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國體會告訴我人民幣一定會升值

字號:

Common sense是常識的意思。但由于我們小時候上過的“常識課”,這個詞在中文里好像變成了基礎知識的意思。其實,當人們使用英文的common sense這個詞組時,更多時候,指的是不言自明的真理。
    "This is a common sense guy",這個哥們有常識,往往指這哥們思考問題、處理事情非常妥貼到位,天衣無縫。這是英語里對人的高夸獎之一。
    現(xiàn)在說說我的common sense 經濟學。
    1996年我從加拿大回國,當時人民幣兌美元將近1比9.我覺得困惑,因為以我在加拿大和美國中國生活的直接感受來說,我覺得人民幣很多時候可以和加元當作1比1來花的。尤其是涉及到人工的時候,比如打車、理發(fā)、小時工、普通餐飲……用加元來對比,國內物價便宜得不可思議。當然,在涉及到政府壟斷的領域里那是另外一回事,比如汽車,當時國內買車要比加拿大貴一倍多。但因為這涉及壟斷暴利,這不能算數(shù)。真正體現(xiàn)人民幣價值的,還是和人民日?;旧钕嚓P的那些消費指數(shù)。
    所以,盡管我不懂經濟學,但根據(jù)自己生活體驗,我斷定人民幣一定升值??吹胶芏嗳瞬⒎橇魧W需要也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的時候,我覺得他們很奇怪。
    有我和一個學經濟的白領聊天,談到人民幣的價值,他說人民幣一定貶值。并舉出很多例子來,比如中國的資源不夠什么的……我沒有和他辯論,因為人家是經濟學家,和他辯論,豈非以魯班門前玩斧頭,關公面前舞大刀?
    但我心里默默想:資源資源,人力資源難道就不是資源?中國石油也許不如中東多,中國森林也許不如加拿大多,但中國人力資源,肯定是世界第一。人力資源,如果好好加以開發(fā)、保護、使用,將是世界上偉大的資源。所以,人民幣一定增值!
    在國外普通理發(fā)店理一個發(fā),起碼十來美元,在相等的中國理發(fā)店,十來人民幣不僅可以理發(fā),洗頭員還可以再給你洗頭,按摩,十指翩纖,在你頭上彈琴。中午吃盒飯,北美至少五美元,而中國5人民幣,可以吃一菜兩葷,大葷肉排,小葷鹵蛋(這是我去年中旬聽一個上海出租司機的話)這樣的貨幣,不升值才怪!
    事實證明我的正確。人民幣自那次辯論以來,一直走著上行的道路。近很快要突破1比7的大關了。而且肯定繼續(xù)上漲。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我不知道,當時我更不知道后來才知道的經濟學家所謂的“人口紅利”——但我從我的common sense出發(fā),知道人民幣肯定升值。
    人民幣啊,人民幣,難怪那么多人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