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很中國不是很美國

字號:

當我還是女孩時,我就聽說在美國那樣的文化里教養(yǎng)女兒可難了,比教養(yǎng)兒子要難。是兒子的話,讓他吃飽就行了,是女兒,可不是簡單的事。后來,這個挑戰(zhàn)終于來到我自己的面前。
    上小學時,我把女兒送去跳芭蕾舞,因為她有修長的腿,令老師羨慕,令我羨慕??伤齾s永不開竅,每次練舞時,她伸伸手臂,伸伸腿,好像懶貓一覺醒來。我在門外看她練舞,真恨不得替她跳。終于,我把她從芭蕾舞班里拉了出來。
    上初中了,女兒進了樂隊,吹起了黑管。這不是優(yōu)雅的選擇,但這是她的執(zhí)著。原來,樂隊里有好些酷男孩。
    女兒在美國上高中,男女問題是不能回避的。我要她學西班牙語,因為西班牙語有點用,她不肯,死活都要學法語,說要找法國男朋友,因為法蘭西太酷,法國人浪漫。后來又說要德國男孩,因為日耳曼人挺拔。我說,世界上顧家的男人在中國,她不以為然,“要愛就行,要家干什么?”放暑假時,她回了一躺中國,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覺得中國的男人也很酷,而且纏綿溫情,像中國的山和水。
    要不談性更不可能,學校的課本里圖文并茂,講得那么清楚,家長想蒙小孩不容易。女兒似乎比我還懂。我對女兒說,愛情是復雜的事,性是簡單的事。一旦她懂了,我可以解脫了,從此她自己對自己負責。
    每次考完了試,我總是七問八問,她告訴我她得了A,我不肯罷休,還要問她其他同學的分數(shù),問她是不是班上的A,令她討厭我萬分。打聽別人的分數(shù)是想排排自己的孩子在班級里的名次,很正常的事啊,誰讓我是個中國母親呢。
    在國外沒有依靠,女兒明白這點。我說,如果她不幫我做事,那我就會累死。這話真靈。從小她就自己做飯,烹調(diào)手藝是絕對的上等。問她燒的什么飯?她說,太平洋菜系,中西結合。如今,我這個做娘的只有當下手的份,洗碗擦桌這些沒有技術的活都是我的事。女兒說,不要太羨慕在國外的孩子,父母謀生辛苦,又請不起保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不可能的。
    在西方文化的醬缸里,當然也染上點好東西,比如,誠實守法。要是讓女兒去插個隊,她是絕對不干的。我讓她去學校申請免費午飯,她說,別做非法的事,我們又不是特困戶,怎么能瞎報收入呢?女兒說,中國孩子都精精的,美國孩子都傻傻的。我說,不知道美國父母傻不傻,但應該說中國父母都精精的。
    女兒還在上高中,我希望她會怎么樣呢?很中國不好,很美國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