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留學期間,我想去看的地方不是東京這樣的大城市,而是日本的鄉(xiāng)村日本農民的體驗經(jīng)濟
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使鄉(xiāng)村和城市的距離拖得很遠,中國的鄉(xiāng)村和城市相比較,城市是幅彩色畫卷,而鄉(xiāng)村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本黑白畫冊,很有韻味,但裝幀得舊、破、散、亂。我在福岡的折尾公民館認識的一位志愿者——田中和子,讓我實現(xiàn)了第和日本農民接觸的機會。田中和子在家里開了一家私塾,6月中旬,她要帶學生去鄉(xiāng)下插秧體驗農村生活,并邀我一起去,我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一太早,他就把車開到我的宿舍門前。田中和子活潑開朗,從她每天神采飛揚的神態(tài)和她駕駛汽車的靈巧上看,根本無法猜出她已是過了60高齡。約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位于宗像市一個叫正助村的小鄉(xiāng)村。說是一個村,其實也就只有五、六戶人家,從村貌上看,房屋均為木質構架,結構和色彩頗具歐洲氣息,精制而堂皇,在1000平方左右的廣場上,停滿了各式各款的小汽車??拷咎锏囊贿叄胖涣屑s70余人的隊伍。我問他們在干什么,田中和子說,交費。交費,交什么費,她說,來這里體驗插秧的父母和孩子每個人都要交納5000日元的插秧費。來這里的人,除了福岡縣的,還有附近譬如大分縣的人都開車幾個小時跑來參加,這個活動都延續(xù)快10年了。
哦,幫人家插秧還要交費,我頗為好奇。
在所有人交完費用之后,有幾位包著頭巾的當?shù)剞r民在約1畝的水田上樂哈哈地扯著一根繩子在打線。然后孩子和父母們像下河捉魚似的涌到水田里,按照劃定的方格依次插秧。說是插秧,其實每個人只有一墑的地方,大人5格,小孩3格,整塊稻田插到一半就收工打烊,剩下的一半用來舉行一場有村民組織的稻田田徑運動會。父母和孩子們撒野似在水田里狂跑狂跳,在少兒組的賽跑中,一個3歲的小孩滿身泥巴,在水田里足足蹣跚爬行了10分鐘,父母并沒有出手幫忙,而是在他的身旁不停地加油鼓勁,盡管爬在后,周圍的人還是給予熱烈的掌聲和贊賞。日本人培養(yǎng)小孩意志的行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市區(qū)的路上,我在心里暗自為這家農民算了一筆帳一畝稻田,70個顧客,1人5000日元,總計35萬,扣除每人500日元的盒飯,純收入31.5萬,在稻谷收割期,又有相應的70位顧客,一年的純收入為60余萬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是4萬塊,這其中還不包括稻谷本身的收成和套種其他農作物的收入。
哇噻,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日本農民真富,日本農民的體驗經(jīng)濟做得真漂亮。生活級級跳
有了這樣經(jīng)歷,我對日本農民產生了更大的探究興趣。后來。我又結識了另一位日本中年農民,他叫深谷秀么。他的臉上沒有農民的那種滄桑和古銅色,白白凈凈,給人的感覺總是一種謙恭和微笑。他家住鄉(xiāng)村,太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深谷的家在一片稻田的旁邊,兩層的獨門小院,緊貼屋旁蓋著一個車庫,車庫里停著兩部車一部是豐田,一部是凌志。房屋的裝修非常優(yōu)雅,透過裝飾可以感覺到房屋材質的高檔,家里的生活用器幾乎應有盡有,在上海,估計只有總經(jīng)理家里才能達到這種水平。當我們坐在深谷家里的榻榻米上環(huán)顧他幾乎一塵不染的大廳時,深谷笑著說,這都是他太大的功勞。深谷在市區(qū)開了一家小店,做代理手機的業(yè)務,每天9點開業(yè),4點打烊,雙休日照樣休業(yè)。由于家里沒有孩子,日子過得十分悠閑、富足和平靜。他特別喜歡中國文化,喜歡我教他一些中文,當我們成為熟識的朋友的時候,他以一個農民后代的身份,向我詳細地介紹了日本農民富裕之后的成長過程。
日本農民是怎樣富裕的呢,二戰(zhàn)后,由于日本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在城市中出現(xiàn)了一大批富有階層,擁有巨額財富后,這批財富擁有者開始大量的購買土地制辦工廠和囤積居奇,日本是土地私有制的國家,土地大部分在農民手中,農民靠出賣祖?zhèn)鞯纳搅趾屯恋兀灰怪g獲得暴富的機會。
日本農民富裕之后如何消費呢,這就日本是農民的十一級跳。
第一,改造廚房和浴室。廚房和浴室一直是江戶時代產物,就像以前我們江南地區(qū)農民的老虎灶和茅坑,城市居民的;中水廁所是日本農民的熱望,當祖?zhèn)鞯纳搅趾屯恋刈冑u成滿滿的一捧金錢時,追趕都市人的生活水平,就成為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第二,對整個房屋改造或翻修。農民從建材市場上購買色彩鮮艷的琉璃瓦,安裝在屋頂上,并把大門裝飾得富麗堂皇,遠遠望去,活脫脫一個暴發(fā)的地主家的樣子。日本農民幾百年來一直被地主所壓迫,過地主一樣的生活成為每個農民的夢想。改造或翻修房屋,可以滿足心理上的發(fā)泄和得到一種補償。
第三,購買汽車。汽車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衍生出一批滿臉堆笑,唯利是圖、巧舌如簧的推銷員。農民本分,但天生不闊綽,先買了推銷員手里的小型卡車,看看周圍的人,還有人買了小臥車,這時,攀比心理就起了作用,這種心理又被推銷員們發(fā)覺,于是大家就又買了小型臥車,有了車就得有車庫,就引導出了第四階段的生活:吠態(tài)。
第四,修筑庭院。現(xiàn)在日本鄉(xiāng)村的民居,就是保持農民剛富裕起來修筑時的樣子。日本式的庭院,說的就是它。從外圍上看,像藝術品一樣泛著藏青色的石塊砌成的圍墻,在圍墻內,植滿了云冠狀的灌木,春夏秋冬依次開花的叫不出名字不同的花萆。這種庭院的設計完全可以和任何高級賓館相媲美。日本農民庭院的修筑,標志著日本農民的家庭形象得到根本的改變,甚至可以說是銳變,這時的農民開始關注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了。
第五是營造客廳。日本人相當長的時間叫喊的口號就是“脫亞入歐”,這當然也包括農民階層。在客廳內,擺設著沙發(fā),鋪著地毯,墻角擺著冕形燈,在顯眼處擺放著漆亮的鋼琴,他們都以歐洲文化追隨者自居。日本的書商向來自發(fā)自覺,百科大詞典、雨果全集等之類的大型詞典和文學書刊,剛下流水線就轉到農民手中,然后被作為裝飾品排滿了農民們的書架。
第六,裝飾品。就像一個收藏家,沒有一件鎮(zhèn)家之寶是說不過去的,日本農民不惜重金購買動物皮毛,譬如熊皮之類。據(jù)說有許多農民花費200萬日元購買一張獅子皮,在臥室里一鋪就是幾張,這時財主的形象熠熠生輝,頗有當年“坐山雕”的架勢。由于這些珍貴的皮毛,追求的是他人的贊美和觀賞,推銷員不需要動用營銷的腦子,直接打打電話,就能取得不俗的業(yè)績。
第七,旅行,尤其是海外旅行。去過歐洲旅行的人都會有一種發(fā)現(xiàn)在旅游勝地的介紹或者指示牌上,一般除了英文就是日語了。對于這種做法,我們首先不要妄自菲薄,認為這些國家對日本人特別尊重,其實不是這樣,而是日本人到歐洲旅游的太多了。顧客是上帝,歐洲人心里很明白這個道理。筆者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托福成績,亞洲地區(qū)數(shù)日本人差。這樣我們似乎可以嘲笑日本人,其實日本人并不這么認為。一是日本本身就是發(fā)達國家,是其他國家向往的地方,二是日本人去歐美國家,根本不像我們這樣艱難,說去立馬就能走人。三是日本人英文說不好,但英文翻譯具備超一流水平。四是正因為農民的英文說不好,為他們提供了自我革新的機會,周游世界之后,促使他們進入第八個層次。
第八,收集字畫、古董、刀劍文物等。收集古董字畫,不是收集紙箱子和垃圾,需要具備收藏家的藝術品位和極高的鑒賞能力。買到一件贗品,就有可能叫你體驗:仕士斷腕之悲。農民們向書畫投資,就得進行再的自我更新。
第九,對游艇、高爾夫、休閑、垂釣、盆景、狩獵,豢養(yǎng)動物等產生興趣。高爾夫是英國的發(fā)明,游艇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日本農民全盤拿下,不過玩這個高雅動作已是第二代農民了,第一代農民在完成了原始積累,享受了擁有財富的初級喜悅后,再也玩不起了。一是自己老了,知識老化了,二是兒輩們的胡子長起來了,肩膀比自己更加健康結實,眼界比自己更加寬廣,所以進入這個層次的農民比較少。在日本的鄉(xiāng)村,觸目可及的高爾夫球場和棒球場,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說,玩高爾夫球的是第二代的農民多,練習棒球的是第三、第四代的農民的祖孫。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俱樂部、入門書、專業(yè)雜志空前活躍和繁榮。我想到了當下國內的電腦和廚師培訓班,不過,前者是為了玩樂和心情,后者是為了職業(yè)和生存。目的不同,反映出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迥異。
第個,享受日常生活。在經(jīng)歷過暴風驟雨式的物質需求和享受之后,日本農民就變得溫和多了,開始關注身邊生活的細節(jié)體驗。關注飲食、服裝、寢具、家具、食具,以及對電視節(jié)目挑剔。生活是一種連綿的習慣,要一下子改變吃咸海帶和話梅醬,對他們來說還需時日,但他們可以試著體會吃魚子醬、咖啡、牛排和西式糕點。一直到現(xiàn)在,高檔的西式糕點的銷售,據(jù)說鄉(xiāng)村都比東京等大城市賣得快,銷路好。有一個生活細節(jié),筆者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在一個很偏遠的鄉(xiāng)村,筆者發(fā)現(xiàn),這里鄉(xiāng)村的廁所和都市無任何區(qū)別,彌漫著淡淡的香氣,衛(wèi)生紙潔白地掛在抽水馬桶旁邊。
第十一,反哺城市,做體驗經(jīng)濟的主持人。筆者在宗像市正助村付費5000日元去插秧是農民發(fā)展體驗經(jīng)濟中的一個項目,譬如還有養(yǎng)果樹摘蘋果、種紅薯挖地瓜、掏海沙做沙浴、開澡堂洗溫泉等等,農民是市場經(jīng)濟的弄潮人而不僅僅是城市生活的跟隨者和仰慕者?!俺鞘刑淠?,望著燈火輝煌的城市,讓我懷念的還是故鄉(xiāng)的小河,還有那瓦屋上的炊煙……”鄉(xiāng)村成為城里人的一種鄉(xiāng)愁,一種懷舊和心靈的歸宿,而農民是他們的引路人、管理者和主持人。
一位來自廣東的朋友曾經(jīng)問我,中國現(xiàn)的農民都富裕起來了,如果作一個國際比較的話,中國農民同日本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什么區(qū)別,我問他,廣東農民現(xiàn)在干什么,他說,在旅游,在國內旅游。哦,我說,上面是日本農民的生活軌跡,看看我上面寫的流程,您就會一目了然地得出比較結果。
中國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使鄉(xiāng)村和城市的距離拖得很遠,中國的鄉(xiāng)村和城市相比較,城市是幅彩色畫卷,而鄉(xiāng)村給人的感覺就像一本黑白畫冊,很有韻味,但裝幀得舊、破、散、亂。我在福岡的折尾公民館認識的一位志愿者——田中和子,讓我實現(xiàn)了第和日本農民接觸的機會。田中和子在家里開了一家私塾,6月中旬,她要帶學生去鄉(xiāng)下插秧體驗農村生活,并邀我一起去,我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一太早,他就把車開到我的宿舍門前。田中和子活潑開朗,從她每天神采飛揚的神態(tài)和她駕駛汽車的靈巧上看,根本無法猜出她已是過了60高齡。約一個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位于宗像市一個叫正助村的小鄉(xiāng)村。說是一個村,其實也就只有五、六戶人家,從村貌上看,房屋均為木質構架,結構和色彩頗具歐洲氣息,精制而堂皇,在1000平方左右的廣場上,停滿了各式各款的小汽車??拷咎锏囊贿叄胖涣屑s70余人的隊伍。我問他們在干什么,田中和子說,交費。交費,交什么費,她說,來這里體驗插秧的父母和孩子每個人都要交納5000日元的插秧費。來這里的人,除了福岡縣的,還有附近譬如大分縣的人都開車幾個小時跑來參加,這個活動都延續(xù)快10年了。
哦,幫人家插秧還要交費,我頗為好奇。
在所有人交完費用之后,有幾位包著頭巾的當?shù)剞r民在約1畝的水田上樂哈哈地扯著一根繩子在打線。然后孩子和父母們像下河捉魚似的涌到水田里,按照劃定的方格依次插秧。說是插秧,其實每個人只有一墑的地方,大人5格,小孩3格,整塊稻田插到一半就收工打烊,剩下的一半用來舉行一場有村民組織的稻田田徑運動會。父母和孩子們撒野似在水田里狂跑狂跳,在少兒組的賽跑中,一個3歲的小孩滿身泥巴,在水田里足足蹣跚爬行了10分鐘,父母并沒有出手幫忙,而是在他的身旁不停地加油鼓勁,盡管爬在后,周圍的人還是給予熱烈的掌聲和贊賞。日本人培養(yǎng)小孩意志的行為,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回市區(qū)的路上,我在心里暗自為這家農民算了一筆帳一畝稻田,70個顧客,1人5000日元,總計35萬,扣除每人500日元的盒飯,純收入31.5萬,在稻谷收割期,又有相應的70位顧客,一年的純收入為60余萬日元,換算成人民幣是4萬塊,這其中還不包括稻谷本身的收成和套種其他農作物的收入。
哇噻,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日本農民真富,日本農民的體驗經(jīng)濟做得真漂亮。生活級級跳
有了這樣經(jīng)歷,我對日本農民產生了更大的探究興趣。后來。我又結識了另一位日本中年農民,他叫深谷秀么。他的臉上沒有農民的那種滄桑和古銅色,白白凈凈,給人的感覺總是一種謙恭和微笑。他家住鄉(xiāng)村,太太是典型的家庭主婦。深谷的家在一片稻田的旁邊,兩層的獨門小院,緊貼屋旁蓋著一個車庫,車庫里停著兩部車一部是豐田,一部是凌志。房屋的裝修非常優(yōu)雅,透過裝飾可以感覺到房屋材質的高檔,家里的生活用器幾乎應有盡有,在上海,估計只有總經(jīng)理家里才能達到這種水平。當我們坐在深谷家里的榻榻米上環(huán)顧他幾乎一塵不染的大廳時,深谷笑著說,這都是他太大的功勞。深谷在市區(qū)開了一家小店,做代理手機的業(yè)務,每天9點開業(yè),4點打烊,雙休日照樣休業(yè)。由于家里沒有孩子,日子過得十分悠閑、富足和平靜。他特別喜歡中國文化,喜歡我教他一些中文,當我們成為熟識的朋友的時候,他以一個農民后代的身份,向我詳細地介紹了日本農民富裕之后的成長過程。
日本農民是怎樣富裕的呢,二戰(zhàn)后,由于日本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在城市中出現(xiàn)了一大批富有階層,擁有巨額財富后,這批財富擁有者開始大量的購買土地制辦工廠和囤積居奇,日本是土地私有制的國家,土地大部分在農民手中,農民靠出賣祖?zhèn)鞯纳搅趾屯恋兀灰怪g獲得暴富的機會。
日本農民富裕之后如何消費呢,這就日本是農民的十一級跳。
第一,改造廚房和浴室。廚房和浴室一直是江戶時代產物,就像以前我們江南地區(qū)農民的老虎灶和茅坑,城市居民的;中水廁所是日本農民的熱望,當祖?zhèn)鞯纳搅趾屯恋刈冑u成滿滿的一捧金錢時,追趕都市人的生活水平,就成為一種迫不及待的心情。
第二,對整個房屋改造或翻修。農民從建材市場上購買色彩鮮艷的琉璃瓦,安裝在屋頂上,并把大門裝飾得富麗堂皇,遠遠望去,活脫脫一個暴發(fā)的地主家的樣子。日本農民幾百年來一直被地主所壓迫,過地主一樣的生活成為每個農民的夢想。改造或翻修房屋,可以滿足心理上的發(fā)泄和得到一種補償。
第三,購買汽車。汽車工業(yè)的高速發(fā)展,衍生出一批滿臉堆笑,唯利是圖、巧舌如簧的推銷員。農民本分,但天生不闊綽,先買了推銷員手里的小型卡車,看看周圍的人,還有人買了小臥車,這時,攀比心理就起了作用,這種心理又被推銷員們發(fā)覺,于是大家就又買了小型臥車,有了車就得有車庫,就引導出了第四階段的生活:吠態(tài)。
第四,修筑庭院。現(xiàn)在日本鄉(xiāng)村的民居,就是保持農民剛富裕起來修筑時的樣子。日本式的庭院,說的就是它。從外圍上看,像藝術品一樣泛著藏青色的石塊砌成的圍墻,在圍墻內,植滿了云冠狀的灌木,春夏秋冬依次開花的叫不出名字不同的花萆。這種庭院的設計完全可以和任何高級賓館相媲美。日本農民庭院的修筑,標志著日本農民的家庭形象得到根本的改變,甚至可以說是銳變,這時的農民開始關注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了。
第五是營造客廳。日本人相當長的時間叫喊的口號就是“脫亞入歐”,這當然也包括農民階層。在客廳內,擺設著沙發(fā),鋪著地毯,墻角擺著冕形燈,在顯眼處擺放著漆亮的鋼琴,他們都以歐洲文化追隨者自居。日本的書商向來自發(fā)自覺,百科大詞典、雨果全集等之類的大型詞典和文學書刊,剛下流水線就轉到農民手中,然后被作為裝飾品排滿了農民們的書架。
第六,裝飾品。就像一個收藏家,沒有一件鎮(zhèn)家之寶是說不過去的,日本農民不惜重金購買動物皮毛,譬如熊皮之類。據(jù)說有許多農民花費200萬日元購買一張獅子皮,在臥室里一鋪就是幾張,這時財主的形象熠熠生輝,頗有當年“坐山雕”的架勢。由于這些珍貴的皮毛,追求的是他人的贊美和觀賞,推銷員不需要動用營銷的腦子,直接打打電話,就能取得不俗的業(yè)績。
第七,旅行,尤其是海外旅行。去過歐洲旅行的人都會有一種發(fā)現(xiàn)在旅游勝地的介紹或者指示牌上,一般除了英文就是日語了。對于這種做法,我們首先不要妄自菲薄,認為這些國家對日本人特別尊重,其實不是這樣,而是日本人到歐洲旅游的太多了。顧客是上帝,歐洲人心里很明白這個道理。筆者在網(wǎng)上看到一篇文章說,托福成績,亞洲地區(qū)數(shù)日本人差。這樣我們似乎可以嘲笑日本人,其實日本人并不這么認為。一是日本本身就是發(fā)達國家,是其他國家向往的地方,二是日本人去歐美國家,根本不像我們這樣艱難,說去立馬就能走人。三是日本人英文說不好,但英文翻譯具備超一流水平。四是正因為農民的英文說不好,為他們提供了自我革新的機會,周游世界之后,促使他們進入第八個層次。
第八,收集字畫、古董、刀劍文物等。收集古董字畫,不是收集紙箱子和垃圾,需要具備收藏家的藝術品位和極高的鑒賞能力。買到一件贗品,就有可能叫你體驗:仕士斷腕之悲。農民們向書畫投資,就得進行再的自我更新。
第九,對游艇、高爾夫、休閑、垂釣、盆景、狩獵,豢養(yǎng)動物等產生興趣。高爾夫是英國的發(fā)明,游艇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日本農民全盤拿下,不過玩這個高雅動作已是第二代農民了,第一代農民在完成了原始積累,享受了擁有財富的初級喜悅后,再也玩不起了。一是自己老了,知識老化了,二是兒輩們的胡子長起來了,肩膀比自己更加健康結實,眼界比自己更加寬廣,所以進入這個層次的農民比較少。在日本的鄉(xiāng)村,觸目可及的高爾夫球場和棒球場,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說,玩高爾夫球的是第二代的農民多,練習棒球的是第三、第四代的農民的祖孫。這個時候,各種各樣的培訓班、俱樂部、入門書、專業(yè)雜志空前活躍和繁榮。我想到了當下國內的電腦和廚師培訓班,不過,前者是為了玩樂和心情,后者是為了職業(yè)和生存。目的不同,反映出人的生存狀態(tài)的迥異。
第個,享受日常生活。在經(jīng)歷過暴風驟雨式的物質需求和享受之后,日本農民就變得溫和多了,開始關注身邊生活的細節(jié)體驗。關注飲食、服裝、寢具、家具、食具,以及對電視節(jié)目挑剔。生活是一種連綿的習慣,要一下子改變吃咸海帶和話梅醬,對他們來說還需時日,但他們可以試著體會吃魚子醬、咖啡、牛排和西式糕點。一直到現(xiàn)在,高檔的西式糕點的銷售,據(jù)說鄉(xiāng)村都比東京等大城市賣得快,銷路好。有一個生活細節(jié),筆者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在一個很偏遠的鄉(xiāng)村,筆者發(fā)現(xiàn),這里鄉(xiāng)村的廁所和都市無任何區(qū)別,彌漫著淡淡的香氣,衛(wèi)生紙潔白地掛在抽水馬桶旁邊。
第十一,反哺城市,做體驗經(jīng)濟的主持人。筆者在宗像市正助村付費5000日元去插秧是農民發(fā)展體驗經(jīng)濟中的一個項目,譬如還有養(yǎng)果樹摘蘋果、種紅薯挖地瓜、掏海沙做沙浴、開澡堂洗溫泉等等,農民是市場經(jīng)濟的弄潮人而不僅僅是城市生活的跟隨者和仰慕者?!俺鞘刑淠?,望著燈火輝煌的城市,讓我懷念的還是故鄉(xiāng)的小河,還有那瓦屋上的炊煙……”鄉(xiāng)村成為城里人的一種鄉(xiāng)愁,一種懷舊和心靈的歸宿,而農民是他們的引路人、管理者和主持人。
一位來自廣東的朋友曾經(jīng)問我,中國現(xiàn)的農民都富裕起來了,如果作一個國際比較的話,中國農民同日本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什么區(qū)別,我問他,廣東農民現(xiàn)在干什么,他說,在旅游,在國內旅游。哦,我說,上面是日本農民的生活軌跡,看看我上面寫的流程,您就會一目了然地得出比較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