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過程的心理策略

字號:

    
    李定川
     職場中,如果一味的謙虛,明明自己能夠勝任,卻說恐怕力不能及;明明是自己的長處,卻說水平一般,一心想給對方留下謙虛謹慎的好印象,結(jié)果只會適得其反,給人造成無能的錯覺。
     一、求職應(yīng)試的原則:
     (1)不必謙虛
     (2)不可自大
     越是自我吹捧,越讓人懷疑其真實性,越暴露出自身素質(zhì)不高。還不如實事求是的介紹自己,這樣更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3)不要退卻
     目前,有些大學生在擇業(yè)時患得患失、顧慮重重,供求雙方還未見面,便在那兒尋思:“對方不要我怎么辦?”如果求職者眾多,他們更是心里發(fā)毛,早早的打起了退堂鼓,連試一下的勇氣都沒有 。這其實是毫無必要的。
     二、求職應(yīng)試的策略
     (1)注意儀態(tài)
     儀態(tài)美的要點,一是整潔,二是得體。不要為了刻意追求所謂的成熟而失去了學生的本色,那樣反而給人以不真實感。
     (2)自我介紹要全面,重點要突出
     自我介紹的時候既要講優(yōu)點、長處,也要講缺點、不足,這樣能讓對方感到你是個誠實的人、實事求是的人,從而認為你的自我介紹是真實可信的。當然,介紹的重點要放在積極的方面,淡化自身的消極方面。
     (3)讓事實說話
     讓事實說話比你自己說話更有力。
     (4)留有余地
     如果用人單位想要你,而你自己覺得不太理想,那不要一口回絕,給自己留條退路。如果找不到更好的,你還有接受單位。不要意氣用事,不留余地。
     三、在競爭中保持心理健康
     在求職過程中存在著競爭,預(yù)防競爭可以克服惰性,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競爭讓人們滿懷希望,朝氣蓬勃。這是一種健康的心理。但是,競爭也容易使人在長期的緊張生活中產(chǎn)生焦慮,出現(xiàn)心理失衡、情緒紊亂、身心疲勞等問題,尤其對失敗者,由于主觀愿望與客觀滿足之間出現(xiàn)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質(zhì)本來就存在不穩(wěn)定因素,則會引起他們消沉、精神變態(tài),甚至出現(xiàn)犯罪或自殺。
     那么,在充滿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里,如何才能揚長避短,保持心理健康呢?
     首先,應(yīng)該對競爭有一個正確認識。我們知道,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但是,關(guān)鍵是正確對待失敗,要有不甘落后的進取精神。
     其次,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估,努力縮小“理想我”和“現(xiàn)實我”的差距。在制定目標時,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妄自菲薄,要把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起,這樣才有助于“理想我”的最終實現(xiàn)。
     再者,在競爭中要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一個人的需求、興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在實戰(zhàn)中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會造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這樣不僅能增加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折,而且會打下進一步發(fā)展和取勝的好基礎(chǔ)。
     當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問心無愧,如果從中悟出了一番道理,或者在競爭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干,那么這種失敗或許更有價值,誰能說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