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法》中地役權全面解析

字號:

1.地役權的取得
    (1)地役權的設立
    ①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
    (a)當事人應當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不過,如果當事人沒有采取書面形式,一方履行合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地役權合同成立并生效,地役權設立有效。
    (b)地役權合同生效之時,地役權設立。
    (c)未辦理地役權登記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所謂“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其含義是:
    (Ⅰ)在地役權沒有登記的情況下,地役權人有權對抗供役地權利人和惡意第三人;
    (Ⅱ)在地役權沒有登記的情況下,如果供役地被轉讓,或者在供役地上設立了其他權利,并且供役地的受讓人或后設立的權利人不知道也不應當知道該不動產上已經設立了地役權,那么地役權人就不能以其地役權對抗供役地的受讓人或者供役地上后來的權利人,因為他們是善意的。
    ②地役權的期限
    根據《物權法》第161條的規(guī)定:
    (a)地役權的期限由當事人約定;
    (b)約定的期限“不得超過”需役地和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余期限。
    ③供役地土地所有權人設立地役權時的限制
    根據《物權法》第163條的規(guī)定:作為供役地的土地上已經設立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等權利的,未經用益物權人的同意,土地所有權人不得設立地役權。
    (2)連同需役地一并轉讓
    地役權具有從屬性,因而,需役地轉讓的,受讓人同時取得地役權(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段餀喾ā返?64條規(guī)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轉讓的,地役權一并轉讓,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BR>    (3)地役權的法定取得與法定負擔
    根據《物權法》第162條的規(guī)定:
    ①(需役地的)土地所有權人享有地役權“之后”,在該土地上設立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的,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xù)享有”已設立的地役權。此種取得地役權的情形又被稱為“地役權的法定取得”。
    ②(供役地的)土地所有權人負擔地役權“之后”,在該土地上設立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的,該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繼續(xù)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這種情形又被稱為“地役權的法定負擔”。但是,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地役權“沒有登記”,且供役地上后設立的承包經營權人、宅基地使用權人為“善意第三人”的,則他們不承擔繼續(xù)負擔已設立的地役權的義務。如此看來,地役權的法定負擔是有條件的。
    2.地役權的內容(了解即可)
    (1)地役權人的權利和義務
    ①地役權人的權利
    (a)利用供役地的權利;
    (b)從事必要附屬行為或建造必要實施的權利;
    (c)地役權終止后取回設施的權利;
    (d)享有基于地役權的物上請求權。
    ②地役權人的義務
    (a)按照約定利用供役地的義務;
    (b)盡量減少對供役地人的損害;
    (c)有償利用供役地的,地役權人負有支付約定費用的義務;
    (d)地役權終止后,負有對供役地恢復原狀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