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日)進行的北京高考文科綜合考試中,《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復刊時間被寫進了試卷。
今年是《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昨天的文科綜合第19題為:北京晚報1958年創(chuàng)刊,后來一度???,1980年復刊,下列各組口號與上述創(chuàng)刊、復刊時間相符的是: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和平統(tǒng)一”;B、“反貪污、反浪費”“改革開放”;C、“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撥亂反正”;D、“向雷鋒同志學習”“實現四個現代化”。 在選擇題前針對第18題和19題的題干所給出的提示為:“從歷史視角看周邊事物,有助于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第18題考查的是北京正陽門箭樓的歷史與現狀。兩道題一為建筑一為報紙,均是北京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歷史特級教師韓校分析認為,試題滲透著新的課程理念——重視考查過程與方法,“在客觀性試題中出現了歷史研究法問題。”描述、圖解北京正陽門箭樓的第18題,反映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復刊時期社會熱點的19題,考察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題材所取圖片、圖表關注了生活、體現人文色彩,也體現了歷史和社會的進步,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性。這兩道題使考生感覺到歷史文化與現今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了新的文化生活觀。
第19題的答案是C。這個答案恰是《北京晚報》應時代而生長、見證時代變遷的歷程。1958年5月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上下一心建設新中國。也就是這個時候,一份關于出版《北京晚報》的請示報告送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手中。當鄧小平在這份報告上親筆寫下“擬同意”三個字的時候,《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就指日可待了。在那個信息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北京晚報》幾乎成為京城百姓的精神食糧。
“*”時期,《北京晚報》被迫停刊。1980年,隨著“撥亂反正”口號提出,《北京晚報》獲得重生。就在復刊的同時,晚報也開始了對“撥亂反正”的媒體記錄。1980年,“本報專訪”欄目同復刊的北京晚報一起亮相,巴金、丁玲、冰心……眾多被人們惦念或已經淡忘的名字出現在晚報頭版,喚起人們對劫后重生的思想界、學術界、科技界、文化界的關注。
“晚報走過50年,她從未高高在上,這是北京晚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說。而高考試題考察的,正是這種每天伴隨我們的事物背后的“歷史視角”。(記者李莉)
今年是《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50周年。昨天的文科綜合第19題為:北京晚報1958年創(chuàng)刊,后來一度???,1980年復刊,下列各組口號與上述創(chuàng)刊、復刊時間相符的是: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和平統(tǒng)一”;B、“反貪污、反浪費”“改革開放”;C、“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撥亂反正”;D、“向雷鋒同志學習”“實現四個現代化”。 在選擇題前針對第18題和19題的題干所給出的提示為:“從歷史視角看周邊事物,有助于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第18題考查的是北京正陽門箭樓的歷史與現狀。兩道題一為建筑一為報紙,均是北京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歷史特級教師韓校分析認為,試題滲透著新的課程理念——重視考查過程與方法,“在客觀性試題中出現了歷史研究法問題。”描述、圖解北京正陽門箭樓的第18題,反映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復刊時期社會熱點的19題,考察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題材所取圖片、圖表關注了生活、體現人文色彩,也體現了歷史和社會的進步,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性。這兩道題使考生感覺到歷史文化與現今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體現了新的文化生活觀。
第19題的答案是C。這個答案恰是《北京晚報》應時代而生長、見證時代變遷的歷程。1958年5月中國共產黨八大二次會議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上下一心建設新中國。也就是這個時候,一份關于出版《北京晚報》的請示報告送到了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手中。當鄧小平在這份報告上親筆寫下“擬同意”三個字的時候,《北京晚報》創(chuàng)刊就指日可待了。在那個信息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北京晚報》幾乎成為京城百姓的精神食糧。
“*”時期,《北京晚報》被迫停刊。1980年,隨著“撥亂反正”口號提出,《北京晚報》獲得重生。就在復刊的同時,晚報也開始了對“撥亂反正”的媒體記錄。1980年,“本報專訪”欄目同復刊的北京晚報一起亮相,巴金、丁玲、冰心……眾多被人們惦念或已經淡忘的名字出現在晚報頭版,喚起人們對劫后重生的思想界、學術界、科技界、文化界的關注。
“晚報走過50年,她從未高高在上,這是北京晚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喻國明教授說。而高考試題考察的,正是這種每天伴隨我們的事物背后的“歷史視角”。(記者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