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屆“有償服務”:準研究生為考研學生做輔導

字號:

    
    編者按 準備參加2004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考生現在已經進入全面?zhèn)鋺?zhàn)階段。今年是高校本科生擴招后的首個就業(yè)高峰年,按有關部門的統(tǒng)計,目前尚有100萬應屆畢業(yè)生沒有落實工作,其中很多人要走上考研之路;而目睹了“就業(yè)難”并將面對更大就業(yè)壓力的許多大三學生也只好選擇考研。有專家指出,2004年研究生考試的報名人數將再創(chuàng)新高。研究生入學考試已經成為高考之后的又一大考試。從今天起,本版將推出“考研系列報道”,及時報道考研過程中出現的新現象、新問題,探討研究生教育中的熱點話題,向廣大考生傳遞有關考研的各類信息。
    今年夏季,罕見的高溫天氣席卷了大半個中國。大學校園里的“考研熱”也像天氣一樣,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迫于就業(yè)壓力,很多大三甚至大二的學生都加入了“考研大軍”的行列,每天揮汗如雨,在教室里埋頭苦讀。
    鄭州某大學2000級學生張方就是考研大軍中的一員。8月的一天中午,張方從學校海報欄前經過時,一則不怎么醒目的“貼身家教”啟事緊緊抓住了他的眼球?!皩I(yè)筆記每本50元!心得每天20元!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暨南大學、山東大學4所重點大學的準研究生聯合為您介紹考研經驗,針對性強、實用性高。 GoalGo!”后面還附有聯系電話。
    “GoalGo”這個不合乎規(guī)則的校園時尚詞匯讓張方心中一動,他要報考的正是武漢大學,“向目標進軍!”張方馬上就撥通了啟事上留的手機號碼。
    張貼“貼身家教”啟事的是4個女孩,她們是鄭州大學的許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閻圓、鄭州輕工業(yè)學院的李芳、河南師范大學的江虹。4人是在河南新鄉(xiāng)上高中時的同學,在今年的考研大戰(zhàn)中均突出重圍,成為2003級碩士研究生。
    4位女生說提供有償考研家教服務的念頭“純屬一時興起,靈機一動”。已經本科畢業(yè)且已考上研究生的高中同學暑期齊聚鄭州,“釋放抑郁,輕松游玩,重敘友情,暢談未來”。一天,4人徜徉在鄭州大學的校園里,見到許多埋頭苦讀的學生,不免談起考研這個話題,因為“這就是去年暑假我們真實生活的翻版”。
    回憶那段艱苦備戰(zhàn)的日子,李芳感慨頗多:“要是有個經驗豐富的人給些指導就好了,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崩罘嫉倪z憾讓許若靈機一動:咱們何不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和經驗傳給這些師弟師妹呢?閻圓也附和道:“我們考研剛結束,深知考生的盲目性,考生們需要我們的指導?!?BR>    4人一拍即合,考慮到自己當時買資料上輔導班到處求教花了不少錢,她們決定適當收費,還可以增加一些生活費和零花錢。
    “貼身家教”啟事張貼當天就有20多個大三的考研學生跟她們聯系。“太及時了!如果許若能幫我的話再好不過了!”鄭州某大學的小張同學欣喜若狂,她的志愿也是武漢大學,“我早就想聯系武大的研究生指導自己”。
    小張同學說,由于認識的研究生少,考研信息就很閉塞。現在通過這些“過來人”的介紹,自己已經找到了“感覺”?!捌鋵崳一?0元錢不僅是復印了一套針對性強的資料,而且贏得了自信”。
    “我們一年來積累的經驗是任何老師都沒有辦法給他們的?!痹S若的自豪溢于言表。當記者委婉地想詢問其“總收入”時,4人卻避而不談,只說“收費是象征性的,且靈活機動”。據介紹,找她們復印筆記資料的不到20個人,找上門要求當面輔導的有十幾人,“大多是電話咨詢的,我們也都盡可能地一一詳細作答。這都是免費的?!?BR>    4位女生的“啟事”受青睞是當今研究生教育和選拔考試的特點所致。今年從鄭州大學畢業(yè)后在省會某報供職的楊艷芳也曾是考研大軍的一員,她認為,“研究生教學實行的是導師制,同一個專業(yè),因為學校、導師不同,學術傾向也很不同,考試考查的側重點也不同。”對于跨??鐚I(yè)的考生來說,沒有明確的專業(yè)課教材,更不會有導師從旁指導,所以,考研“前輩”的經驗就很重要,“他們介紹的一本貨真價實的資料可能會減少考生幾個月的無用之功”。
    楊艷芳說,如果稱許若她們是“吃螃蟹”的話,也只是因為公開張貼了啟事而已。據她講,她在復習備考時曾花100元向某師兄購買筆記,有的復習資料甚至要價更高,“但這比上那些費時費錢的輔導班劃算多了”。
    鄭州大學新聞學碩士生導師董廣安聽記者說起這種“有償服務”后很是驚訝。據董老師介紹,鄭大新聞學的研究生每年都會遇到省內、省外很多考生的咨詢,他們都熱情地免費回答,且給予很多鼓勵和支持,這已經形成了一個傳統(tǒng)。
    “我還從未聽說過這種幫助是付費的”,董廣安老師說,“我不太主張什么都‘商業(yè)化’,或者說‘商人化’,能給人以真誠的、無私的幫助,換來的內心的充實和精神的愉悅,應該勝過物質的交易。特別是在青年學生中,更應提倡‘助人為樂’的傳統(tǒng)美德。”
    而鄭州某高校2002屆畢業(yè)生史先生卻認為,學習輔導收費如今在大學校園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同學們之間也都已見怪不怪,樂于接受,“因為師兄師姐的資料和經驗也是他們自己花錢買來的”。
    史先生告訴記者,他前年報考西部某省一所大學的新聞系,苦于在鄭州找不到“領路人”,先后3次從河南趕赴該校所在地,目的也就是找上屆考研成功的同學“打聽導師情況、購買復習資料、上輔導班”,4天的輔導班聽課費就500元,就甭提往返路費和食宿了。
    對于這種對口輔導的作用和效果,董廣安老師說:“這種輔導應該對考生有一定的經驗性意義,畢竟他們是‘過來人’,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但不能完全依賴這種輔導,一是考試內容不會一成不變;二是出題老師不同,也會有一些變化?!倍蠋熃ㄗh考生按各校招生簡章的規(guī)定內容,踏實全面地復習,不要企圖走捷徑,或投機取巧。(潘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