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斧者

字號:


    人有亡斧者
    作者: 呂不韋
    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人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tài)度無為而不竊斧者也。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tài)度皆無似竊斧者也。
    注釋
    人有亡斧者:有個丟掉斧子的人。
    亡:丟掉,丟失。
    意:同"臆",估計,懷疑。
    谷:山谷。
    其:指代鄰人之子。
    竊:偷盜。
    顏色:此指臉上的表情。
    無為而不竊斧也:沒有(一樣)行為舉止不像偷斧子的。
    他日:另一天。
    復:再。
    無似竊斧者: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樣子。
    俄而掘其溝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而:一會兒,不久。
    視:看
    皆:都
    行:走
    譯文
    (從前)有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懷疑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樣子,是偷斧子的;看那人臉上的神色,是偷斧子的;聽他的言談話語,是偷斧子的;一舉一動,沒有一樣不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土地時)卻找到了自己的斧子。第二天又看見他鄰居的兒子,就覺得他行為、表情、動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啟示
    這則寓言說明,主觀成見,是認識客觀真理的障礙。當人以成見去觀察世界時,必然歪曲客觀事物的原貌。準確的判斷來源于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
    不要多疑,重要的是要從實際出發(f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
    不要隨便猜疑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