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入為主的故事

字號:


    【注音】xiānrùwéizhǔ
    【成語故事】漢朝時期,漢哀帝寵信董賢、孫龐、息夫躬,給他們封侯。丞相王嘉勸哀帝不能封侯,避免生出禍患。息夫躬擔心董賢權(quán)勢越來越大,就勸哀帝對匈奴出兵,王嘉勸哀帝不要對他的意見先入為主,應(yīng)該和平共處。息夫躬計謀敗露遭滅門之禍。
    【出處】唯陛下觀覽古今,反復(fù)參考,無以先入之語為主?!稘h書·息夫躬傳》
    【解釋】指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占有主導(dǎo)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指觀念等
    【結(jié)構(gòu)】偏正式
    【相近詞】先入之見
    【相反詞】實事求是、后來居上
    【其它使用】
    ◎因此,庭審前的準備技術(shù),實質(zhì)上就是既做好開庭的充分準備,又不先入為主的一種技巧。
    ◎?qū)嵭谢乇艿哪康模谟诜乐箤徟?、檢察、偵查人員以及其他有關(guān)人員先入為主或者偏袒一方,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quán)益。
    ◎4如同世俗改革者,伊斯蘭改革者也受"西方成功"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
    ◎若是陳書記先找了吳書記,吳書記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你的工作就難做了。"
    ◎他們先入為主,顛倒了是非,鑄成終身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