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一
這個故事說了,董卓在漢山橫行霸道,有一次令華雄到袁紹寨前挑戰(zhàn),袁紹派名將俞涉、潘鳳出擊,誰知都被斬了。關羽請戰(zhàn),卻因關羽只是馬弓手被袁紹大罵。曹操卻釃上溫酒讓關羽壯膽,關羽要求先戰(zhàn)后喝。關羽果然斬了華雄,并且回到寨時酒還尚溫,曹操大喜。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寫的栩栩如生,僅用幾個詞就寫出了當時的激烈場面,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是這段的點眼之筆。釃提擲更寫出了關云長的英勇、大膽。這也正是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梢婈P羽比那些認為厲害的人要強好多。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職位定一個人的才能,并且不能只欣賞地位很高的人,因為他們不必須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當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強記多了,卻只是還沒被人發(fā)掘出來。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做人就必須做像關羽一個勇敢、有膽識、有自信、雄心壯志,不能貪生怕死、胸無大志。讓我們也來當上個小英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愿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可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zhàn),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于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泵慨斚肫饤钌鞯摹杜R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在這神州大地上,在20__年前的中國,這片神圣的土地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zhàn)亂,卻英雄百出;雖然這個年代的戰(zhàn)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黃河,可是,這個年代的歷史永記我們的心中。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タ匆豢础度龂萘x》中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吧!
一本厚厚的書,雖看起來枯燥無味,但卻裝滿了歷史、知識。書中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有寬仁厚德的劉備,奸詐殘忍的曹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義勇武的關羽,雄猛莽撞的張飛,智勇雙全而又氣量狹窄的周瑜,忠厚老實有長者之風的魯肅等其他人物。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又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念。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再去請諸葛亮。那時,正好是上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在門口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最終請他出山。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如果想讓別人幫忙,必須要用端正的態(tài)度去請別人幫忙,這樣,別人才能幫助你。同時,自己也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所以,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在書中,還有許多有趣、機智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桃園三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連環(huán)計》等其它故事。真不愧是我國的名著呀!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巨作。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jīng)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如今現(xiàn)在又有這樣好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所以,《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和道路。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三
三國,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三國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留給了我們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易中天跳了出來。他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現(xiàn)代視角,為我們解析了什么才是歷史上的三國。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他的作品《品三國》卻廣受人們的歡迎。 《品三國》中為我們解析許多歷史人物,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有一代梟雄的劉備,還有兩個漂亮的草包:劉表和袁紹……并且易中天在《品三國》中還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比如將劉備,曹操,孫權比喻為老板,將諸葛亮,郭嘉,魯肅比喻為職業(yè)經(jīng)理人,如此恰當而又現(xiàn)代化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絕。同時易中天在《品三國》中還向人們揭示了真正的三國,因為人們了解三國往往是通過《三國演義》而來的,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它的虛幻和不真實的一面。比如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都是假的,而諸葛亮也沒有小說中那樣足智多謀,他其實并不善于打仗,而是善于治軍和外交?!镀啡龂凡还饧m正了許多歷史錯誤,還揭開了許多歷史疑案,比如劉禪樂不思蜀的原因并不是他傻,這是他裝出來的,只是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曹操之所以殺楊修是因為曹操忌恨楊修喜歡擺弄自己的小聰明…。。
《品三國》還歸納了曹操用人的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zhèn)?,唯才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4抓大放小,不拘小節(jié)。這些政策時隔20__多年仍被許多專業(yè)人士所采用,《品三國》讓我認識到三國的歷史價值。
《品三國》還讓我明白了人性的復雜與多樣性:曹操的奸詐狡猾,劉備的仁義,關羽的剛愎自用,趙云的英勇善戰(zhàn)……一代君主若想成就霸業(yè)就必須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人才,只有多聽取他人意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結局只能與關羽袁紹一樣。
通過讀《品三國》一書,使我了解了三國這段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讓我學會了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應該如何給自己策劃,如何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的人。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四
《三國演義》,一本我極其喜歡的名著,里面飽含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有謹慎多疑的曹操,有誠實守信的魯肅,還有心胸狹窄的周瑜。每一個人,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類人的縮影,而我最喜歡的,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宰相,也是蜀國的智慧擔當,一生為蜀國出謀劃策,“草船借箭”、“空城計”、“赤壁之戰(zhàn)”,都有諸葛亮的身影??梢哉f,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和東吳極有可能生存不了多久,就會被魏國完全吞并。而且,諸葛亮還很會寫文章,《戒子書》、《出師表》都出自于他的筆下。
然而諸葛亮最讓我傾佩不已的,并不是他的才華和謀略,而是他對國家的尊敬和他的信仰。
我們都知道,劉備離世后,繼承他的是“扶不上墻”的劉禪。然而諸葛亮卻始終輔佐著他,一點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因此,很多人都笑話諸葛亮,說他“愚忠”,不為國家考慮。其實我認為他是最尊敬國家的人。他一共輔佐了兩代君主共27年,一心只為匡扶漢室,而非統(tǒng)一全國,所以諸葛亮寧愿不取代阿斗,也不愿違背他的信仰,這,也就是諸葛亮的過人之處,也是我最欽佩他的原因了。
之前,我在《把欄桿拍遍》中發(fā)現(xiàn)了一片寫諸葛亮的散文,叫做《武侯祠前的沉思》,梁衡先生回憶了諸葛亮的那些瞬間,回憶了他離世后人們瘋狂地為他修建祠堂的故事,他也有著和其他人同樣的疑問:“為什么諸葛亮不取代劉禪呢?”他在書中是這么說的:“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的時間,他也許會再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又建一個什么新朝。我胸中四海翻騰做著著許多‘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揮過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經(jīng)這樣靜坐默想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再造一個時勢?!?BR> 是啊,諸葛亮深知這一切已成定局,他無能為力,所以他盡他所能地做了,可終究還是失敗了。
寫到這里,我不禁覺得《三國演義》似乎就是為諸葛亮寫的,這是一個悲劇,一個關于諸葛亮的悲劇。
愿諸葛亮,永垂不朽!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一
這個故事說了,董卓在漢山橫行霸道,有一次令華雄到袁紹寨前挑戰(zhàn),袁紹派名將俞涉、潘鳳出擊,誰知都被斬了。關羽請戰(zhàn),卻因關羽只是馬弓手被袁紹大罵。曹操卻釃上溫酒讓關羽壯膽,關羽要求先戰(zhàn)后喝。關羽果然斬了華雄,并且回到寨時酒還尚溫,曹操大喜。
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一段寫的栩栩如生,僅用幾個詞就寫出了當時的激烈場面,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天摧地塌,岳撼山崩,是這段的點眼之筆。釃提擲更寫出了關云長的英勇、大膽。這也正是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梢婈P羽比那些認為厲害的人要強好多。
《關羽溫酒斬華雄》讓我明白了,做人,不能只看表面和他的職位定一個人的才能,并且不能只欣賞地位很高的人,因為他們不必須是最棒的,或者真正的人才。天才在一些不起眼的人群當中,可能他的才能比地位很高的人強記多了,卻只是還沒被人發(fā)掘出來。這個故事還告訴了我:做人就必須做像關羽一個勇敢、有膽識、有自信、雄心壯志,不能貪生怕死、胸無大志。讓我們也來當上個小英雄!
曹操招兵買馬,會合袁紹、公孫瓚、孫堅等十七路兵馬,攻打董卓。劉備、關羽和張飛追隨公孫瓚一同前往。董卓大將華雄打敗了十八路兵馬的先鋒孫堅,又在陣前殺了兩員大將,十分得意。十八路諸侯都很驚慌,束手無策,袁紹說:可惜我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華雄了。話音剛落,關羽高聲叫道:小將愿意去砍下華雄的腦袋!袁紹認為關羽可是是個馬弓手,就生氣地說:我們十八路諸侯大將幾百員,卻要派一個馬弓手出戰(zhàn),豈不讓華雄笑話。關羽大聲說:我如果殺不了華雄,就請砍下我的腦袋。曹操聽了,十分欣賞。于是,就倒了一杯熱酒,遞給關羽說:將軍喝了這杯酒,再前去殺敵。關羽接過酒杯,又放在桌上說:等我殺了華雄再回來喝吧!說完,提著大刀上馬去了。
關羽武藝高強,沒一會兒,就砍下了華雄的腦袋。他回到軍營,曹操連忙拿起桌上的酒杯遞給他,此時,杯中的酒還是熱的。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二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泵慨斚肫饤钌鞯摹杜R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在這神州大地上,在20__年前的中國,這片神圣的土地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呢?三國時期。雖然民不聊生,卻趣事連連;雖然連年戰(zhàn)亂,卻英雄百出;雖然這個年代的戰(zhàn)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黃河,可是,這個年代的歷史永記我們的心中。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タ匆豢础度龂萘x》中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吧!
一本厚厚的書,雖看起來枯燥無味,但卻裝滿了歷史、知識。書中塑造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有寬仁厚德的劉備,奸詐殘忍的曹操,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義勇武的關羽,雄猛莽撞的張飛,智勇雙全而又氣量狹窄的周瑜,忠厚老實有長者之風的魯肅等其他人物。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劉備請諸葛亮出山。漢末,劉備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又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愿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念。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再去請諸葛亮。那時,正好是上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在門口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最終請他出山。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如果想讓別人幫忙,必須要用端正的態(tài)度去請別人幫忙,這樣,別人才能幫助你。同時,自己也要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所以,相信自己,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在書中,還有許多有趣、機智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桃園三結義》、《三英戰(zhàn)呂布》、《連環(huán)計》等其它故事。真不愧是我國的名著呀!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巨作。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jīng)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如今現(xiàn)在又有這樣好的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學習。所以,《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和道路。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三
三國,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這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評點,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三國帶給我們驚喜的同時,也留給了我們諸多疑問。
然而,一位學者——易中天跳了出來。他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通過現(xiàn)代視角,為我們解析了什么才是歷史上的三國。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是他的作品《品三國》卻廣受人們的歡迎。 《品三國》中為我們解析許多歷史人物,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有一代梟雄的劉備,還有兩個漂亮的草包:劉表和袁紹……并且易中天在《品三國》中還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比如將劉備,曹操,孫權比喻為老板,將諸葛亮,郭嘉,魯肅比喻為職業(yè)經(jīng)理人,如此恰當而又現(xiàn)代化的比喻令人拍案叫絕。同時易中天在《品三國》中還向人們揭示了真正的三國,因為人們了解三國往往是通過《三國演義》而來的,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有它的虛幻和不真實的一面。比如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計,借東風都是假的,而諸葛亮也沒有小說中那樣足智多謀,他其實并不善于打仗,而是善于治軍和外交?!镀啡龂凡还饧m正了許多歷史錯誤,還揭開了許多歷史疑案,比如劉禪樂不思蜀的原因并不是他傻,這是他裝出來的,只是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曹操之所以殺楊修是因為曹操忌恨楊修喜歡擺弄自己的小聰明…。。
《品三國》還歸納了曹操用人的政策:1名至實歸,更重實際。2德才兼?zhèn)?,唯才是舉,3重用清官,不避小貪。4抓大放小,不拘小節(jié)。這些政策時隔20__多年仍被許多專業(yè)人士所采用,《品三國》讓我認識到三國的歷史價值。
《品三國》還讓我明白了人性的復雜與多樣性:曹操的奸詐狡猾,劉備的仁義,關羽的剛愎自用,趙云的英勇善戰(zhàn)……一代君主若想成就霸業(yè)就必須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人才,只有多聽取他人意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結局只能與關羽袁紹一樣。
通過讀《品三國》一書,使我了解了三國這段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讓我學會了在現(xiàn)代社會中我應該如何給自己策劃,如何使自己成為真正有用的人。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450字 小學生讀三國演義讀后感免費篇四
《三國演義》,一本我極其喜歡的名著,里面飽含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有謹慎多疑的曹操,有誠實守信的魯肅,還有心胸狹窄的周瑜。每一個人,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一類人的縮影,而我最喜歡的,是“鞠躬精粹,死而后已”的諸葛亮。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的宰相,也是蜀國的智慧擔當,一生為蜀國出謀劃策,“草船借箭”、“空城計”、“赤壁之戰(zhàn)”,都有諸葛亮的身影??梢哉f,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和東吳極有可能生存不了多久,就會被魏國完全吞并。而且,諸葛亮還很會寫文章,《戒子書》、《出師表》都出自于他的筆下。
然而諸葛亮最讓我傾佩不已的,并不是他的才華和謀略,而是他對國家的尊敬和他的信仰。
我們都知道,劉備離世后,繼承他的是“扶不上墻”的劉禪。然而諸葛亮卻始終輔佐著他,一點也沒有“取而代之”的意思。因此,很多人都笑話諸葛亮,說他“愚忠”,不為國家考慮。其實我認為他是最尊敬國家的人。他一共輔佐了兩代君主共27年,一心只為匡扶漢室,而非統(tǒng)一全國,所以諸葛亮寧愿不取代阿斗,也不愿違背他的信仰,這,也就是諸葛亮的過人之處,也是我最欽佩他的原因了。
之前,我在《把欄桿拍遍》中發(fā)現(xiàn)了一片寫諸葛亮的散文,叫做《武侯祠前的沉思》,梁衡先生回憶了諸葛亮的那些瞬間,回憶了他離世后人們瘋狂地為他修建祠堂的故事,他也有著和其他人同樣的疑問:“為什么諸葛亮不取代劉禪呢?”他在書中是這么說的:“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的時間,他也許會再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又建一個什么新朝。我胸中四海翻騰做著著許多‘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揮過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經(jīng)這樣靜坐默想一千七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再造一個時勢?!?BR> 是啊,諸葛亮深知這一切已成定局,他無能為力,所以他盡他所能地做了,可終究還是失敗了。
寫到這里,我不禁覺得《三國演義》似乎就是為諸葛亮寫的,這是一個悲劇,一個關于諸葛亮的悲劇。
愿諸葛亮,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