法,規(guī)定電信網絡必須開放,明確網絡資源的分拆、出租以及定價原則,確保資源的有效利用。
    C.據調查,當今中國,數以億計的青少年正在通過電視、電影以及網絡游戲等來認識生活,在其中形成有關善惡對錯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認和思考自己與這個社會的關系。
    D.有的學生在考試前會出現失眠、煩躁等現象,這往往是因為他們太在乎考試成績,心理負擔過重造成的。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山蘭鳳蝶是澳大利亞的一種常見蝶,其雄性翅膀的顏色為異常亮麗的藍色,但周邊鑲嵌有黑色,其黑色部分越黑,藍色部分就越艷麗,在求偶競爭中也就越有優(yōu)勢。專家們以前認為,這是由于其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但現在發(fā)現,這種蝴蝶不只是通過化學方式,更是通過物理方式,即一種特別的光學手段來使其黑色部分顯得更黑,因為它包含黑色素的微細鱗片結構能“捕捉”住光,由此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黑色還黑的“超黑”。
    許多動物的鮮艷色彩或偽裝效果都不是僅用色素就能獲得的,還需要利用物理方法。例如,雄性孔雀的尾羽翠綠絢麗,這是因為其中發(fā)生了“建設性光學干涉效應”所致,它們的羽毛中具有獨特結構的微小蛋白質能夠以特別的方式對光進行反射,不需要的波長都被消除掉了.
    受此啟發(fā),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生物學家皮特·武庫希奇及其同事對山蘭鳳蝶進行了研究,目的是探索它的機體結構物能否把彩色消除掉而制造出深黑色,這與孔雀制造出絢爛色彩是同樣的機理,但導致的結果正相反.
    研究者發(fā)現,山蘭鳳蝶翅膀中的微細鱗片結構是排列成許多直徑不超過1微米的小凹坑,猶如蜂巢。這種結構能夠限度地利用介質光折射率的不同而“捕捉”光。
    光通過2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時,會發(fā)生折射和虛化現象,其中一些光會被“捕捉”在密度較大的介質中。水對空氣的光折射率之比為1.3:1,而山蘭鳳蝶機體組織對空氣的光折射率之比為1.6:1,這就使其中的色素能限度地吸收光。
     研究者對這一推斷做了一次測試。他們把山蘭鳳蝶的翅膀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該種溶液的光折射率與山蘭鳳蝶翅膀機體組織的光折射率大致相同,結果其翅膀中的黑色部分真不那么黑了;在空氣中,其吸收光的比率超過了90%,但在三溴甲烷溶液中,這一數字只有50%多一點。
    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的化學工程師理查德·布朗在2002年曾用一種凹狀鎳磷合金膜衣料制造出與山蘭鳳蝶相似的“超黑”。他認為“超黑”將成為今后的流行色,其的用途將是在光學設備上;同時,那些對黑顏色不滿意的藝術家們也會對此感興趣.
    5.下列圍繞“超黑”所作的表述,與文意不符的一項是
    A.在求偶競爭中,山蘭鳳蝶依靠翅膀周邊鑲嵌的“超黑”色彩,能夠更有效地吸引異性蝴蝶。
    B.以前專家認為,“超黑”是由于山蘭鳳蝶翅膀中的黑色素吸收了大部分入射光所致,這種看法不夠確切。
    C.山蘭鳳蝶主要是通過物理方式——一種特別的光學手段——來使其黑色部分變成“超黑”。
    D.山蘭鳳蝶翅膀中包含黑色素的微細鱗片結構能“捕捉”住光,因而能夠創(chuàng)造出一種比黑色還黑的“超黑”。
    6.下列對于山蘭鳳蝶的色素能夠吸收光的機理的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A.當光通過空氣投射到山蘭鳳蝶的機體時,山蘭鳳蝶的機體結構物就會把其中的彩色消除掉而強化黑色,從而制造出“超黑”。
    B.山蘭鳳蝶翅膀中的微細鱗片,排列成許多直徑不超過l微米的小凹坑,這種蜂巢狀的結構能夠在特定條件下限度地“捕捉”光。
    C.光通過兩種不同的介質時,會發(fā)生折射和虛化現象,有些光就會被“捕捉”在密度較大的介質中。
    D.山蘭鳳蝶機體組織和空氣是兩種不同折射率的介質,其光折射率之比為1.6:1,這就使密度較大的山蘭鳳蝶機體組織的色素能限度地吸收光。
    7.下列根據原文內容所作的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動物們僅用色素還不能獲得鮮艷色彩或偽裝效果,它們必須利用物理方法。
    B.孔雀制造出絢爛色彩與山蘭鳳蝶制造“超黑”機理相同,不過它的做法不是消除彩色,制造黑色,而是消除黑色,制造彩色。
    C.如果把山蘭鳳蝶的翅膀浸到水中,也會像浸到三溴甲烷溶液中一樣,使其翅膀中的黑色部分變得不黑。
    D.人類仿造“超黑”的事例表明,動物在啟發(fā)工程設計方面具有巨大價值,許多事情我們都能從自然中獲得啟示。
    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羅企生,字宗伯,豫章人也。多才藝。初拜佐著作郎,以家貧親老,求補臨汝令,刺史王凝之請為別駕。殷仲堪之鎮(zhèn)江陵,引為功曹。累遷武陵太守。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仲堪更以企生為咨議參軍。仲堪多疑少決,企生深憂之,謂弟遵生曰:“殷侯仁而無斷,事必無成。成敗,天也,吾當死生以之?!敝倏肮撸奈錈o送者,唯企生從焉。路經家門,遵生曰:“作如此分離,何可不執(zhí)手!”企生回馬授手,遵生有勇力,便牽下之,謂曰:“家有老母,將欲何之?”企生揮淚曰:“今日之事,我必死之。汝等奉養(yǎng)不失子道,一門之中有忠與孝,亦復何恨!”遵生抱之愈急。仲堪于路待之,企生遙呼曰:“生死是同,愿少見待?!敝倏耙娖笊鸁o脫理,策馬而去。
    玄至荊州,人士無不詣者,企生獨不往,而營理仲堪家。或謂之曰:“玄猜忍之性,未能取卿誠節(jié),若遂不詣,禍必至矣?!逼笊唬骸拔沂且蠛罾?,見遇以國士,為弟以力見制,遂不我從,不能共殄丑逆,致此奔敗,亦何面目復就桓求生乎!”玄聞之大怒,然素待企生厚,先遣人謂曰:“若謝我,當釋汝?!逼笊唬骸盀橐笄G州吏,荊州奔亡,存亡未判,何顏復謝!”玄即收企生,遣人問欲何言,答曰:“文帝殺嵇康,嵇紹為晉忠臣,從公乞一弟,以養(yǎng)老母?!毙S之。又引企生于前,謂曰:“吾相遇甚厚,何以見負?今者死矣!”企生對曰:“使君既興晉陽之甲,軍次尋陽,并奉王命,各還所鎮(zhèn),升壇盟誓,口血未干,而生*計.自傷力劣,不能翦滅兇逆,恨死晚也.”玄遂害之,時年三十七,眾咸悼焉.先是,玄以羔裘遺企生母胡氏,及企生遇害,即日焚裘。(節(jié)選自(《晉書·列傳第五十九》)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①未之郡而桓玄攻仲堪 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B.①殷侯仁而無斷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C.①何可不執(zhí)手 ②大王來何操
    D.①以家貧親老 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9.下列各句中,全部表現羅企生忠義之心的一項是
    ①生死是同,愿少見待 ②仲堪更以企生為咨議參軍
    ③企生獨不往,而營理仲堪家 ④亦何面目復就桓求生乎
    ⑤從公乞一弟,以養(yǎng)老母 ⑥自傷力劣,不能翦滅兇逆,恨死晚也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敘述與評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羅企生多才多藝,受到殷仲堪的賞識,被提升為武陵太守、咨議參軍。在殷仲堪落難逃走之際,羅企生知恩圖報,甘愿生死與共,仗義相隨。
    B.羅企生跟隨殷仲堪外逃,路過家門,他的弟弟遵生以握手為名,將企生拉下馬來,又以奉養(yǎng)老母為由,抓住企生不放。殷仲堪見企生沒有擺脫的理由,就只身離去。
    C.桓玄到了荊州,荊州人士都去拜見他,只有羅企生不去。有人勸他去,以免招致殺身之禍,被羅企生嚴肅地拒絕,桓玄終于因此而殺害了羅企生。
    D.羅企生明知殷仲堪生性多疑,優(yōu)柔寡斷,最終一定不會成功,但因為他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面對桓玄的強權依然守節(jié)不渝,這種重義輕生的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