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指揮棒指向哪里--大家談考題印象

字號:

一年一度的高考昨天落幕,老師、學生對考題印象如何?高考指揮棒究竟指向哪里?記者對大家所關心的問題進行了采訪。
    學會“轉一個彎”
    七寶中學數(shù)學高級教師李燕紅認為,今年高考數(shù)學命題思路保持了上海一貫的特點,即考察學生綜合素質和對知識的靈活應用。不少題目要求有逆向思維。比如,一般在平時的教學和練習中,更多的著力點在“已知原函數(shù),求其反函數(shù)”,今年試卷中則是“已知反函數(shù),求其原函數(shù)”。這就要求考生學會“轉一個彎”。在“基礎送分題”部分,雖然需要應用到的都是很基礎的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識點,但題目中還是會設置一些“障礙”,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基本功扎實,還能沉著應對。
    上師大附中物理高級教師王碩林認為,今年高考物理卷特別強調對物理思想方法的應用。例如,實驗題第二題,將教材中原有的演示實驗———“光的薄膜干涉”稍加變化,要求學生對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推測。這就需要學生對相關原理有深刻理解。再如,實驗題最后一題,要求學生測磁感強度,這個考查內容在以往的教學和練習中往往以計算題的面目出現(xiàn),現(xiàn)在試卷中將它“搖身一變”成為實驗題,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相關知識點,是否具備探究能力。
    考生們普遍對物理卷中一道“估算題”印象深刻,這類題以前很少遇到。復興高級中學學生陸溢華認為,這道題包含著一種科學思想,“搞科研,很多時候需要追求一個精確值;但有時候客觀條件所限,無法精確,那么接近于‘精確’的估算也是一種科學態(tài)度?!?BR>    不少師生認為,今年高考理科試題傳遞的信息是,復習不在于多做題目,關鍵是要扎實掌握知識點并靈活應用。
    今年的綜合卷很“有趣”
    綜合能力測試卷中的不少題目,讓考生們品味咀嚼。例如,“請你運用中國元素,設計奧運會的開幕式、文藝匯演或點火儀式……”、“豆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F1賽車尾翼的作用是什么”、“中國的股票是哪一年出現(xiàn)的”……另外,考題中還有通過圖表分析CPI和工資、實際收入的關系;氣候變暖、溫室效應形成的原因和具體表現(xiàn);使用玉米制造乙醇作為汽油的替代品,對經(jīng)濟、農業(yè)、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影響有哪些等。
    不少考生和老師認為,今年的綜合卷很“有趣”,考查的都是常識以及學科知識在生活中的活學活用。
    大同中學高三學生王弘認為,想在高考中獲得好成績,平日注重拓展知識面很重要。如何拓展知識面?不少優(yōu)秀學生談到,關心時事,博覽群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等,都是很好的途徑?!白铌P鍵的是,要對學習有興趣,這樣才能從各種渠道吸收新鮮知識。興趣需要從小培養(yǎng)?!?BR>    高中生應有思考深度
    上師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認為,今年高考語文命題思路保持相對穩(wěn)定,其中命題作文《他們》親切而不膚淺,令人驚喜。
    “現(xiàn)在有一種論調,‘高考作文不應在審題上設置太多門檻’,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審題是作文考察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命題中設置科學的審題要求,能夠充分考察高中生的反應力、知識面,以及思考深度?!庇帱h緒認為,今年的題目設計就很有講究。首先,強調了作文的審題價值。如何看待“他們”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自身,學生只有明確表達“他們”是怎樣的一個群體,并將自己的部分滲透進去,才符合要求。其次,今年的命題引導年輕人在思考社會、思考他人的同時,也要反思自我,在情感上、理智上都做了盡可能深層次的探索。本報記者 徐敏 彭德倩 彭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