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古代漢語試題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每小題1分,共10分)
    1.下列各組字中,都是形聲字的一組是( )
    A.隻逐戒武 B.修騰徒切
    C.曰亦甘刃 D.取莫獄祭
    2.下列各組字中,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A.勝月謄 膝 B.地吐徒墜
    C.嬴贏羸蠃 D.衷衰裹裏
    3.下列各組字中,屬繁簡字的一組是( )
    A.罷疲 B.避辟 C.煖暖 D.愛愛
    4.《逍遙游》:“斥安鳥 笑之曰:‘彼且奚______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笨崭駜?nèi)應(yīng)補入的詞請從下列同義詞中選一個( )
    A.往 B.之 C.去 D.適
    5.下列各句中加 詞用其本義的一句是( )
    A.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女桑。
    B.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C.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
    6.《報任安書》:“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畜之,流俗之所輕也?!本渲小俺珒?yōu)”的用法是( )
    A.名詞作主語 B.名詞作前置賓語
    C.名詞作狀語 D.名詞作謂語
    7.《鄭伯克段于鄢》:“公聞其期,曰:‘可矣?!臃鈳涇嚩俪艘苑ゾ!本渲小耙浴钡脑~性屬( )
    A.介詞 B.連詞 C.語氣詞 D.語氣副詞 8.《論語 公冶長》:“子曰:‘盍各言爾志 ’”句中“盍”的意思是( )
    A.同“蓋” B.同“何不” C.同“何” D.同“曷” 9.下列各句中,含被動句式的一句是( )
    A.湣王時,單為臨菑市掾,不見知。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D.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10.下列各句中,“請”用作表敬副詞的一句是( )
    A.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B.及莊子即位,為之請制。
    C.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D.玄(謝玄)不敢復(fù)言,乃令張玄重請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5分)
    1.下列各詞中,古義的范圍小于今義的是( )
    A.江 B.臭 C.馳
    D.色 E.丈夫
    2.下列各組詞在上古屬同義詞的有( )
    A.皎皚皙 B.坐跪跽 C.給予與
    D.侵襲伐 E.行走亡 3.《馮諼客孟嘗君》:描寫馮諼“倚柱彈其劍而歌”,緊接“長鋏歸來乎”后面的語句有
    ( )
    A.食無魚 B.居無廬 C.出無車
    D.無以為家 E.無以為宇
    4.下列句子中加 的語詞屬聯(lián)綿詞的有( )
    A.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
    B.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
    C.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D.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
    E.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
    5.《老子》:“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句中意動用法的詞有( )
    A.上 B.下 C.先
    D.重 E.害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天論》:“夫日月之有蝕,風(fēng)雨之不時,怪星之黨見,是無世而不常有之。”句中“黨”是______的通假字:“?!笔莀_____的通假字。
    2.《論語》:“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涂?!逼渲小皻w”的讀音是_______,“諸”是_______的合音字。
    3.《孟子》:“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逼渲小皻q”指_______,“兵”指_______.
    4.《報任安書》:“蓋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fù)鼓琴,何則 士為知己者用,女為說己者容?!逼渲小肮摹钡脑~性屬_______,“說”后來寫作_______.
    5.《田單列傳》:“頃之,燕昭王卒?;萃趿?,與樂毅有隙?!逼渲小皹贰钡淖x音是_______,有“隙”的意思是_______.
    6.《始得西山宴游記》:“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逼渲小叭铡钡囊馑际莀______,“窮”的詞性屬_______.
    7.《五柳先生傳》:“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其中“輒”的讀音是_______,“曾”的詞性屬_______.
    8.律詩每聯(lián)的出句和對句平仄相反。如七律首聯(lián)出句為平平仄仄仄平平,那么其對句的平仄格式就是_______.
    四、語詞解釋題(解釋加______語詞,每組語詞2分,共20分)
    1.吾實為之,其又何尤 彼蒼者天,曷其有極。
    其又何尤:
    曷其有極:
    2.人或說項王曰:“關(guān)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饒,可都以霸”。
    人或說:
    都以霸:
    3.田單者,齊諸田疏屬也。湣王時,單為臨菑市掾,不見知。
    疏屬:
    市掾:
    4.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偽;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市賈不貳:
    莫之或欺: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女弱女弱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
    愁予:
    木葉下:
    五、古文標點題(為下面一段古文加上適當?shù)臉它c符號。本大題10分)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沛公罵曰豎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洗起攝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六、古文今譯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事親孝,與士信……分別有讓,恭儉下人。
    2.僑聞君子長國家者,非無賄之患,而無令名之難。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
    4.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
    5.[圣王]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七、古文閱讀題(閱讀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問題,本大題共20分)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币蚱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咨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 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quán),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 統(tǒng)之以復(fù)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fēng)響應(yīng)者矣!”……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有如大江!”
    (一)解釋文中加______語詞:(10分)
    1.蹴琨覺:
    2.糾合驍?。?BR>    3.遭殘賊:
    4.命將出師:
    5.擊楫而誓:
    (二)指出文中的判斷句(4分)
    (三)指出文中名詞用作動詞的語句(4分)
    (四)指出文中含形容詞使動用法的語句(2分)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 古代漢語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00536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B 2.D 3.D 4.D 5.A
    6.C 7.B 8.B 9.A 10.C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5分)
    1.ACD 2.ABD 3.ACD 4.ACE 5.DE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1.儻 嘗
    2.kuì 之于
    3.年成 兵器
    4.動詞 悅
    5.yuè 有裂痕(有隔閡,不和睦)
    6.每日(每天) 動詞
    7.zhé 語氣副詞
    8.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語詞解釋題(每組語詞2分,共20分)
    1.其又何尤:難道又怨誰呢
    曷其有極:哪里才有盡頭
    2.人或說:人們中有的勸說
    都以霸:定都(建都)并建立霸業(yè)
    3.疏屬:遠房親屬
    市掾:管理市場的屬員(輔助人員)
    4.市賈不貳:市場上的價格不會兩樣
    莫之或欺:沒有人欺騙他
    5.愁予:使我發(fā)愁
    木葉下:樹葉墜落
    五、古文標點題(每錯2處扣1分,扣完10分為止,不倒扣,共10分)
    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酈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入,則長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諸侯乎,且欲率諸侯破秦也 ”沛 公罵曰:“豎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秦,何謂助秦攻諸侯乎!”酈生曰:“必聚徒,合義兵誅無道秦,不宜倨見長者!”于是沛公輟洗,起,攝 衣,延酈生上坐,謝之。
    六、古文今譯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1.事奉長輩親人孝順,交往士人講信用……分別長幼尊卑謙讓有禮,為人恭敬約束對人謙虛遜讓。
    2.我聽說掌管國家的君主不是擔憂沒有財物,而是憂慮沒有好名聲。
    3.因此圣人不期求學(xué)習(xí)古代,不效法那些一成不變的措施,研究社會的實際情況,據(jù)此對它采取措施。
    4.燕國的軍隊被擾亂逃跑,齊人追擊敗逃的敵人,所經(jīng)過的城邑都背叛了燕國重回齊國懷抱。
    5.〔圣王〕不是能耕種而供給他們吃的,織布而供給他們穿的,而是為百姓開發(fā)那物資財富的途徑啊。
    七、古文閱讀題(共20分)
    (一)解釋文中加______語詞(每組語詞2分,共10分)
    1.蹴琨覺:用腳踢醒劉琨
    2.糾合驍?。杭蠌妷训谋R
    3.遭殘賊:受殘害
    4.命將出師:命令將領(lǐng)出兵
    5.擊楫而誓:敲擊船槳而發(fā)誓
    (二)指出判斷句(4分)
    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
    此非惡聲也
    (三)指出名詞用作動詞的語句(4分)
    自相魚肉
    (四)指出形容詞使動用法的語句(2分)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fù)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