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篇目
37課:《沁園春 雪》
一、作者:
毛澤東于1936年作,結合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發(fā)表于1949年國共談判
二、內(nèi)容:
上片詠雪,可分三個層次。 (教材P249頁,第二段。)
下片寫人事,可分三個層次。(教材P249頁,第二段。)
三、重點句:
上下片之間的轉折句:“須晴日”、“俱往矣”。
比喻句: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比擬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四、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
表現(xiàn)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今日人民能夠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殷切期望與堅強信心。
38課:《迢迢牽牛星》
一、作者:無名氏
二、詩歌類別:五言古詩,抒情詩。
三、抒情方式:“以外顯內(nèi)”的間接抒情。
全詩分三層……
四、疊字的運用。
39課:《歸園田居》
一、作者:陶淵明
該詩為五言古詩,陶田園詩代表作之一。
二、層次:全詩分三個層次:出仕到歸隱;自然景色;收結全篇。
三、比喻句的含義
塵網(wǎng)、羈鳥、池魚、樊籠。
四、白描:“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五、對仗:“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六、主旨:抒寫詩人崇尚自然的心志,表現(xiàn)出詩人不愿隨順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4課《蜀相》
一、作者:杜甫
此詩為七律。
二、內(nèi)容:
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敘事抒情。
“映階碧草”兩句的含義:借景抒情。用“自”、“空”表示春草自為春色,黃鸝空做好音,自己無心賞玩與傾聽,武侯祠少有人來,空寂冷清。
“出師未捷” 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的感嘆。諸葛亮壯志不遂,詩人不得志,寄托著對現(xiàn)實的傷感。
53課《水調歌頭》
一、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二、內(nèi)容:
全詞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對弟弟蘇轍的懷念,對經(jīng)受別離之苦的人們表示安慰和祝愿。
“我欲乘風歸去,……何似在人間”的含義:當時蘇軾因為王安石變法離開京城,有失意之感,因此產(chǎn)生了這種虛妄的出世思想。但他并非真要歸隱,積極入世的思想始終占上風,接下來一轉,認為天上不如地上快樂,表示仍愿留在人間。這就在內(nèi)心矛盾中顯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由具體的懷念弟弟,上升為有普遍意義的一種美好祝愿,其義是只要人們健康長壽,共對明月,那也是人生幸福。
本詞的線索:以月為線索。問月、贊月、向往月宮、月下起舞、月影移動、月亮變化、月光遠照。
56課《水龍吟》
一、作者:辛棄疾,(幼安 稼軒),有《稼軒長短句》。
二、內(nèi)容:
上片:寫景、舉動抒情。(297頁)
下片:借典抒情,三個典故。張翰想家、劉備鄙視許汜、桓溫感嘆歲月流逝。(298頁)
比喻句:“玉簪螺髻”
擬人句:“獻愁供恨”
象征意味:落日、斷鴻。(P297頁2段5-7行)
37課:《沁園春 雪》
一、作者:
毛澤東于1936年作,結合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發(fā)表于1949年國共談判
二、內(nèi)容:
上片詠雪,可分三個層次。 (教材P249頁,第二段。)
下片寫人事,可分三個層次。(教材P249頁,第二段。)
三、重點句:
上下片之間的轉折句:“須晴日”、“俱往矣”。
比喻句: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比擬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四、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
表現(xiàn)出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和對今日人民能夠創(chuàng)建新中國的殷切期望與堅強信心。
38課:《迢迢牽牛星》
一、作者:無名氏
二、詩歌類別:五言古詩,抒情詩。
三、抒情方式:“以外顯內(nèi)”的間接抒情。
全詩分三層……
四、疊字的運用。
39課:《歸園田居》
一、作者:陶淵明
該詩為五言古詩,陶田園詩代表作之一。
二、層次:全詩分三個層次:出仕到歸隱;自然景色;收結全篇。
三、比喻句的含義
塵網(wǎng)、羈鳥、池魚、樊籠。
四、白描:“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五、對仗:“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
六、主旨:抒寫詩人崇尚自然的心志,表現(xiàn)出詩人不愿隨順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44課《蜀相》
一、作者:杜甫
此詩為七律。
二、內(nèi)容:
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敘事抒情。
“映階碧草”兩句的含義:借景抒情。用“自”、“空”表示春草自為春色,黃鸝空做好音,自己無心賞玩與傾聽,武侯祠少有人來,空寂冷清。
“出師未捷” 表現(xiàn)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的感嘆。諸葛亮壯志不遂,詩人不得志,寄托著對現(xiàn)實的傷感。
53課《水調歌頭》
一、作者: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二、內(nèi)容:
全詞表現(xiàn)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熱愛,對弟弟蘇轍的懷念,對經(jīng)受別離之苦的人們表示安慰和祝愿。
“我欲乘風歸去,……何似在人間”的含義:當時蘇軾因為王安石變法離開京城,有失意之感,因此產(chǎn)生了這種虛妄的出世思想。但他并非真要歸隱,積極入世的思想始終占上風,接下來一轉,認為天上不如地上快樂,表示仍愿留在人間。這就在內(nèi)心矛盾中顯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由具體的懷念弟弟,上升為有普遍意義的一種美好祝愿,其義是只要人們健康長壽,共對明月,那也是人生幸福。
本詞的線索:以月為線索。問月、贊月、向往月宮、月下起舞、月影移動、月亮變化、月光遠照。
56課《水龍吟》
一、作者:辛棄疾,(幼安 稼軒),有《稼軒長短句》。
二、內(nèi)容:
上片:寫景、舉動抒情。(297頁)
下片:借典抒情,三個典故。張翰想家、劉備鄙視許汜、桓溫感嘆歲月流逝。(298頁)
比喻句:“玉簪螺髻”
擬人句:“獻愁供恨”
象征意味:落日、斷鴻。(P297頁2段5-7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