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腎外傷
[病例摘要]男性,42歲,右腰部外傷,肉眼血尿6小時
患者于6小時之前因蓋房,不慎從房上跌落,右腰部撞在地上一根木頭上,當(dāng)即右腰腹疼痛劇烈,伴惡心,神志一度不清。傷后排尿一次,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血塊。急送當(dāng)?shù)蒯t(yī)院,經(jīng)輸液病情穩(wěn)定后轉(zhuǎn)入我院。平素體健,否認肝炎、結(jié)核病史,無藥物過敏史。
查體:T37.3℃, P 100次/分,BP 96/60mmHg.發(fā)育營養(yǎng)中等,神清合作,痛苦病容。鞏膜皮膚無黃染,頭顱心肺未見異常。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壓痛、反跳痛,未捫及包塊,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弱。右腰部大片皮下瘀斑,局部腫脹,右腰部觸痛明顯,膀胱區(qū)叩診實音,尿道口有血跡。
化驗:①WBC 10.2×109/L, HGB 98g/L, 尿常規(guī):RBC滿視野,WBC 0-2個/高倍。②B超:右腎影增大,結(jié)構(gòu)不清,腎內(nèi)回聲失常,包膜不完整,腎周呈現(xiàn)大片環(huán)狀低回聲。③胸片正常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腎外傷(右腎)
2.輕度腦震蕩
(二)診斷依據(jù)
1.右腰部外傷史
2.右腰腹疼痛,血壓、血紅蛋白偏低,脈快
3.肉眼血尿,尿鏡檢紅細胞滿視野
4.受傷后神志一度不清
二、鑒別診斷(5分)
1. 肝臟破裂:通過體檢,體征,B超檢查可排除
2.腸破裂:有明顯腹膜刺激癥狀及膈下游離氣體
三、進一步檢查( 4分)
1. 大劑量造影劑排泄尿路造影:可評價腎損傷程度與范圍,并了解對側(cè)腎功能情況
2.CT:可清晰顯示腎實質(zhì)損傷,尿外滲和血腫范圍
四、治療原則( 3分)
1.絕對臥床,觀察生命體征(BP,P、R,T等) .經(jīng)積極治療后病情仍無改善,需急診手術(shù)探查
2.抗休克、抗感染及對癥處理
3.注意腰部腫塊范圍有無增大,觀察每次排出尿液顏色深淺變化,定期檢測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容積
12—腸管破裂
[病例摘要]女性,22歲,12小時前被木塊擊中腹部,6小時來腹痛腹脹逐漸加重入院。
患者因車禍被木塊擊中腹部,腹壁挫傷后劇痛,休息后逐漸緩解,但半日后腹部又開始疼痛,持續(xù)壓痛,伴有腹脹,且逐漸加重,來院就診
查體:T37.6℃,P82次/分,BP 120/80mmHg.神清合作,頭頸心肺未見異常,腹稍脹,腹式呼吸減弱, 臍周可見挫傷痕跡,全腹均有壓痛,而以腹中部最重,腹肌稍緊張,反跳痛較明顯,肝濁音界存在,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甚弱,聽不清。
化驗:Hb 120g/L, WBC 11×109/L 腹部平片,膈下未見明顯游離氣體。B超見腸間隙增寬腹腔穿刺有少量淡黃色液體。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 診斷 腹部閉合性損傷:腸管破裂(小腸破裂可能性大)
(二)診斷依據(jù)
1.腹中部直接受力外傷史
2.腹痛,腹脹逐漸加重
3.有腹膜刺激體征
4.穿刺液不除外腸液
二、鑒別診斷(5分)
1.其他空腔臟器破裂
2.單純腹壁損傷
3.肝損傷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重復(fù)腹腔穿刺
2.腹腔灌洗檢查
四、治療原則(3分)
1.開腹探查
2.行破裂腸壁縫合或腸段切除吻合術(shù)
13—閉合性腹部損傷:肝破裂
[病例摘要]男性,35歲,右下胸及上腹部挫傷6小時
患者騎摩托車撞車,右下胸及上腹部受車把直接撞擊后,上腹部持續(xù)劇痛,向右肩放射,并覺腹痛范圍增大,以右側(cè)為著。2小時來有口渴,心悸和輕度煩燥不安
既往體健,嗜酒,無肝炎或結(jié)核病史,無高血壓史。
查體:T38℃,P102次/分,BP100/70mmHg.神清,輕度不安,顏面結(jié)膜稍蒼白,心肺(-),腹稍脹,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見挫傷痕跡,明顯壓痛,全腹均有壓痛和肌緊張,以右上腹最著,全腹均有反跳痛,以右側(cè)腹更明顯,腹部叩診鼓音,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甚弱。
化驗:Hb 92g/L, WBC 12×109/L .腹部平片未見膈下游離氣體,可見小腸液平面。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閉合性腹部損傷:肝破裂
(二)診斷依據(jù)
1.右上腹暴力撞擊史 2.右上腹持續(xù)腹痛,向右肩放射
3.有腹膜刺激體征和移動性濁音 4.血紅蛋白偏低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腹壁和胸壁挫傷 2.空腔臟器損傷(胃十二指腸或膽囊) 3.肋骨骨折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B 超探測肝膈面及小腸間隙
2.腹腔穿刺或灌洗,有無血液或含有膽汁 3.胸片
四、治療原則(3分)
1.注意病情發(fā)展,必要時輸血 2.開腹探查、止血、縫合裂口、清洗腹腔
備注: B超示肝右葉部膈面有液性團塊,腸間隙增寬
14—脾破裂
[病例摘要]男性,17歲,左季肋部外傷后10小時,口渴,心悸,煩燥2小時患者今日晨起行走于驢群中時,被踢中左季肋部,當(dāng)時疼痛劇烈,即至鎮(zhèn)上醫(yī)院就診,拍片證實有肋骨骨折,臥床休息和局部固定后感覺好轉(zhuǎn),但仍有左上腹痛伴惡心。下午起床活動時覺全腹疼痛發(fā)脹,伴頭暈、心悸,2小時來口渴、煩燥。
查體:T37.6℃,P110次/分,Bp 90/60mmHg.神清,顏面、結(jié)膜明顯蒼白,心肺(-),左季肋部皮下瘀斑,壓痛。腹稍脹,全腹有明顯壓痛,以左上腹為著,肌緊張不明顯,但有明顯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可聞,弱。
化驗:Hb 82g/L, WBC 90×109/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脾破裂,腹腔內(nèi)出血
2.肋骨骨折
(二)診斷依據(jù)
1.左季肋部外傷史
2.胸片證實肋骨骨折
3.腹痛遍及全腹,伴有失血癥狀
4.腹腔內(nèi)出血之體征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肋骨骨折及軟組織挫傷
2.其他腹腔臟器損傷:肝、小腸
3.血胸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腹部B超:肝脾及血腫塊
2.腹部平片:有無膈下游離氣體
3.胸片:肋骨,胸腔積液
4.腹腔穿刺
四、治療原則(3分)
1.嚴密觀察病情,復(fù)查Hb、P、BP必要時輸血
2.開腹探查:脾切除
條件許可時縫合裂口或脾部分切除術(shù)
1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fā)性)
[病例摘要]女性,39歲,煩燥不安、畏熱、消瘦2月余
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緊張,煩燥性急,常因小事與人爭吵,難以自控。著衣不多,仍感燥熱多汗,在外就診服用安神藥物,收效不十分明顯。發(fā)病以來飯量有所增加,體重卻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藥。成形大便每日增為2次,小便無改變,近2月來月經(jīng)較前量少。
既往體健,無結(jié)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無精神病或高血壓患者。
查體:T37.2℃,P92次/分,R20次/分,Bp 130/70mmHg.發(fā)育營養(yǎng)可,神情稍激動,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寬,瞬目減少。兩葉甲狀腺可及、輕度腫大、均勻,未捫及結(jié)節(jié),無震顫和雜音,淺表淋巴結(jié)不大,心肺(-),腹軟,肝脾未及。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fā)性)
(二)診斷依據(jù)
1.有怕熱多汗,性情急躁
2.食欲增加,體重下降
3.甲狀腺腫大,突眼
4.脈率加快,脈壓增大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性甲狀腺腫
2.神經(jīng)官能癥
3.結(jié)核,惡性腫瘤
三、進一步檢查( )
1.頸部B 超,同位素掃描
2.T3、T4、TSH測定
3.131 碘攝取率
四、治療原則(3分)
1.內(nèi)科藥物治療
2.必要時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shù)
16—急性胰腺炎
[病例摘要]男性,50歲,驟發(fā)劇烈上腹痛,伴腹脹、惡心、嘔吐一天
患者于發(fā)病當(dāng)天無明顯誘因突然發(fā)作劇烈腹痛,初起時覺劍突下偏右呈發(fā)作性脹痛,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部轉(zhuǎn)成持續(xù)性,刀割樣劇烈疼痛,并向后背放射,伴惡心、嘔吐,吐出胃內(nèi)容物。發(fā)病以來未曾排便及排氣,并且不敢翻身也不敢深呼吸,更不敢使腹部受壓。12小時前腹痛加重并出現(xiàn)煩燥不安,憋氣,伴體溫升高遂來急診。三年前查體,發(fā)現(xiàn)膽囊結(jié)石,從無癥狀,未予治療。既往無類似腹痛,無潰瘍病史。
查體:體溫38.9℃,BP110/80mmHg,P110次/分,R32次/分。急病容,右側(cè)臥位,全身皮膚及鞏膜可疑黃染,頭頸心肺(-),全腹膨隆,伴明顯肌緊張及廣泛壓痛,反跳痛。肝脾觸診不滿意,肝濁音界在右第六肋間,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弱。
輔助檢查:Hb96.1g/L, WBC18.9×109/L, AST 211U/L,BUN 9.9mmol/L, TBIL 30μmol/L, DBIL 12μmol/L, 血鈣1.75mmol/L.臥位腹平片示腸管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B超:肝回聲均勻,未發(fā)現(xiàn)異常病灶,膽囊7×3×2cm大小,壁厚0.4cm,內(nèi)有多發(fā)強光團,回聲后有聲影,膽總管直徑0.9cm,胰腺形態(tài)失常,明顯腫大,尤其以胰頭、胰體明顯,胰周多量液性暗區(qū),胰管增粗。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急性胰腺炎 2. 膽囊炎、膽石癥
(二)診斷依據(jù)
1. 急性上腹痛,向后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發(fā)燒
2.全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有可疑腹水征
3.WBC 升高,血鈣下降
4.影像學(xué)檢查所見:B超、腹平片
二、鑒別診斷(5分)
1.消化道穿孔 2.急性膽囊炎 3.急性腸梗阻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血尿淀粉酶 2.腹腔穿刺,腹水常規(guī)及淀粉酶測定 3.腹部CT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 2.適當(dāng)應(yīng)用抗生素及生長抑素類制劑
3.密切觀察病情,有感染征象時,可手術(shù)探查
備注:腹腔穿刺抽出多量血性液體,淀粉酶1240U/L,血淀粉酶2347U/L,尿淀粉酶960U/L
17-急性腸梗阻
[病例摘要]男性,25歲,腹痛2天急診入院。
患者于48小時前突然發(fā)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顯,為陣發(fā)性絞痛,伴有腸鳴,多次嘔吐,開始為綠色物,以后嘔吐物有糞臭味。兩天來未進食,亦未排便排氣,尿少,不覺發(fā)燒。三年前曾作過闌尾切除術(shù)。
查體:急性病容,神智清楚,血壓100/60mmHg,脈搏132次/分,體溫37.5℃,皮膚無黃染,干燥,彈性差。心肺正常,腹膨隆,未見腸型,全腹觸診柔軟,廣泛輕壓痛,無反跳痛,未觸及腫塊,肝脾不大,腸鳴音高亢,有氣過水音。
輔助檢查:血紅蛋白160g/L,白細胞10.6×109/L,尿常規(guī)陰性。腹部透視有多個液平面。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急性腸梗阻(機械性,粘連性,低位)
(二)診斷依據(jù)
1.急性陣發(fā)性腹痛,伴腸鳴音亢進
2.腹脹,嘔吐;停止排便與排氣
3.有腹部手術(shù)史
4.腹透有多個液平面
二、鑒別診斷(5分)
1. 急性胃腸炎:有腹痛,嘔吐,腹脹,但無腹瀉2. 2.輸尿管結(jié)石:持續(xù)時間不會太長,尿(-)等
3.其他外科急腹癥:消化道穿孔、膽囊炎等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尿常規(guī)及沉渣鏡檢
2.B 超 1分
3.血酸堿度及電解質(zhì)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
2.輸液,糾正脫水及酸中毒
3.手術(shù)治療
18-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病例摘要] 男性,30歲,腹痛4小時急診入院
5小時前進食過量,飲酒后感上腹部不適,4小時前劍突下突發(fā)劇痛,伴惡心、嘔吐胃內(nèi)容物數(shù)次,3小時前腹痛蔓延至右側(cè)中、下腹部?;颊咭蛱弁锤共烤馨?,煩躁不安,出冷汗。急診查體:腹平坦,廣泛肌緊張,劍突下及右中、下腹部壓痛明顯,劍突下最著,腸鳴音偶聞,為進一步診治經(jīng)急診入院。
既往間斷上腹痛8年,饑餓時明顯,未經(jīng)系統(tǒng)診治。
查體:T37.6℃,P104次/分,R24次/分,BP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煩燥,心肺檢查未見明顯病變,腹平坦,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廣泛腹肌緊張,劍突下區(qū)域及右側(cè)中、下腹部壓痛,反跳痛明顯,劍突下最著,肝、脾未及,Murphy征(-),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偶聞,直腸指檢未及異常
輔助檢查:急查血WBC11×109/L,Hb 140g/L;血淀粉酶96u(對照32u)。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彌漫性腹膜炎)
(二)診斷依據(jù)
1.突然上腹部劇痛,伴腹膜刺激征 2.十二指腸潰瘍病史
二、鑒別診斷(5分)
1.膽囊炎,膽囊結(jié)石急性發(fā)作 2.急性胰腺炎 3.急性胃腸炎 4.急性闌尾炎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立位腹部平片 2.B 超檢查 3.重復(fù)血尿淀粉酶測定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作好術(shù)前準備 2.開腹手術(shù):穿孔修補術(shù)
19-膽總管結(jié)石
[病例摘要]男性,69歲,右上腹痛反復(fù)發(fā)作3年。絞痛伴發(fā)熱、寒戰(zhàn)、皮膚黃染1天
6年前因"膽囊結(jié)石、膽囊炎"行膽囊造瘺術(shù),3月后切除膽囊,術(shù)后膽絞痛癥狀消失。3年前開始出現(xiàn)右上腹絞痛,多于進食油膩后引起,無發(fā)熱及黃疸。近2年腹痛發(fā)作頻繁,偶有寒戰(zhàn)、發(fā)熱,無黃疸。半年前右上腹絞痛,伴輕度皮膚黃染,尿色深,經(jīng)輸液治療后緩解。一天前突感右上腹絞痛,伴寒戰(zhàn)、高燒,體溫39℃,且皮膚鞏膜黃染,急診入院。
既往無心臟、肝、腎疾患,無肝炎或結(jié)核史。
查體:T39℃,P88次/分,BP100/70mmHg.神清合作,皮膚鞏膜黃染,腹平坦,可見右肋緣下及上腹旁正中切口瘢痕,未見腸型及蠕動波,右上腹壓痛,無肌緊張或反跳痛,未捫及腫物或肝脾,腸鳴音可聞,膽紅素30umol/L,直接膽紅素14.90umol/L, 余肝功能、電解質(zhì)均在正常范圍,Hb 150g/L, WBC 29.7×109/L, PLT246×109/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膽總管結(jié)石 2.并發(fā): 化膿性膽管炎 梗阻性黃疸
(二)診斷依據(jù)
1.反復(fù)發(fā)作右上腹絞痛,近期出現(xiàn)Charcot三聯(lián)征 2.DBIL(直膽)及WBC升高
3.有膽囊結(jié)石二次手術(shù)史
二、鑒別診斷(5分)
1.膽道損傷導(dǎo)致的狹窄、梗阻 2.膽道下端腫瘤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B超、CT 2.發(fā)作期避免應(yīng)用ERCP或PTC
四、治療原則(3分)
1.抗感染措施 2.急診開腹探查,總膽管探查,引流
備注:B超:肝大小形態(tài)正常,肝內(nèi)膽管可見擴張,內(nèi)徑0.7cm,膽總管內(nèi)徑2.1cm,壁增厚,于其下端可探及一1.6×1.2cm結(jié)石
20-結(jié)腸癌
[病例摘要]女性,49歲,大便次數(shù)增加、帶血3個月
3月前無明顯誘因,排便次數(shù)增多,3-6次/天,不成形,間斷帶暗紅色血跡。有中、下腹痛,無明顯腹脹及惡心嘔吐。無發(fā)熱,進食可。近來明顯乏力,體重下降約4kg.為進一步診治收入院。
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
查體:T37.2℃,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一般狀況稍差,皮膚無黃染,結(jié)膜蒼白,淺表淋巴結(jié)未及腫大。心肺無明確病變。腹平坦,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軟,無壓痛,無肌緊張,肝脾未及。右下腹似可及約4×8cm2質(zhì)韌包塊,可推動,邊界不清,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大致正常,直腸指診未及異常。
輔助檢查:大便潛血(+), 血WBC4.6×109/:,Hb86g/L,入院后查血CEA42ng/m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結(jié)腸癌
(二)診斷依據(jù)
1.排便習(xí)慣改變,便次增加
2.暗紅色血便,便潛血(+)
3.右下腹腫塊
4.伴消瘦、乏力
二、鑒別診斷(5分)
1.炎癥性腸病
2.回盲部結(jié)核
3. 阿米巴痢疾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鋇劑灌腸造影
2.結(jié)腸鏡檢
3.腹部B超
四、治療原則(3分)
1.病理證實后行根治性手術(shù)
2.輔助化療
[病例摘要]男性,42歲,右腰部外傷,肉眼血尿6小時
患者于6小時之前因蓋房,不慎從房上跌落,右腰部撞在地上一根木頭上,當(dāng)即右腰腹疼痛劇烈,伴惡心,神志一度不清。傷后排尿一次,為全程肉眼血尿,伴有血塊。急送當(dāng)?shù)蒯t(yī)院,經(jīng)輸液病情穩(wěn)定后轉(zhuǎn)入我院。平素體健,否認肝炎、結(jié)核病史,無藥物過敏史。
查體:T37.3℃, P 100次/分,BP 96/60mmHg.發(fā)育營養(yǎng)中等,神清合作,痛苦病容。鞏膜皮膚無黃染,頭顱心肺未見異常。腹部稍膨隆,上腹部壓痛、反跳痛,未捫及包塊,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弱。右腰部大片皮下瘀斑,局部腫脹,右腰部觸痛明顯,膀胱區(qū)叩診實音,尿道口有血跡。
化驗:①WBC 10.2×109/L, HGB 98g/L, 尿常規(guī):RBC滿視野,WBC 0-2個/高倍。②B超:右腎影增大,結(jié)構(gòu)不清,腎內(nèi)回聲失常,包膜不完整,腎周呈現(xiàn)大片環(huán)狀低回聲。③胸片正常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腎外傷(右腎)
2.輕度腦震蕩
(二)診斷依據(jù)
1.右腰部外傷史
2.右腰腹疼痛,血壓、血紅蛋白偏低,脈快
3.肉眼血尿,尿鏡檢紅細胞滿視野
4.受傷后神志一度不清
二、鑒別診斷(5分)
1. 肝臟破裂:通過體檢,體征,B超檢查可排除
2.腸破裂:有明顯腹膜刺激癥狀及膈下游離氣體
三、進一步檢查( 4分)
1. 大劑量造影劑排泄尿路造影:可評價腎損傷程度與范圍,并了解對側(cè)腎功能情況
2.CT:可清晰顯示腎實質(zhì)損傷,尿外滲和血腫范圍
四、治療原則( 3分)
1.絕對臥床,觀察生命體征(BP,P、R,T等) .經(jīng)積極治療后病情仍無改善,需急診手術(shù)探查
2.抗休克、抗感染及對癥處理
3.注意腰部腫塊范圍有無增大,觀察每次排出尿液顏色深淺變化,定期檢測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容積
12—腸管破裂
[病例摘要]女性,22歲,12小時前被木塊擊中腹部,6小時來腹痛腹脹逐漸加重入院。
患者因車禍被木塊擊中腹部,腹壁挫傷后劇痛,休息后逐漸緩解,但半日后腹部又開始疼痛,持續(xù)壓痛,伴有腹脹,且逐漸加重,來院就診
查體:T37.6℃,P82次/分,BP 120/80mmHg.神清合作,頭頸心肺未見異常,腹稍脹,腹式呼吸減弱, 臍周可見挫傷痕跡,全腹均有壓痛,而以腹中部最重,腹肌稍緊張,反跳痛較明顯,肝濁音界存在,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甚弱,聽不清。
化驗:Hb 120g/L, WBC 11×109/L 腹部平片,膈下未見明顯游離氣體。B超見腸間隙增寬腹腔穿刺有少量淡黃色液體。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 診斷 腹部閉合性損傷:腸管破裂(小腸破裂可能性大)
(二)診斷依據(jù)
1.腹中部直接受力外傷史
2.腹痛,腹脹逐漸加重
3.有腹膜刺激體征
4.穿刺液不除外腸液
二、鑒別診斷(5分)
1.其他空腔臟器破裂
2.單純腹壁損傷
3.肝損傷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重復(fù)腹腔穿刺
2.腹腔灌洗檢查
四、治療原則(3分)
1.開腹探查
2.行破裂腸壁縫合或腸段切除吻合術(shù)
13—閉合性腹部損傷:肝破裂
[病例摘要]男性,35歲,右下胸及上腹部挫傷6小時
患者騎摩托車撞車,右下胸及上腹部受車把直接撞擊后,上腹部持續(xù)劇痛,向右肩放射,并覺腹痛范圍增大,以右側(cè)為著。2小時來有口渴,心悸和輕度煩燥不安
既往體健,嗜酒,無肝炎或結(jié)核病史,無高血壓史。
查體:T38℃,P102次/分,BP100/70mmHg.神清,輕度不安,顏面結(jié)膜稍蒼白,心肺(-),腹稍脹,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見挫傷痕跡,明顯壓痛,全腹均有壓痛和肌緊張,以右上腹最著,全腹均有反跳痛,以右側(cè)腹更明顯,腹部叩診鼓音,移動性濁音(+)。腸鳴音甚弱。
化驗:Hb 92g/L, WBC 12×109/L .腹部平片未見膈下游離氣體,可見小腸液平面。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閉合性腹部損傷:肝破裂
(二)診斷依據(jù)
1.右上腹暴力撞擊史 2.右上腹持續(xù)腹痛,向右肩放射
3.有腹膜刺激體征和移動性濁音 4.血紅蛋白偏低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腹壁和胸壁挫傷 2.空腔臟器損傷(胃十二指腸或膽囊) 3.肋骨骨折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B 超探測肝膈面及小腸間隙
2.腹腔穿刺或灌洗,有無血液或含有膽汁 3.胸片
四、治療原則(3分)
1.注意病情發(fā)展,必要時輸血 2.開腹探查、止血、縫合裂口、清洗腹腔
備注: B超示肝右葉部膈面有液性團塊,腸間隙增寬
14—脾破裂
[病例摘要]男性,17歲,左季肋部外傷后10小時,口渴,心悸,煩燥2小時患者今日晨起行走于驢群中時,被踢中左季肋部,當(dāng)時疼痛劇烈,即至鎮(zhèn)上醫(yī)院就診,拍片證實有肋骨骨折,臥床休息和局部固定后感覺好轉(zhuǎn),但仍有左上腹痛伴惡心。下午起床活動時覺全腹疼痛發(fā)脹,伴頭暈、心悸,2小時來口渴、煩燥。
查體:T37.6℃,P110次/分,Bp 90/60mmHg.神清,顏面、結(jié)膜明顯蒼白,心肺(-),左季肋部皮下瘀斑,壓痛。腹稍脹,全腹有明顯壓痛,以左上腹為著,肌緊張不明顯,但有明顯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可聞,弱。
化驗:Hb 82g/L, WBC 90×109/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脾破裂,腹腔內(nèi)出血
2.肋骨骨折
(二)診斷依據(jù)
1.左季肋部外傷史
2.胸片證實肋骨骨折
3.腹痛遍及全腹,伴有失血癥狀
4.腹腔內(nèi)出血之體征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肋骨骨折及軟組織挫傷
2.其他腹腔臟器損傷:肝、小腸
3.血胸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腹部B超:肝脾及血腫塊
2.腹部平片:有無膈下游離氣體
3.胸片:肋骨,胸腔積液
4.腹腔穿刺
四、治療原則(3分)
1.嚴密觀察病情,復(fù)查Hb、P、BP必要時輸血
2.開腹探查:脾切除
條件許可時縫合裂口或脾部分切除術(shù)
15—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fā)性)
[病例摘要]女性,39歲,煩燥不安、畏熱、消瘦2月余
患者于2月前因工作緊張,煩燥性急,常因小事與人爭吵,難以自控。著衣不多,仍感燥熱多汗,在外就診服用安神藥物,收效不十分明顯。發(fā)病以來飯量有所增加,體重卻較前下降。睡眠不好,常需服用安眠藥。成形大便每日增為2次,小便無改變,近2月來月經(jīng)較前量少。
既往體健,無結(jié)核或肝炎病史,家族中無精神病或高血壓患者。
查體:T37.2℃,P92次/分,R20次/分,Bp 130/70mmHg.發(fā)育營養(yǎng)可,神情稍激動,眼球略突出,眼裂增寬,瞬目減少。兩葉甲狀腺可及、輕度腫大、均勻,未捫及結(jié)節(jié),無震顫和雜音,淺表淋巴結(jié)不大,心肺(-),腹軟,肝脾未及。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原發(fā)性)
(二)診斷依據(jù)
1.有怕熱多汗,性情急躁
2.食欲增加,體重下降
3.甲狀腺腫大,突眼
4.脈率加快,脈壓增大
二、鑒別診斷(5分)
1.單純性甲狀腺腫
2.神經(jīng)官能癥
3.結(jié)核,惡性腫瘤
三、進一步檢查( )
1.頸部B 超,同位素掃描
2.T3、T4、TSH測定
3.131 碘攝取率
四、治療原則(3分)
1.內(nèi)科藥物治療
2.必要時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shù)
16—急性胰腺炎
[病例摘要]男性,50歲,驟發(fā)劇烈上腹痛,伴腹脹、惡心、嘔吐一天
患者于發(fā)病當(dāng)天無明顯誘因突然發(fā)作劇烈腹痛,初起時覺劍突下偏右呈發(fā)作性脹痛,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部轉(zhuǎn)成持續(xù)性,刀割樣劇烈疼痛,并向后背放射,伴惡心、嘔吐,吐出胃內(nèi)容物。發(fā)病以來未曾排便及排氣,并且不敢翻身也不敢深呼吸,更不敢使腹部受壓。12小時前腹痛加重并出現(xiàn)煩燥不安,憋氣,伴體溫升高遂來急診。三年前查體,發(fā)現(xiàn)膽囊結(jié)石,從無癥狀,未予治療。既往無類似腹痛,無潰瘍病史。
查體:體溫38.9℃,BP110/80mmHg,P110次/分,R32次/分。急病容,右側(cè)臥位,全身皮膚及鞏膜可疑黃染,頭頸心肺(-),全腹膨隆,伴明顯肌緊張及廣泛壓痛,反跳痛。肝脾觸診不滿意,肝濁音界在右第六肋間,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弱。
輔助檢查:Hb96.1g/L, WBC18.9×109/L, AST 211U/L,BUN 9.9mmol/L, TBIL 30μmol/L, DBIL 12μmol/L, 血鈣1.75mmol/L.臥位腹平片示腸管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B超:肝回聲均勻,未發(fā)現(xiàn)異常病灶,膽囊7×3×2cm大小,壁厚0.4cm,內(nèi)有多發(fā)強光團,回聲后有聲影,膽總管直徑0.9cm,胰腺形態(tài)失常,明顯腫大,尤其以胰頭、胰體明顯,胰周多量液性暗區(qū),胰管增粗。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急性胰腺炎 2. 膽囊炎、膽石癥
(二)診斷依據(jù)
1. 急性上腹痛,向后腰背部放射,伴惡心嘔吐,發(fā)燒
2.全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有可疑腹水征
3.WBC 升高,血鈣下降
4.影像學(xué)檢查所見:B超、腹平片
二、鑒別診斷(5分)
1.消化道穿孔 2.急性膽囊炎 3.急性腸梗阻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血尿淀粉酶 2.腹腔穿刺,腹水常規(guī)及淀粉酶測定 3.腹部CT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 2.適當(dāng)應(yīng)用抗生素及生長抑素類制劑
3.密切觀察病情,有感染征象時,可手術(shù)探查
備注:腹腔穿刺抽出多量血性液體,淀粉酶1240U/L,血淀粉酶2347U/L,尿淀粉酶960U/L
17-急性腸梗阻
[病例摘要]男性,25歲,腹痛2天急診入院。
患者于48小時前突然發(fā)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顯,為陣發(fā)性絞痛,伴有腸鳴,多次嘔吐,開始為綠色物,以后嘔吐物有糞臭味。兩天來未進食,亦未排便排氣,尿少,不覺發(fā)燒。三年前曾作過闌尾切除術(shù)。
查體:急性病容,神智清楚,血壓100/60mmHg,脈搏132次/分,體溫37.5℃,皮膚無黃染,干燥,彈性差。心肺正常,腹膨隆,未見腸型,全腹觸診柔軟,廣泛輕壓痛,無反跳痛,未觸及腫塊,肝脾不大,腸鳴音高亢,有氣過水音。
輔助檢查:血紅蛋白160g/L,白細胞10.6×109/L,尿常規(guī)陰性。腹部透視有多個液平面。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急性腸梗阻(機械性,粘連性,低位)
(二)診斷依據(jù)
1.急性陣發(fā)性腹痛,伴腸鳴音亢進
2.腹脹,嘔吐;停止排便與排氣
3.有腹部手術(shù)史
4.腹透有多個液平面
二、鑒別診斷(5分)
1. 急性胃腸炎:有腹痛,嘔吐,腹脹,但無腹瀉2. 2.輸尿管結(jié)石:持續(xù)時間不會太長,尿(-)等
3.其他外科急腹癥:消化道穿孔、膽囊炎等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尿常規(guī)及沉渣鏡檢
2.B 超 1分
3.血酸堿度及電解質(zhì)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抗生素
2.輸液,糾正脫水及酸中毒
3.手術(shù)治療
18-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
[病例摘要] 男性,30歲,腹痛4小時急診入院
5小時前進食過量,飲酒后感上腹部不適,4小時前劍突下突發(fā)劇痛,伴惡心、嘔吐胃內(nèi)容物數(shù)次,3小時前腹痛蔓延至右側(cè)中、下腹部?;颊咭蛱弁锤共烤馨?,煩躁不安,出冷汗。急診查體:腹平坦,廣泛肌緊張,劍突下及右中、下腹部壓痛明顯,劍突下最著,腸鳴音偶聞,為進一步診治經(jīng)急診入院。
既往間斷上腹痛8年,饑餓時明顯,未經(jīng)系統(tǒng)診治。
查體:T37.6℃,P104次/分,R24次/分,BP9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煩燥,心肺檢查未見明顯病變,腹平坦,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廣泛腹肌緊張,劍突下區(qū)域及右側(cè)中、下腹部壓痛,反跳痛明顯,劍突下最著,肝、脾未及,Murphy征(-),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偶聞,直腸指檢未及異常
輔助檢查:急查血WBC11×109/L,Hb 140g/L;血淀粉酶96u(對照32u)。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彌漫性腹膜炎)
(二)診斷依據(jù)
1.突然上腹部劇痛,伴腹膜刺激征 2.十二指腸潰瘍病史
二、鑒別診斷(5分)
1.膽囊炎,膽囊結(jié)石急性發(fā)作 2.急性胰腺炎 3.急性胃腸炎 4.急性闌尾炎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立位腹部平片 2.B 超檢查 3.重復(fù)血尿淀粉酶測定
四、治療原則(3分)
1.禁食,胃腸減壓,作好術(shù)前準備 2.開腹手術(shù):穿孔修補術(shù)
19-膽總管結(jié)石
[病例摘要]男性,69歲,右上腹痛反復(fù)發(fā)作3年。絞痛伴發(fā)熱、寒戰(zhàn)、皮膚黃染1天
6年前因"膽囊結(jié)石、膽囊炎"行膽囊造瘺術(shù),3月后切除膽囊,術(shù)后膽絞痛癥狀消失。3年前開始出現(xiàn)右上腹絞痛,多于進食油膩后引起,無發(fā)熱及黃疸。近2年腹痛發(fā)作頻繁,偶有寒戰(zhàn)、發(fā)熱,無黃疸。半年前右上腹絞痛,伴輕度皮膚黃染,尿色深,經(jīng)輸液治療后緩解。一天前突感右上腹絞痛,伴寒戰(zhàn)、高燒,體溫39℃,且皮膚鞏膜黃染,急診入院。
既往無心臟、肝、腎疾患,無肝炎或結(jié)核史。
查體:T39℃,P88次/分,BP100/70mmHg.神清合作,皮膚鞏膜黃染,腹平坦,可見右肋緣下及上腹旁正中切口瘢痕,未見腸型及蠕動波,右上腹壓痛,無肌緊張或反跳痛,未捫及腫物或肝脾,腸鳴音可聞,膽紅素30umol/L,直接膽紅素14.90umol/L, 余肝功能、電解質(zhì)均在正常范圍,Hb 150g/L, WBC 29.7×109/L, PLT246×109/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1.膽總管結(jié)石 2.并發(fā): 化膿性膽管炎 梗阻性黃疸
(二)診斷依據(jù)
1.反復(fù)發(fā)作右上腹絞痛,近期出現(xiàn)Charcot三聯(lián)征 2.DBIL(直膽)及WBC升高
3.有膽囊結(jié)石二次手術(shù)史
二、鑒別診斷(5分)
1.膽道損傷導(dǎo)致的狹窄、梗阻 2.膽道下端腫瘤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B超、CT 2.發(fā)作期避免應(yīng)用ERCP或PTC
四、治療原則(3分)
1.抗感染措施 2.急診開腹探查,總膽管探查,引流
備注:B超:肝大小形態(tài)正常,肝內(nèi)膽管可見擴張,內(nèi)徑0.7cm,膽總管內(nèi)徑2.1cm,壁增厚,于其下端可探及一1.6×1.2cm結(jié)石
20-結(jié)腸癌
[病例摘要]女性,49歲,大便次數(shù)增加、帶血3個月
3月前無明顯誘因,排便次數(shù)增多,3-6次/天,不成形,間斷帶暗紅色血跡。有中、下腹痛,無明顯腹脹及惡心嘔吐。無發(fā)熱,進食可。近來明顯乏力,體重下降約4kg.為進一步診治收入院。
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
查體:T37.2℃,P78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
一般狀況稍差,皮膚無黃染,結(jié)膜蒼白,淺表淋巴結(jié)未及腫大。心肺無明確病變。腹平坦,未見胃腸型及蠕動波,腹軟,無壓痛,無肌緊張,肝脾未及。右下腹似可及約4×8cm2質(zhì)韌包塊,可推動,邊界不清,移動性濁音(-),腸鳴音大致正常,直腸指診未及異常。
輔助檢查:大便潛血(+), 血WBC4.6×109/:,Hb86g/L,入院后查血CEA42ng/mL.
[分析]
一、診斷及診斷依據(jù)(8分)
(一)診斷 結(jié)腸癌
(二)診斷依據(jù)
1.排便習(xí)慣改變,便次增加
2.暗紅色血便,便潛血(+)
3.右下腹腫塊
4.伴消瘦、乏力
二、鑒別診斷(5分)
1.炎癥性腸病
2.回盲部結(jié)核
3. 阿米巴痢疾
三、進一步檢查(4分)
1.鋇劑灌腸造影
2.結(jié)腸鏡檢
3.腹部B超
四、治療原則(3分)
1.病理證實后行根治性手術(shù)
2.輔助化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