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道107鄭州市金水路立交橋和鄭汴路立交橋的上部結構分別為18.34+5×24+4×30+5×24+18.34、18.34+5×24+5×30+5×24+18.34預應力連續(xù)箱梁組成,箱梁混凝土標號為50號。由于107國道鄭州段地處國家南北東西大動脈的中心地段,因此省交通廳要求保質保量提前完成施工任務,按有關要求計算每6~7天要求澆注兩孔(對稱)箱梁,這樣混凝土早期3天強度最少要達到45Mpa。由于施工期間不能阻斷交通,故金水路和鄭汴路立交橋施工需要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方法。這樣配制早強高標號的泵送混凝土在我局施工又一次成為必然。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 現(xiàn)場施工
配制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在我局東明黃河公路大橋箱梁施工中已有初步應用,與上次所不同的是這次要求早期強度高,靠原有的經(jīng)驗和資料是不能滿足要求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摸索、實踐、總結和提高,在實踐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正確選材和試驗
1.1 水泥
根據(jù)項目組材料處提供的各廠家水泥情況,對有供貨能力的各主要廠家的525號普遍硅酸鹽水泥進行了反復的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結果見表1。并將用水量和凝結時間接近的水泥分別進行了試配,選定合適的配合比后,用坍落度進行控制。
1.2 砂石料
根據(jù)項目組材料處調(diào)查結果,禹縣產(chǎn)大砂的0.315mm粒徑以下細骨料的比例為8~12%,比較適合泵送,且含泥量小于1%,質量比較穩(wěn)定。
根據(jù)鋼筋布設情況、箱梁斷面尺寸情況和泵管的直徑以及泵送高度等,碎石統(tǒng)一采用密縣產(chǎn)10~25mm規(guī)格的碎石,該碎石的特點為中粗粒徑偏多,石質為花崗巖。
目前我省地方材料質量和規(guī)格不很穩(wěn)定,在實際生產(chǎn)中有一定的變化,經(jīng)常會遇到規(guī)格超出標準的情況,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及泵送的順利進行,我們采取了質量崗位責任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技術水平,限度地減少人為誤差因素。
1.3 外加劑
針對箱梁施工的具體情況,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單位體積的水泥用量較大,含砂率要求高,粗骨料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施工中產(chǎn)生反應熱較大,混凝土溫度較高,終凝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大,極易產(chǎn)生裂縫。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其終凝后的收縮徐變,進而消除裂縫的產(chǎn)生,決定采用添加外加劑的辦法。
經(jīng)過對比,從我局以往用的外加劑中選用性能好、質量優(yōu)的FDN-5型減水劑及木質磺酸鈣作為這次選用的對象,經(jīng)多次試驗,采用山東萊蕪生產(chǎn)的FDN-5型減水劑,摻量比例為1.0%,木質磺酸鈣摻量為0.2%時效果,能明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滿足泵送、早強、高標號的綜合施工需要。
注意加入外加劑后應適當延長拌和時間,確保攪拌均勻。
2、確定坍落度
我們以往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經(jīng)驗表明,坍落度在90~130mm的情況下均可順利進行泵送施工。但在實際施工中應充分考慮坍落度的損失,輸送距離、輸送高度、時間、骨料級配差異等因素,因此配制坍落度按100~180mm控制。
3、確定配合比
根據(jù)施工要求,用3天強度和坍落度為評定標準,簡單采用正交設計試配。從影響混凝土配合比的4個因素即每立方米水泥用量、水灰比、含砂率和外加劑入手,每個要素各選3個標準,如(表2)-箱梁50號泵送混凝土各因素標準,并分別進行了試配,見(表3)-50號泵送混凝土試配表。
對表3:《50號泵送混凝土試配表》進行了全面分析,能滿足箱梁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組合為編號“2.1”組,即水泥用量為510kg、水灰比0.33、砂率40%、外加劑1.2%。所以,這次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組合即為編號“2.1”組。
4、混凝土配合比的修正
為了縮小室內(nèi)試驗與現(xiàn)場質量控制上的差異,并考慮施工現(xiàn)場材料吸水性、含水量有所不同,為提高配合比的準確性、可靠性,我們又進一步對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做了多組重復試驗。
從重復試驗結果看,用施工現(xiàn)場實際使用材料做出的混凝土強度比施工要求的強度R3-45 Mpa略低,坍落度值略高,考慮到夏季施工天氣影響大以及工地與試驗室質量控制的誤差,經(jīng)現(xiàn)場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決定把水灰比降到0.32,水泥用量提高到520kg,且考慮到夏季施工的特點另配一組加木質磺酸鈣的配合比,經(jīng)再次試驗,即能滿足要求且結果比較穩(wěn)定。最終確定的配合比見表4-最后理論配合比表。
5、結束語
上述配合比經(jīng)施工實踐檢驗,效果良好,混凝土3天抗壓強度達45Mpa以上,為施工贏得了時間。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在施工中應用的不是很普遍,在施工配制后實際施工中可借鑒的經(jīng)驗不是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因時、因地、因材而宜,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地試驗探索,逐步使高標號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技術和施工為大家所掌握。(成宣方)
關鍵詞:泵送混凝土 現(xiàn)場施工
配制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在我局東明黃河公路大橋箱梁施工中已有初步應用,與上次所不同的是這次要求早期強度高,靠原有的經(jīng)驗和資料是不能滿足要求的,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摸索、實踐、總結和提高,在實踐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正確選材和試驗
1.1 水泥
根據(jù)項目組材料處提供的各廠家水泥情況,對有供貨能力的各主要廠家的525號普遍硅酸鹽水泥進行了反復的物理力學性能試驗。結果見表1。并將用水量和凝結時間接近的水泥分別進行了試配,選定合適的配合比后,用坍落度進行控制。
1.2 砂石料
根據(jù)項目組材料處調(diào)查結果,禹縣產(chǎn)大砂的0.315mm粒徑以下細骨料的比例為8~12%,比較適合泵送,且含泥量小于1%,質量比較穩(wěn)定。
根據(jù)鋼筋布設情況、箱梁斷面尺寸情況和泵管的直徑以及泵送高度等,碎石統(tǒng)一采用密縣產(chǎn)10~25mm規(guī)格的碎石,該碎石的特點為中粗粒徑偏多,石質為花崗巖。
目前我省地方材料質量和規(guī)格不很穩(wěn)定,在實際生產(chǎn)中有一定的變化,經(jīng)常會遇到規(guī)格超出標準的情況,為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及泵送的順利進行,我們采取了質量崗位責任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業(yè)務技術水平,限度地減少人為誤差因素。
1.3 外加劑
針對箱梁施工的具體情況,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單位體積的水泥用量較大,含砂率要求高,粗骨料含量相對較少,因此在施工中產(chǎn)生反應熱較大,混凝土溫度較高,終凝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大,極易產(chǎn)生裂縫。為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減少其終凝后的收縮徐變,進而消除裂縫的產(chǎn)生,決定采用添加外加劑的辦法。
經(jīng)過對比,從我局以往用的外加劑中選用性能好、質量優(yōu)的FDN-5型減水劑及木質磺酸鈣作為這次選用的對象,經(jīng)多次試驗,采用山東萊蕪生產(chǎn)的FDN-5型減水劑,摻量比例為1.0%,木質磺酸鈣摻量為0.2%時效果,能明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滿足泵送、早強、高標號的綜合施工需要。
注意加入外加劑后應適當延長拌和時間,確保攪拌均勻。
2、確定坍落度
我們以往泵送混凝土的施工經(jīng)驗表明,坍落度在90~130mm的情況下均可順利進行泵送施工。但在實際施工中應充分考慮坍落度的損失,輸送距離、輸送高度、時間、骨料級配差異等因素,因此配制坍落度按100~180mm控制。
3、確定配合比
根據(jù)施工要求,用3天強度和坍落度為評定標準,簡單采用正交設計試配。從影響混凝土配合比的4個因素即每立方米水泥用量、水灰比、含砂率和外加劑入手,每個要素各選3個標準,如(表2)-箱梁50號泵送混凝土各因素標準,并分別進行了試配,見(表3)-50號泵送混凝土試配表。
對表3:《50號泵送混凝土試配表》進行了全面分析,能滿足箱梁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組合為編號“2.1”組,即水泥用量為510kg、水灰比0.33、砂率40%、外加劑1.2%。所以,這次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的組合即為編號“2.1”組。
4、混凝土配合比的修正
為了縮小室內(nèi)試驗與現(xiàn)場質量控制上的差異,并考慮施工現(xiàn)場材料吸水性、含水量有所不同,為提高配合比的準確性、可靠性,我們又進一步對施工現(xiàn)場的材料做了多組重復試驗。
從重復試驗結果看,用施工現(xiàn)場實際使用材料做出的混凝土強度比施工要求的強度R3-45 Mpa略低,坍落度值略高,考慮到夏季施工天氣影響大以及工地與試驗室質量控制的誤差,經(jīng)現(xiàn)場技術人員共同研究決定把水灰比降到0.32,水泥用量提高到520kg,且考慮到夏季施工的特點另配一組加木質磺酸鈣的配合比,經(jīng)再次試驗,即能滿足要求且結果比較穩(wěn)定。最終確定的配合比見表4-最后理論配合比表。
5、結束語
上述配合比經(jīng)施工實踐檢驗,效果良好,混凝土3天抗壓強度達45Mpa以上,為施工贏得了時間。高標號泵送混凝土在施工中應用的不是很普遍,在施工配制后實際施工中可借鑒的經(jīng)驗不是很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因時、因地、因材而宜,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地試驗探索,逐步使高標號泵送混凝土的配制技術和施工為大家所掌握。(成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