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生活:中國人扎堆是無奈愛情排第二

字號:

當時大多數(shù)在海外生活的華人都很想交朋友。這是滿足情感需要的辦法??偟膩碚f,融入當?shù)厣缃徊⒉蝗菀?,但是在同學和同事中也可以找到朋友。中國人在海外自然而然就會扎堆,所以華人團體幾乎無所不在,所以找到中國人并不難,但是要在中國人中交上可信朋友,也并不容易。
    領(lǐng)悟幸福
    獨立在海外生活,每個人都會有很多體驗。學習自己照顧自己,學習怎樣照顧他人。原本在國內(nèi)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目標都會發(fā)生很多變化。對于什么是幸福也會有更多的領(lǐng)悟。
    愛情觀念
    大部分中國人還是希望自己的伴侶是中國人。即使自己接觸的都是老外。這可能和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guān),在民族性格和文化習慣上已經(jīng)難以改變。不過作為移民的下一代,跨種族結(jié)婚的例子會驟然增多。
    他成為我最勤奮的免費翻譯
    昝濤 土耳其
    土耳其人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很熱情,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canayakin”(直譯是“離靈魂很近”)。
    我很喜歡我的土耳其朋友,他們都不是一般的好,特別是對我,用咱們中國話講就是:夠哥們、講義氣。認識的人多了,往往記不住對方的名字,每次一定要讓對方把名字與聯(lián)系方式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這樣顯得重視對方,下次也容易叫出對方的名字來。
    給我印象最深刻是我的“鐵哥們”法提。
    來土耳其的第一個月碰到這里慢騰騰的官僚主義作風,而我的語言又成問題。今年新來的物理系碩士生法提就住在我的隔壁,他知道我的麻煩后,就主動給我當起了臨時翻譯。
    為了辦我的“臨時居留證”,法提幾乎天天跟我一起跑學校的各個部門,一直持續(xù)了2個星期,竟然毫無結(jié)果。
    當時我非常著急,而且讓法提跟我這么跑,也太不好意思了,我一個勁謝他,但他安慰我說:“你是我們的客人。這里的每個人都應該為你的事情負責。你不用這么謝我。你也不要去想太多,做你該做的工作就是了。我們盡力了,我知道你現(xiàn)在對我們國家的印象很不好,……我為我們土耳其人感到抱歉?!?BR>    另外,土耳其人,特別是男性大多很開放,經(jīng)常換女朋友;但他們其實也很單純,渴望純潔的愛情,渴望穩(wěn)固的戀愛關(guān)系。但他們在真正找到意中人前,可能會交往不少異性朋友。
    在外國交朋友很難交到真心的,都是有求于你的,比如在我們學校,讓韓國人幫助留學生,還要給他們錢,可是太多人為了得到這筆錢就不擇手段,讓我們很失望。
    我的朋友里有當?shù)厝艘灿兄袊?,每個地方都是有好人也有壞人,都一樣吧。在國外,最幸福的時刻,也莫過于和朋友一起的時候吧,大家互相把內(nèi)心的不愉快,委屈等等都放在一起講的時候。外國生活,讓我更加覺得應該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在我的周圍,大部分人都找的是一起出來的留學生談戀愛,和當?shù)厝藨賽鄣囊捕?,但是分手的也多啊。大部分人還是想回中國找人結(jié)婚。我的婚姻觀也在出國后改變了,之前覺得異國戀可以接受,并不羨慕,可是也不排斥。但是現(xiàn)在排斥了,因為覺得自己永遠不能和不是一種生長環(huán)境的人一起生活。
    我現(xiàn)在在印度實習,又是個陌生的環(huán)境,每天都可以結(jié)識新人找到新朋友,很新鮮。拿印度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作比較是大家喜愛的話題。
    之前,本著體驗一切的想法,我參加過德國人的各類活動,從教堂禮拜到狂歡節(jié)民俗節(jié)、音樂會歌劇畫展,國際學生交流活動。
    我也認識不少德國朋友,參加過大學辯論會的沙龍,我是寢室學生自治委員會的委員,當年預科學校的學生代表,現(xiàn)在還是國際學生組織AIESEC在慕尼黑的協(xié)調(diào)員,負責德國學生的外國實習項目。
    這些經(jīng)歷不可謂不豐富,不過我不認為,我真正融入了當?shù)氐娜ψ印?BR>    對我來說,我的主要目的是開開眼界,經(jīng)歷一下外國人的習俗和文化,但這個過程完成之后,我自己覺得其中很多并不適合我,我生長于我的文化圈子,按照文化沖突理論來說,這就是我的貼身內(nèi)衣,一輩子都很難脫掉,何況,我何必脫掉他?
    我在了解的西方文化之后,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既然中國的生活方式更適合我,我何必為了“融入當?shù)厣睢边@樣的稱號而放棄本身的生活方式。因為即便你成天周旋于外國人的社交場合,別人在心底里還是把你當作外來的人,而與此同時,中國人的圈子已經(jīng)被你拋棄了,這樣的尷尬也不是新鮮的新聞。所以,盡管我不贊成中國人的扎堆,但我理解,他們是被迫扎堆在一起的,因為中國人互相之間才更容易找到能夠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