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組織行為學是一門(?。?BR> A.理論性學科 B.應用性學科
C.實驗性學科 D.綜合性學科
2.下面哪種方法不是問卷調(diào)查法的形式?(?。?BR> A.選擇法 B.是否法
C.等級排列法 D.比較法
3.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是(?。?BR> A. 態(tài)度 B.氣質(zhì) C.性格 D.能力
4.只反映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是(?。?BR> A.感覺 B.知覺 C.社會知覺 D.自我知覺
5.個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 )
A.態(tài)度 B.氣質(zhì) C.性格 D.能力
6.在完成復雜的任務,特別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任務時,效率高的群體是(?。?BR> A.同質(zhì)結構 B.異質(zhì)結構
C.同化結構 D.異化結構
7.組織內(nèi)部的個人事業(yè)生涯往往是沿著幾個方面變動的?( )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8.事業(yè)生涯的組成是態(tài)度和(?。?BR> A.行為 B.意識 C.價值觀 D.知覺
9.一個人對于自己在某種環(huán)境中應該有什么樣的行為反應的認識是(?。?BR> A.角色 B.角色知覺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約
10.組織行為學研究表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當群體受到外部威脅時,群體的凝聚力會(?。?BR> A.降低 B.增強
C.不變 D.有時降低,有時增強
11.溝通過程包括幾個部分?( )
A.六個 B.七個 C.八個 D.九個
12.人們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間的關系稱為(?。?BR> A.政治關系 B.經(jīng)濟關系 C.人際關系 D.利益關系
13.個體在沖突中只尋求自我利益的滿足,而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這屬于處理沖突行為意向中的( )
A.回避 B.遷就 C.折衷 D.競爭
14.貫穿于領導活動過程始終的是(?。?BR> A.組織功能 B.激勵功能
C.溝通功能 D.服務功能
15.領導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這個過程是由、被和以下哪個因素構成的?(?。?BR> A. 情景 B.社會 C.組織 D.經(jīng)濟
16.在管理方格論中,對工作高度關心,但對人很少關心的領導行為類型是(?。?BR> A.鄉(xiāng)村俱樂部式管理 B.中間型管理
C.團隊式管理 D.任務式管理
17.“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型”通常叫(?。?BR> A.二元四分模型 B.菲德勒模式
C.管理方格模型 D.勒溫模式
18.現(xiàn)代素質(zhì)理論對素質(zhì)的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識人,另一個是(?。?BR> A.留人 B.用人 C.選人 D.育人
19.決策觀念民主化的關鍵是(?。?BR> A.管理者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B.組織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C.組織成員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D.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20.按照需要的功能特征來區(qū)分,可將需要分為(?。?BR> A.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需要 B.自然需要與社會需要
C.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 D.優(yōu)勢需要與次要需要
21.當代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R> A.亞當斯 B.弗魯姆
C.斯金納 D.奧德弗
22.在雙因素理論中,下列不屬于保健因素的是(?。?BR> A.職務保障 B.工資待遇
C.工作職務上的責任感 D.工作條件
23.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動的目的之一是( )
A.使每個員工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和提高 B.在工廠人人能暢所欲言
C.向能力的極限挑戰(zhàn) D.使每個人都成為優(yōu)秀的工程技術人員
24.美國學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BR> A.戰(zhàn)略、結構、作風 B.制度、結構、技能
C.戰(zhàn)略、結構、制度 D.戰(zhàn)略、技能、作風
25.組織文化的核心是( )
A.組織目標或宗旨 B.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
C.共同的價值觀 D.作風及傳統(tǒng)習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是(?。?BR> A.系統(tǒng)性 B.管理性
C.再現(xiàn)性 D.可控性
E.預見性
27.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類型包括(?。?BR> A.技術發(fā)明型 B.科學發(fā)現(xiàn)型
C.藝術塑造型 D.組織管理型
E.系統(tǒng)開拓型
28.人際反應特質(zhì)因人而異,但每個人的特質(zhì)都有其(?。?BR> A.發(fā)展性 B.穩(wěn)定性
C.一貫性 D.變化性
E.波動性
29.決策科學化的特征是(?。?BR> A.決策思想科學化 B.決策程序科學化
C.決策方法科學化 D.決策形式科學化
E.決策目標科學化
30.海爾OEC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期望理論 B.公平理論
C.綜合激勵理論 D.需要層次理論
E.雙因素理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事業(yè)生涯的開發(fā)
32.社會惰化
33.激勵
34.企業(yè)集團
35.非正式領導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控制方位論與工作行為之間的關系。
37.簡述群體發(fā)展的五階段模型。
38.怎樣區(qū)分功能正常的沖突與功能失調(diào)的沖突?
39.簡述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
40.簡述組織變革與組織發(fā)展的關系。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組織的理解。
42.試比較分析四種內(nèi)容型激勵理論。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組織行為學是一門(?。?BR> A.理論性學科 B.應用性學科
C.實驗性學科 D.綜合性學科
2.下面哪種方法不是問卷調(diào)查法的形式?(?。?BR> A.選擇法 B.是否法
C.等級排列法 D.比較法
3.心理過程的動力特征是(?。?BR> A. 態(tài)度 B.氣質(zhì) C.性格 D.能力
4.只反映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是(?。?BR> A.感覺 B.知覺 C.社會知覺 D.自我知覺
5.個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是( )
A.態(tài)度 B.氣質(zhì) C.性格 D.能力
6.在完成復雜的任務,特別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任務時,效率高的群體是(?。?BR> A.同質(zhì)結構 B.異質(zhì)結構
C.同化結構 D.異化結構
7.組織內(nèi)部的個人事業(yè)生涯往往是沿著幾個方面變動的?( )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8.事業(yè)生涯的組成是態(tài)度和(?。?BR> A.行為 B.意識 C.價值觀 D.知覺
9.一個人對于自己在某種環(huán)境中應該有什么樣的行為反應的認識是(?。?BR> A.角色 B.角色知覺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約
10.組織行為學研究表明,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當群體受到外部威脅時,群體的凝聚力會(?。?BR> A.降低 B.增強
C.不變 D.有時降低,有時增強
11.溝通過程包括幾個部分?( )
A.六個 B.七個 C.八個 D.九個
12.人們在共同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間的關系稱為(?。?BR> A.政治關系 B.經(jīng)濟關系 C.人際關系 D.利益關系
13.個體在沖突中只尋求自我利益的滿足,而不考慮對他人的影響,這屬于處理沖突行為意向中的( )
A.回避 B.遷就 C.折衷 D.競爭
14.貫穿于領導活動過程始終的是(?。?BR> A.組織功能 B.激勵功能
C.溝通功能 D.服務功能
15.領導本身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這個過程是由、被和以下哪個因素構成的?(?。?BR> A. 情景 B.社會 C.組織 D.經(jīng)濟
16.在管理方格論中,對工作高度關心,但對人很少關心的領導行為類型是(?。?BR> A.鄉(xiāng)村俱樂部式管理 B.中間型管理
C.團隊式管理 D.任務式管理
17.“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型”通常叫(?。?BR> A.二元四分模型 B.菲德勒模式
C.管理方格模型 D.勒溫模式
18.現(xiàn)代素質(zhì)理論對素質(zhì)的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識人,另一個是(?。?BR> A.留人 B.用人 C.選人 D.育人
19.決策觀念民主化的關鍵是(?。?BR> A.管理者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B.組織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C.組織成員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D.思維方法和觀念的更新
20.按照需要的功能特征來區(qū)分,可將需要分為(?。?BR> A.物質(zhì)需要與精神需要 B.自然需要與社會需要
C.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 D.優(yōu)勢需要與次要需要
21.當代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R> A.亞當斯 B.弗魯姆
C.斯金納 D.奧德弗
22.在雙因素理論中,下列不屬于保健因素的是(?。?BR> A.職務保障 B.工資待遇
C.工作職務上的責任感 D.工作條件
23.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動的目的之一是( )
A.使每個員工都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和提高 B.在工廠人人能暢所欲言
C.向能力的極限挑戰(zhàn) D.使每個人都成為優(yōu)秀的工程技術人員
24.美國學者提出的“7S”模型中,“硬性的S”指的是(?。?BR> A.戰(zhàn)略、結構、作風 B.制度、結構、技能
C.戰(zhàn)略、結構、制度 D.戰(zhàn)略、技能、作風
25.組織文化的核心是( )
A.組織目標或宗旨 B.行為規(guī)范和規(guī)章制度
C.共同的價值觀 D.作風及傳統(tǒng)習慣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組織行為學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是(?。?BR> A.系統(tǒng)性 B.管理性
C.再現(xiàn)性 D.可控性
E.預見性
27.創(chuàng)造性行為的類型包括(?。?BR> A.技術發(fā)明型 B.科學發(fā)現(xiàn)型
C.藝術塑造型 D.組織管理型
E.系統(tǒng)開拓型
28.人際反應特質(zhì)因人而異,但每個人的特質(zhì)都有其(?。?BR> A.發(fā)展性 B.穩(wěn)定性
C.一貫性 D.變化性
E.波動性
29.決策科學化的特征是(?。?BR> A.決策思想科學化 B.決策程序科學化
C.決策方法科學化 D.決策形式科學化
E.決策目標科學化
30.海爾OEC模式的理論基礎是( )
A.期望理論 B.公平理論
C.綜合激勵理論 D.需要層次理論
E.雙因素理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事業(yè)生涯的開發(fā)
32.社會惰化
33.激勵
34.企業(yè)集團
35.非正式領導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6.簡述控制方位論與工作行為之間的關系。
37.簡述群體發(fā)展的五階段模型。
38.怎樣區(qū)分功能正常的沖突與功能失調(diào)的沖突?
39.簡述組織結構設計的原則。
40.簡述組織變革與組織發(fā)展的關系。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對組織的理解。
42.試比較分析四種內(nèi)容型激勵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