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指導:音樂、星巴克的雄心

字號:

記得是一個細雨蒙蒙的下午,Roy很激動地把一篇外刊文章拿來。“好文章是可遇不可求的”,這句話成了他最近的口頭禪,“這是一篇關于 Starbucks的文章,涉及到商業(yè)運營、流行音樂和新科技,都是你喜歡的主題。我們把它收進《外刊閱讀》書里吧。”說到這里,他嘴角邊露出一絲壞壞的笑容,“至于它的翻譯和處理,看來非你莫屬了!”
    知道了,而且我心里立刻明白,這篇文章一定十分tough.想想自己畢竟是Starbucks的???,就算是為自己喜歡的品牌做點事情吧。
    光是文章的標題就夠琢磨的:“Strong Latte, Sour Notes”。Latte指“拿鐵”咖啡,想知道它的含義,到Starbucks里去點一杯就行了。Notes呢?
    文章講的是Starbucks在2004年起開始在它的門店里推行一個叫做“Hear Music Media Bar”的計劃。顧客可以在Starbucks的咖啡店里用電腦搜索自己喜歡的音樂曲目,還可以立即燒錄成CD,當然這張CD是顧客自己挑選出的曲錄所形成的“DIY”的專輯。不過這個服務是收費的。
    遺憾的是,Starbucks的這個新鮮想法并沒有得到廣大顧客的認同。公司為推行這一計劃而在前期所做的大量投入能否帶來預期的贏利看來希望渺茫。這樣一看,標題中的“Notes”指的應該是“music notes”(音符)了。
    標題該怎么譯呢?碰巧我和Roy是在杭州這個以休閑而著稱的城市里討論這個問題。兩個人都沉吟半晌,然后各自拿出自己的譯文。Roy的譯文是“咖啡好沏曲難彈”,有點中國古詩中的“七言絕句”的意思。我的譯文是“濃情拿鐵,失意樂章”。在翻譯中,我總是力求與原文更為貼近。交流完之后,還是覺得各有各的道理。
    開始做全文翻譯的工作,難度果然不是一點點。文中提到Starbucks一直以來就試圖插手音樂界。由它主推的鄉(xiāng)村搖滾女子樂隊Antigone Rising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過本文在總體上認為Starbucks進軍音樂界的雄心碰到了很多問題。作者用了一句十分簡潔的話說出了自己的評價: “But Antigone Rising is one of the few sweet notes in the company's effort to blend coffee with music.”
    經常在翻譯中遇到這樣的問題,英語原文的文字可以極為洗練,但如果直譯成中文卻未必能讓中國讀者接受。比如這樣的譯文“但Antigone Rising只是該公司致力于將咖啡和音樂相融合過程中不多的幾個優(yōu)美音符之一”。我總覺得,如果自己翻成這樣,還不如讓一些計算機翻譯軟件來翻算了。這樣的譯文,是對讀者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
    看來在翻譯的過程中,必須加入必要的解釋了。又是深夜,又是孤獨的Howard在書房里轉了幾個圈,得出這樣的譯文:“不過,自從星巴克雄心勃勃地開始將咖啡與音樂相結合來支撐自己的業(yè)務以來,就遇到諸多不順,Antigone Rising的成功只能算是這一路坎坷中少有的幾點亮色之一”。感覺自己有點象是啰嗦的唐僧,為把一件事說清楚而忍不住喋喋不休。但我真心希望我的譯文本身能讓讀者了解信息時能更直接和清晰。
    再次深深地感覺到,譯無止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