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甲公司20×0年4月1日,以1064.5萬元的價款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債券,進行長期投資。該債券系當年1月1日發(fā)行,票面年利率為6%,期限為3年,到期一次還本利息。為購買該債券,另發(fā)生相關稅費共計16.5萬元(假定達到重要性要求)。該債券溢價采用直線法攤銷。該債券投資當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27
B、21.5
C、45
D、60
2、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發(fā)生增加變動的是( )。
A、被投資企業(yè)接受現(xiàn)金資產捐贈
B、被投資企業(yè)處置接受捐贈的非現(xiàn)金資產
C、被投資企業(yè)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結轉股權投資準備
D、被投資企業(yè)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
3、2003年4月1日甲企業(yè)以180萬元的價格購買乙企業(yè)60%股權,購買日乙企業(yè)所有者權益250萬元,乙企業(yè)2003年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為30萬元,其中4月~12月為25萬元。假設甲企業(yè)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甲企業(yè)2003年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150
B、192.75
C、180
D、197.25
4、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下列款項中,不得計入其初投資成本的是( )
A、購買價款
B、稅金
C、手續(xù)費
D、資產評估費
5、甲公司2004年2月1日購入2003年1月1日發(fā)行的8年期債券,面值375000元,年利率9.6%,按年支付利息,購買價格488925元,其中包含2003年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則A公司該項短期投資成本是( )元。
A、488925
B、375000
C、452925
D、449925
6、甲企業(yè)2003年1月1日對乙企業(yè)初始投資成本為165萬元,占乙企業(yè)資本30%,采用權益法核算。當年乙企業(yè)實現(xiàn)凈利潤150萬元,2004年乙企業(yè)發(fā)生凈虧損750萬元,則2004年末甲企業(yè)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165
B、210
C、0
D、-15
7、甲公司于2000年6月1日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3年期債券,實際支付價款1105萬元,價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50萬元、未到付息期的債券利息20萬元、相關稅費5萬元(假設未達到重要性的要求),該項債券投資的溢價金額為( )萬元。
A、30
B、35
C、50
D、55
8、A公司2004年5月16日購入某公司90萬股普通股股票作為短期投資,成交價格為每股3元,其中包含每10股0.5元的已宣告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另支付4‰的印花稅,AS公司的短期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 )萬元。
A、270
B、266.58
C、225.9
D、271.08
9、甲公司于20×0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價格購入某上市公司股票50萬股,作為短期投資;購買該股票支付手續(xù)費等10萬元。5月25日,收到該上市公司按每股0.5元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價為每股11元。20×0年12月31日該股票投資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550
B、575
C、585
D、610
10、2004年2月1日甲企業(yè)購買面值為4500萬元的公司債券作為長期投資,共支付價款4860萬元,其中包括手續(xù)費用22.5萬元(假設達到重要性要求),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180萬元,尚未到付息期債券利息22.5萬元。該項債券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為( )萬元。
A、4657.5
B、4680
C、4635
D、4837.5
11、A公司某年6月末“短期投資”賬戶借方余額為36萬元,“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6萬元,8月份收到持有股票的現(xiàn)金股利1萬元,年末,公司長期投資持有的全部有價證券市價為32.4萬元,則年末應沖回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為( )萬元。
A、3.6
B、3.4
C、2.8
D、2.6
12、京環(huán)公司2004年7月1日購入甲公司2003年1月1日發(fā)行的三年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公司債券,進行短期投資。該債券面值為225000元,年利率9%。購買價270000元,支付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4500元。該債券投資的入賬價值為( )元。
A、270000
B、239625
C、274500
D、229500
13、甲公司按單項投資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該公司年末某項短期投資賬面余額為50萬元,市價為42萬元,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貸方余額為10萬元。據此計算,年末對該項短期投資應補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為( )萬元。
A、2
B、3
C、-2
D、0
14、廣發(fā)公司于2004年3月20日,購買甲公司股票150萬股,成交價格每股9元,作為短期投資;購買該股票支付手續(xù)費等22.5萬元。5月20日,收到甲公司按每10股派3.75元的現(xiàn)金股利。6月30日該股票市價為每股8.25元,2004年6月30日該股票應計提跌價準備金額為( )萬元。
A、112.50
B、135
C、546.25
D、78.75
15、東方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3月末“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借方余額為105萬元,4月份被投資方宣告將分派現(xiàn)金股利,公司確認應收股利4.2萬元,其中含公司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取得的凈利潤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1.9萬元,則公司確認應收股利后,“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借方余額應為( )萬元。
A、105
B、103.1
C、102.7
D、100.8
16、甲公司2004年7月1日將其持有的長期債券投資轉讓,轉讓價款526.5萬元已存入銀行,該債券為2002年7月1日購進,面值為506.25萬元,票面利率為5%,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期限為3年。轉讓該債券時,應計利息為50.63萬元,尚未攤銷的折價為8.1萬元,該項債券已計提的減值準備余額為10.13萬元。該公司轉讓該項債券投資實現(xiàn)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12.15
B、-22.28
C、-12.15
D、-30.38
17、A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時,按單項投資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在出售時同時結轉跌價準備。2002年6月10日以每股15元的價格(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0.4元)購進某股票20萬股進行短期投資;6月30日該股票價格下跌到每股12元;7月20日如數(shù)收到宣告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8月20日以每股14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全部出售。2002年該項股票投資發(fā)生的投資損失為( )萬元。`
A、12
B、20
C、32
D、40
18、A企業(yè)2001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于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000元。2001年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000元,2002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1年現(xiàn)金股利200000元。A公司2002年確認應收股利時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
A、30000
B、20000
C、40000
D、0
19、甲公司2002年年初已投資占有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20%,并具有重大影響。當年6月30日,甲公司追加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使占有的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達28%。乙公司2002年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120萬元,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360萬元,則2002年甲公司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損益的份額應為( )萬元。
A、100.8
B、91.2
C、86.4
D、72
20、某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1日,以982萬元的價款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債券,進行長期投資。該債券系當年1月1日發(fā)行,票面年利率為6%,期限為3年,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為購買該債券,另發(fā)生相關稅費共計16.5萬元(假定達到重要性要求)。該債券折價和相關費用采用直線法攤銷。該債券投資當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49.5
B、58.5
C、31.5
D、45
二、多項選擇題
1、對于有市價的長期投資,下列哪些情況應對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 )。
A、市價持續(xù)2年低于賬面價值
B、被投資單位當年發(fā)生嚴重虧損
C、投資單位當年發(fā)生嚴重虧損
D、被投資單位持續(xù)2年發(fā)生虧損
E、該項投資暫停交易1年
2、長期股權投資時,其新的投資成本表述正確的有( )。
A、成本法核算時,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積盈余的分配額沖減投資成本的,應將扣除收到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后的余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B、權益法核算時,應將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調整該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經調整后的成本為新的投資成本
C、權益法核算時,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積盈余的分配額沖減投資成本的,應將扣除收到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后的余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D、取得股權投資后,由于減少被投資單位股份,而使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核算,而按調整后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3、下列各項中,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初始成本入賬的有( )。
A、投資時支付的不含應收股利的價款
B、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fā)生的評估、審計、咨詢費
C、投資時支付的稅金、手續(xù)費
D、投資時付款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
E、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發(fā)生的差旅費
4、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應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由權益法核算改為成本法核算( )。
A、投資企業(yè)由于減少投資而對被投資單位不再重大影響,但仍部分保留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
B、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長期性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企業(yè)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C、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15%的股份,但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仍具有重大影響
D、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25%的股份,但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重大影響
5、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以下哪些情況的發(fā)生投資企業(yè)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
A、因被投資單位重大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而調整前期留存收益
B、被投資單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C、因被投資單位產生關聯(lián)交易差價
D、因被投資單位以盈余公積轉增資本、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E、被投資單位以稅前利潤補虧
6、下列長期股權投資的事項中,投資成本明細賬應作調整并在調整后確認新投資成本的有( )。
A、在權益法下,投資時的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產生差額時
B、在成本法下,確認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計盈利的分配額時
C、在權益法下,攤銷股權投資差額時
D、在權益法下,按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的凈虧損計算應有的份額應沖減投資收益時
7、投資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信息有( )。
A、投資的計價方法
B、對子公司、聯(lián)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投資的賬面價值
C、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期末計價方法,以及短期投資的期末市價
D、期末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賬面價值合計占該企業(yè)凈資產的比例
E、采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yè)與被投資單位會計政策的重大差異
8、下列項目中,投資企業(yè)不應確認為投資收益的有( )
A、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接受實物資產捐贈
B、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宣告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C、權益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宣告發(fā)放股票股利
D、收到短期股票投資的股利
E、權益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以實物資產投資發(fā)生的評估增值
9、以下通過“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的有( )。
A、投資于20年期的分期付息國庫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B、投資于5年期的分期付息公司債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C、投資于5年期到期的一次還本付息的國庫券,不準備持有至到期
D、投資于8年期到期的一次還本付息金融債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10、下列應作為長期債權投資成本入賬的有( )。
A、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債券利息
B、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C、實際支付價款扣除有關債券利息后的金額
D、投資時支付的達到重要程度的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
E、投資時支付的未達到重要程度的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
11、無市價的長期投資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可根據下列跡象判斷有( )。
A、影響被投資單位經營的政治或法律等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導致被投資單位出現(xiàn)巨額虧損
B、被投資單位所供應的商品或提供的勞務因產品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要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被投資單位財務狀況發(fā)生嚴重惡化
C、被投資單位所從事產業(yè)的生產技術等發(fā)生重大變化,被投資單位已失去競爭能力,從而導致財務狀況發(fā)生嚴重惡化,如進行清理整頓、清算等
D、有證據表明該項投資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其他情形
12、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發(fā)生變動的有( )
A、被投資單位接受非現(xiàn)金資產捐贈
B、被投資單位以股本溢價轉增股本
C、被投資單位結轉接受捐贈資產準備
D、被投資單位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E、被投資單位對外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低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
13、在權益法下,下列關于追加投資時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說法正確的有( )。
A、初次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追加投資時也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應根據初次投資、追加投資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分別按規(guī)定的攤銷年限攤銷
B、初次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追加投資時為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超過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C、如果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小于或等于初次投資時產生的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以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為限沖減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未沖減完畢的部分按規(guī)定年限繼續(xù)攤銷
D、初次投資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追加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以初次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為限沖減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不足沖減的借方差額部分,再按規(guī)定的年限分期攤銷
E、如果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小于或等于初始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應按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為限沖減初始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
14、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發(fā)生變動的有( )
A、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股票股利
B、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凈利潤
C、被投資單位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D、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E、被投資單位提取盈余公積
三、計算及會計處理題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于1998年1月3日以貨幣資金投資500萬元,取得乙公司40%的股權,并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乙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月1日,其股東權益為1250萬元,其中股本為1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50萬元。 1999年12月31,乙公司按照相關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并追溯調整。因追溯調整影響凈利潤的數(shù)額:1997年度為—120萬元,1998年度為—60萬元。乙公司將其中的15%調整了盈余公積(其中10%為法定盈余公積,5%為法定公益金),其余調整了未分配利潤。乙公司1998年度追溯調整前的賬面凈利潤為200萬元,1999年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后的凈利潤為—100萬元甲公司對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平均攤銷甲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法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余作為未分配利潤。要求:(1) 編制甲公司1998年相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2) 編制甲公司1999年相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不考慮所分錄對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類科目的影響。涉及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和盈余公積時,應寫出相關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甲企業(yè)于2002年4月1日以41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支付的相關費用0.6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占乙公司實際發(fā)行在外股數(shù)的10%,甲企業(yè)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項投資。2001年12月31日乙公司凈資產為4000萬元(未扣除2002年宣告的2001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 2002年5月1日收到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乙公司2002年5月1日將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100萬元轉入資本公積,乙公司2002年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除上述事項外,乙公司2002年的所有者權益總額未發(fā)生其他增減變動。 2003年1月1日甲企業(yè)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股票200萬股,實際支付價款850萬元(含支付的相關費用1萬元)。此次購買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30%,改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 2003年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提取盈余公積30萬元。2003年8月1日乙公司接受現(xiàn)金捐贈,年末所得稅處理后使得資本公積增加10萬元。 2004年乙公司發(fā)生虧損500萬元。假定應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甲企業(yè)所得稅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稅率33%。要求: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3、勝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利公司)2002年至2005年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1)2002年11月1日,勝利公司與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勝利公司收購A公司股份總額的30%,收購價格為27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xié)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協(xié)議生效日為2002年12月31日。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于2002年12月25日分別經勝利公司和A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有關部門批準。(2)2003年1月1日,A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800萬元,其中股本為4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00萬元(均為2002年度實現(xiàn)的凈利潤)(3)2003年1月1日,A公司董事提出2002年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對該方案進行會計處理后,A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仍為800萬元,其中股本為4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為45萬元,未分配利潤為255萬元。(4)2003年1月1日,勝利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27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5)2003年5月1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2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分配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現(xiàn)金股利200萬元(6)2003年6月5日,勝利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7)2003年6月12日,A公司接受外單位捐贈的新固定資產一臺,A公司由此確認的資本公積為80萬元,并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8)2003年度,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9)2004年5月4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10)2004年度,A公司發(fā)生凈虧損200萬元。(11)2004年12月31日,勝利公司對A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272萬元(12)2005年1月5日,勝利公司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全部對外轉讓,轉讓價款250萬元,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已辦妥,轉讓價款已存入銀行。假定勝利公司在轉讓股份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相關稅費。要求:(1) 確定勝利公司收A公司股權交易中的“股權轉讓日” (2) 編制東公司上述經濟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假定股權投資差額按5年攤銷,“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4、甲公司2004年和2005年對乙公司投資有關資料如下:(1)甲公司2004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發(fā)行在外股票的20%作為長期投資,實際支付價款460萬元,購入后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2004年1月1日乙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000萬元。假定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按5年攤銷。(2)2004年5月10日乙公司股東大會宣告分派2003年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3)2004年5月20日甲公司收現(xiàn)金股利。(4)2004年乙公司發(fā)生虧損200萬元。(5)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360萬元。(6)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又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實際支付價款470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2004年和2005年與投資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5、A公司所得稅采用遞延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2002年—2004年有關投資業(yè)務如下:(1)2002年4月1日用600萬元購入B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實際發(fā)行在外股數(shù)的10%,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項投資。B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2)2002年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3)2002年10月B公司接受現(xiàn)金捐贈經會計處理后增加資本公積100萬元。(4)2003年1月1日A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20%的股份,實際支付價款1250萬元。此次購買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30%,改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2001年12月31日B公司凈資產為6000萬元。股利投資借方差額按10年攤銷。(5)B公司2003年9月1日向C公司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C公司所有者權益的份額200萬元。(6)2003年B公司發(fā)生虧損600萬元。(7)A公司2003年12月31日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8)2004年1月10日,A公司將持有B公司的股份對外轉讓50%,實得款項860萬元,從而對B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權益法核算改為成本法核算。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A公司與投資業(yè)務員有關的會計分錄。
1、甲公司20×0年4月1日,以1064.5萬元的價款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債券,進行長期投資。該債券系當年1月1日發(fā)行,票面年利率為6%,期限為3年,到期一次還本利息。為購買該債券,另發(fā)生相關稅費共計16.5萬元(假定達到重要性要求)。該債券溢價采用直線法攤銷。該債券投資當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27
B、21.5
C、45
D、60
2、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發(fā)生增加變動的是( )。
A、被投資企業(yè)接受現(xiàn)金資產捐贈
B、被投資企業(yè)處置接受捐贈的非現(xiàn)金資產
C、被投資企業(yè)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結轉股權投資準備
D、被投資企業(yè)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
3、2003年4月1日甲企業(yè)以180萬元的價格購買乙企業(yè)60%股權,購買日乙企業(yè)所有者權益250萬元,乙企業(yè)2003年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為30萬元,其中4月~12月為25萬元。假設甲企業(yè)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甲企業(yè)2003年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150
B、192.75
C、180
D、197.25
4、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支付的下列款項中,不得計入其初投資成本的是( )
A、購買價款
B、稅金
C、手續(xù)費
D、資產評估費
5、甲公司2004年2月1日購入2003年1月1日發(fā)行的8年期債券,面值375000元,年利率9.6%,按年支付利息,購買價格488925元,其中包含2003年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則A公司該項短期投資成本是( )元。
A、488925
B、375000
C、452925
D、449925
6、甲企業(yè)2003年1月1日對乙企業(yè)初始投資成本為165萬元,占乙企業(yè)資本30%,采用權益法核算。當年乙企業(yè)實現(xiàn)凈利潤150萬元,2004年乙企業(yè)發(fā)生凈虧損750萬元,則2004年末甲企業(yè)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165
B、210
C、0
D、-15
7、甲公司于2000年6月1日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3年期債券,實際支付價款1105萬元,價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50萬元、未到付息期的債券利息20萬元、相關稅費5萬元(假設未達到重要性的要求),該項債券投資的溢價金額為( )萬元。
A、30
B、35
C、50
D、55
8、A公司2004年5月16日購入某公司90萬股普通股股票作為短期投資,成交價格為每股3元,其中包含每10股0.5元的已宣告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另支付4‰的印花稅,AS公司的短期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是( )萬元。
A、270
B、266.58
C、225.9
D、271.08
9、甲公司于20×0年3月30日,以每股12元的價格購入某上市公司股票50萬股,作為短期投資;購買該股票支付手續(xù)費等10萬元。5月25日,收到該上市公司按每股0.5元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12月31日該股票的市價為每股11元。20×0年12月31日該股票投資的賬面價值為( )萬元。
A、550
B、575
C、585
D、610
10、2004年2月1日甲企業(yè)購買面值為4500萬元的公司債券作為長期投資,共支付價款4860萬元,其中包括手續(xù)費用22.5萬元(假設達到重要性要求),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180萬元,尚未到付息期債券利息22.5萬元。該項債券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的金額為( )萬元。
A、4657.5
B、4680
C、4635
D、4837.5
11、A公司某年6月末“短期投資”賬戶借方余額為36萬元,“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賬戶貸方余額為6萬元,8月份收到持有股票的現(xiàn)金股利1萬元,年末,公司長期投資持有的全部有價證券市價為32.4萬元,則年末應沖回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為( )萬元。
A、3.6
B、3.4
C、2.8
D、2.6
12、京環(huán)公司2004年7月1日購入甲公司2003年1月1日發(fā)行的三年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公司債券,進行短期投資。該債券面值為225000元,年利率9%。購買價270000元,支付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4500元。該債券投資的入賬價值為( )元。
A、270000
B、239625
C、274500
D、229500
13、甲公司按單項投資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該公司年末某項短期投資賬面余額為50萬元,市價為42萬元,短期投資跌價準備貸方余額為10萬元。據此計算,年末對該項短期投資應補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為( )萬元。
A、2
B、3
C、-2
D、0
14、廣發(fā)公司于2004年3月20日,購買甲公司股票150萬股,成交價格每股9元,作為短期投資;購買該股票支付手續(xù)費等22.5萬元。5月20日,收到甲公司按每10股派3.75元的現(xiàn)金股利。6月30日該股票市價為每股8.25元,2004年6月30日該股票應計提跌價準備金額為( )萬元。
A、112.50
B、135
C、546.25
D、78.75
15、東方公司長期股權投資按成本法核算,3月末“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借方余額為105萬元,4月份被投資方宣告將分派現(xiàn)金股利,公司確認應收股利4.2萬元,其中含公司投資后被投資單位取得的凈利潤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1.9萬元,則公司確認應收股利后,“長期股權投資”賬戶借方余額應為( )萬元。
A、105
B、103.1
C、102.7
D、100.8
16、甲公司2004年7月1日將其持有的長期債券投資轉讓,轉讓價款526.5萬元已存入銀行,該債券為2002年7月1日購進,面值為506.25萬元,票面利率為5%,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期限為3年。轉讓該債券時,應計利息為50.63萬元,尚未攤銷的折價為8.1萬元,該項債券已計提的減值準備余額為10.13萬元。該公司轉讓該項債券投資實現(xiàn)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12.15
B、-22.28
C、-12.15
D、-30.38
17、A股份有限公司在中期期末和年度終了時,按單項投資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在出售時同時結轉跌價準備。2002年6月10日以每股15元的價格(其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0.4元)購進某股票20萬股進行短期投資;6月30日該股票價格下跌到每股12元;7月20日如數(shù)收到宣告發(fā)放的現(xiàn)金股利;8月20日以每股14元的價格將該股票全部出售。2002年該項股票投資發(fā)生的投資損失為( )萬元。`
A、12
B、20
C、32
D、40
18、A企業(yè)2001年1月1日,以銀行存款購入乙公司10%的股份,并準備長期持有,采用成本法核算。B公司于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100000元。2001年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000元,2002年5月1日B公司宣告分派2001年現(xiàn)金股利200000元。A公司2002年確認應收股利時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
A、30000
B、20000
C、40000
D、0
19、甲公司2002年年初已投資占有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的20%,并具有重大影響。當年6月30日,甲公司追加對乙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使占有的乙公司有表決權資本達28%。乙公司2002年上半年實現(xiàn)凈利潤120萬元,全年實現(xiàn)凈利潤360萬元,則2002年甲公司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損益的份額應為( )萬元。
A、100.8
B、91.2
C、86.4
D、72
20、某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1日,以982萬元的價款購入面值為1000萬元的債券,進行長期投資。該債券系當年1月1日發(fā)行,票面年利率為6%,期限為3年,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為購買該債券,另發(fā)生相關稅費共計16.5萬元(假定達到重要性要求)。該債券折價和相關費用采用直線法攤銷。該債券投資當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為( )萬元。
A、49.5
B、58.5
C、31.5
D、45
二、多項選擇題
1、對于有市價的長期投資,下列哪些情況應對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 )。
A、市價持續(xù)2年低于賬面價值
B、被投資單位當年發(fā)生嚴重虧損
C、投資單位當年發(fā)生嚴重虧損
D、被投資單位持續(xù)2年發(fā)生虧損
E、該項投資暫停交易1年
2、長期股權投資時,其新的投資成本表述正確的有( )。
A、成本法核算時,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積盈余的分配額沖減投資成本的,應將扣除收到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后的余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B、權益法核算時,應將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調整該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經調整后的成本為新的投資成本
C、權益法核算時,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積盈余的分配額沖減投資成本的,應將扣除收到的利潤或現(xiàn)金股利后的余額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D、取得股權投資后,由于減少被投資單位股份,而使長期股權投資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核算,而按調整后投資賬面價值作為新的投資成本
3、下列各項中,應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取得時初始成本入賬的有( )。
A、投資時支付的不含應收股利的價款
B、為取得長期股權投資而發(fā)生的評估、審計、咨詢費
C、投資時支付的稅金、手續(xù)費
D、投資時付款中所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
E、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時發(fā)生的差旅費
4、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應對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由權益法核算改為成本法核算( )。
A、投資企業(yè)由于減少投資而對被投資單位不再重大影響,但仍部分保留對被投資單位的投資
B、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長期性限制條件下經營,其向投資企業(yè)轉移資金的能力受到限制
C、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15%的股份,但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仍具有重大影響
D、投資單位持有被投資單位25%的股份,但投資單位對被投資單位不再具有重大影響
5、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以下哪些情況的發(fā)生投資企業(yè)不需要進行會計處理( )。
A、因被投資單位重大會計差錯、會計政策變更而調整前期留存收益
B、被投資單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C、因被投資單位產生關聯(lián)交易差價
D、因被投資單位以盈余公積轉增資本、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E、被投資單位以稅前利潤補虧
6、下列長期股權投資的事項中,投資成本明細賬應作調整并在調整后確認新投資成本的有( )。
A、在權益法下,投資時的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產生差額時
B、在成本法下,確認被投資單位分派的屬于投資前累計盈利的分配額時
C、在權益法下,攤銷股權投資差額時
D、在權益法下,按被投資單位發(fā)生的凈虧損計算應有的份額應沖減投資收益時
7、投資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如下信息有( )。
A、投資的計價方法
B、對子公司、聯(lián)營企業(yè)、合營企業(yè)投資的賬面價值
C、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期末計價方法,以及短期投資的期末市價
D、期末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賬面價值合計占該企業(yè)凈資產的比例
E、采用權益法下,投資企業(yè)與被投資單位會計政策的重大差異
8、下列項目中,投資企業(yè)不應確認為投資收益的有( )
A、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接受實物資產捐贈
B、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宣告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
C、權益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宣告發(fā)放股票股利
D、收到短期股票投資的股利
E、權益法核算的被投資企業(yè)以實物資產投資發(fā)生的評估增值
9、以下通過“長期債權投資”科目核算的有( )。
A、投資于20年期的分期付息國庫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B、投資于5年期的分期付息公司債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C、投資于5年期到期的一次還本付息的國庫券,不準備持有至到期
D、投資于8年期到期的一次還本付息金融債券,準備持有至到期
10、下列應作為長期債權投資成本入賬的有( )。
A、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尚未到期債券利息
B、實際支付價款中包含的已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
C、實際支付價款扣除有關債券利息后的金額
D、投資時支付的達到重要程度的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
E、投資時支付的未達到重要程度的手續(xù)費,稅金等相關費用
11、無市價的長期投資是否計提減值準備,可根據下列跡象判斷有( )。
A、影響被投資單位經營的政治或法律等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導致被投資單位出現(xiàn)巨額虧損
B、被投資單位所供應的商品或提供的勞務因產品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要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被投資單位財務狀況發(fā)生嚴重惡化
C、被投資單位所從事產業(yè)的生產技術等發(fā)生重大變化,被投資單位已失去競爭能力,從而導致財務狀況發(fā)生嚴重惡化,如進行清理整頓、清算等
D、有證據表明該項投資實質上已經不能再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的其他情形
12、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投資企業(yè)資本公積發(fā)生變動的有( )
A、被投資單位接受非現(xiàn)金資產捐贈
B、被投資單位以股本溢價轉增股本
C、被投資單位結轉接受捐贈資產準備
D、被投資單位以盈余公積彌補虧損
E、被投資單位對外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初始投資成本低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
13、在權益法下,下列關于追加投資時股權投資差額的處理說法正確的有( )。
A、初次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追加投資時也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應根據初次投資、追加投資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分別按規(guī)定的攤銷年限攤銷
B、初次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追加投資時為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超過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
C、如果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小于或等于初次投資時產生的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以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為限沖減尚未攤銷完畢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余額,未沖減完畢的部分按規(guī)定年限繼續(xù)攤銷
D、初次投資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計入資本公積,追加投資時為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的,以初次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為限沖減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不足沖減的借方差額部分,再按規(guī)定的年限分期攤銷
E、如果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小于或等于初始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應按追加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借方差額為限沖減初始投資時產生的股權投資貸方差額
14、采用權益法核算時,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發(fā)生變動的有( )
A、收到被投資單位分派的股票股利
B、被投資單位實現(xiàn)凈利潤
C、被投資單位以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D、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E、被投資單位提取盈余公積
三、計算及會計處理題
1、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于1998年1月3日以貨幣資金投資500萬元,取得乙公司40%的股權,并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乙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1日;至1998年1月1日,其股東權益為1250萬元,其中股本為1000萬元,盈余公積為250萬元。 1999年12月31,乙公司按照相關會計制度的規(guī)定,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并追溯調整。因追溯調整影響凈利潤的數(shù)額:1997年度為—120萬元,1998年度為—60萬元。乙公司將其中的15%調整了盈余公積(其中10%為法定盈余公積,5%為法定公益金),其余調整了未分配利潤。乙公司1998年度追溯調整前的賬面凈利潤為200萬元,1999年度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后的凈利潤為—100萬元甲公司對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平均攤銷甲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法為: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其余作為未分配利潤。要求:(1) 編制甲公司1998年相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2) 編制甲公司1999年相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不考慮所分錄對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類科目的影響。涉及長期股權投資、利潤分配和盈余公積時,應寫出相關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2、甲企業(yè)于2002年4月1日以410萬元(含已宣告但尚未領取的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支付的相關費用0.6萬元)購入乙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占乙公司實際發(fā)行在外股數(shù)的10%,甲企業(yè)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項投資。2001年12月31日乙公司凈資產為4000萬元(未扣除2002年宣告的2001年度的現(xiàn)金股利)。 2002年5月1日收到現(xiàn)金股利10萬元。乙公司2002年5月1日將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100萬元轉入資本公積,乙公司2002年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除上述事項外,乙公司2002年的所有者權益總額未發(fā)生其他增減變動。 2003年1月1日甲企業(yè)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股票200萬股,實際支付價款850萬元(含支付的相關費用1萬元)。此次購買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30%,改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 2003年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提取盈余公積30萬元。2003年8月1日乙公司接受現(xiàn)金捐贈,年末所得稅處理后使得資本公積增加10萬元。 2004年乙公司發(fā)生虧損500萬元。假定應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按10年攤銷;甲企業(yè)所得稅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稅率33%。要求:編制甲公司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3、勝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利公司)2002年至2005年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1)2002年11月1日,勝利公司與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勝利公司收購A公司股份總額的30%,收購價格為27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xié)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協(xié)議生效日為2002年12月31日。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于2002年12月25日分別經勝利公司和A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有關部門批準。(2)2003年1月1日,A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800萬元,其中股本為4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00萬元(均為2002年度實現(xiàn)的凈利潤)(3)2003年1月1日,A公司董事提出2002年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對該方案進行會計處理后,A公司股東權益總額仍為800萬元,其中股本為400萬元,資本公積為100萬元,盈余公積為45萬元,未分配利潤為255萬元。(4)2003年1月1日,勝利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27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5)2003年5月1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2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分配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分配現(xiàn)金股利200萬元(6)2003年6月5日,勝利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7)2003年6月12日,A公司接受外單位捐贈的新固定資產一臺,A公司由此確認的資本公積為80萬元,并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8)2003年度,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9)2004年5月4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0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10)2004年度,A公司發(fā)生凈虧損200萬元。(11)2004年12月31日,勝利公司對A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272萬元(12)2005年1月5日,勝利公司將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全部對外轉讓,轉讓價款250萬元,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已辦妥,轉讓價款已存入銀行。假定勝利公司在轉讓股份過程中沒有發(fā)生相關稅費。要求:(1) 確定勝利公司收A公司股權交易中的“股權轉讓日” (2) 編制東公司上述經濟業(yè)務有關的會計分錄(假定股權投資差額按5年攤銷,“長期股權投資”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4、甲公司2004年和2005年對乙公司投資有關資料如下:(1)甲公司2004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發(fā)行在外股票的20%作為長期投資,實際支付價款460萬元,購入后對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2004年1月1日乙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000萬元。假定股權投資借方差額按5年攤銷。(2)2004年5月10日乙公司股東大會宣告分派2003年現(xiàn)金股利100萬元。(3)2004年5月20日甲公司收現(xiàn)金股利。(4)2004年乙公司發(fā)生虧損200萬元。(5)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乙公司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360萬元。(6)2005年1月1日甲公司又從證券市場上購入乙公司30%的股份,實際支付價款470萬元。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公司2004年和2005年與投資有關業(yè)務的會計分錄。
5、A公司所得稅采用遞延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2002年—2004年有關投資業(yè)務如下:(1)2002年4月1日用600萬元購入B公司股票100萬股,每股面值1元,占B公司實際發(fā)行在外股數(shù)的10%,A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項投資。B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15%。(2)2002年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00萬元(假定利潤均衡發(fā)生)。(3)2002年10月B公司接受現(xiàn)金捐贈經會計處理后增加資本公積100萬元。(4)2003年1月1日A公司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20%的股份,實際支付價款1250萬元。此次購買完成后,持股比例達到30%,改用權益法核算此項投資。2001年12月31日B公司凈資產為6000萬元。股利投資借方差額按10年攤銷。(5)B公司2003年9月1日向C公司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投資時應享有C公司所有者權益的份額200萬元。(6)2003年B公司發(fā)生虧損600萬元。(7)A公司2003年12月31日對B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可收回金額為1700萬元。(8)2004年1月10日,A公司將持有B公司的股份對外轉讓50%,實得款項860萬元,從而對B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響,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由權益法核算改為成本法核算。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編制A公司與投資業(yè)務員有關的會計分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