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18分)
1.美國的( )是西方公認的“科學管理之父”。
A.泰勒 B.法約爾
C.韋伯 D.梅奧
2.影響警察行為的個性心理特征因素包括個人氣質、能力和( )。
A.成就感 B.認知
C.情感 D.性格
3.(?。┦侵競€體能夠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心理特征。
A.知識 B.能力
C.心理素質 D.心理條件
4.“群體層次測定理論”認為( )是指個人間的關系是以既有個人意義,又有社會價值的共同活動內容為中介的群體。
A.小型群體 B.中型群體
C.聯(lián)合群體 D.集體
5.在組織管理中,應盡量避免用( )來對待成員中的不同意見者。
A.輿論壓力 B.心理隔離
C.懷柔政策 D.壓制的方式
6.下列圖式中屬于鏈式溝通網絡的是( )。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描述了影響人際關系因素中的(?。?BR> A.個性特征 B.需要互補性
C.交往者的類似性 D.時空上的接觸
8.(?。┦恰⒈缓铜h(huán)境三者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A.領導行為 B.領導藝術
C.領導效能(率) D.影響力
9.管理方格圖是一張( )等分的方格圖,橫坐標表示對于工作的關心程度,縱坐標表示管理者對人的關心程度。
A.5 B.7
C.9 D.11
10.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科學定義說明,(?。┦侨说谋举|屬性。
A.自然屬性 B.社會屬性
C.物質屬性 D.精神屬性
11.主動性是指公安民警對無指令的、職責規(guī)定以外的任務或處于無人監(jiān)督狀態(tài)下的(?。┦欠穹e極。
A.工作責任 B.工作干勁
C.工作態(tài)度 D.努力程度
12.“需要層次論”把人要求挖掘自身潛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全部能力的需要稱為(?。?BR> A.成長需要 B.尊重需要
C.成就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需要
13.期望理論是在目標還沒有實現(xiàn)的情況下,研究目標對人的(?。┯绊懙睦碚摗?BR> A.行為 B.思想
C.需要 D.動機
14.歸因的標準要根據一貫性、普遍性和( )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推斷。
A.特殊性 B.一般性
C.具體性 D.抽象性
15.組織行為學認為:組織目標功能主要在于它是衡量( )的尺度。
A.組織效能 B.組織成敗
C.組織目標 D.組織效率
16.在工作設計中,能夠充分考慮組織成員個性差異,重視他們成長發(fā)展的需要的設計方法是(?。?。
A.工作專業(yè)化 B.工作輪換和擴大化
C.工作豐富 D.工作特征再設計
17.組織成員的(?。┦侵溉嗣窬煸敢鉃榻M織目標而奮斗的精神狀態(tài),是人民警察群體意識和集體態(tài)度的總稱。
A.凝聚力 B.士氣
C.向心力 D.認同感
18.提高民警的主人翁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主義思想,增強警察的正確工作動機,這是實現(xiàn)(?。┑闹匾緩?。
A.警察組織效能 B.警察組織變革
C.警察組織結構 D.警察組織管理幅度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2分)
19.西方管理科學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热齻€階段。
A.經驗管理 B.古典學派
C.科學管理 D.行為管理
E.現(xiàn)代管理
20.決定影響抱負水平的個人因素主要有(?。?。
A.個人成就動機 B.個人的角色影響
C.過去的成敗經驗 D.人際關系
E.距離目標的遠近程度
21.非權力性影響力的構成要素有(?。┓矫?。
A.品格 B.才能
C.知識 D.智力
E.感情
22.從警察組織管理的角度看,穩(wěn)定性主要表現(xiàn)(?。?。
A.公安民警能否安心本職 B.警察個體心理是否穩(wěn)定健康
C.公安隊伍的穩(wěn)定程度 D.民警在工作中是否有拼搏精神
E.公安民警的工作責任心是否強
23.不公平感主要會受到以下因素制約(?。?。
A.客觀分配的公平與否 B.個人主觀上認知的正確與否
C.個人的文化素質 D.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
E.個人的判斷能力
24.下列屬于警察文化建設主體工程的有(?。?。
A.警察住房建設 B.警察管理制度建設
C.警察工作環(huán)境建設 D.警察心理環(huán)境改善
E.警察工作程序改進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25.行為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分為互相聯(lián)系而又有不同性質的兩種行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兩種行為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它們對動機的強度有不同的影響。
26.依據興趣與不同對象的關系,可以將人的興趣分為____________興趣和____________興趣。
27.人的行為是人的____________在行動上的表現(xiàn),行為就是滿足____________的活動。
28.相互作用分析理論是一種提高____________能力的理論。它是加拿大學者貝爾尼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
29.____________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穩(wěn)定評價。
30.“雙因素理論”認為,影響積極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勵功能的不同,分為_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因素兩大類。
31.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整個____________.
32.成員之間凡有直接的、面對面的接觸和聯(lián)系的群體,稱為____________.
33.從功能的角度理解,全通道式溝通是一種____________溝通。
34.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公安民警對待本職工作和集體工作有無不斷改進、精益求精的____________或建議。
35.組織決策者素質的現(xiàn)代化是組織決策合理化的__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36.X理論
37.角色理論
38.群體內聚力
39.“激勵因素”
40.組織的權力功能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警察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對象。
42.非正式群體的特征是什么?
43.簡要分析說明積極性的動力結構。
44.影響挫折容忍力的因素有哪些?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聯(lián)系公安管理實踐分析說明解決群體沖突的方法。
46.怎樣在組織管理中運用期望理論?
1.美國的( )是西方公認的“科學管理之父”。
A.泰勒 B.法約爾
C.韋伯 D.梅奧
2.影響警察行為的個性心理特征因素包括個人氣質、能力和( )。
A.成就感 B.認知
C.情感 D.性格
3.(?。┦侵競€體能夠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備的心理特征。
A.知識 B.能力
C.心理素質 D.心理條件
4.“群體層次測定理論”認為( )是指個人間的關系是以既有個人意義,又有社會價值的共同活動內容為中介的群體。
A.小型群體 B.中型群體
C.聯(lián)合群體 D.集體
5.在組織管理中,應盡量避免用( )來對待成員中的不同意見者。
A.輿論壓力 B.心理隔離
C.懷柔政策 D.壓制的方式
6.下列圖式中屬于鏈式溝通網絡的是( )。
7.“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描述了影響人際關系因素中的(?。?BR> A.個性特征 B.需要互補性
C.交往者的類似性 D.時空上的接觸
8.(?。┦恰⒈缓铜h(huán)境三者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A.領導行為 B.領導藝術
C.領導效能(率) D.影響力
9.管理方格圖是一張( )等分的方格圖,橫坐標表示對于工作的關心程度,縱坐標表示管理者對人的關心程度。
A.5 B.7
C.9 D.11
10.馬克思關于人的本質的科學定義說明,(?。┦侨说谋举|屬性。
A.自然屬性 B.社會屬性
C.物質屬性 D.精神屬性
11.主動性是指公安民警對無指令的、職責規(guī)定以外的任務或處于無人監(jiān)督狀態(tài)下的(?。┦欠穹e極。
A.工作責任 B.工作干勁
C.工作態(tài)度 D.努力程度
12.“需要層次論”把人要求挖掘自身潛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全部能力的需要稱為(?。?BR> A.成長需要 B.尊重需要
C.成就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需要
13.期望理論是在目標還沒有實現(xiàn)的情況下,研究目標對人的(?。┯绊懙睦碚摗?BR> A.行為 B.思想
C.需要 D.動機
14.歸因的標準要根據一貫性、普遍性和( )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推斷。
A.特殊性 B.一般性
C.具體性 D.抽象性
15.組織行為學認為:組織目標功能主要在于它是衡量( )的尺度。
A.組織效能 B.組織成敗
C.組織目標 D.組織效率
16.在工作設計中,能夠充分考慮組織成員個性差異,重視他們成長發(fā)展的需要的設計方法是(?。?。
A.工作專業(yè)化 B.工作輪換和擴大化
C.工作豐富 D.工作特征再設計
17.組織成員的(?。┦侵溉嗣窬煸敢鉃榻M織目標而奮斗的精神狀態(tài),是人民警察群體意識和集體態(tài)度的總稱。
A.凝聚力 B.士氣
C.向心力 D.認同感
18.提高民警的主人翁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主義思想,增強警察的正確工作動機,這是實現(xiàn)(?。┑闹匾緩?。
A.警察組織效能 B.警察組織變革
C.警察組織結構 D.警察組織管理幅度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2分)
19.西方管理科學的發(fā)展,大致可分為(?。┑热齻€階段。
A.經驗管理 B.古典學派
C.科學管理 D.行為管理
E.現(xiàn)代管理
20.決定影響抱負水平的個人因素主要有(?。?。
A.個人成就動機 B.個人的角色影響
C.過去的成敗經驗 D.人際關系
E.距離目標的遠近程度
21.非權力性影響力的構成要素有(?。┓矫?。
A.品格 B.才能
C.知識 D.智力
E.感情
22.從警察組織管理的角度看,穩(wěn)定性主要表現(xiàn)(?。?。
A.公安民警能否安心本職 B.警察個體心理是否穩(wěn)定健康
C.公安隊伍的穩(wěn)定程度 D.民警在工作中是否有拼搏精神
E.公安民警的工作責任心是否強
23.不公平感主要會受到以下因素制約(?。?。
A.客觀分配的公平與否 B.個人主觀上認知的正確與否
C.個人的文化素質 D.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
E.個人的判斷能力
24.下列屬于警察文化建設主體工程的有(?。?。
A.警察住房建設 B.警察管理制度建設
C.警察工作環(huán)境建設 D.警察心理環(huán)境改善
E.警察工作程序改進
三、填空題(每空1分,共15分)
25.行為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可以分為互相聯(lián)系而又有不同性質的兩種行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這兩種行為最重要的區(qū)別在于:它們對動機的強度有不同的影響。
26.依據興趣與不同對象的關系,可以將人的興趣分為____________興趣和____________興趣。
27.人的行為是人的____________在行動上的表現(xiàn),行為就是滿足____________的活動。
28.相互作用分析理論是一種提高____________能力的理論。它是加拿大學者貝爾尼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
29.____________是一個人對周圍事物的意義和重要性的穩(wěn)定評價。
30.“雙因素理論”認為,影響積極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勵功能的不同,分為____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__因素兩大類。
31.個性就是一個人的整個____________.
32.成員之間凡有直接的、面對面的接觸和聯(lián)系的群體,稱為____________.
33.從功能的角度理解,全通道式溝通是一種____________溝通。
34.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公安民警對待本職工作和集體工作有無不斷改進、精益求精的____________或建議。
35.組織決策者素質的現(xiàn)代化是組織決策合理化的____________.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36.X理論
37.角色理論
38.群體內聚力
39.“激勵因素”
40.組織的權力功能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1.簡述警察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對象。
42.非正式群體的特征是什么?
43.簡要分析說明積極性的動力結構。
44.影響挫折容忍力的因素有哪些?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5.聯(lián)系公安管理實踐分析說明解決群體沖突的方法。
46.怎樣在組織管理中運用期望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