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口試題類型
第一部分 Listening Test
1.Spot Dictation (30%)
1) 拼寫錯誤,但不影響理解的,如:intrest.不扣分
2) 每空格寫對其中一半詞的,給1分。
應試指導:
1)第一句特征及整體分析(內(nèi)容、語調(diào)及寫作風格)
2)通篇略讀及相關詞匯/格局判斷
每一段第一句及最末一句
每一篇文章首尾對應
3)章結構分析(平行、轉折、舉例)
應試技巧:
1)恢復原理
2)五大必填要素
3)其它功能要素及填入詞匯特色(參見本校自編教材《中高級口譯證書總復習》)
4)高頻詞匯
2.Multiple Choice (20%)每題1分,共20分。
應試指導:
1)整體判斷模式
a、推銷產(chǎn)品 b、新聞條例 c、檢索段 d、公司企業(yè)結構介紹
e、個人經(jīng)歷段 f、產(chǎn)品優(yōu)缺點 g、某樣物品現(xiàn)狀
2)選擇段技巧
a、四個名詞——檢索中心詞 b、主題團結性 c、語氣及強調(diào)原則
d、數(shù)字及固化詞匯不精確性 e、可能性語氣及常規(guī)選擇模型
f、區(qū)別及對比模式
以上可參考本校自編教材《口譯證書考試專題指導講座(一)》
3.Nate-taking And Gap-filling (20%)
1)每空格一個單詞,每單詞1分;
2)拼寫錯誤,但不影響理解的,給0.5分;
3)一個空格填寫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的,不給分。
4.Sentence Translation (15%)
1)每句句子3分;
2)內(nèi)容基本正確,表達通順,給3分;
3)內(nèi)容基本正確,表達較通順,給2-2.5分;
4)尚能表達一半內(nèi)容的,給予1.5分;
5)關鍵信息錯誤不給分。
5.Passage Translation
1)每題共兩段短文,每段7-8分;
2)語言表達占每段總分的40%,即2.5-3分;
3)內(nèi)容占每段部分的60%,即4.5-5分;
4)內(nèi)容錯誤不給分。
關于翻譯(中譯英與英譯中應試技巧)
應試指導:
1)翻譯重點詞匯必掌握(參考自編教材《詞匯冊》及《中高級口譯證書高頻翻譯考點》)
2)掌握中高級口譯常見主題及相應句子/詞匯、譯法
(1)港澳臺 (2)經(jīng)濟改革 (3)中美關系 (4)環(huán)境保護
(5)人權問題 (6)網(wǎng)絡 (7)西部大發(fā)展 (8)金融
(9)祖國河山 (10)教育 (11)WTO與世界貿(mào)易
(12)現(xiàn)代科學技術 (13)現(xiàn)代科學技術 (14)民族問題
(15)上海及浦東 (16)其它
3)掌握及熟記以上topic所涉及關鍵句子/詞匯(參考自編教材《翻譯主題》及《翻譯主題續(xù)》)
應試技巧:
1)難句(英譯中)掌握(72句型)
2)常見口譯證書關鍵句匯編(參考自編教材)
3)間接翻譯轉換模型
4)翻譯重點詞判定
第二部分 Reading Test
1.Multiple Choice (50%) 每個選擇2.5分。
2.Questions and Answers (50%)
1)每個回答5分;
2)內(nèi)容基本正確,無語言錯誤,給5分;
3)內(nèi)容基本正確,有個別語言錯誤,扣1-1.5分;
4)內(nèi)容有錯誤,酌情扣分。
應試指導:
1)文章中心思想70%原則及中心主題支配性。
2)展開圖線及圍繞中心討論性。
3)句子推理性
(范圍/語氣/具體與抽象)
應試技巧:1)曲折語氣 2)生動詞匯 3)主觀性 4)承上式 5)部分性/局部性
6)區(qū)別性/相異性 7)表面與深層轉換 8)難詞效應 9)復雜轉換
10)可能性 11)常記性 12)評論及抽象文字
一。 聽力單題技巧::
(一) 預測能力(道正認為預測是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預測能力是聽者在聽取錄音之前所具有的獲取信息的能力。聽者可通過對某些關鍵詞、重要短語、相關問題和選項的分析來提前預測聽力材料中的大致內(nèi)容。
1. 分析選項,預測答案
選項是信息材料的重要體現(xiàn),因而它是聽者重要的信息來源。聽者通過對選項的解析思考,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某一點上。
在對選項進行解析思考時,聽者應對短選項一目了然,抓住重點。譬如:
(A)At one o'clock. (B) At two o'clock. (C)At three o'clock. (D) At four o'clock.
當你看到這四個選項時,你腦海中馬上就會有時間的概念。試題可能會問What time,所以在聽錄音時,你就應注意有關時間的陳述。
W: Hi, Jack.
M: Hi Wanda. Where are you rushing to?
W: I'm heading for a meeting of the ski club. It starts at three o'clock.
此時,你會清晰地聽到at three o'clock, 最后當你聽到What time does the meeting begin?時,你就會毫不猶豫地選(C)。
● 本題較簡單,有時命題者會進行若干混淆,如有可能考生聽到“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這時考生可能從(A)1831(B)1857(C)1921(D)1951,最后答案為(B),或者有時考生聽到“某某事發(fā)生于1971,then 3 years later people realized it.” 考生聽到“When did people realize it?” 考生應選擇為(D)1974,道正建議熟悉命題構造是取勝的關鍵。
對長選項的解析比對短選項的解析難度大。因為長選項句子長、信息多,需要聽者在幾秒鐘內(nèi)略讀一遍,所以要求聽者具有快速閱讀能力、快速反應能力、短期記憶能力和處理信息能力。為了既省時,又準確,做到有的放矢,應注意:A、縱觀選項;B、劃出相異詞語;C、預測目標選項;D、聽音時有所側重。譬如:
(A) We told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and he took our advice.
(B) We asked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but he didn't listen to us.
(C) We tried to persuade him to go to Australia, but he said he didn't want to.
(D) We said that he could do well in Australia, but he was not convinced.
當聽者遇到這四個選項時,乍一看句子很長,但不同點卻只有幾個詞。若豎看,聽者會發(fā)現(xiàn)前三句開頭有相似之處We told/ asked /persuade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看完這四個選項之后,聽者便會想像出問題可能會是“我們是(否)勸他去澳大利亞,他是否聽從了。”因此,當我們聽到“We tried to persuade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but in vain.” 時,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選(B)。
● 請大家注意:(B)(C)(D)三個選項形狀相近,(一般聽力技巧意群一致中,有一個解),所以這三個選項中有解的可能性極大。而選項(C)出現(xiàn)了tried to persuade him ,與原文一致,而且出現(xiàn)所以命題者含義是要考生聽到什么選什么,所以(C)也不可能為解。(B)與(D)二項相反,所以做解概率較大,道正認為熟悉試題選項構造是取勝的關鍵。
2. 綜合分析,抓關鍵詞
當出現(xiàn)幾個或多個選項信息時,聽者應縱觀所有選項,推斷出其中的關鍵詞,連詞
成一線(在聽長篇文章時,尤為如此)。這樣聽者既有總體印象,又能預測出所問問題的范圍。
例如: (A) There is no variation in clim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B) The climate varies a little in the United States.
(C) The climate varies a lot in the United States.
(D )The climate is very pleasant all the year round.
在聽音之前瀏覽一遍所有選項,稍加分析,聽者便不難發(fā)現(xiàn)選項中的幾個信息詞no variation, a little, a lot, very pleasant.聽者不妨將這些信息劃出或做標記,在聽音時加以注意,這樣便很容易聽出。
● 考生應該注意的選項技巧為:(道正推薦)
a.相似中的多項(選擇項)解其中
b.意群一致中有解
c.程度及加強語氣中有解(作者強調(diào)為解)
(二)辨聽信息
辨聽信息是一項監(jiān)聽技能,可謂同樣是解析分析之鑰匙。掌握它,聽者便可接匙開鎖,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在聽音過程中,通過對具體信息的識別,以點帶面,理解全篇。例如:
(A)Jason met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unexpectedly in Chicago.
(B) Jason missed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in Chicago.
(C) Jason planned a meeting in Chicago with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D) Jason went back to his college in Chicago.
四個選項中的具體不同信息為met,missed,planned a meeting,went back to.聽者在聽時須留意辨別。當聽者聽到“Jason ran across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during a business trip to Chicago.”時,“ran across”正好與(A)中的“met.……unexpectedly”相吻合。
● 在口譯證書中,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是轉換的重點,如聽到“yes-signs” 選 “agree”, 聽到 “wholly done” 選 “completed”。
(三)要點選擇
要點選擇在聽力理解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聽者可以通過對要點的選擇來達到預期理解和選擇的目的,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重要話語如標識語和非標識語的理解。
1.標識語
標識語以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出現(xiàn)在聽力材料中,以引起聽者注意。這些標識語有:firstly .……,secondly.……,thirdly.……;the first thing I'm going to talk about is.……,the next thing.……,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1 want to make clear is.……,the last thing 1want to.……etc.
● 道正認為,應在如下幾個方面注意聽力要點:
(A) 語氣強調(diào)必考 extremely definitely the best option
(B) 插入必考 by the way what's more
(C) 性必考 unique only
(D) 平行例子中,反復出現(xiàn)選擇必考
(E) 平行例子中,最后出現(xiàn)的是關鍵
2.非標識語
非標識語在聽力材料中無明顯的語言標識,它是講話人利用聲調(diào)高低、語速快慢的變化手段來提醒聽者。例如:
W:Help me with this stack of books,will you7
M:'Help',you! Do you think I' work,here?由以上對話可以看出,講話人重讀了help you!同時后邊用力問道Do you think l work here?這樣講話人便提示了聽者“我是不會幫助你的”。
(四)猜詞悟意
猜詞悟意是利用語篇結構,上下文語境以及定義來推測生詞的涵義和句子的內(nèi)容。聽力的過程就是隨講話人講話的語速,聽者邊聽邊記邊思維的過程。聽完材料后,聽者應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理解和判斷去回答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在聽力技能訓練方面要特別注意利用定義、篇章、上下文語境來推測生詞的涵義,進而達到對句子、文章的正確理解和對問題的正確回答。例如:定義……is/mean(s);舉例……for example/such as/for instance/like.……;重述……or/that is/namely.……;連貫firstly.……secondly.……thirdly.……
(五)掌握大意聽者在聽完一篇文章后,力求聽懂全文,掌握其意。然而,情況并非如此簡單。在聽音時,聽者往往會有幾個單詞或有些地方聽不懂,會停留在未聽懂的單詞上思考,這樣不僅影響下文的聽音,而且會影響總體聽音效果。因此,聽者須注意以下技能的培養(yǎng):
1)分析選項,由選項預測內(nèi)容。
2)辨別關鍵詞,以點帶面領悟篇章大意。
3)聽音時應特別注意篇章首尾句,來掌握材料大意。
● 考生應注意主題圍繞性是解題重要技巧
二、篇章聽力技能
篇章聽力不同于句子聽力,它超出句子和簡單對話層次界限。因為短文篇幅長,信息量大,要求聽者知識面寬,基本功扎實,不僅需要掌握中心大意,而且需要掌握事實數(shù)據(jù)。因此該部分為聽力測試中難度的部分。
有些考生在測試中,由于缺乏基本聽力技能和知識面,聽音后往往抓不住中心,只知支離破碎的幾個詞和幾句話,可謂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這樣考生對篇章的印象也只是斷斷續(xù)續(xù)、模模糊糊。在選擇時,也只能像砍了頭的雞,到處亂撞,或“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如何預測信息,獲取信息,成功應試呢?這就需要掌握以下篇章聽力技能。
(一)預測信息
在聽短文時,可利用讀Direction的時間,快速掃視短文問題的選擇項,然后分析預測短文的主旨是什么,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提出什么樣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利用關鍵詞、主體句、結論句、標識詞等去預測聽的內(nèi)容是關于哪方面的。在聽的過程中,利用已獲信息不斷調(diào)整預測,不斷思考聯(lián)想,以掌握短文主旨,觀點和看法。
You will read:
(A)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 '
(C)Iron Beam Machining Company.
(D)Iron Boat Machine Corporation.
從選項中,聽者會猜出材料談的是有關“機械公司”方面的事。因為四個選項中,均出現(xiàn) machine一詞。三個選項中,均出現(xiàn)“公司”一詞,即:(A)中的Corporation,(C)中的Company 以及(D)中的Corporation.
When you hea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full name of IBM?
你會立刻想到IBM中,I表示International,B表示Business,M表示Machines.乍看,(B)項似乎合適,但IBM是一公司的名稱,應將Corporation一詞加上,所以全稱應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預測信息流程(道正推薦)
預測全部試題 確定題型內(nèi)容 主題為中心采用圍繞性
特征模式 確認聽力重點
下面以高級口譯試題為例: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1. (A) A compact car.
(B) A wrist watch.
(C) A walkman.
(D) A small television.
2. (A) Eight years ago.
(B) In the spring of 1982.
(C) At the end of 1982.
(D) In 1983.
3. (A) Sinclair
(B) Casio.
(C) Hattori.
(D) Sony.
4. (A) People who show great interest in novelty items.
(B) People who work at railway or bus stations.
(C) People who travel on trains and buses regularly.
(D) People who have monotonous work.
5. (A) It's getting smaller every year.
(B) It's increasing rapidly.
(C) It's expanding only in Japan.
(D) It started in the 70's.
本篇文章為標準產(chǎn)品推薦文,題1)的四個選項為名詞,均為物品詞,也就是文章討論的中心。題2)為時間,一定是與物品有關的時間,如產(chǎn)品發(fā)明時間等。題3)為專有名詞,估計是文中討論的重點產(chǎn)品的名稱。題4)主要是顧客群。題5)為產(chǎn)品發(fā)展狀態(tài)。
第一部分 Listening Test
1.Spot Dictation (30%)
1) 拼寫錯誤,但不影響理解的,如:intrest.不扣分
2) 每空格寫對其中一半詞的,給1分。
應試指導:
1)第一句特征及整體分析(內(nèi)容、語調(diào)及寫作風格)
2)通篇略讀及相關詞匯/格局判斷
每一段第一句及最末一句
每一篇文章首尾對應
3)章結構分析(平行、轉折、舉例)
應試技巧:
1)恢復原理
2)五大必填要素
3)其它功能要素及填入詞匯特色(參見本校自編教材《中高級口譯證書總復習》)
4)高頻詞匯
2.Multiple Choice (20%)每題1分,共20分。
應試指導:
1)整體判斷模式
a、推銷產(chǎn)品 b、新聞條例 c、檢索段 d、公司企業(yè)結構介紹
e、個人經(jīng)歷段 f、產(chǎn)品優(yōu)缺點 g、某樣物品現(xiàn)狀
2)選擇段技巧
a、四個名詞——檢索中心詞 b、主題團結性 c、語氣及強調(diào)原則
d、數(shù)字及固化詞匯不精確性 e、可能性語氣及常規(guī)選擇模型
f、區(qū)別及對比模式
以上可參考本校自編教材《口譯證書考試專題指導講座(一)》
3.Nate-taking And Gap-filling (20%)
1)每空格一個單詞,每單詞1分;
2)拼寫錯誤,但不影響理解的,給0.5分;
3)一個空格填寫兩個或兩個以上單詞的,不給分。
4.Sentence Translation (15%)
1)每句句子3分;
2)內(nèi)容基本正確,表達通順,給3分;
3)內(nèi)容基本正確,表達較通順,給2-2.5分;
4)尚能表達一半內(nèi)容的,給予1.5分;
5)關鍵信息錯誤不給分。
5.Passage Translation
1)每題共兩段短文,每段7-8分;
2)語言表達占每段總分的40%,即2.5-3分;
3)內(nèi)容占每段部分的60%,即4.5-5分;
4)內(nèi)容錯誤不給分。
關于翻譯(中譯英與英譯中應試技巧)
應試指導:
1)翻譯重點詞匯必掌握(參考自編教材《詞匯冊》及《中高級口譯證書高頻翻譯考點》)
2)掌握中高級口譯常見主題及相應句子/詞匯、譯法
(1)港澳臺 (2)經(jīng)濟改革 (3)中美關系 (4)環(huán)境保護
(5)人權問題 (6)網(wǎng)絡 (7)西部大發(fā)展 (8)金融
(9)祖國河山 (10)教育 (11)WTO與世界貿(mào)易
(12)現(xiàn)代科學技術 (13)現(xiàn)代科學技術 (14)民族問題
(15)上海及浦東 (16)其它
3)掌握及熟記以上topic所涉及關鍵句子/詞匯(參考自編教材《翻譯主題》及《翻譯主題續(xù)》)
應試技巧:
1)難句(英譯中)掌握(72句型)
2)常見口譯證書關鍵句匯編(參考自編教材)
3)間接翻譯轉換模型
4)翻譯重點詞判定
第二部分 Reading Test
1.Multiple Choice (50%) 每個選擇2.5分。
2.Questions and Answers (50%)
1)每個回答5分;
2)內(nèi)容基本正確,無語言錯誤,給5分;
3)內(nèi)容基本正確,有個別語言錯誤,扣1-1.5分;
4)內(nèi)容有錯誤,酌情扣分。
應試指導:
1)文章中心思想70%原則及中心主題支配性。
2)展開圖線及圍繞中心討論性。
3)句子推理性
(范圍/語氣/具體與抽象)
應試技巧:1)曲折語氣 2)生動詞匯 3)主觀性 4)承上式 5)部分性/局部性
6)區(qū)別性/相異性 7)表面與深層轉換 8)難詞效應 9)復雜轉換
10)可能性 11)常記性 12)評論及抽象文字
一。 聽力單題技巧::
(一) 預測能力(道正認為預測是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預測能力是聽者在聽取錄音之前所具有的獲取信息的能力。聽者可通過對某些關鍵詞、重要短語、相關問題和選項的分析來提前預測聽力材料中的大致內(nèi)容。
1. 分析選項,預測答案
選項是信息材料的重要體現(xiàn),因而它是聽者重要的信息來源。聽者通過對選項的解析思考,可以將注意力集中到某一點上。
在對選項進行解析思考時,聽者應對短選項一目了然,抓住重點。譬如:
(A)At one o'clock. (B) At two o'clock. (C)At three o'clock. (D) At four o'clock.
當你看到這四個選項時,你腦海中馬上就會有時間的概念。試題可能會問What time,所以在聽錄音時,你就應注意有關時間的陳述。
W: Hi, Jack.
M: Hi Wanda. Where are you rushing to?
W: I'm heading for a meeting of the ski club. It starts at three o'clock.
此時,你會清晰地聽到at three o'clock, 最后當你聽到What time does the meeting begin?時,你就會毫不猶豫地選(C)。
● 本題較簡單,有時命題者會進行若干混淆,如有可能考生聽到“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這時考生可能從(A)1831(B)1857(C)1921(D)1951,最后答案為(B),或者有時考生聽到“某某事發(fā)生于1971,then 3 years later people realized it.” 考生聽到“When did people realize it?” 考生應選擇為(D)1974,道正建議熟悉命題構造是取勝的關鍵。
對長選項的解析比對短選項的解析難度大。因為長選項句子長、信息多,需要聽者在幾秒鐘內(nèi)略讀一遍,所以要求聽者具有快速閱讀能力、快速反應能力、短期記憶能力和處理信息能力。為了既省時,又準確,做到有的放矢,應注意:A、縱觀選項;B、劃出相異詞語;C、預測目標選項;D、聽音時有所側重。譬如:
(A) We told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and he took our advice.
(B) We asked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but he didn't listen to us.
(C) We tried to persuade him to go to Australia, but he said he didn't want to.
(D) We said that he could do well in Australia, but he was not convinced.
當聽者遇到這四個選項時,乍一看句子很長,但不同點卻只有幾個詞。若豎看,聽者會發(fā)現(xiàn)前三句開頭有相似之處We told/ asked /persuade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看完這四個選項之后,聽者便會想像出問題可能會是“我們是(否)勸他去澳大利亞,他是否聽從了。”因此,當我們聽到“We tried to persuade him not to go to Australia, but in vain.” 時,我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選(B)。
● 請大家注意:(B)(C)(D)三個選項形狀相近,(一般聽力技巧意群一致中,有一個解),所以這三個選項中有解的可能性極大。而選項(C)出現(xiàn)了tried to persuade him ,與原文一致,而且出現(xiàn)所以命題者含義是要考生聽到什么選什么,所以(C)也不可能為解。(B)與(D)二項相反,所以做解概率較大,道正認為熟悉試題選項構造是取勝的關鍵。
2. 綜合分析,抓關鍵詞
當出現(xiàn)幾個或多個選項信息時,聽者應縱觀所有選項,推斷出其中的關鍵詞,連詞
成一線(在聽長篇文章時,尤為如此)。這樣聽者既有總體印象,又能預測出所問問題的范圍。
例如: (A) There is no variation in clim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B) The climate varies a little in the United States.
(C) The climate varies a lot in the United States.
(D )The climate is very pleasant all the year round.
在聽音之前瀏覽一遍所有選項,稍加分析,聽者便不難發(fā)現(xiàn)選項中的幾個信息詞no variation, a little, a lot, very pleasant.聽者不妨將這些信息劃出或做標記,在聽音時加以注意,這樣便很容易聽出。
● 考生應該注意的選項技巧為:(道正推薦)
a.相似中的多項(選擇項)解其中
b.意群一致中有解
c.程度及加強語氣中有解(作者強調(diào)為解)
(二)辨聽信息
辨聽信息是一項監(jiān)聽技能,可謂同樣是解析分析之鑰匙。掌握它,聽者便可接匙開鎖,問題便可迎刃而解。在聽音過程中,通過對具體信息的識別,以點帶面,理解全篇。例如:
(A)Jason met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unexpectedly in Chicago.
(B) Jason missed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in Chicago.
(C) Jason planned a meeting in Chicago with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D) Jason went back to his college in Chicago.
四個選項中的具體不同信息為met,missed,planned a meeting,went back to.聽者在聽時須留意辨別。當聽者聽到“Jason ran across his former college teacher during a business trip to Chicago.”時,“ran across”正好與(A)中的“met.……unexpectedly”相吻合。
● 在口譯證書中,同義詞、近義詞、相關詞是轉換的重點,如聽到“yes-signs” 選 “agree”, 聽到 “wholly done” 選 “completed”。
(三)要點選擇
要點選擇在聽力理解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聽者可以通過對要點的選擇來達到預期理解和選擇的目的,尤其是通過對一些重要話語如標識語和非標識語的理解。
1.標識語
標識語以一個詞、一個短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出現(xiàn)在聽力材料中,以引起聽者注意。這些標識語有:firstly .……,secondly.……,thirdly.……;the first thing I'm going to talk about is.……,the next thing.……,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1 want to make clear is.……,the last thing 1want to.……etc.
● 道正認為,應在如下幾個方面注意聽力要點:
(A) 語氣強調(diào)必考 extremely definitely the best option
(B) 插入必考 by the way what's more
(C) 性必考 unique only
(D) 平行例子中,反復出現(xiàn)選擇必考
(E) 平行例子中,最后出現(xiàn)的是關鍵
2.非標識語
非標識語在聽力材料中無明顯的語言標識,它是講話人利用聲調(diào)高低、語速快慢的變化手段來提醒聽者。例如:
W:Help me with this stack of books,will you7
M:'Help',you! Do you think I' work,here?由以上對話可以看出,講話人重讀了help you!同時后邊用力問道Do you think l work here?這樣講話人便提示了聽者“我是不會幫助你的”。
(四)猜詞悟意
猜詞悟意是利用語篇結構,上下文語境以及定義來推測生詞的涵義和句子的內(nèi)容。聽力的過程就是隨講話人講話的語速,聽者邊聽邊記邊思維的過程。聽完材料后,聽者應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理解和判斷去回答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在聽力技能訓練方面要特別注意利用定義、篇章、上下文語境來推測生詞的涵義,進而達到對句子、文章的正確理解和對問題的正確回答。例如:定義……is/mean(s);舉例……for example/such as/for instance/like.……;重述……or/that is/namely.……;連貫firstly.……secondly.……thirdly.……
(五)掌握大意聽者在聽完一篇文章后,力求聽懂全文,掌握其意。然而,情況并非如此簡單。在聽音時,聽者往往會有幾個單詞或有些地方聽不懂,會停留在未聽懂的單詞上思考,這樣不僅影響下文的聽音,而且會影響總體聽音效果。因此,聽者須注意以下技能的培養(yǎng):
1)分析選項,由選項預測內(nèi)容。
2)辨別關鍵詞,以點帶面領悟篇章大意。
3)聽音時應特別注意篇章首尾句,來掌握材料大意。
● 考生應注意主題圍繞性是解題重要技巧
二、篇章聽力技能
篇章聽力不同于句子聽力,它超出句子和簡單對話層次界限。因為短文篇幅長,信息量大,要求聽者知識面寬,基本功扎實,不僅需要掌握中心大意,而且需要掌握事實數(shù)據(jù)。因此該部分為聽力測試中難度的部分。
有些考生在測試中,由于缺乏基本聽力技能和知識面,聽音后往往抓不住中心,只知支離破碎的幾個詞和幾句話,可謂只見樹木,而不見森林。這樣考生對篇章的印象也只是斷斷續(xù)續(xù)、模模糊糊。在選擇時,也只能像砍了頭的雞,到處亂撞,或“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如何預測信息,獲取信息,成功應試呢?這就需要掌握以下篇章聽力技能。
(一)預測信息
在聽短文時,可利用讀Direction的時間,快速掃視短文問題的選擇項,然后分析預測短文的主旨是什么,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提出什么樣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利用關鍵詞、主體句、結論句、標識詞等去預測聽的內(nèi)容是關于哪方面的。在聽的過程中,利用已獲信息不斷調(diào)整預測,不斷思考聯(lián)想,以掌握短文主旨,觀點和看法。
You will read:
(A)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 '
(C)Iron Beam Machining Company.
(D)Iron Boat Machine Corporation.
從選項中,聽者會猜出材料談的是有關“機械公司”方面的事。因為四個選項中,均出現(xiàn) machine一詞。三個選項中,均出現(xiàn)“公司”一詞,即:(A)中的Corporation,(C)中的Company 以及(D)中的Corporation.
When you hear: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full name of IBM?
你會立刻想到IBM中,I表示International,B表示Business,M表示Machines.乍看,(B)項似乎合適,但IBM是一公司的名稱,應將Corporation一詞加上,所以全稱應為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預測信息流程(道正推薦)
預測全部試題 確定題型內(nèi)容 主題為中心采用圍繞性
特征模式 確認聽力重點
下面以高級口譯試題為例: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
1. (A) A compact car.
(B) A wrist watch.
(C) A walkman.
(D) A small television.
2. (A) Eight years ago.
(B) In the spring of 1982.
(C) At the end of 1982.
(D) In 1983.
3. (A) Sinclair
(B) Casio.
(C) Hattori.
(D) Sony.
4. (A) People who show great interest in novelty items.
(B) People who work at railway or bus stations.
(C) People who travel on trains and buses regularly.
(D) People who have monotonous work.
5. (A) It's getting smaller every year.
(B) It's increasing rapidly.
(C) It's expanding only in Japan.
(D) It started in the 70's.
本篇文章為標準產(chǎn)品推薦文,題1)的四個選項為名詞,均為物品詞,也就是文章討論的中心。題2)為時間,一定是與物品有關的時間,如產(chǎn)品發(fā)明時間等。題3)為專有名詞,估計是文中討論的重點產(chǎn)品的名稱。題4)主要是顧客群。題5)為產(chǎn)品發(fā)展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