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visibilityState屬性詳細介紹和使用實例

字號:


    這里必須解釋一下,這個“激活”,指的是這個標簽是否正被用戶瀏覽,或者說是否為當前標簽。
    那么,這個 API 究竟有些什么用途呢?通常,很多傳統(tǒng)的頁面在用戶沒有激活它的時候,它還會繼續(xù)工作,例如,當用戶正在瀏覽新聞門戶,而他之前打開的 NBA 球賽頁面會繼續(xù)刷新獲取最新結果,視頻網站會繼續(xù)占用帶寬加載資源,于是,如果這類不必要的工作太多了,就會造成很多的資源浪費。因此,這貨相當有用:
    1.Web 程序每隔一段時間會自動更新頁面信息,確保用戶獲取到及時的信息,但是,當用戶正在瀏覽其他頁面時,可以控制它暫停更新。
    2.視頻網站在播放在線視頻時會不斷加載視頻,直到視頻加載完畢,但是,當用戶正在瀏覽其他頁面時,可以暫停加載視頻資源,節(jié)省帶寬。
    3.網站首頁上有個大幻燈自動播放,當用戶瀏覽其他頁面了,就可以暫停播放。
    于是,通過 Page Visibility ,我們可以至少達到以下一種或幾種的好處:
    1.節(jié)省服務器資源,Ajax 輪詢這類服務器資源占用常常會被忽略,關閉這種請求可以節(jié)省資源。
    2.節(jié)省內存消耗。
    3.節(jié)省帶寬消耗。
    因此,使用 Page Visibility 無論是對于用戶還是服務器都有好處。
    接下來正式介紹一下這個 API 。Page Visibility 會在瀏覽器的 document 對象上添加兩個屬性 hidden 和 visibilityState 。如果當前的標簽被激活了,那么 document.hidden 的值為 false ,否則為 true 。visibilityState 則有4個可能值:
    1.hidden:當瀏覽器最小化、切換標簽、電腦鎖屏時 visibilityState 值是 hidden
    2.visible:當瀏覽器最頂級上下文(context)的 document 至少顯示在一個屏幕當中時,返回 visible;當瀏覽器窗口沒有最小化,但是瀏覽器被其他應用遮擋時,這時也為 visible
    3.prerender:當文檔被加載到屏幕畫面以外或者不可見時返回 prerender,這個是非必要屬性,瀏覽器可選擇性的支持。
    4.unloaded:當文檔將要被離開 ( unload ) 時返回 unloaded,瀏覽器也可選擇性的支持這個屬性
    另外,document 上會添加 visibilitychange 事件,當 document 的可見性改變時觸發(fā)該事件。
    好了,介紹完屬性,放上一個使用實例(復制代碼保存到一個HTML文件,打開后切換標簽即可測試效果)。
    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zh-C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title>測試 HTML5 Page Visibility API</title>
    </head>
    <body></p> <p> <div id="showTip"></div>
    <script>
    function browerKernel(){
    var result;
    ['webkit', 'moz', 'o', 'ms'].forEach(function(prefix){</p> <p> if( typeof document[ prefix + 'Hidden' ] != 'undefined' ){
    result = prefix;
    }
    });
    return result;
    }
    function init(){
    prefix = browerKernel();
    var showTi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Tip');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 prefix + 'visibilitychange', function onVisibilityChange(e){
    var tip = null;
    if( document[ prefix + 'VisibilityState' ] == 'hidden' ) tip = '<p>離開頁面</p>';
    else if( document[ prefix + 'VisibilityState' ] == 'visible' ) tip = '<p>進入頁面</p>';
    showTip.innerHTML = showTip.innerHTML + tip;
    });
    }
    window.onload = init();
    </script>
    </body>
    </html>
    這個實例的作用是監(jiān)聽標簽的可見性是否改變 ,并且在標簽可見性發(fā)生改變時產生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瀏覽器對于 Page Visibility 的支持還是通過私有屬性支持,因此在檢測或利用 Page Visibility 提供的屬性時需要加上瀏覽器私有前綴,例如在 Chrome 中檢測上面的 visibilityState 屬性時,就需要檢測 document.webkitVisibilityState 而不是 document.visibilityState 。所以,Demo 中會首先檢測瀏覽器類型,然后才使用 Page Visibility 的 A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