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坐地鐵

字號:

波士頓――舊瓶裝新酒
    波士頓的地鐵有幾個特點。列車很短,一列三節(jié),很像一輛加長的公共汽車;里面的設(shè)備比較舊。所以,在這里坐地鐵,可以感受到一舊一新兩種截然不同的味道。新,是指坐地鐵的人很新,都是極端青春時尚的現(xiàn)代男女,很漂亮地擠在地鐵里;又很有禮貌,問好讓座應(yīng)接不暇;不像紐約的地鐵客冷漠不理人。舊,是說波士頓地鐵的設(shè)備很陳舊,墻壁的磚縫*露在外面,粉刷的白色深淺不一,上下的巷道大多沒有電梯,拐來拐去讓人胡涂和擔(dān)心,生怕坐錯方向。這種設(shè)備水平,不是因為窮,而是因為時間太久。波士頓的地鐵是美國最早的,1897年建成至今,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歷史了。
    華盛頓――獨立日的喧囂
    華盛頓的地鐵有幾個特點。一是建筑新,火車信道都是圓穹高頂,裝飾著簡練的方格圖案,顯得大氣莊重。二是地鐵客大多西裝革履,儀表堂堂,年齡大的占多。我僅僅在7月4日的晚上,才遇到大量的地鐵客,或者叫地鐵人流。他們談笑著涌進車內(nèi),是去參加國會山廣場的獨立日紀(jì)念活動的。
    紐約――剪不斷,理還亂
    講紐約地鐵,思路就像紐約地鐵本身一樣雜亂,我理成“四多”來講。一是“多種語言服務(wù)”。車廂內(nèi)的路線示意圖用好幾種文字說明,其中有漢語,這讓人感覺很方便。二是“多種人種雜處”。語言多是因為人種多。擠在地鐵里,似乎什么種族的人都有??吹揭粋€黃種人,你以為是中國人,一開口什么都聽不懂。三是“多種路線交織”。先寫一組數(shù)字:紐約地鐵共三層,總長385千米,日載客量440萬人,密度世界第一。坐地鐵看不到數(shù)字,只能對地鐵線路的“網(wǎng)”狀特點有點感覺。四是“多種畫面雜呈”。紐約地鐵緊跟著波士頓地鐵修成,也使用了一百多年,所以我們不必嘲笑它的老舊。
    芝加哥――叫“天鐵”更合適
    芝加哥的地鐵大多修在地面,叫“天鐵”更合適。在芝加哥大街上行走,是穿行在高樓的夾縫里。這對于我們來說,可謂有利有弊。在街上拍照,地鐵的鋼鐵架子常常攪亂風(fēng)景的畫面,是弊。乘地鐵可以坐覽窗外的風(fēng)景,是利。芝加哥號稱世界建筑博覽會,學(xué)建筑的一定要到這里觀摩,滿街都是不同風(fēng)格的高樓。例如希爾斯大廈,比紐約的帝國大廈還高;又如漢考克大廈,是貝聿銘的早期作品。這種地鐵在地面上走的情況,各個城市都有,如華盛頓的地鐵,還在波托馬克河上跑來跑去。但只是芝加哥的地鐵,是最典型的“天鐵”。
    洛杉磯――“三無”考驗道德
    在洛杉磯坐地鐵的特點是什么?是道德考驗。只有這里的地鐵是“三無”:無車票檢查關(guān)口,無通行開閉裝置,無專候檢查人員。你買一張票(加返程的,3美元1人)可以一天內(nèi)無限次在地鐵里來回,只要你有勁和愿意,就可以像在自己家里一樣出入隨便。條件就是你要有票。不過,這張票,你放在袋子里,無人查;捏在手上,無人看;就是遺失了,也無人過問。但是要補充一點,地鐵有不定時車票抽查制度,查到后罰款很厲害。這有點像情與法的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