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與北大學子機智對答

字號:

    
    9月14號下午,北京大學藝術(shù)系第二屆節(jié)目主持人雙學位咨詢會在電教舉行。節(jié)目主持人白巖松應(yīng)邀參加了咨詢會并與北大學子們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到會的還有浙江大學余紅教授,北大藝術(shù)系副系主任丁寧教授、彭吉象教授,還有北大藝術(shù)系的陳旭光等各位教師在座。
    咨詢會伊始,白巖松先生進行了簡短而精彩的發(fā)言。在發(fā)言中他提到,節(jié)目主持人這個行業(yè)正遭受著時尚化的阻擋,他曾經(jīng)問一個中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理想,卻得到了"想當歌星,影星,節(jié)目主持人"的回答。為此,他強調(diào)應(yīng)當用嚴肅的態(tài)度來對待這門職業(yè),以長跑的姿態(tài),把它當作一門學問,而不是一種時尚;把它當作一項事業(yè),而不是可以用來炫耀的資本;把它當作一種可以為它添磚加瓦的事,而不是把它當作只追求成績的考試科目。他用溫家寶總理曾說過的六個字來勉勵有志向主持人方向發(fā)展的北大學生--"言有物,人有格"。也就是說,主持人作為一種表達的動物不僅能夠把他的內(nèi)心思想用語言呈現(xiàn)給觀眾,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定的人格,在表達的時候傳遞一種力量--精神的力量。他還告訴我們,觀眾接受一個主持人要經(jīng)過四個器官的審核。一開始是眼睛,人們總會先注意一個人的外表,漂不漂亮,有無氣質(zhì);然后是耳朵,聽這個主持人是否"言有物";再次是嘴巴,觀眾他們會討論主持人曾經(jīng)說過的話,成為主持人思想的傳播媒介,;后就是心,觀眾會從心底里接受你,認可你,這樣才齊全。而現(xiàn)在有很多黑馬式的主持人迅速闖進這個圈子,用百米沖刺的速度領(lǐng)跑一陣,再迅速的跑開,攪亂了某些想要"長跑"的人的平穩(wěn)心態(tài)。所以做主持人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平靜的心,塌實的對待自己的事業(yè)。
    當談到北大藝術(shù)系開辦節(jié)目主持人雙學位班這樣一個舉措的時候,白巖松先生認為這是很賦有遠見的。因為所招收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系,他們本身就具備各系的專業(yè)知識,同時又可以在節(jié)目主持人的課堂上互相交流,這是很有意義,也是很難得的一件事。他以季羨林和楊振寧為例說到,季羨林的好友曾經(jīng)表示很后悔沒有和季羨林進行充分的交流,否則他們的成就都會更大。由此,楊振寧還說過:"物理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宗教。"由此可見,文化和科學充分交流的重要性。而藝術(shù)系的節(jié)目主持人雙學位班正是為北大的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
    對于目前中國主持人的現(xiàn)狀,白巖松指出,競爭相當激烈,而且一度陽盛陰衰的主持人隊伍中,突然出現(xiàn)陰盛陽衰的跡象,所以"男生更有機會,女生競爭力更強"。白巖松自認正處于中年的尷尬階段,并勉勵在座同學要用更快的速度超越他們這一代,因為他們決不會停下來等待,我們只有不懈的努力。
    后,白巖松把自己的演講做如下的總結(jié):
    以長跑的姿態(tài),把主持當作一門學問,而不是一種時尚。
    把主持當作一項事業(yè),而不是可以用來炫耀的資本。
    把它當作一種可以為它添磚加瓦的事,想著為主持這個行業(yè)填補空白,為主持人的發(fā)展增添新的力量。
    之后,白巖松先生又欣然接受了北大學生的提問,也把整個咨詢會推向高潮。在接受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學生又的看到的不僅是他作為一個主持人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看到了他個人的人格魅力,以及思想上不斷閃耀的光芒。
    問:您作為一個由新聞系轉(zhuǎn)入主持行當?shù)娜?,您認為自己的優(yōu)勢在哪里?其次,現(xiàn)在有很多主持人大賽,您覺得我們應(yīng)當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些比賽,而這些大賽又希望通過這樣的形式挑選出怎樣的人才?
    答:你看問兩個問題的缺點就是,聽完你的第二個問題之后,就會把第一個給忘了。[全場笑聲]。當然,不敢忘。新聞系對我的幫助不是具體的指導(dǎo)理論,或者是技術(shù)上的幫助,而是讓我學會用新聞人的眼光看待、分析這個世界,這才是重要的。至于你的第二個問題,上屆全國主持人大賽的前二十名有差不多有85%進入了中央電視臺工作。而更多的人沒有這樣的機會,但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同樣學到很多東西。你會遇到很多專家,會給你很多專業(yè)的意見。會遇到很多選手,互相切磋。經(jīng)歷這樣一個過程,即使暫時結(jié)果不理想,我相信以后它會以另一種方式回饋你,所以應(yīng)當去嘗試、參與,并不是所有的事都只看重結(jié)果,比如踢球。關(guān)鍵是要從中尋找樂趣。
    問:白老師您好,我是今年剛從歷史系轉(zhuǎn)到新聞系的。我們系主任說過,新聞人應(yīng)當有歷史觀,哲學觀,您是怎樣看待這句話?第二個問題是您在《痛并快樂著》這本書中提到,在大學您曾苦于失眠,是不是因為有很大壓力?您是怎樣解決的?第三,有人評價陳魯豫開創(chuàng)了一種說新聞的方式,您是怎樣理解這種說法的?
    答:今天的新聞如果真實就是明天的歷史,當然如果不真實就是野史。[全場笑聲]。我曾經(jīng)說過,主持人就像社會這艘大船上的瞭望員,用望遠鏡來觀察整個海面,要把所看到的好的壞的信息及時傳遞給這條船的指揮系統(tǒng),讓他做決斷。而具有歷史感的人容易意識到這個時間發(fā)生將會意味著什么,以及發(fā)生的事情在整個歷史中會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而哲學是思考人自身,以及人與社會關(guān)系的學問。所以你們系主任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請記住,一個好的新聞人不是因為他是個好的歷史學家,或者哲學家,而是因為他是個好的新聞人。第二個問題,誠然,主持人的壓力很大。這些壓力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方面是主持人行業(yè)是個特別大的名利場,要學會保持平靜的心,抵擋住來自外界的各種誘惑。第二個方面是人對自己的期望值,一個人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不是嗎?第三方面的問題現(xiàn)在正慢慢得到改善,例如今年就算是新聞比較開放的一年。但還是會出現(xiàn)下通知這樣的情況,也會給我們一些壓力。至于第三個陳魯豫說新聞的問題,請注意她是說新聞,是播報一條一條的新聞,而不是以說話的方式來主持。主持人本來就是應(yīng)該"說人話"的。哈哈。我們在回顧東方時空的成就的時候曾經(jīng)說,我們這一代電視人大的貢獻是開創(chuàng)了第三種語言狀態(tài),既非官方,也非民間。當然我相信這三條路會慢慢地并軌。
    問:您的薪水有多少?能否透露一下?
    答:我只能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養(yǎng)一個老婆足夠了。[全場笑聲]。我們臺很早就是根據(jù)一個月播出節(jié)目的數(shù)目來計費的,所以我無法準確的告訴你我每個月薪水,有時可能很多,有時可能只拿到前一個月的零頭。但是每當看到下崗職工的時候,就覺得不會再要求什么了。我從不走穴,因此也少了很多額外的收入,但我堅持不走盈利的道路。"不是沒有軟弱過,只是沒有被軟弱征服罷了。"
    問:假如因為觀眾品位的問題,他們不再看你的節(jié)目,而你剛才提到你們是“記件收費”那你是否會因為收入的問題而選擇庸俗?怎樣使自己變成像您這樣有思想的人,因為我喜歡您,不是因為您長得帥。[全場哄堂大笑],而是因為您是個有思想的人。
    答:剛才說到白巖松很帥,全場一片轟笑,可見講白巖松帥是多么幽默的一件事。首先我從來不奢望全國人民都喜歡我,全國人民都喜歡的只有大熊貓一個。[又全場笑聲]。另外我感覺你的假設(shè)是絕對不可能成立的,人們對于精神的要求只能是越來越高。比如現(xiàn)在有很多人去看長篇小說,去買CD,不是正說明人們有這方面的精神需求嗎?我可以說,我們的改革在心理上已經(jīng)度過艱難的時期,人們的心態(tài)正在脫離浮躁的狀態(tài),嚴肅的東西會慢慢回歸,社會將漸漸告別浮躁。
    問:可以問你今天想說的是什么嗎?
    答:就是回答你想問的問題。[全場笑聲]
    問:可以說說你對非典的看法嗎?很多報道說今冬非典還會爆發(fā),您是怎樣看待的?
    答:我想,我們應(yīng)當逐漸把非典看作是一個疾病,而不是必然發(fā)生的災(zāi)難。不要有一例病患立刻想到一百個,一千個,進而是整個城市,整個國家。這樣制造恐慌的話,到時候,非典還沒來,我們就已經(jīng)被恐慌*了。關(guān)鍵其一是心態(tài)的平和。二是政府要比老百姓先緊張,先著急。比如這次新加坡發(fā)現(xiàn)一例病患,北京第二天就出臺非典預(yù)警措施,可見政府已經(jīng)做好了一切準備迎接可能來臨的敵人。再就是,要增加透明度,100%的透明度。這次非典,一言以蔽之"吃了一大塹,長了一大智"。
    問:請先聽我講一個一分鐘的故事:我在王府井看到一個人,全身70%燒傷。他說他上訴沒有成功,他就把自己的經(jīng)歷以及委屈寫在地上。他的孩子患了一種很嚴重的病很快會死??吹竭@樣的情景,我試圖與中央電視臺聯(lián)系,用了三種方法,一是打熱線,二是用電子郵件的方式給主持人寫信,三是我親自去中央電視臺,卻被門衛(wèi)攔了下來。[聲淚俱下]
    答:首先我很欣賞你的善良,但面對你的眼淚,我不得不說一句殘酷的話,這本來就不是中央電視臺該管的事?,F(xiàn)在,中央電視臺額外地承擔了一部分責任。每天打進我們的熱線要求解決的事情就有1000多條,而我們一年能播出的這方面的事也只不過350條。我們一年所能解決的只不過是一個小時的問題,這是很殘酷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通過這350條的播出來促進一種良性機制的建立而不是解決一件件具體的事情。另外對被保安攔住這件事,我想解釋一下,一個國家總是對自己的新聞單位有一定的保護措施,如果什么人都能進,這不是很危險嗎? 善良,但不能夠脆弱和幼稚。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許多苦難,別人的,自己的,在面對這些的時候,我們不能只看到灰暗的一面,不能傷感,不能脆弱,而是咬緊牙關(guān),以一種更博愛的態(tài)度來面對。[熱烈的掌聲]
    問:下面說一個輕松點的話題。在我們系,人們都叫我“小白巖松”因為我長得像你,您被稱作“金嘴”,而我被叫成“靜嘴”,因為我平時不愛說話。如果我要做一個主持人,應(yīng)當做那些努力?
    答:有理想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不愛說話一般有兩個原因,一種是要"語不驚人死不休",另一種就是本身有自閉的傾向。我想你應(yīng)該兩種原因都占一點。東北人是天生說話的動物,我也是東北人。你應(yīng)當在生活中努力地去說,不說,你怎么能有那么多朋友呢?沒有朋友,你的生活將會缺少很多色彩。
    問:您說主持人要“言有物,人有格”您認為你的人格在你的主持中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
    答:人格不是掛在嘴邊的,如果我清楚地告訴你人格是什么樣的,那叫“秀人格”。我記得余華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外國記者問他,什么文學作品對他影響大。他說了卡夫卡,馬爾克斯。外國記者很奇怪問到,你為什么不說中國的作家。余華說:“它們本身就在我的血液中?!蔽矣X得說得很精彩。
    問:您作為一個主持人可以接觸很多高官,也會采訪很多平民。你在采訪他們的時候會有什么不同的感覺嗎?
    答:我們的新聞會客廳寫過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叫做“靜會平民百姓,勤訪達官貴人”橫批是“都當人看”。我不會在采訪中仰視或是俯視,我們強調(diào)以“平視”的眼光去報道。
    問:中國傳媒介的新聞人,常說要給人們?nèi)空嫦啵蓙碜杂谡c領(lǐng)導(dǎo)的壓力,一個新聞人又會留給人們多少的真相呢?你們到底做到了多少?
    答:哈哈,你這是個學院派的問題,學院派的人總是要找尋一個終極的答案,但不是所有問題都有終極的答案,我只能說,我們在播出越來越多的新聞,當你了解到越來越多的事情,那么真相就會呈現(xiàn)。
    問:白巖松老師,我是一個小問題,[全場笑聲]。哦,我有一個小問題,能談?wù)勀銓ψ猿暗目捶▎??您剛才也用白巖松很帥小用了自嘲,您覺得這會不會使觀眾感覺這是一種主持人增加幽默感的方式呢?
    答:自嘲不是自卑的表現(xiàn),恰恰相反,他是一種自信。況且,讓別人多一點笑容,何樂不為呢?我覺得你剛才的那個自嘲要更大。[全場笑聲]
    問:您是否覺得中國的人際關(guān)系太復(fù)雜,要建成法制社會,太虛太空?有沒有覺得失望?
    答:我們可以批評但不能偏激。我們要看方向而不是看速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司法體制的改革將使人民獲得越來越多的權(quán)力。在方向上是好的,我們要理解在速度上出現(xiàn)的問題。罵人不能解決問題。方向正確,我們有理由謹慎、樂觀。開個玩笑,對社會危害大的人不是愚蠢的人,而是愚蠢而且勤奮的人??创魏螁栴},我們應(yīng)用透明的鏡片去看待這個世界,而不是用灰色的,黑色,紅色的鏡片。年少的時候,我們都太輕狂,太理想主義,不,應(yīng)該說是幻想主義,等你漸漸成熟的時候,很多理想才漸漸成為真正的理想,面對實際,咬緊牙關(guān),腳踏實地的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