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藥劑學》各章重點總結(jié)(4)

字號:

第4章 膠囊劑、滴丸和微丸
    重點內(nèi)容
    膠囊劑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次重點內(nèi)容
    1.膠囊劑的制備方法(軟、硬膠囊)、質(zhì)量檢查與包裝儲存
    2.滴丸和微丸的概念、特點與制備方法
    考點摘要
    硬膠囊、軟膠囊和腸溶膠囊的區(qū)別【掌】
    ①硬膠囊劑是將一定量的藥物(或藥材提取物)及適當?shù)妮o料(也可不加輔料)制成均勻的粉末或顆粒,填裝于空心硬膠囊中而制成。
    ②軟膠囊劑是將一定量的藥物(或藥材提取物)溶于適當輔料中,再用壓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欖形的軟質(zhì)膠囊中。
    ③腸溶膠囊是硬膠囊劑或軟膠囊劑中的一種,只是在囊殼中加入了特殊的藥用高分子材料或經(jīng)特殊處理,所以它在胃液中不溶解,僅在腸液中崩解溶化而釋放出活性成份,達到一種腸溶的效果,故而稱為腸溶膠囊劑。腸溶膠囊制備方法有兩個:一是與甲醛作用生成只在腸液中溶解的甲醛明膠,二是在明膠殼表面包被腸溶衣。
    4.1膠囊劑
    4.1.1膠囊劑的概念和特點
    1.概念【掌】 藥物填裝于空心硬質(zhì)膠囊中或密封于彈性軟質(zhì)膠囊中而制成的固體制劑。
    2.特點
    1)掩蓋藥物不良嗅味或提高藥物穩(wěn)定性
    2)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較高[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3)可彌補其他劑型的不足
    4)可延緩藥物的釋放
    5)可定位釋放(口服腸溶、口服結(jié)腸靶向、直腸、陰道等膠囊)
    4.1.2不宜制成膠囊劑的藥物【掌】
    1.藥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2.風化性藥物
    3.吸濕性很強的藥物
    4.易溶性的刺激性藥物
    4.1.3膠囊劑的分類【掌】(按囊殼性狀的不同分)
    1.硬膠囊劑
    2.軟膠囊劑(膠丸)
    根據(jù)用途的特殊性,將其分為硬膠囊、軟膠囊和腸溶膠囊劑三類。
    4.1.4硬膠囊劑的制備
    1.工藝流程【熟】 制備空膠囊→制備填充物料→填充→封口
    2.空膠囊 溶膠-蘸膠(制坯)-干燥-拔殼-切割-整理
    1)組成 囊材(明膠)、增塑(甘油等)、增稠(瓊脂)、遮光(二氧化鈦)、著色防腐劑
    2)空膠囊劑的規(guī)格 常用的為0~5號,號大容積小。
    3)空膠囊的選擇 據(jù)規(guī)定藥量所占容積選。根據(jù)經(jīng)驗或測定物料的堆密度來確定。
    3.填充物料的制備方法
    1)直接將藥物和輔料粉碎、過篩、混勻。
    2)物料的流動性差,可將其制成顆粒。
    3)為便于藥物的配伍或控制藥物釋放,可將藥物制成微丸或包衣微丸。
    4.膠囊劑的封口
    1)卡合 使用鎖口式膠囊,直接套合。
    2)膠封 使用非鎖口式膠囊,用明膠液封口。
    4.1.5軟膠囊劑
    1.軟膠囊劑的組成
    1)軟質(zhì)膠囊 由明膠-甘油-水組成
    2)囊心物(藥料)
    (1)固體藥粉
    (2)藥物的油溶液或混懸液
    (3)藥物的非油性(PEG200、PEG400)溶液或混懸液
    2.軟膠囊劑的制備【熟】
    1)滴制法:軟質(zhì)囊材(膠液)置于雙層噴頭的內(nèi)層,藥料置于雙層噴頭的外層,兩層內(nèi)的物料以不同的速度噴出,膠液包裹定量的藥料,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卻劑中,經(jīng)冷凝而制成無縫的球形軟膠囊。
    2)壓制法:膠液經(jīng)干燥制成膠片(軟質(zhì)膠囊),將藥液置于兩膠片之間,通過加壓模具使膠片緊密結(jié)合形成多種形狀的軟膠囊。
    4.1.6膠囊劑的質(zhì)量檢查【熟】
    1)外觀 2)水分 硬膠囊劑內(nèi)容物的水分不得超過9.0%. 3)裝量差異
    4)崩解時限 5)溶出度 凡檢查溶出度的膠囊不再檢查崩解度。
    4.1.7膠囊劑的包裝與貯存【熟】
    影響膠囊劑的質(zhì)量包裝貯存溫濕度和時間。一般應選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玻璃容器、透濕系數(shù)小的塑料容器和泡罩式包裝,在<25℃、相對濕度<60%的干燥陰涼處,密閉貯存。[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4.2滴丸劑
    4.2.1滴丸劑的概念 【熟】固體或液體藥物與適當?shù)幕|(zhì)加熱融化混勻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經(jīng)收縮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狀制劑。
    4.2.2滴丸劑的特點【熟】
    1.設備簡單、操作方便、利于勞動保護,工藝周期短、生產(chǎn)率高;
    2.工藝條件易控,劑量準確,受熱時間短,易氧化及具揮發(fā)性藥溶于基質(zhì),穩(wěn)定性增加;
    3.可使液態(tài)藥物固體化,便于服用、運輸。
    4.用固體分散技術(shù)制備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點。
    5.也可外用(耳、眼科用),能延長藥效。
    4.2.3滴丸常用基質(zhì)
    1.水溶性基質(zhì) PEG類(PEG4000、PEG6000、PEG9300)、肥皂類等。
    2.脂溶性基質(zhì) 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酯等。
    4.2.4常用的冷凝液 液體石蠟、植物油、水等。
    4.2.5滴丸劑的制備
    1.工藝流程【熟】
    藥物與基質(zhì)加熱熔融混勻→滴入冷卻劑→冷卻→洗丸→干燥→選丸→(包衣)→質(zhì)檢→分裝
    2. 制備的操作要點[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搜 集整理]
    1) 選擇合適的基質(zhì)與冷凝劑
    2) 滴管的口徑應合適
    3) 滴制過程應控制好各部位的溫度
    4.2.6滴丸的質(zhì)量要求
    1.外觀
    2.重量差異
    3.溶散時限 普通滴丸30min;包衣滴丸1h.
    4.3 微丸
    4.3.1微丸的概念【熟】 藥物與輔料構(gòu)成的直徑小于2.5mm的實心球狀制劑。
    4.3.2微丸的特點【熟】
    1.可以直接吞服,較普通丸劑服用方便,藥效迅速。
    2.可以裝入硬膠囊中制成膠囊劑使用。
    3.便于藥物的配伍,減少藥物的配伍變化。
    4.微丸可包衣,達到緩釋和控釋的目的。
    4.3.3微丸的制備
    1.工藝流程 藥物粉碎過篩混合→制顆?!稍铩ò拢?BR>    2.制丸粒的方法
    1)流化沸騰制粒法(一步制粒法)
    2)噴霧干燥制粒法
    3)包衣鍋法(滾轉(zhuǎn)制粒法)
    4)擠出滾圓法
    5)離心拋射法
    6)液中制粒法
    第四章膠囊劑、滴丸劑和微丸歷年考題
    A型題
    1.最宜制成膠囊劑的藥物為
    A.風化性的藥物
    B.具苦味及臭味藥物
    C.吸濕性藥物
    D.易溶性藥物
    E.藥物的水溶液 (答案B)
    提示:什么性質(zhì)的藥物不適宜制成膠囊劑是歷次考試中一個常??嫉降闹R點
    2.不影響滴制法制備膠丸質(zhì)量的因素是
    A.膠液的處方組分比
    B.膠液的粘度
    C.膠丸的重量
    D.藥液、膠液及冷卻液的密度
    E.溫度 (答案C)
    3.膠囊劑不檢查的項目是
    A.裝量差異
    B.崩解時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觀 (答案C)
    4.制備腸溶膠囊劑時,用甲醛處理的目的是
    A.增加彈性
    B.增加穩(wěn)定性
    C.增加滲透性
    D.改變其溶解性能
    E.殺滅微生物(答案D)
    B型題
    [1-5]
    現(xiàn)有乙酰水楊酸粉末欲裝膠囊,如何按其裝量,恰當選用膠囊大小號碼
    A.0號
    B.1號
    C.2號
    D.3號
    E.4號 (答案AECBD)
    1.0.55g
    2.0.15g
    3.0.25g
    4.0.33g
    5.0.20g
    [6一10]
    空膠囊組成中各物質(zhì)起什么作用
    A.成型材料
    B.增塑劑
    C.遮光劑
    D.防腐劑
    E.增稠劑(答案BCEAD)
    6.山梨醇
    7.二氧化鈦
    8.瓊脂
    9.明膠
    10.對羥基苯甲酸酯
    X型題
    1.滴丸劑的特點是
    A.療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B.固體藥物不能制成滴丸劑
    C.生產(chǎn)車間無粉塵
    D.液體藥物可制成固體的滴丸劑
    E.不宜用于耳腔 (答案ACD)
    2.有關(guān)硬膠囊劑的正確表述是
    A.藥物的水溶液盛裝于明膠膠囊內(nèi),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B.可掩蓋藥物的苦味及臭味
    C.只能將藥物粉末填充于空膠囊中
    D.空膠囊常用規(guī)格為0-5號
    E.膠囊可用CAP等材料包衣制成腸溶膠囊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