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盜名的故事

字號:


    【拼音】qīshìdàomíng
    【成語故事】西晉時期,王衍精通老子和莊子的哲學(xué),晉武帝的丈人楊駿慕名想把女兒嫁他。但王衍不愿攀附權(quán)貴。他自命清高,絕不談世俗之事,更不談錢字。后來他的女兒成了愍懷太子的妃子。宮廷發(fā)生變故,他令自己的女兒離婚,人稱他是假清高。
    【典故】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也,險莫大焉。《荀子·不茍》
    【釋義】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欺騙世人
    【相近詞】盜名欺世、欺世惑眾、沽名釣譽
    【反義詞】名副其實
    【其它使用】
    ◎一些惡人,于一道德規(guī)范也仿佛說得過去,甚至還頗有些欺世盜名的決竅。
    ◎那所謂的文憑不過是一紙空文!就象貨物上貼的那些五光十色的標(biāo)簽一樣,絲毫不能證明貨色的好壞,而往往是欺世盜名。
    ◎大人物的成就感來得還容易一些,因為他們欺世盜名很方便;賣鴨頸的來雙揚取得一點成就,實在太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