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學的教學觀摩課印象

字號:

日本的小學校每個學期里都要舉行教學觀摩課。到目前為止我觀摩過算術(shù)課、語文課、體育課、手工課??偟挠∠笫抢蠋熢诮虒W過程中,不只局限于書本知識的講授,而是側(cè)重學生的組織、思考、動手、想像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課堂上,學生們自由發(fā)言,坐姿千姿百態(tài)。用國內(nèi)的標準衡量頗有點自由散慢的味道。
    這次與以往不同的是一堂討論課。我的孩子所在的二年二班與四年二班結(jié)成了友好班級,一年中互相學習、交流,一起到公園野餐、放風箏,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以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小哥哥、小姐姐們的感謝之情,就是這堂課討論的主題。
    一個孩子說:“我們辦晚會,請他們來參加,一起做游戲?!绷硪粋€孩子說:“做掛歷,畫上我們自己的畫?!边€有一個孩子說:“用彩紙折仙鶴,掛在他們的教室里……”還沒等這邊說完,那邊一個孩子就說上了:“我們和他們混合組隊,開展投球(流行于日本的一種扔球游戲)對抗賽?!?……整個教室象開了鍋的粥,熱鬧極了,家長們也被這氣氛所感染,情不自禁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起來。
    引起我注意的是,在整個討論過程中,唱主角的是小學生自己。一個人意見發(fā)表完了,就指定下一個發(fā)言人,以此類推,每個人既是發(fā)言者,又是組織者??此麄兡钦f話的語氣和腔調(diào),儼然真有那么點主持人的味道。稚氣的小臉上透著幾分自信和成熟。待老師把大家的意見歸納整理后,傾向于投球?qū)官惖恼级鄶?shù)。這時,一個小女孩用顫抖的聲音說:“我害怕,四年級的力量大,球打在身上會很疼的?!逼渌男∨⒁搽S聲附和。一個小男孩高聲地說:“沒關(guān)系,我們能保護你的,實在害怕就躲在后面好了?!币痪湓挵汛蠹叶簶妨?。
    在一片贊同聲中,討論課結(jié)束了。更為精彩的是放學前的“拾物招領(lǐng)”和“咨訊服務”。兩位值日生拿出當日拾到的鉛筆、橡皮、手絹之類的東西讓大家認領(lǐng)。呵,還真不少!咨訊的內(nèi)容更是五花八門。比如有人問:明天有什么必須要帶的?有個小女孩說:“明天有體育課,跳繩別忘了?!边€有人提醒大家今天學校發(fā)的通知別忘了給爸爸媽媽看。明天值日生的名字也寫到了黑板上,一切就緒。值日生請老師講話,待老師說完,大家一起敬禮,說聲“再見”,象歡快的小鳥似地飛了出去。剎那間教室里變得鴉雀無聲,我被二年級小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之強所折服。
    其實,日本人特別注重從幼兒期開始培養(yǎng)小孩的各種能力?!白约旱氖虑樽约鹤?”是經(jīng)常聽到的一句話。有一件事,給我印象特別深刻。我在幼稚園給孩子系鞋帶時,被園長看見了。他嚴厲地說:“大班的孩子要自己系鞋帶,難道以后家長還要跟到小學給孩子系鞋帶?”一番話說得我面紅耳赤,回到家,趕緊要孩子反復練習。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熏陶出來的孩子獨立意識是顯爾易見的。去年冬天,仙臺下了一場大雪。我早早地發(fā)動好車子,準備送孩子上學。孩子說若讓同學看見了,會被恥笑的,一定要自己走。望著孩子小小的背影深一腳淺一腳地消失在漫天風雪中,我的眼睛濕潤了。但是心里卻為孩子的長大而高興和自豪。
    在日本,中國人家庭時常要受到中日不同教育觀點的撞擊。有一年夏天,帶孩子回國。他神氣十足地背了一個裝滿了自己所用的包,一出機場,我的媽媽見了,馬上愛憐地從他肩上面摘下包,自己拿在手里,并責怪我不該讓孩子背這么重的包。我一時不知說什么好?!白约旱氖虑橐约鹤觥?孩子一邊說一邊倔強且認真地把包又背到了自己的肩上,周圍的人投來了贊許和欽佩的目光。
    在中國現(xiàn)今的“四二一陣形”的社會里,“望子成龍”的家長,往往忽略培養(yǎng)和發(fā)掘孩子的獨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動手制作能力等。其實,少兒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比大腦訓練更重要。誠然日本的小學生玩的成份多了一些,家庭作業(yè)份量不足,但在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是值得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們參考和借鑒的。
    家有小學生的中國父母們,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工作忙而缺席學校的參觀活動。每次去學校觀摩都帶來不少收獲和靈感,使我教育孩子時不致走入誤區(qū),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