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高校排名信息值得參考

字號:

雖然我國官方機構,沒有搞過什么“中國高校排名”,但是不少民間機構費了不少財力、人力爭著在搞。
    有人對此不惜一顧、有人對此深惡痛疾??傊糁暡唤^于耳,贊美之辭。
    這些排名,數據是否客觀真實,評分標準是否合理,排名方法是否科學,也許有很多值得商榷之處。這些就統(tǒng)統(tǒng)讓專家們去研究吧,我們這里不予評說。
    反正,我覺得有排名總比沒有好。本來嘛,一切都可以改變的,對于排名較前的學校來說,今天的排名只是代表了過去的成績,并不代表著未來。對于排名較后的學校來說,有一種危機感,有一種自我完善的意識,不是很好嗎?何必耿耿于懷幾個名次的上下。
    應該客觀地說,他們搜集的信息一般說來都是比較真實、比較全面的。評分標準、排名方法基本上也沒有原則性偏差。
    無論他們搞此排名是出于何種利益的考慮。對于我們一般家長來說,都是值得仔細研究、認真參考的。即使你有搜集信息的渠道,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尤其是進行綜合評判、比較排名,更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
    不“向往”的學生不是好學生。排名較前的大學,具有的科研水平、師資力量、硬件設施等綜合實力,應該是毫無疑議的。
    但是“情結”是千萬不應該有的。大家明白,歷的偉人并不全都是最最頂尖的高校畢業(yè)的,而最最頂尖的高校的畢業(yè)生并不個個都是很有作為的人。無論你進入哪所大學讀書,都應該有絕對的自信,都應該懷有對未來的憧憬,都應該有激情和投入。自信和希望給人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激情和投入使你開足馬力、披荊斬棘駛向成功的彼岸。
    所以無論是“一本”、“二本”。無論是第一志愿,還是后面的志愿都應該仔細權衡、認真考慮。
    回頭再來談談如何正確理解高校排名表的“參考作用”。否則,你一味生搬硬套,不注意正確使用,那么就有“被”這些排名表“誤導”的可能。
    (1)綜合排名與某個具體專業(yè)的排名是兩回事。X大學是以理科為特色的,他的工科專業(yè)排名也許在很后面;Y大學是是以工科為特長的,他的文化藝術專業(yè)也許是一個特短。也就是說在關注綜合排名同時,更應該關注分學科的排名或者按具體專業(yè)的排名。
    (2)在參考排名表填報考志愿時,應該把名次適當“模糊化”,即更關心其所屬的層次,不計較于幾個名次上下的選擇。例如把1到10名看做一個層次,把11到30看做一個層次,31到60看做一個層次,61到100看做一個層次。把分層次的邊界也要適當“模糊化”,11名與第10名應該是不相上下的,38名與30名難說有很大差別。
    (3)各高校在不同的地區(qū)可能有不同的魅力,并且已經形成傳統(tǒng)?;蛘哒f,可能有的學校排名雖然較靠后,但在某個地區(qū),他的投檔分數線卻比排名前面的反而會高出一截。所以,還要參考在本地區(qū)招生的各個院校,最近幾年在本地的實際錄取的分數線。
    (4)要把確定專業(yè)方向要作為使用高校排名表的依據,志愿排序千萬不能出錯,否則就等于放棄了一次機會。對于有明確的專業(yè)方向的考生,千萬不能隨便填上“愿意服從專業(yè)調配”,因為進校后換回專業(yè)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