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政治經濟學(財)試題

字號:

課程代碼:00009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決定社會經濟制度變更的經濟規(guī)律是(?。?BR>    A.平均利潤率規(guī)律
    B.剩余價值規(guī)律
    C.節(jié)約勞動時間的規(guī)律
    D.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guī)律
    2.決定一個社會生產關系性質根本的是(?。?BR>    A.社會產品的分配方式 B.占主體地位的所有制性質
    C.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水平 D.商品經濟的發(fā)達程度
    3.商品本質的因素是( )
    A.使用價值 B.交換價值
    C.價值 D.剩余價值
    4.資本原始積累的實質是( )
    A.剝奪大土地所有者 B.資本家之間的剝奪
    C.對剝奪者的剝奪 D.用暴力剝奪直接生產者
    5.某私營紡紗廠每個工人6小時內可生產10斤棉紗,消耗生產資料價值12元,工人勞動力日價值3元,工人每天勞動12小時,每小時創(chuàng)造價值0.5元,該廠每個工人每天創(chuàng)造剩余價值(?。?BR>    A.3元 B.6元
    C.15元 D.27元
    6.剩余價值的資本化被稱為(?。?BR>    A.資本集中 B.資本積累
    C.資本循環(huán) D.資本周轉
    7.社會資本再生產按照規(guī)模劃分可分為( )
    A.簡單再生產和復雜再生產
    B.內涵再生產和外延再生產
    C.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D.物質資料再生產和生產關系再生產
    8.根據生產資本不同部分的價值周轉方式不同,生產資本可劃分為( )
    A.貨幣資本和商品資本 B.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C.借貸資本和商業(yè)資本 D.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9.由于資本主義生產中消耗的資本表現為生產成本,因而剩余價值就表現為全部(?。?BR>    A.可變資本的增加額 B.所費資本的增加額
    C.勞動耗費的產物 D.活勞動消耗的產物
    10.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獨立執(zhí)行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中商品資本職能的資本是(?。?BR>    A.工業(yè)資本 B.銀行資本
    C.借貸資本 D.商業(yè)資本
    11.壟斷與競爭的關系是(?。?BR>    A.壟斷產生后競爭不復存在
    B.壟斷本身不會產生競爭
    C.壟斷本身產生的競爭與自由競爭沒有什么區(qū)別
    D.壟斷沒有消滅也不可能消滅競爭,而是與競爭并存
    12.壟斷資本主義時期銀行的新作用表現為銀行是( )
    A.資本主義信用的中介 B.資本家支付關系的中介
    C.萬能的壟斷者 D.股票的主要發(fā)行機構
    1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私人壟斷資本宏觀經濟管理與調節(jié)的根本的目的是(?。?BR>    A.促進私人壟斷資本的發(fā)展,使壟斷資產階級獲得高額利潤
    B.穩(wěn)定幣值,防止通貨膨脹
    C.保證國家獲得巨額的財政收入
    D.限制私人壟斷資本的發(fā)展,克服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
    14.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經濟關系的本質是(?。?BR>    A.控制與反控制,剝削與反剝削
    B.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
    C.按照資本和實力在經濟上分割世界,維護壟斷資本的利益
    D.相互爭奪,不相交往
    15.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是(?。?BR>    A.不平衡的資本主義 B.寄生的資本主義
    C.過渡的資本主義 D.不斷發(fā)展的資本主義
    16.我國必須經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時期以便實現(?。?BR>    A.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到社會主義社會
    B.工業(yè)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
    C.對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D.在我國建立起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17.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BR>    A.發(fā)展商品經濟 B.調整產業(yè)結構
    C.轉變增長方式 D.實現共同富裕
    18.在我國現階段,資產屬于私人所有和存在雇傭勞動關系的經濟是( )
    A.私營經濟 B.個體經濟
    C.集體經濟 D.國有經濟
    19.我國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是(?。?BR>    A.股份制 B.承包制
    C.租賃制 D.合同制
    20.按勞分配通過商品貨幣形式實現是指(?。?BR>    A.通過勞動力價值實現
    B.按勞動者創(chuàng)造的商品價值分配
    C.以商品交換作為實現按勞分配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D.以勞動力買賣作為按勞分配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21.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建立有利于(?。?BR>    A.國家和企業(yè)的關系
    B.資源有效配置的計劃和市場的關系
    C.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關系
    D.快速發(fā)展和提高效益的關系
    22.我國國有企業(yè)產權關系明晰是指國家擁有資產所有權,企業(yè)擁有(?。?BR>    A.法人使用權 B.法人財產權
    C.經營收益權 D.依法處置權
    23.價格機制發(fā)揮作用的形式是價格與(?。?BR>    A.價值長期背離 B.價值始終保持一致
    C.價值的背離及其趨于一致 D.貨幣供應量的多少無關
    24.貨幣的非現金流通是(?。?BR>    A.以財政為中心進行的 B.直接通過銀行進行的
    C.在銀行監(jiān)管下通過企業(yè)進行的 D.通過商業(yè)部門進行的
    25.在社會主義的人口再生產過程中,作為消費者的人應當與(?。?BR>    A.生活資料的生產保持相適應的比例關系
    B.生產資料的分配保持相適應的比例關系
    C.生產中的物質耗費保持相適應的比例關系
    D.生活資料的交換保持相適應的比例關系
    26.社會主義國民收入按其終用途形成( )
    A.積累基金和后備基金 B.積累基金和消費基金
    C.消費基金和保證基金 D.管理基金和文教基金
    27.社會保障是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種(?。?BR>    A.交換關系 B.消費關系
    C.協作關系 D.分配關系
    28.發(fā)展外向型經濟必須具備良好的投資“硬環(huán)境”,即(?。?BR>    A.高素質人材的培養(yǎng)
    B.對外開放政策的完善
    C.能源、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的超前發(fā)展
    D.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完善和實施
    29.擴大外貿出口根本的途徑是(?。?BR>    A.大力發(fā)展出口商品的生產
    B.壓縮內銷以擴大外銷
    C.加大初級產品出口
    D.取消對出口的管理
    30.實施宏觀間接調控方式所采取的計劃手段是( )
    A.指導性計劃 B.指令性計劃
    C.有行政約束力的計劃 D.企業(yè)必須執(zhí)行的計劃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生產工具是(?。?BR>    A.生產的主體
    B.勞動資料中主要的因素
    C.首要的生產力
    D.生產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
    E.劃分經濟發(fā)展時期的主要標志
    32.區(qū)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在于(?。?BR>    A.揭示了資本的不同部分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
    B.揭示了資本的不同部分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C.揭示了資本的不同部分對剩余價值分配的影響
    D.進一步揭露了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實質
    E.為考察資本主義剝削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
    33.資本家不斷進行資本積累的原因在于(?。?BR>    A.增加社會財富
    B.發(fā)展社會生產力
    C.追逐剩余價值的內在動力
    D.競爭的外在壓力
    E.資本家的節(jié)欲
    34.剩余價值和利潤的關系表現在(?。?BR>    A.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
    B.利潤是剩余價值的本質
    C.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D.剩余價值是利潤的轉化形式
    E.利潤是剩余價值產生的前提
    35.壟斷資本主義國家與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產生的途徑有(?。?BR>    A.國家采取“國有化”政策把私人壟斷資本收歸國有
    B.國家購買私人壟斷企業(yè)的一部分股票
    C.國營企業(yè)吸收一部分私人壟斷資本的投資
    D.國家通過財政撥款直接投資興建新企業(yè)
    E.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聯合投資興建新企業(yè)
    36.我國大力發(fā)展和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要(?。?BR>    A.放寬市場準入
    B.允許其進入法律法規(guī)未禁入的行業(yè)和領域
    C.使之與其他企業(yè)享受同等待遇
    D.實現公平競爭
    E.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yè)的服務和監(jiān)督
    37.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R>    A.已經初步建立
    B.已經完全建成
    C.尚要進一步完善
    D.已經相當完善
    E.正在初步建立過程中
    38.生產要素市場包括(?。?BR>    A.生產資料市場
    B.消費品市場
    C.勞動力市場
    D.金融市場
    E.技術、信息市場
    39.增加社會主義國民收入的途徑有( )
    A.增加生產領域中的勞動量
    B.提高商品價格
    C.提高勞動生產率
    D.節(jié)約使用生產資料
    E.加大轉移到新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投入
    40.我國在對外開放中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要做到(?。?BR>    A.積極參與區(qū)域經濟交流與合作
    B.進一步擴大外貿出口
    C.鼓勵有比較優(yōu)勢的企業(yè)對外投資
    D.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yè)
    E.創(chuàng)立一批有實力的品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二次大戰(zhàn)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再生產周期呈現出哪些特點?
    42.資本主義的股份公司是怎樣產生和發(fā)展起來的?
    43.歐洲聯盟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44.我國應怎樣建立合理的消費結構?
    45.簡要回答企業(yè)經營機制的涵義及其基本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以下3題,第46題必答,從第47、48題中任選一題作答,如全答只判第47題。)
    46.價值規(guī)律為什么能自發(fā)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
    47.農業(yè)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具有哪些作用?
    48.試述我國宏觀間接調控的作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