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Query中選擇器的基礎使用教程

字號:


    jQuery的選擇器非常強大,使你可以輕松選取頁面中任何一個對象,下面我們就主要針對DOM操作來看一下jQuery中選擇器的基礎使用教程,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
    其實選擇器就像開罐器一樣,會用這個工具的人,自然吃的到甜頭,但不會用這個工具的人,不管罐頭里面的面筋土豆有多美味,吃不到就是吃不到,就如同jquery再怎么強大,也只能看著熒幕,而不知該如何下手,不過雖然選擇器不難,也容易上手,但老實說,我用了一年多下來,還是覺得自己只有用皮毛而已,所以希望藉著這一系列的筆記,讓自己能更長進一些
    DOM怎么吃
    DOM可以說是JavaScript與網(wǎng)頁之間的聯(lián)系管道,他提供了一個模型,讓JavaScript能藉由此模型來改變或操作整個網(wǎng)頁,
    <div>
      <p>two_1</p>
      <p>two_2</p>
      <p>two_2</p>
    </div>
    我這邊就簡單介紹一下DOM模型,有個元素class名為one的是父元素,底下有三個兒子元素<p>,每個元素都視為一個節(jié)點,也可以看成一個樹形圖,因為我認為有些東西是Google會講得比我好,所以還想知道更多糾結的父子關系...,可以去這,那邊有很好的說明,這邊就不多加解釋,而當Jquery利用選擇器抓取到DOM元素以后,就會將他包裝成一個Jquery object,并且回傳
    $('#MyDiv')<-- 他是一個物件
    這里有個觀念十分重要,因為許多初學者,甚至是一些從Jquery開始學起Javascript的開發(fā)者(包括我),常常會把以下兩個程序碼搞混在一起
    //原生JavaScript取id為a的div
    var result1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
    console.log(result1);
    //用jquery取id為a的div
    var result2=$('#a');
    console.log(result2);
    如果你執(zhí)行這段程序碼出來,妳會發(fā)現(xiàn)console出來的結果,用JavaScript取出來的結果是DOM,可是一樣的div用Jquery取出來的卻是個包裝過后的物件,換句話說,你不能直接對包裝過后的Jquery物件增加DOM的事件,而是要用Jquery提供的事件,有人會說,那意思是不是說以后只能河水不犯井水,往后互不干涉,從此分道揚鑣呢? 到也不是
    var b=$('#a')[0];
    只要跟上述程序碼一樣就可以取得DOM的元素了
    $()工廠
    不管是如何選擇,我們都會用相同的函式$(),就如之前所講的,他能接受CSS選擇器的語法做為參數(shù),而最主要的三個參數(shù)分別為tag name、ID與class,當然,這三個參數(shù)可以再與其他CSS語法做結合
    //tag name
    $('div')
    //ID
    $('#myId')
    //class
    $('.myClass')
    而上述函式都會如同第一章所介紹的,都有隱式迭代的特色,而為了做到跨覽器的支援,Jquery的選擇器包含了CSS1-3,所以不用擔心一些比較特別的瀏覽器(對就是IE6)不能執(zhí)行,除非瀏覽器沒有開啟JavaScript
    接著接下來我簡單介紹幾個用法
    http://jsfiddle.net/XZnQ7/
    //將不含color1 class的p增加一個color2 class
    $('p:not(.color1)').addClass('color2');
    http://jsfiddle.net/bpJct/3/
    //這里是用正規(guī)表示法
    $('a[href^="mailto:"]').addClass('font1');
    $('a[href^="http"]').addClass('font2');
    $('a[href$=".pdf"]').addClass('font3');
    當然還提供了一些客制化(custom)的選擇器,但一般來說原生(native)的方式會來的效能比較快,如果有注重這塊的朋友,可能要盡量避免使用客制化的選擇器例如以下范例
    http://jsfiddle.net/MF8mu/
    //替index為1的tr加上class
    $('tr:eq(1)').addClass('color1');
    //替index為1的tr加上class
    $('tr:nth-child(1)').addClass('color2');
    這里很特別的是,為什么都是替index為1的tr加上class,卻是不同的結果呢?,因為:eq()算是一個JavaScript陣列,index是0起始,所以才會選到第二個,而nth-child()是CSS選擇器的一種,所以index是以1起始,選到的就是第一個,以下的范例意思相同
    http://jsfiddle.net/3PrJt/
    //選擇偶數(shù)的tr增加class
    $('tr:even').addClass('color1');
    //選擇偶數(shù)的tr增加class
    $('tr:nth-child(even)').addClass('color2');
    就如同剛剛所講的,index起始不同(JavaScript起始為0,CSS為1),所以雖然都是取偶數(shù),但卻是不同列
    再來就一些FORM常用的選擇器 http://jsfiddle.net/qcXSy/3/
    $(':button').click(function(){
        alert('a');
    });
    這就代表說綁定所有的bitton一個click事件,其他還有像:input、:button、:enabled、:disabled都可以跟其他選擇器一起組合成新的選擇器
    更加強大的.filter()
    當有時候一般的選擇器已經(jīng)不能不能滿足我們復雜的DOM時,例如要抓div的爸爸的哥哥的兒子的妹婿的二姑的大舅時...,這時候還可以用一個方法filter,這個方法特別的地方在于他可以帶function進去 http://jsfiddle.net/wGz3k/
    可以看到function里面限制return index == 1才可以增加CSS,這個好處就在于可以在里面做很多復雜的邏輯運算
    當然Jquery還有太多太多選擇器可以使用,像還有.next()、.parent()、.children()一般常用的這幾個,其實就很夠用了我認為,再多的選擇器有時候好像只是展示不同的寫法,但其實只要能抓取到你想要的元素,解決問題
    你甚至想要這樣寫$('div').children().children().children().children().children()也不會有人說不行..
    實例
    一個網(wǎng)站中有10種的文章分類,我們設計一個類似WordPress顯示各文章分類的名稱及其文章數(shù)量的欄目,當用戶進入一個頁面時,默認顯示前面5個分類的名稱以及最后一個分類——其他分類,用戶可以通過單擊“顯示全部分類”按鈕來顯示全部分類,同時一些推薦的分類會加下劃線顯示,按鈕中的文字會改變?yōu)椤帮@示部分分類”,再次單擊“顯示部分分類”后會回到之前的頁面狀態(tài)。
    首先為了實現(xiàn)這個功能,我們需要寫出相應的 html
    <div>
      <h2>分類列表</h2>
      <ul>
        <li><a href="#">互聯(lián)網(wǎng)(55)</a></li>
        <li><a href="#">前端(22)</a></li>
        <li><a href="#">css(10)</a></li>
        <li><a href="#">jQuery(12)</a></li>
        <li><a href="#">后臺(28)</a></li>
        <li><a href="#">Php(10)</a></li>
        <li><a href="#">jsp(6)</a></li>
        <li><a href="#">.net(5)</a></li>
        <li><a href="#">CMS(9)</a></li>
        <li><a href="#">其他分類(3)</a></li>  
      </ul>
      <div>
        <a href="more.html"><span>顯示全部分類</span></a>
      </div>
    </div>
    在Html寫后好再添加一些簡單的css,然后就可以開始jQuery的編寫。
    下面的代碼將實現(xiàn)頁面加載完畢后選取相應的對象并隱藏,這里選取的是第6個分類到第9個分類4個對象,因為需要控制隱藏和顯示的便是這四個分類。
    var $category = $('ul li:gt(4):not(:last)');
    $category.hide();
    $('ul li:gt(4):not(:last)')的意思便是獲取索引值大于4的li元素并且去掉最后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索引值是從0開始,所以這樣便可以獲取第6到第9個分類。
    下面將會獲取“顯示全部分類”按鈕,并且給該按鈕添加一個事件,單擊該按鈕后顯示所有分類
    var $toggleBtn = $('.more a');
    $toggleBtn.click(function() {
      $category.show();
      return false;
    });
    .show()是用于顯示元素的動畫,另外由于給超鏈接添加onclick事件,因此需要添加return false語句阻止該超鏈接跳轉。
    寫到這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jQuery的選擇器跟css選擇器有相近之處,其原理都是先以選擇器選擇對象,再添加操作,不過jQuery的選擇器明顯比css的豐富和簡便得多,這也是使用jQuery能大大提高網(wǎng)站開發(fā)效率的重要原因。
    接著上面的例子,根據(jù)文章開頭設定的條件,在單擊“顯示全部分類”的按鈕后,部分推薦的分類會添加下劃線,同時按鈕中的文字會變成“顯示部分分類”,因此我們還需要在.show()和return false之間添加以下代碼:
    $('.more a span').text("顯示部分分類");
    $('ul li').filter(":contains('前端'),:contains('css'),:contains('jQuery'),:contains('CMS')").addClass("feature");
    .text()用于改變對象中的文字,filter()可以用于選出推薦對象,這里推薦的是前端,CSS,jQuery,CMS,然后使用addClass()為它們添加“feature”類,因為我已預先寫feature類的css,所以以上推薦對象在單擊按鈕后便會加上下劃線。至此,可以說基本完成了這次需要的jQuery,當然用戶單擊“顯示部分分類”后的效果還沒有寫上相應的jQuery。但有了前面的一段jQurey代碼,相信寫出單擊“顯示部分分類”后的代碼應該不難。
    在單擊“顯示部分分類”后的效果中其中一個是需要去掉推薦分類的下劃線效果,我們可以使用removeClass(),用法與addClass相同。
    現(xiàn)在余下的問題是如何把兩段代碼寫在一起,由于用戶在兩個事件上單擊的是同一個按鈕,因此事件仍然是在剛才的按鈕元素上,要使兩種狀態(tài)在一個元素上進行,我們可以使用判斷:
    if(元素顯示狀態(tài) ) {
    //隱藏元素
    }else{
    //顯示元素
    }
    整個完整的jQuery代碼如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var $category = $('ul li:gt(4):not(:last)');
        $category.hide();
        var $toggleBtn = $('.more a');
        $toggleBtn.click(function() {
          if($category.is(":visible")) {
            $category.hide();
            $('.more a span')
              .text("顯示全部分類");
            $('ul li').removeClass("feature");
          }else{
            $category.show();
            $('.more a span')
              .text("顯示部分分類");
            $('ul li').filter(":contains('前端'),:contains('css'),:contains('jQuery'),:contains('CMS')")
              .addClass("feature");
          }
          return false;
        });
    });
    上面的判斷語句,用法與一般的高級編程語言相近,但放在jQuery這個以輕便聞名的js庫中不免顯得繁瑣,其實在jQuery中有更為輕便的方法去實現(xiàn)上面的例子,即toggle()方法,代碼如下:
    $(document).ready(function(){
        var $category = $('ul li:gt(4):not(:last)');
        $category.hide();
        var $toggleBtn = $('.more a');
        $toggleBtn.toggle(function(){
          $category.show();
          $('.more a span')
            .text("顯示部分分類");
          $('ul li').filter(":contains('前端'),:contains('css'),:contains('jQuery'),:contains('CMS')")
            .addClass("feature");
        },function(){
          $category.hide();
          $('.more a span')
            .text("顯示全部分類");
          $('ul li').removeClass("feature");
        });
    });