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閱讀心法

字號:

內(nèi)容
    本心法包含以下幾部分:一、在下上新東方A132 GMAT周末班時總結(jié)的王昆嵩閱讀講義;二、坊劍推崇倍至的某大牛總結(jié)的閱讀方法,與楊繼、王昆嵩的閱讀方法不謀而合;三、在下在復(fù)習(xí)過程中的一些感受和回顧。
    說明
    如果你剛開始接觸GMAT,這個帖子可以給你一個信心,GMAT不是撒旦,只要用心用力,一定能把它擊?。蝗绻阋呀?jīng)復(fù)習(xí)了一段時間,看看這篇貼子能讓你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如果你對楊繼王昆嵩的閱讀理論比較熟悉,耐著性子再看一遍,你一定能有新的收獲,甚至產(chǎn)生質(zhì)的飛躍,所謂溫故知新。如果你還有幾天就要考試了,那這篇貼子更要看,里面有不少應(yīng)試竅門,能幫你增強信心,在考試的時候正常乃至超常發(fā)揮,考出自己滿意的分?jǐn)?shù)。
    第一部分:GMAT閱讀講義
    一、有關(guān)總結(jié)(每讀完一個段落或?qū)哟芜M(jìn)行總結(jié))
    1.作者在寫法上做了什么工作
    2.這段的主體詞、關(guān)鍵詞是什么
    3.作者對這個主體有什么評價(與態(tài)度題密切相關(guān))
    正/負(fù)評價;混合評價(大正小負(fù)/大負(fù)小正)(容易出題)
    4.這段的代表人物
    二、在草稿紙上的筆記(A4幅面,上下分開,標(biāo)上段號1.2.3.)
    1.主題句
    如:2.10.TS表示第二段第十行有主體句
    2.每段的主體詞、關(guān)鍵詞(兩三個)
    3.強對比(肯定、絕對要出題)
    1)對比詞:a. Unlike(相反)b. Contrast c. On the other hand d. On the contrary
    2)時間狀語:a. Before 1975 b. Prior to c. In the 1950’s d. Recently e. Until recently
    4.強轉(zhuǎn)折
    雖然:However/While
    但是:But, Yet, Whereas
    In fact-Actually
    Nevertheless-Nonetheless
    Rather-Instead
    Despite-In spite of
    注意:
    極端轉(zhuǎn)折(后半句是想說的)
    多重轉(zhuǎn)折(粉筆是白的,可是有些粉筆是黑的;不過大多數(shù)情況下粉筆是白的,但不要忘了有變黑的可能性哦!——強調(diào)黑)
    三、目前階段劃在文中的
    1.小轉(zhuǎn)折
    2.強因果
    Because/Since/For/冒號/分號
    表所以:Thus/Hence/Therefore/Lead to/Result in/Result from/Lie
    in
    表結(jié)論:Conclude/Conclusion/Conclusive
    表后果:Consequent/Consequence
    3.強調(diào)詞、強調(diào)性語言
    1)高級
    順序高級:First
    頻率高級:Always/Never
    程度高級:Foremost/Uttermost/Utmost
    2)性
    Only/Sole(ly)/Unique(ly)/Exclusive(ly)/Alone(后置)
    3)比較級
    More than/Less than/As…as…/Similar to/The same as
    慎重對待題肢中的高級、比較級
    4.專有名詞
    人名、物種(動植物)、化學(xué)物質(zhì)、地名
    5.三中標(biāo)點符號
    引號(引用某人原話;表強調(diào);表負(fù)評價)——易出題
    括號、破折號——表插入、補充、解釋
    6.判斷句(定性結(jié)論、提綱挈領(lǐng))
    1)系動詞、情態(tài)動詞
    Be/Remain/Seem/Can/Cannot/May/Might
    2)自由褒貶詞
    His (brazen/penetrating) view (successfully/curiously) changed our attitude.
    四、客觀題
    七種基本題型
    1.直接事實題(對文中事實正面提問)
    ①定位(問的是哪一塊東西,建立在讀文章時對每段的基本總結(jié),如主體詞等,的基礎(chǔ)上)
    ②同義變換(換詞、換句式)
    2.取非題(取反題)
    1)對比題(由強對比出題)
    2)改善題(虛擬+改善)
    用虛擬語氣問一個事物或理論怎樣會變得更好→回文中找缺點,然后取非
    (針對不好的才會出改善題)
    Better/Improve
    文:犯罪率是不好研究的,因為總?cè)丝诓淮_定。
    問:怎樣才能搞好犯罪率的研究?
    答:弄清總?cè)丝凇?BR>    More+(Illuminating/Enlightening/Convincing)
    3)改善題的變體
    回文中找優(yōu)點,然后取非。
    3.舉例作用題(Insgroupsto)
    不是例子題有insgroupsto也當(dāng)例子題做。
    竅門:先看開頭為Give an example of/Illustrate的選項
    標(biāo)準(zhǔn)做法:
    1)找例子的結(jié)論
    ☆For example/Instance, Such as, Like (先結(jié)論后舉例)
    ☆因果關(guān)系詞(先舉例后結(jié)論)
    ☆無語言,先按第一種做
    2)同義變換
    4.與列舉有關(guān)的題目
    1)小列舉(文中用逗號隔開的)
    列出四項會出“排除題”Except…(回文中定位)
    不是四項的不用看。
    2)大列舉(First, Second,…)
    “羅馬數(shù)字題”(回原文定位)p.36-5
    特殊情況:有些羅馬數(shù)字題與大列舉無關(guān),是信息題。
    5.邏輯題(現(xiàn)在少有,一般較簡單)
    1)支持題
    a.搭橋法:把缺的條件補上去
    b.羅嗦法:“題干就是對”
    c.具體事例法:舉文章沒說的例子作正面論據(jù)
    2)反對題
    a.釜底抽薪(反對原因)
    b.欲擒故縱(反證法)
    用虛擬語氣承認(rèn)B對,推出一個矛盾、謬誤或不可能的情況,結(jié)論:B不成立
    c.抬杠法(直接反對結(jié)論)
    d.存在其他原因法(他因法)
    反對A推出B,證C推出B即可。
    唐人街的例子(詳見筆記)
    6.信息題
    問法: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2)文章的信息(沒)回答下列哪個問題?
    3)作者(不)同意下列哪種說法?
    類型:
    1)有定位的of, about, concerning, regarding (關(guān)于)
    2)無定位的(花時間多、不一定能作對,可舍棄)
    根據(jù)對全文的整體把握,逐個判斷選項。
    7.類比題
    問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in…?
    (analogous to/parallel/consistent with)
    抓本質(zhì)特征。
    作題的注意事項
    1.分清四種錯誤選項(混、偏、反、無)
    2.慎重對待含有高級、性、比較級的選項
    3.不要用非出題段落的內(nèi)容來解答這個問題
    特殊:問每段開頭時可以用上段結(jié)尾的內(nèi)容來做題,反之亦然。
    4.長選項豎讀法(縱向比較所有選項,尤其是開頭。找到其中相同的語言部分。如果某幾個選項中的相同語言對這個題有用,先看這幾個選項;否
    則先看其他選項,或先看這幾個選項的差異部分。)
    定位
    1.操作:
    文章:主體詞┓
    題干:主體詞┛
    回文中找相應(yīng)語言就是原文定位。
    2.特殊情況
    1)如果題干主體在文中多處出現(xiàn),先看其首次出現(xiàn)之處
    2)若題干主體與文章主題有關(guān),那么定位在主題句。
    五、文章套路
    1.新老觀點對比型
    老:1)喜新厭舊:Traditionally/老時間/Once/Old; Recently/Until recently也可能是
    2)標(biāo)新立異:Most/Many/Frequent(ly)/Usually
    新:轉(zhuǎn)折However
    新觀點易在第一段中部或第二段開頭出現(xiàn)
    主題句:明確代表新觀點的那句話
    2.現(xiàn)象解釋型
    現(xiàn)象:自然現(xiàn)象或史實(人物、時間、事件)
    解釋(即為什么發(fā)生?如何發(fā)生?):
    往往有多個理論,其寫法、主體、評價、代表人物。
    主題句:正確的解釋。(也可能沒有,那就“看過程不看結(jié)果”。)
    3.問題解決型
    問題:疑問、任務(wù)
    疑問標(biāo)志:疑問詞How或What/問號/Question/Puzzle
    任務(wù)標(biāo)志:Task/Difficulty/Challenge/Problem/Criteria/Requirement
    解決:疑問—回答;任務(wù)—完成
    對多個方案的主體詞和評價的注意
    主題句:正確的方案
    4.結(jié)論解釋型(總分式結(jié)構(gòu))
    開頭的主題句:判斷句(參見前面相關(guān)部分)
    解釋:有什么內(nèi)容,具體展開
    5.具體區(qū)分后三種套路
    1)不要光看開頭,看后面如何展開
    后面的寫法:
    現(xiàn)象解釋型:為什么?如何發(fā)生?
    問題解決型:如何改變
    結(jié)論解釋型:具體表現(xiàn)形式
    2)日本統(tǒng)治階層財政危機的例子(詳見筆記)
    3)關(guān)于讓步:
    前半句是假話:
    It is true/It is correct/Of course
    No doubt/Without doubt/Undoubtedly
    Do/May/Seem/Appear
    后半句:轉(zhuǎn)折
    六、難句分析
    結(jié)構(gòu):主干(主謂賓、主系表)/修飾成分(大句子倒著分析,先找修飾成分)
    詞:adj. adv.
    短語(介詞短語):in the 1970’s
    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
    ☆把修飾成分用括號括起來,括不進(jìn)去的就是主干
    ☆從句結(jié)束的位置:◇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現(xiàn)在分詞、過去分詞、不定式)
    ◇從句在無列舉(無and)的情況下,一般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所以從句在其開始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謂語動詞之間結(jié)束。
    七、快速閱讀(兩個原則:取舍、推測)
    1.取舍
    1)論點、論據(jù)、論證
    ★論點:盡量看懂。尤其是表原因、方式的:
    by…/through/via/by doing專業(yè)性文章:找主體詞
    ★論據(jù)(舉例、列舉、數(shù)據(jù)、史實)
    ☆舉例:
    緊跟結(jié)論的例子可以不看(如不放心,只看例子是關(guān)于誰的)
    篇幅在5行之內(nèi)(機考就是7-8行之內(nèi),不足半屏)的例子可以不看
    出現(xiàn)在多個段落中的“例子”必須看(這種情況較少)
    ☆列舉:
    小列舉:不論幾個,記住其位置比記住其內(nèi)容更重要
    大列舉:
    找出標(biāo)志詞:first, second; in addition, finally
    找出列舉中的主體詞
    如列舉在四項或以上,細(xì)節(jié)內(nèi)容不用看,因可能不出題(三個或以下要看)
    ☆數(shù)據(jù);一個數(shù)字必須看,多個數(shù)字連續(xù)出現(xiàn)可以不看(因其十分明顯,易于定位)
    ☆史實:要素:人物、時間、(這兩者較醒目)事件(找動詞)
    ★論證(找關(guān)系)
    ★因果:弄清論點和論據(jù),哪幾行是因,哪幾行是果;是前因后果,還是前果后因。
    ★并列或遞進(jìn):發(fā)生在多個論據(jù)之間
    First,一個原因Second,一個原因
    1…, 2…, However…
    主體詞
    2)不知道該不該看時,試探性地閱讀,找整個句子的主語、謂語
    兩種廢話不要看:
    ★和前面的意思一模一樣
    ★多重轉(zhuǎn)折(試探性地讀主謂,如發(fā)現(xiàn)不正常的相反關(guān)系,懷疑為多重轉(zhuǎn)折;如后面再找到一個轉(zhuǎn)折詞,則肯定為多重轉(zhuǎn)折)
    3)整個文章的處理順序
    套路每段做的工作應(yīng)用取舍作題
    時間分配(復(fù)習(xí)的初始階段):一篇文章20分鐘(2:3)前8分鐘看文章,后12分鐘作題;對于GRE必看文章:60行7題的文章:10-12分鐘;20余行4題的文章:4-6分鐘。4)不能舍掉的東西:
    ★強轉(zhuǎn)折、強對比
    ★“古怪”的語言:文章后半部分出現(xiàn)的新名詞、臨近結(jié)尾的轉(zhuǎn)折、英文成語、修辭方法(主要是比喻)、不正常的“復(fù)合詞”(作者生造出來的用hyphen連接的詞)
    ★Surprisingly/Unfortunately/Paradoxically/Ironically開頭的句子
    2.推測
    遇到單詞或句子不理解時,從前后就近之處尋找相同題材的其他說法,如沒有強轉(zhuǎn)折、強對比,則它們的意思應(yīng)該大體相同,正負(fù)評價應(yīng)該一致;如有強轉(zhuǎn)折、強對比,……
    p.95:Passage26
    八、主觀題之主題題
    1.問法:main/primary idea/purpose/thes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organization, best title
    2.分類:內(nèi)容性主題題/寫法性主題題
    區(qū)分:從選項上
    內(nèi)容性:出現(xiàn)文中關(guān)鍵詞、細(xì)節(jié)
    寫法性:抽象的、與套路有關(guān)的
    3.做法:
    內(nèi)容性:
    1)如文中有明確主題句,對其進(jìn)行同義變換p.24-Pa.7
    2)無明確主題句,用“三出現(xiàn)原則”:重要關(guān)鍵詞(主體詞)必須出現(xiàn);
    細(xì)節(jié)內(nèi)容不能出現(xiàn);新內(nèi)容不能出現(xiàn)。
    3)主題題包含態(tài)度時,選出來的選項的態(tài)度應(yīng)與文中保持一致
    寫法性:
    1)一切要從套路出發(fā)來做。
    2)特殊情況:
    a. Organization:文章套路“特別清晰”(板塊分明)時考
    b.特別套路:評述某人理論/著作:多數(shù)屬于結(jié)論解釋型,少數(shù)屬于現(xiàn)象解釋型。在做主題題的時候,直接選評述某人理論/著作這樣的說法。p.57-Pa.16; p.59-#4; p.109-Pa.30
    在特別套路中,作者一般避免給全正或全負(fù)的評價,而是給混和評價。
    4.二原則:
    1)從前不從后:
    “延伸性內(nèi)容”:在文末或某段段末出現(xiàn)的與主體關(guān)系不密切并可能“升華”到更高高度的內(nèi)容(“跑題”的內(nèi)容,與主題無關(guān))。
    如文章前后出現(xiàn)了不一樣的重點、不一樣的結(jié)論,那么以前面的為主題,后面的為延伸性內(nèi)容。Pa.16
    2)從大不從小:
    文章開頭或主題句中的評價是大評價(讓步和轉(zhuǎn)折除外)
    5.例句:參見所發(fā)單頁講義
    九、主觀題之態(tài)度題
    1.判斷依據(jù):
    1)判斷句(系動詞、情態(tài)動詞、自由褒貶詞)
    2)某些引號表負(fù)評價
    3)某些實義動詞表評價,尤其在研究類的文章中:
    a.負(fù):fail to/overestimate/underestimate/exaggerate/
    misinterpret/misrepresent/ignore/neglect/overlook
    b.正:find/discover/show/demonstrate/prove/confirm/determine
    4)讓步:前半句是假話;后半句是真正要說的,轉(zhuǎn)折:一般大負(fù)小正。a. It is true/correct; Of course
    b. No doubt; Undoubtedly
    c.助動詞do/may/seem/appear
    5)從大不從小原則:從全文來講,看前面、開頭或主題講的是什么評價。
    2.做題注意事項:
    1)避免極端選項(參見所發(fā)講義):
    a.對于講義中所列的詞,不要自己再增加新的。
    b.極端選項排除法只是個輔助的方法,適用范圍較窄。
    2)混和評價的正確選項的表達(dá)方式:
    a.…but/and…
    如:critical but admiring(大正小負(fù))
    correct but limited correct and incomplete
    b.由修飾詞所限定的評價詞:
    partially (correct); qualified (approval)(打了折扣的,有限制的);
    guarded (criticism) (慎重的);tentative (acceptance)(暫時的,嘗試性的)
    reluctant (criticism)(不情愿的);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
    十、出題點
    1.主題:(內(nèi)容性、寫法性)
    有明確主題句的文章出內(nèi)容性主題題;
    套路清晰的文章出寫法性主題題;
    套路特別清晰出organization題。
    2.混和評價
    3.強對比——取非題Unlike Contrast
    4.強因果
    直接事實題(直接就原因或結(jié)果提問)
    改善題(由于某個原因?qū)е履硞€理論“不好”)——回文找、取非
    5.比較級
    正著出:直接事實題
    反著出:取非題
    6.舉例——舉例作用題Insgroupsto
    7.列舉——記位置
    8.延伸性內(nèi)容——轉(zhuǎn)為出題而設(shè)置
    直接事實題
    從前不從后原則(主題題中不能選延伸性內(nèi)容的同意變換)
    9.強調(diào)性語言和古怪的語言(高級、性、比較級、引號、括號、破折號)
    10.人物,尤其是引用其原話的(老觀點中的不用看)
    11.羅嗦內(nèi)容(三四次)
    12.普遍性原理:某句話的適用范圍超過了文章的適用范圍,這句話就是普遍性原理。
    As we all know
    十一、機考注意事項
    1.記號(筆記):主題句、強轉(zhuǎn)折、強對比、主體詞
    2.短文章(3個題)的第一個題一般是主題題或舉例作用題,此時先看題再看文章。
    3.時間控制(詳見筆記)
    4.機考易出題型:主題題、信息題、直接事實題、取非題、舉例作用題
    第二部分:wellwell關(guān)于GMAT閱讀的一點拙見供參考
    (大概寫于2000年9月,可在新東方bbs精華區(qū)看到)
    兩個決定因素:
    首先是常用詞匯:
    可以看看BUSINESS WEEK和TIME的新聞和專題文章測試一下,沒有的話《英語世界》里的文章也可。如果除了專業(yè)術(shù)語和俚語之外,基本可以讀懂文章大意的話,詞匯量應(yīng)該就夠了。對于閱讀來說真沒必要背什么詞(新東方出的GMAT單詞書我?guī)缀鯖]看)。
    考前需要熟悉一些關(guān)鍵的詞語(詞組)的用法,比如連詞(轉(zhuǎn)折,遞進(jìn),并列,假設(shè)等等),以及整體問題(問文章大意,結(jié)構(gòu)和作者態(tài)度)中常會出現(xiàn)的用語(如評估某個假設(shè),支持某個論點等,都可能有除了"evaluate a hypothesis, support an idea之外的表達(dá)方式,看不懂就慘了。)這些慣用語詞可以在平時練習(xí)中隨時總結(jié),它們對讀懂文章脈絡(luò)(強調(diào)這點)以及弄明白究竟在問的是什么非常重要。至于具體文章中出現(xiàn)的那些個術(shù)語,恐怕您我都不會有耐心去管它,反正ETS不會考您專業(yè)的東西,否則大家都去拿個考古學(xué)博士回來再考G得了。
    然后是所謂技巧:
    1)拿到題先別急著讀,看看這篇文章大概長短,問題數(shù)目,做到對預(yù)備花費的時間心中有數(shù),否則容易讀得太慢,浪費時間。
    2)通讀全文:讀的過程中,看大意“畫”筆記((說“畫”是因為里面可以隨心所欲地充斥著您自己發(fā)明的速記符號,怎么方便明了怎么來。)您會發(fā)現(xiàn)邊做筆記邊看文章心里很踏實,因為知道自己不會錯過關(guān)鍵處,也不用吃力不討好地把文章內(nèi)容往腦子里裝(沒人讓您過目即誦),這樣可以糾正“逐字逐句”的不良閱讀習(xí)慣,提高速度。這里的大意指段落大意----眾所周知一篇文章開頭結(jié)尾重要,而具體到每段也差不多,往往在開頭提出一個論點,然后進(jìn)行SUPPORT,有時這段結(jié)尾還可能來個小小轉(zhuǎn)折,起個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每段話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看完這段知道大意就可繼續(xù),不要在細(xì)節(jié)上磨工夫。就這么以看懂70%-80%段落大意的速度,完整地瀏覽一遍全文,發(fā)現(xiàn)有不通之處做個記號,一會兒有必要的話再回來,暫時不要回頭重讀,切記。
    3)通讀過后也不要急著看問題(因為在讀到問題前您對文章的整體感受還沒受到任何影響),先用幾秒鐘迅速默想一遍文章大意,這等于把筆記的框架輸入頭腦,因為剛才在做筆記時您很可能偏重于各個段落而無暇顧及THE BIG PICTURE,所以要利用記憶還新鮮時趕緊趁熱打鐵。著重想想作者寫文章的目的和對文中提及觀點的態(tài)度。但需要注意,不要邊看筆記邊想大意,太慢,而且筆記有可能很潦草,反而影響思路。默想完再瞄一眼筆記,很快地找到表示語意的轉(zhuǎn)折,遞進(jìn)和并列的記號以及關(guān)鍵詞和細(xì)節(jié)等所在之處(找到就行了,不必細(xì)看)。以上都是容易考到的地方,而這個MENTAL過程就等于讓自己先從ETS的角度,幫他們想想都在哪兒出題合適,為下一步解題做個思想準(zhǔn)備(Remember: ETS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_^)。
    4)腦子中有了BIG PICTURE后再看問題,您很可能發(fā)現(xiàn)自己猜的沒錯,有的題(如問中心思想,作者態(tài)度等)直接就可以回答。而另外的題(如細(xì)節(jié))需要回頭看眼文章,這時筆記就成了您的地圖,按圖索驥即可,在閱讀中,尋找原文中與問題對應(yīng)的部分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要注意的是,正確答案一般不會重復(fù)文中所用的表述,而是PARAPHRASE原來的句子。此外太絕對和太寬泛的答案很可能不對。有時候,文章或問題沒太看懂時,可能會出現(xiàn)厭難情緒,心想“管它,隨便選一個得了”,這時千萬不能放棄,堅持讀完所有選項,您會有“驀然回首”的驚喜,或者至少能把明顯的錯誤答案排除掉,增加正確幾率。
    5)時間安排:按照前(15-20題)松后緊的方法安排,則每題解答時間從一分半到兩分不等。在閱讀上我是這么分配時間的:讀文章畫筆記4-6分鐘,(TIP:時間實在不夠時采用跳躍式閱讀法,即光掃一眼每段開頭和后部分兩句。但此法平時好盡量別用,容易讀漏意思。);默想,瞄筆記15-30秒(這是在讀題和解題之間搭建的橋梁,好別省);以后每道問題半到1分鐘足矣,由于一篇文章通常跟3-5個問題,這樣平均來說也超不了多少支。
    6)花絮:和通常的情況相反的是,如果文章對您來說很有趣也不要過分沉溺其中,得提醒自己不是在READING FOR FUN,BUT READING FOR GETTING THE TEST DONE。比如今天我就出了個小岔子:有道題講到了上世紀(jì)從中國到米國(偷渡?)來的打工仔,說他們大多是出來淘金的男人,在異鄉(xiāng)受盡苦楚,豬狗不如(大意啦),不為移民(主要因為移民法禁止中國婦女入境----簡直缺乏人道嘛!),為的是賺夠了大錢回家討老婆,光宗耀祖BLAH BLAH BLAH。。?!斑@太~~~有趣了,太有現(xiàn)實意義了!(當(dāng)然文章本身是絕對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純粹客觀敘述。)----簡直令人懷疑ETS把這道題塞進(jìn)來的用心!難道是在暗示些什么?”----帶著震驚和滿腹狐疑,浮想聯(lián)翩地走了好一會兒神,我才突然回過味來:跟它在這兒較什么勁呀?從考試角度來說,此文與《無脊椎動物的演變》、《摩擦力在機械制造中的運用》等文并無分別。So the lesson is: Never be carried away by WHAT is discussed, but concentrate on HOW/WHY the ideas are organized & presented.)
    絮叨了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點用。
    第三部分對GMAT閱讀的個人看法
    1. LSAT閱讀的用法:建議不用,除非你時間多多。
    2. GRE閱讀的用法:復(fù)習(xí)的材料,好上機做。只做90年以后的真題。
    3. Kaplan閱讀:網(wǎng)上機經(jīng)公認(rèn)的是與真實機考毫不搭旮,作得不好可以平常心對待,不必郁悶。
    4. Princeton閱讀:網(wǎng)上的意見不統(tǒng)一,有的說水平與機考相當(dāng),有的說形似神不似。在下采用和對待Kaplan一樣的方法,用來??迹瑢?xì)節(jié)不深究。
    5.課本上的后六套“新題”:較為公認(rèn)的是認(rèn)為難度與真實機考相當(dāng),考前不妨拿出來重溫一下。
    6.詞匯:閱讀方面詞匯應(yīng)該不是問題,相反邏輯題詞匯的掣肘因素反而突出一些。
    from gmatc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