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當年話香港之“抄飛”

字號:

“抄飛”這一詞組是源自解放前的廣州。廣東話“飛”就是票的意思,“車飛”就是車票,“月飛”就是月票,“戲飛”就是電影票,“入場飛”就是入場券?!俺w”即現(xiàn)代的“黃牛票”。
    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下的香港地區(qū),九龍?zhí)潦歉塾⒄还艿貛?,一個“黃、賭、毒”全面泛濫的地區(qū),而港島和香港半島名義上港英政府嚴禁“黃、賭、毒”三害,但實際上因貪污盛行,不法商人通過賄賂高層官員和警務人員,在這兩個地帶“黃、賭、毒”也無處不在。如果說九龍?zhí)潦歉塾⒄鞯摹叭还堋钡貛?,那么港島和香港半島就是港英政府暗的“三不管”地帶。
    六七十年代,香港影劇院不少,而看電影也是當年民眾屈指可數(shù)的娛樂之一,一些投機之徒與影劇院有關人士勾結,“抄飛”這一特殊行業(yè)也就應運而生了。雖然“戲飛”并不算貴,但“抄飛”風氣濃厚,對于窮苦老百姓來說,看電影也就成了一種奢侈的娛樂。
    當時電*的規(guī)則是一個大人買一張電影票就可以帶兩個小孩。電影放映前,常常有不少家境貧窮的小孩,在電*門口溜轉,詢問一些沒有帶小孩子的爺爺或奶奶,愿不愿意帶他們進電*;也有個別小孩趁大人進入檢票口的那一霎那,匆匆跟著溜進去,售票員若有詢問,就指著前面的大人謊說是自己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
    一部好電影,一場演唱會,一些明星、歌星和政壇大人物的聚會,都能吸引大批的觀眾、歌迷、影迷、以及渴望一睹大人物風采和夢想與大人物合影留念的人士。對“抄飛佬”來說,那是倒賣“戲飛”與“入場飛”的絕好機會,他們豈能放過?黃婉秋主演的《劉三姐》在香港放映時,萬人空巷,影劇院場場爆滿。父親和母親在休息日也帶著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到電*售票窗口排隊買票。當天電*門口的人特別多,等候買票的隊伍也特別得長。我擔心父母親買不到票,開始點人數(shù),看排在父親前面的人有多少個?到了隊伍的最前面,我攀上隊伍旁邊的欄桿上,伸長脖子,盯著售票阿姨手中的購票圖看,想看清楚還有多少張電影票尚未售出?然后推算父親能否順利買到票。
    正在這個時候,一名男子出現(xiàn),對窗口內的售票阿姨說:“我是阿發(fā)哥,已經(jīng)跟你們的經(jīng)理打過招呼了?!敝灰娛燮卑⒁棠闷鹨恢Ъt筆,在購票圖上劃一個紅色的大長方形,再打一個紅色的大“X”,然后把一大疊“戲飛”交給那名男子。
    “爸,我們肯定買不到‘飛’了?!蔽抑钡嘏艿礁赣H面前說。話剛說完沒多久,售票窗口掛出“全院滿座”的牌子。
    “那沒辦法,今天看不了了?!秳⑷恪诽每矗吹萌颂?,有人看了好幾次都還在看,明天爸爸早一點來排隊?!备赣H說。
    “‘戲飛’、‘戲飛’,快來買‘戲飛’,每張5元。”突然聽到有人正吆喝著叫賣“戲飛”,我扭頭一看,是剛才在售票窗口拿走一大疊“戲飛”自稱發(fā)哥的男子。
    “爸爸,我們去那邊買‘飛’,明天你就不用早起來排隊?!蔽艺f。
    “那是在‘抄飛’,我們不能買?!备赣H嚴肅地說。
    “有‘飛’我們就可以看《劉三姐》了。為什么我們不能買?”我不解地問。
    “一張2元的‘戲飛’被他們‘抄飛’后,漲為5元,這是一種欺騙危害民眾的行為,我們如果去買他們的‘飛’,無意中就助長了他們這種惡行,日后他們將更加為所欲為。所以,我們寧愿不看電影,也不能買這種‘飛’。爸爸寧愿多排幾次隊,也不會去買這種‘戲飛’。記住,你們日后長大,遇到這種‘抄飛’的情況,情愿不看電影,都不要無意間成為他們的幫兇。”父親語重心長地說。
    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似懂非懂,不過從少年時代直至今日,都一直牢牢記住父親的話,對“抄飛”現(xiàn)象而產生的任何一種的票源一律不予理睬,包括在眾人眼中是千載難逢的大型慶典,也絕不沾手。
    當然,時至今日,香港影劇院的“抄飛”現(xiàn)象已不復存在。但是,近年來,其他行業(yè)的“抄飛”現(xiàn)象在國內和海外華人地區(qū)卻正如火如荼地“發(fā)展”著,其蔓延的趨勢值得眾人研討和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