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工資增長需要政策倒逼

字號:

6月10日,北京市勞動保障局發(fā)布了2008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上線16.5%,基準線11.5%.面對物價上漲較快問題,市勞動保障局突破性地把往年企業(yè)工資指導線的下線從“零增長或負增長”,改為“增長3.5%”。也就是說,勞動保障局建議在京企業(yè)至少為員工漲3.5%的工資(《京華時報》6月11日)。
    漲工資成了普通工薪階層最期待的事情,各地現有工資水平與快速上升的物價水平不相稱,職工工資確實應該提高。然而,由于員工在用人單位面前沒多少話語權,僅憑一條對只有參考價值的工資指導線,是無法令人對漲薪感到樂觀的。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有一段經典論述:“再沒有比工資更重要的問題了,因為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是靠工資生活的,他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決定著這個國家的繁榮?!毖巯拢覀兇蠖鄶抵袊艘彩强抗べY生活的,特別是普通職工與進城務工的農民,對工資更為依賴。
    為什么不通過政策促成漲薪目標的實現呢?全國人大代表向文波曾提出:“最低工資應該漲到1500元/月,只要國家立法,中國境內的所有雇主都應該承擔而且有能力承擔這種責任?!痹谖铱磥恚肆⒎ㄕ{高最低工資標準,政府還應該通過系列政策促成漲薪的實現。比如,減稅就是其中一種。毋庸置疑,我們的企業(yè)與員工對當前稅負水平普遍不滿意。提高工資個稅起征點,本身就是一種變相漲工資,另外,給企業(yè)減稅也將為漲工資提供原動力支持。
    漲工資是企業(yè)與政府的共同責任,僅靠“建議”來漲工資,是很難體現這一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