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高考滿分作文點評(湖南卷):輕松起跑

字號:


    (湖南考生)
    翅膀上掛著沉甸甸的金錢是飛不起來的。
    ——題記
    在專屬于梭羅的寧靜的瓦爾登湖邊,梭羅心無牽掛地在自由的國度中跑著;在廣闊無邊的科學世界里,居里夫婦心無旁騖地攜手馳騁……追求身心輕松的人大多能更快拾取勝利之果。面對身邊紛繁復雜的誘惑,剛剛結(jié)束緩慢步行的少年時期的我們,在等待人生全新起跑點時,同樣應輕松地促進自我的飛躍。
    人在世俗的世界中行走著,在慢慢流逝的時間里靜靜等待著成年那一刻的全速奔跑。可漫長的等待過后卻發(fā)現(xiàn),形形色色的欲望與世俗觀念像橡皮泥一樣粘在身上,越積越重,最后竟無限膨脹,束縛了我們的雙腿,減緩了我們的步伐。我們不能輕松上路,也不能全速奔跑。它們甚至遮蔽住我們的雙眼,遮掩住我們純真的心,讓我們的腳步開始凌亂,旋轉(zhuǎn)在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里……
    清醒的我們應當狠狠地揪下這一團團粘人的家伙,甩掉身上的包袱,帶著輕松純凈的心快活起跑。原來,拋開世俗的欲念是能使自己的目光更加專注、讓我們直奔成功的,那種對前方成功的渴望,不是世俗中宣揚的急功近利,而是有的放矢;原來,丟棄世俗的觀念是能讓自己的腳步更加輕快的,那種奔跑中的自在愜意,不是世俗中叫囂的隨波逐流、自我放逐,而是欲擒故縱的機智……甩開世俗,輕松起跑,你將獲得無窮的加速度,在起跑線上更快地升騰至蔚藍的天空,盡覽更加高遠壯闊的景致!
    貝多芬甩開了塵世的喧囂,在音樂的國度里盡情跳躍;居里夫婦拋棄了名利的紛擾,在科學的世界中邁出了更深遠的步伐;陶淵明忘卻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們在人生輕松徜徉,嗅著人間的芬芳。而別里科夫被世俗束縛在了袋中,葛朗臺被金錢拖至了死神的身邊,他們沒有全力輕松地奔跑,最終被卷入世俗的濁流中……
    人生的道路上,學會了走后,就應學會輕松的跑。放下欲念放下世俗,懷著快活心靈上路,成功會在盡頭向你微笑……
    點評:
    考場上,有人說“跑要跑出速度”,有人說“跑要跑出風格”,還有人說“跑要跑出個性”,唯有這位考生,偏說跑要跑得輕松。仿佛一下子讓讀者擺脫了奔跑帶來的身體或心靈上的重壓。從這個角度說,本文扣題緊密,立意不俗。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本文也頗值借鑒,先用詩一樣的語言帶出兩位名人奔跑的輕松與快樂,繼而從正反兩方面展開,先極言世人在奔跑過程中的重重壓力,說“形形色色的欲望與世俗觀念像橡皮泥一樣粘在身上”,說壓力“越積越重,最后竟無限膨脹,束縛了我們的雙腿”,用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盲目奔跑的后果,再從“專注”、“輕松”、“速度”等方面說明了輕松起跑的美好,正反一比,讓人豁然開朗。為證明觀點的普遍性,再用一組排比句,用貝多芬、居里夫婦、陶淵明、別里科夫、葛朗臺等人的不同感受與不同命運,進行了有力對比。考場上,論據(jù)能了然于心,語言能下筆生輝,實在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