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注冊稅務師考試注稅稅法練習六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按照資源稅有關規(guī)定,獨立礦山收購未稅礦產品適用( )。
     A、礦產品原產地的稅額標準
     B、本單位應稅產品的稅額標準
     C、礦產品購買地的稅額標準
     D、稅務機關核定的稅額標準
    2、某采礦企業(yè)6月共開采錫礦石50000噸,銷售錫礦石40000噸,適用稅額每噸6元。該企業(yè)6月應繳納的資源稅額為( )。
     A、168000元
     B、210000元
     C、240000元
     D、300000元
    3、依稅法規(guī)定,資源稅的納稅義務人不包括( )。
     A、在中國境內開采應稅資源的外資企業(yè)
     B、在中國境內生產并自用鹽的個體經營者
     C、在中國境內開采應稅資源銷售的單位和個人
     D、進口應稅資源的國有企業(yè)
    4、扣稅義務人代扣代繳的資源稅,應當向( )主管稅務機關繳納。
     A、收購地
     B、銷售地
     C、開采地
     D、生產所在地
    5、下列項目中,符合資源稅現(xiàn)行規(guī)定的有( )。
     A、扣繳義務人代扣稅款的時間為收購礦產品當天
     B、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鐵礦石稅額減征40%
     C、扣繳義務人是對各有關單位收購的未稅礦產品進行代扣代繳
     D、資源稅實施的是比率稅率
    6、下列單位出售的礦產品中,不繳納資源稅的有( )。
     A、采礦企業(yè)銷售天然大理石
     B、油田出售的天然氣
     C、鹽場銷售的鹵水
     D、鹽業(yè)公司銷售的食鹽
    7、下列油類產品中,應征收資源稅的為( )。
     A、人造石油
     B、天然石油
     C、汽油
     D、油母頁巖煉制的原油
    8、在資源稅中,對于伴生礦,在確定稅目和稅額時,( )。
     A、以主產品的礦石名稱作為應稅品目
     B、伴選礦量大的,對其核定單位稅額
     C、伴選礦量小的,按照國家對收購單位測定的相應品目的單位稅額繳納資源稅
     D、對從精礦伴選出的副產品不征收資源稅
    9、某納稅人本期以自產液體鹽50000噸和外購液體鹽10000噸 (每噸已繳納資源稅5元)加工固體鹽12000噸對外銷售,取得銷售收入600萬元。已知固體鹽稅為每噸30元,該納稅人本期應繳納資源稅( )。
     A、36萬元
     B、61萬元
     C、25萬元
     D、31萬元
    10、資源稅納稅義務人開采或者生產不同稅目應稅礦產品的,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應翱蟛返目嗡笆俊N捶直鷙慫慊蛘卟蛔既誹峁┎煌澳坑λ安返目嗡笆康模? )計稅。
     A、平均稅額
     B、加權平均稅額
     C、從高適用稅額
     D、從低適用稅額
    11、某銅礦本月將開采的三等銅礦加工成銅精礦,因特殊原因稅務機關無法準確掌握入選精礦時移送使用的原礦數(shù)量,只知入選后銷售的精礦數(shù)量為1000噸,選礦比為1:32,三等銅礦單位稅額為每噸1.4元,該銅礦本月應納資源稅為( )元。
     A、1000
     B、1400
     C、31360
     D、44800
    12、某鹽場3月對外直接銷售原鹽300噸;用自產的原鹽連續(xù)加工成精致鹽30噸銷售。該鹽場1噸原鹽可加工成0.5噸精致鹽,原鹽單位稅額為25元/噸。則該鹽場當月應納資源稅為( )元。
     A、9000
     B、8250
     C、7500
     D、1500
    13、資源稅納稅人不定期開采礦產品的,可以按( )計算繳納資源稅。
     A、10日
     B、15日
     C、次
     D、3日
    14、下列結算方式中,不是資源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的是( )。
     A、收到預收款的當天
     B、委托銀行收款時,為貨物發(fā)出,辦妥托收手續(xù)當天
     C、代扣代繳稅款時,為扣繳人支付貨款當天
     D、自產自用的礦產品,為移送使用的時間
    二、多項選擇題
    1、以下資源中,不征資源稅的產品是( )。
     A、煤礦生產的天然氣
     B、海鹽
     C、煤油
     D、選煤
    2、對于煤炭產品,不屬于資源稅征稅范圍的有( )。
     A、選煤
     B、洗煤
     C、原煤
     D、其他煤炭制品
    3、資源稅納稅人銷售或自用資源稅應稅產品,需繳納( )。
     A、資源稅
     B、增值稅
     C、消費稅
     D、城建稅
    4、確定我國現(xiàn)行資源稅稅額,考慮的因素主要包括( )。
     A、應稅資源的開采條件、品位質量、稀缺性
     B、應稅資源地理位置是發(fā)達地區(qū)還是落后地區(qū)
     C、礦石的開采規(guī)模
     D、應稅鹽類產品的稅負轉移情況
    5、下列項目不符合資源稅有關規(guī)定的有( )。
     A、伴采的應稅礦產品,未規(guī)定稅額時不征資源稅
     B、天然氣屬資源稅征收范圍,所以生產天然氣的單位都應繳納資源稅
     C、以自產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按液體鹽稅額征稅
     D、扣繳義務人扣繳資源稅的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支付貨款的當天
    6、納稅人不能準確提供應稅產品銷售數(shù)量或移送使用數(shù)量的,可以( )為課稅數(shù)量。
     A、應稅產品的實際產量
     B、當期計劃產量
     C、同行平均產量
     D、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的折算比換算成的數(shù)量
    7、關于資源稅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與稀油劃分不清的,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綜合回收率,折算成原油數(shù)量作為課稅數(shù)量
     B、納稅人以外購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其加工固體鹽所耗用液體鹽的已納稅額準予抵扣
     C、獨立礦山收購與本單位礦種不同的未稅礦產品,按照收購地相應礦種規(guī)定的單位稅額,依據收購數(shù)量代扣代繳資源稅
     D、納稅人采取分期收款結算方式銷售應稅產品的,其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為發(fā)出商品的當天
    8、關于資源稅計稅依據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納稅人自產自用的天然氣,以自用數(shù)量為計稅依據
     B、納稅人對外銷售的原煤,以銷售數(shù)額為計稅依據
     C、納稅人以自產原煤加工洗煤的,以生產出來的洗煤數(shù)量
     D、納稅人自產自用的鐵礦石,以實際移送使用數(shù)量為計稅依據
    9、資源稅減免稅優(yōu)惠政策主要有( )。
     A、對生產的液體鹽,免征資源稅
     B、對有色金屬減征30%
     C、對冶金聯(lián)合企業(yè)礦山應納的鐵礦石資源稅減征40%
     D、對獨立礦山應納的鐵礦石資源稅減征40%
    10、下列關于資源稅納稅義務發(fā)生時間的表述中,錯誤的說法有( )。
     A、分期收款銷售方式,收到貨款當天繳納資源稅
     B、自產自用的應稅產品,移送使用的當天繳納資源稅
     C、代扣代繳資源稅,收到貨款當天繳納資源稅
     D、預收貨款銷售方式,發(fā)出應稅產品當天繳納資源稅
    11、下列關于資源稅納稅地點正確說法有( )。
     A、納稅人跨省開采,其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在開采地納稅
     B、納稅人跨省開采,其下屬生產單位與核算單位不在同一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在核算地納稅
     C、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應向收購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
     D、扣繳義務人代扣代繳資源稅,應向開采地主管稅務機關繳納
    12、我國資源稅的立法原則有( )。
     A、調節(jié)社會不公
     B、級差調節(jié)
     C、節(jié)約資源
     D、普遍征稅
    三、計算題
    1、某聯(lián)合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4年6月生產經營情況如下:(1)專門開采的天然氣45000千立方米,開采原煤450萬噸,采煤過程中生產天然氣2800千立方米。(2)銷售原煤280萬噸,取得不含稅銷售額22400萬元。(3)以原煤直接加工洗煤110萬噸,對外銷售90萬噸,取得不含稅銷售額15840萬元。(4)企業(yè)職工食堂和供熱等用原煤2500噸。(5)銷售天然氣37000千立方米(含采煤過程中生產的2000千立方米),取得不含稅銷售額6660萬元。(資源稅單位稅額,原煤3元/噸,天然氣8元/千立方米;洗煤與原煤的選礦比為60%) 根據以上資料回答下述問題:
    (1)外銷原煤應納資源稅( )萬元。
     A.840 B.1400 C.1110 D.1290
    (2)外銷洗煤應納資源稅( )萬元。
     A.270 B.330 C.450 D.600
    (3)食堂用煤應納資源稅( )萬元。
     A.0 B.0.75 C.1.5 D.7.5
    (4)外銷天然氣應納資源稅( )萬元。
     A.29.6 B.28 C.24.6 D.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