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政未現赤字不再一般性轉移支付

字號:

財政部日前下發(fā)《2008年中央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辦法》中透露,中央財政要逐步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guī)模,加快完善轉移支付分配辦法。同時,加快形成統(tǒng)一規(guī)范透明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專家對此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中央將通過加大一般性轉移的方式,逐漸縮小發(fā)達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之間的公共服務的差距。
    《辦法》稱,2008年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分配將選取影響財政收支的客觀因素,適當考慮人口規(guī)模、人口密度、海拔、溫度、少數民族等各種條件不同,采用規(guī)范的公式化方法進行分配。凡標準財政收入大于或等于標準財政支出的地區(qū),將不再納入一般性轉移支付范圍。
    知名財稅專家、財政部科研所研究員趙全厚表示,地方政府來自中央的轉移支付,每年的數量都相當大,2007年達到了18000多億元,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占到了2500多億元。衡量地方是不是該拿到這部分轉移支付,有一套客觀的計算公式,用這種辦法計算出來的結果更科學、更精細。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認為,在目前的財政體制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稅收返還依然是主要的公共資源配置方式,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例還很低。這種配置方式意味著經濟總量越大、增長速度越快的地區(qū)稅收返還越多、公共服務能力越強,其結果往往是擴大而不是縮小了地區(qū)間公共服務的差距。政府應當逐步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比重,減少專項撥款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